首页期刊导航|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韩德民

月刊

1673-0860

cjorl@cma.org.cn

010-85158191

100710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2号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53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中、高级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和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报道该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治经验,以及对临床有指导作用的基础理论研究,代表国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最高水平。目前已被Medline等国内外20多家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和文摘收录。多次获得中国科协、新闻出版总署评选的奖项及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目前已成为国内影响最大、发行量最大的核心期刊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百尺竿头须进步 千里足下贵持恒

    吴皓
    1页

    中国人群关注花粉播报情况的多维度分析:一项国内大规模多中心横断面调查

    徐驰宇张彦书栾宁刘翔毅...
    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多维度调查中国人群关注花粉播报情况,了解国内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的现状.方法 2022年3月1日至9月30日,国内21家医院共同开展一项基于问卷星平台的大规模多中心横断面调查,收集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7个大区共7 056名受试者的基本特征(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和其中AR患者的疾病特征),以及其关注花粉播报的情况、接收花粉播报的意愿和治疗满意率等.采用卡方检验、多变量线性回归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多维度分析中国人群关注花粉播报的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所有7056名受试者中,关注过花粉播报的比例为23.02%.3176例自报AR患者和1019例花粉诱导的AR(pollen-induced AR,PiAR)患者中,关注花粉播报的比例分别为25.60%和39.16%,高于非AR和非PiAR受试者(x2值分别为21.74、175.11,P值均<0.001).AR患者中,春、秋季过敏原阳性患者关注花粉播报的比例高于常年过敏原阳性患者(x2值分别为20.90、19.51,P值均<0.001);伴有哮喘、鼻窦炎、变应性结膜炎和心脑血管疾病的AR患者关注花粉播报的比例均高于不伴合并症的AR患者(x2值分别为50.83、21.97、56.78、7.62,P值均<0.05).我国华北地区AR患者可在本地区查到花粉播报的比例为31.01%,显著高于其他大区(P值均<0.05).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iAR患者中,家庭人均月收入较高、AR疾病认知水平较高、既往关注过花粉播报及合并变应性结膜炎者,接收花粉播报的意愿更强烈(B值分别为0.24、0.13、0.66、0.47,P值均<0.05);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越高,主动参与治疗的意愿越强烈(R2=0.72,P<0.001).仅18.89%的AR患者对现有治疗效果满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关注过花粉播报的AR患者治疗满意率显著高于未关注者(OR=1.83,P<0.001).结论 受疾病认知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中国人群关注花粉播报情况欠佳;国内AR患者的治疗满意率不高.

    花粉播报变应性鼻炎花粉诱导的变应性鼻炎过敏原回避多中心横断面调查

    2024年本刊可以直接用缩略语的常用医学词汇(鼻科)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部
    11页

    内镜下颞下窝良性肿物手术切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黄振校黄谦崔顺九马晶影...
    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内镜下手术治疗颞下窝肿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于2008年4月至202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鼻科接受内镜手术治疗的颞下窝肿物患者29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19例,年龄(46.5±13.7)岁.术前和术后分别行鼻窦CT、鼻咽或鼻窦增强MRI评估.主要结局测量指标为肿物全部切除率,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本研究29例颞下窝肿物包含神经鞘瘤22例、囊肿3例、神经纤维瘤2例、多形性腺瘤1例、基底细胞腺瘤1例.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肿物周围界限清晰,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提示为良性病变.28例患者采用内镜经鼻人路,1例采用内镜经鼻入路联合内镜经口入路,肿物全部切除率为100%.平均随访时间38个月(7~168个月),未见肿物复发.结论 内镜经鼻人路可用于切除颞下窝良性肿物,疗效满意且安全性较高.

    内镜手术经鼻入路颞下窝肿物疗效安全性

    2024年本刊可以直接用缩略语的常用医学词汇(咽喉科)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部
    20页

    经腋窝无充气后方入路腔镜甲状腺系膜切除术清扫右侧喉返神经深层(ⅥB区)淋巴结350例回顾性分析

    张植诚李婷婷余诗桐葛军娜...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经腋窝无充气后方入路腔镜甲状腺系膜切除术在清扫右侧喉返神经深层(ⅥB区)淋巴结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通外科采用经腋窝无充气后方入路腔镜甲状腺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的右侧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资料,术式均为甲状腺右侧叶及峡部切除术+右侧中央区淋巴清扫术.总结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入组350例患者,其中女性303例,男性47例,年龄(36.3±9.2)岁.pT1a期287例,pT1b期62例,pT2期1例,无T3及T4期患者.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没有中转开放.右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为(8.11±4.65)枚(范围:1~31枚).右侧ⅥB区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62±1.86)枚(范围:1~12枚).14.86%(52/350)的患者存在ⅥB区淋巴结转移,0.86%(3/350)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0.86%(3/350)出现术后血肿.结论 经腋窝无充气后方入路腔镜甲状腺系膜切除术可以清扫ⅥB区淋巴结,是安全可行的.

