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栗占国

月刊

1007-7480

cmafsb@163.com

0351-5261401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东华门23号(山西省太原市广场收投分局010025信箱)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Rheumat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广大风湿病学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风湿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风湿病学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风湿病学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设有专论、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短篇论著、综述、讲座、病例报告、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Janus激酶抑制剂治疗风湿免疫病的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张卓莉赵岩代表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风湿免疫专委会...
    433-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Janus激酶(JAK)抑制剂在治疗风湿免疫病中得到广泛应用,其疗效和安全性日益明确.为规范JAK抑制剂的临床应用管理,特别是针对托法替布、巴瑞替尼和乌帕替尼这3种在中国获批的JAK抑制剂在风湿免疫病治疗中的应用,本共识依据国内外循证证据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指导,涵盖了使用方法、适用人群、联合用药、特殊人群和超适应证使用、不良反应管理等方面,旨在为临床医生在使用JAK抑制剂时提供参考依据.

    Janus激酶抑制剂风湿性疾病治疗共识

    关于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编辑部
    444页

    基于多组学分析技术探索外泌体介导的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分子调控网络机制

    徐姝玥万佳蔚徐蔷薇韩志君...
    445-451,后插3-后插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多组学联合生物信息方式分析探索外泌体介导的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的潜在发生机制,为PM/DM提供诊断新靶标和治疗新思路.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来自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的PM/DM患者及健康体检者的血清外泌体样本,基于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定量蛋白组学技术对PM/DM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外泌体中的微RNA(miRNA)和蛋白组分开展测序分析,并使用R语言进行limma差异分析,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基因富集分析(GSEA)功能分析及免疫相关性分析,筛选核心基因并建立miRNA-靶基因-转录因子共表达分子网络.最后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对核心基因进行实验验证.统计学方法以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核心基因的检验效能.结果 初步筛选出42个上调差异蛋白,61个下调差异蛋白,以及22个上调差异miRNA,19个下调miRNA,最终确定7个核心基因,13个关联差异miRNA以及4个转录因子.根据功能分析认为核心基因组织蛋白酶G(CTSG)、髓过氧化物酶(MPO)、组蛋白H1-5涉及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形成、NF-κB通路等炎症相关途径在外泌体介导的PM/DM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肥大细胞、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2等免疫细胞在疾病的血清外泌体中表达程度较高.健康对照和 PM/DM 组 MPO[(1.08±0.47)和(2.05±0.62),t=-3.50,P=0.004]、CTSG[(1.11±0.51)和(2.27±1.10),t=-2.72,P=0.022]、H1-5[(1.03±0.25)和(1.81±0.73),t=-2.89,P=0.019]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OC 曲线中,MPO[AUC(95%CI)=0.92(0.78,1)]、CTSG[AUC(95%CI)=0.81(0.59,1)、H1-5[AUC(95%CI)=0.84(0.64,1)]表明3个核心基因精度良好.结论 本研究鉴定了 PM/DM血清外泌体中的关键差异分子,并构建了 miRNA-靶基因-转录因子的调控网络,确定了 PM/DM通过血清外泌体介导的致病机制是经由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形成、NF-κB通路这两大关键通路实现的,CTSG、MPO、H1-5为其通路中的核心基因,并明确了与其相关miRNA及转录因子,这些因子或可成为PM/DM诊断和治疗的潜在靶点和生物标志物.