    甲状腺肿瘤腔镜甲状腺手术无充气腋窝入路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

    关于杜绝和抵制第三方机构代写代投稿件的通知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26页

    影响成人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者音乐相关生活质量的因素探究

    杨烨钱晓云耿立国姜耀锋...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成人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者日常生活中聆听音乐的感受以及音乐对其生活的重要性,探寻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该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2021年1-8月使用《音乐相关生活质量量表》评估63例成人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者的音乐体验以及需求,其中男性27例,女性36例,年龄(40.7±12.3)岁(均数±标准差,下同),手术时年龄(36.8±13.1)岁,术前助听器无效时间(3.9±5.8)年.分析指标包括年龄、术前佩戴助听器无效的时间、术前对音乐喜好程度、术后人工耳蜗使用时间、目前助听方式和听觉康复效果,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分析上述6种因素是否对受试者聆听音乐构成影响.结果 量表中的各维度均只与单一因素相关,其中音乐体验部分的两个亚维度均与听觉康复效果相关;而重要性部分中,听觉康复效果是"参与重要性"维度的影响因素,术前对音乐的喜好程度则是"感知重要性"维度的影响因素.以上述因素分组比较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以其他因素分组时,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成人语后聋患者在植入人工耳蜗后有继续聆听音乐的需求和尝试,听觉康复效果和术前对音乐的喜好程度是影响植入者聆听音乐的两个重要因素.当听觉交流水平得到一定程度恢复后,需要及时关注植入者在音乐方面的聆听需求和训练,尤其对于术前喜好音乐者.

    耳蜗植入术问卷调查音乐成人语后聋

    2024年本刊可以直接用缩略语的常用医学词汇(其他)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部
    33页

    喉气管狭窄32例手术方案选择及疗效分析

    刘亚群张庆翔何双八孟洁...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喉气管狭窄手术方案的选择及其效果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10月至2021年12月在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获得性喉气管狭窄32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19~72(34.0±9.0)岁;病史1~32个月(中位时间3个月).病因:医源性喉气管狭窄30例,其中气管插管导致20例,气管切开10例(经皮气管切开7例,传统气管切开3例);喉气管外伤1例,呼吸道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1例.Myer-Cotton分度Ⅳ度狭窄14例,其中累及气管12例,同时累及气管及声门下区2例;Ⅲ度18例,均为累及颈段气管者.外院手术失败5例.根据患者不同的狭窄程度、病程、原发病控制情况及全身一般状况个体化确定手术方案,分别采用气管袖状切除端端吻合、环气管部分切除、CO2激光气管肉芽(或瘢痕)切除及T型管置入手术.观察术后1年气道功能恢复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结果 袖状切除端端吻合16例,环气管部分切除2例,CO2激光气管肉芽(瘢痕)切除2例,T型管置人12例患者.其中袖状切除端端吻合、环气管部分切除及CO2激光气管瘢痕切除患者均一期恢复气道功能,1年后治愈19例,有效1例;T管置入患者6~12个月后成功拔管9例(疗效判定为治愈7例,有效2例),另3例患者拔除T管后,再次发生狭窄,其中2例二期行袖状切除端端吻合成功实现拔管,随访1年疗效均判定为治愈.而另1例拒绝接受其他治疗方式,再次置人T管,堵管健康生存.患者随访期内总治愈率87.5%(28/32),有效率9.4%(3/32),无效率3.1%(1/32),总拔管率96.9%.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为皮下气肿,占78%(25/32),但无严重纵隔气肿及气胸发生;T型管置入组术后颈部创口周围均有不同程度肉芽组织生长,6~9个月后好转或消失;T型管置入组拔管后4例发生颈前气管瘘,行造瘘口封闭手术治愈.患者均无严重出血、围手术期死亡等并发症.结论 存在多种因素影响时,基于喉气管狭窄程度、病程、原发病控制情况及全身状况确定手术方案,是提高喉气管狭窄疗效的重要保障.

    气管狭窄喉狭窄气道重建个体化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