    皮肌炎外泌体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多发性肌炎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评估司库奇尤单抗治疗银屑病关节炎疗效

    陈源张晓慧张卓莉
    452-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拟评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在反映司库奇尤单抗(SEC)治疗银屑病关节炎(PsA)疗效中的价值.方法 纳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PsA随访队列(PKUPsA队列)中于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期间接受SEC治疗的49例患者,回顾其基线及SEC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的各项指标.采用配对t检验或配对样本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治疗前后炎症指标的变化情况,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究NLR、PLR、SII与其他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治疗12个月期间患者达最小疾病活动度(MDA)的预测因素.结果 经 SEC 治疗 6 个月后,患者 PLR(142±62 与 164±61,t=2.55,P=0.016,n=31)、SII(553±428 与725±361,t=2.28,P=0.030,n=31)较基线时下降;治疗12个月后患者SII较基线仍有显著下降(613±407与792±365,t=2.33,P=0.028,n=26).经SEC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患者的ESR、CRP、银屑病关节炎疾病活动指数(DAPSA)评分较基线时的下降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NLR、PLR、SII与ESR和CRP的基线水平及治疗期间变化量之间均存在稳定的正相关性(r=0.29~0.61,P均<0.05).无论是基线时还是治疗过程中,NLR、SII 与压痛关节数(r=0.34~0.63,P均<0.05)、DAPSA 评分(r=0.30~0.68,P均<0.05)之间,SII 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0.39~0.56,P<0.01)、患者总体评分(PtGA)(r=0.33~0.62,P<0.05)之间均存在稳定的正相关.此外,NLR、PLR、SII与焦虑障碍量表(GAD-7)评分、患者健康问卷(PHQ-9)评分的基线水平和治疗12个月后的变化量之间也呈现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性(r=0.33~0.78,P<0.05;r=0.37~0.58,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较高的基线PLR及DAPSA评分是治疗12个月内达到MDA的不利因素,但仅DAPSA 评分是独立的预测因素[HR值(95%CI)=0.87(0.78,0.97),P=0.010].结论 NLR、PLR、SII 能够反映PsA患者在SEC治疗期间疾病活动度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然而基线NLR、PLR、SII均不能预测SEC治疗12个月内患者MDA的达标情况.

    关节炎,银屑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司库奇尤单抗

    铁死亡相关基因在增殖型狼疮肾炎中的生物信息学研究

    孔杰高瑛瑛达展云
    460-464,后插6-后插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公共基因芯片数据库(GEO),分析铁死亡相关基因(FRGs)在增殖型狼疮肾炎(PLN)中的表达及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从GEO数据库中下载GSE65391数据集,运行R语言的limma包,采用Wilcox秩和检验,对514例PLN患者与72名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基因表达量进行差异分析.然后对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最后通过随机森林树(RF)、支持向量机(SVM)、有监督模型(XGB)和广义线性模型(GLM)4种机器学习算法进一步筛选核心基因,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PLN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38个差异FRGs,其中16个上调,22个下调.GO富集显示差异基因的生物学过程集中在细胞对化学应激的反应,细胞组成主要为转录调节复合物,分子功能主要为结合DNA转录因子.KEGG通路主要为NOD样受体信号通路.GLM算法为最佳的机器学习算法,根据基因重要性评分筛选出10个基因作为核心基因,其中 Myb 原癌基因(MYB)的评分最高,其与 SLEDAI 评分(r=0.21,P<0.001)、ALT(r=0.20,P<0.001)、AST(r=0.18,P<0.001)、LDH(r=0.31,P<0.001)、肌酐(r=0.24,P<0.001)和 ESR(r=0.22,P<0.001)等指标呈正相关,与白蛋白(r=-0.28,P<0.001)呈负相关.结论 FRGs可能为研究PLN的潜在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红斑狼疮,系统性狼疮肾炎铁死亡计算生物学

    艾曲波帕治疗结缔组织病继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分析

    任田常新曾克勤周欣...
    465-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艾曲波帕治疗结缔组织病继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应用艾曲波帕治疗的结缔组织病继发血小板减少患者共23例作为治疗组,并收集同期未应用艾曲波帕的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及随访时血小板计数、应答情况、不良反应等.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艾曲波帕组患者治疗后最高总有效率出现在第12周为82.6%(19/23).治疗1周[(47±29)×109/L,t=-5.25,P<0.001]、治疗 2周[(111±87)×109/L,t=-5.31,P<0.001]、治疗 4 周[(150±104)×109/L,t=-6.23,P<0.001]、治疗 12 周[(153±92)×109/L,t=-6.64,P<0.001]、治疗 24 周[(134±83)×109/L,t=-7.11,P<0.001]时血小板计数均较基线[(14±8)×109/L]明显上升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艾曲波帕组患者既往使用免疫球蛋白(IVIG)患者比例更高[60.9%(14/23)与20.6%(7/34),x2=9.57,P=0.002],现合并使用IVIG患者比例更低[21.7%(5/23)与61.8%(21/34),x2=8.86,P=0.003],而激素使用最大日剂量更低[80(50,120)mg/d与80(55,115)mg/d,Z=-2.02,P=0.042],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访24周,服药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与艾曲波帕相关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艾曲波帕治疗结缔组织病继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以作为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或不宜应用大剂量激素患者的选择之一.

    结缔组织疾病紫癜,血小板减少性艾曲波帕

    2024年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编辑部
    471页

    合并抗SSA抗体阳性的多发性硬化患者临床特点

    曹晓宇郭娟杨雅然于织波...
    472-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合并抗SSA抗体阳性的多发性硬化(MS)患者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20年5月北京天坛医院住院的抗SSA抗体阳性患者,符合MS诊断的患者纳入到本研究.按照性别、年龄1∶2比例匹配同时期住院的抗SSA抗体阴性的MS患者,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差异.本研究使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Shapiro-Wilk检验判断计量资料是否符合正态分布;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类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抗SSA抗体阳性住院患者785例,其中7例为MS患者,MS在抗SSA抗体阳性患者中的比例是0.89%.按照性别、年龄1∶2比例匹配同时期住院的抗SSA抗体阴性的MS患者14例.抗SSA抗体阳性的MS患者,与抗SSA抗体阴性的MS患者在ANA阳性、抗Ro-52抗体阳性的患者比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7与0/14,P<0.001;4/7与0/14,P=0.006).2组患者在其他临床特征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SSA阳性的MS患者中出现ANA阳性、抗Ro-52抗体阳性的比例较高.合并抗SSA抗体不影响MS患者临床特征,MS与抗SSA抗体阳性两者之间可能为共存关系.

    多发性硬化干燥综合征抗SSA抗体

    关于杜绝和抵制第三方机构代写代投稿件的通知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477页

    基于双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炎性细胞因子与纤维肌痛症的因果关联研究

    梁基耀林泽宏陆延何心愉...
    478-4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方法,探讨炎性细胞因子与纤维肌痛症之间的因果关联.方法 通过对GWAS Catalog数据库与FinnGen数据库进行挖掘,设置暴露因素为炎症细胞因子,结局为纤维肌痛症.主要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VW)进行分析,MR-Egger、简单中位数法(Simple Mode)法、加权中位数法(WM)和加权中值方法(Weighted Mode)等统计方法作为补充进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随后通过调换暴露因素与结局,检验分析的方向性.结果 在91种已知炎症细胞因子中,发现自然杀伤细胞受体2B4(CD244)、单细胞趋化蛋白2(MCP-2)、C-X-C趋化因子6(CXCL6)、IL-12β亚单位(IL-12B)与纤维肌痛症之间存在因果关联,CD244[OR值(95%CI):1.21(1.08,1.35),P<0.001],MCP-2[OR 值(95%CI):0.91(0.87,0.96),P<0.001],CXCL6[OR 值(95%CI):1.15(1.06,1.24),P<0.001],IL-12B[OR值(95%CI)=1.13(1.06,1.20),P<0.001].敏感性分析中未发现分析结果存在多效性、异质性以及弱相关性.结论 CD244、CXCL 6和IL-12B的水平升高会增加FM的疾病风险,而MCP-2水平的升高则会降低FM的疾病风险.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纤维肌痛细胞因子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