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顾万清

月刊

1007-8118

zhgdwkzz@vip.163.com

010-66936223

100853

北京市复兴路28号解放军总医院院内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范围包括肝、胆、胰、脾外科疾病、门脉高压、外科营养等的临床防治与实验研究。主要栏目:述评、热点聚焦、学术思考、论著、实验研究、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综述等。该刊自1999年起成为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8年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杂志影响因子逐年上升,是国内外同行了解我国肝胆胰脾外科专业现状和趋势的重要资料源和途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胆道内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应用指南(2024版)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胆胰外科专业委员会王平
    481-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胆管结石病是我国常见的良性胆道疾病,病情复杂,反复发作.肝胆管结石病晚期可并发肝脓肿、胆汁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等.内镜技术是微创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指南对近年来胆道内镜技术在肝胆管结石手术中的应用进行了详尽的总结,并提出治疗的推荐意见,旨在规范胆道内镜技术的应用,确保治疗同质化,为进一步提高肝胆管结石微创取石的临床疗效提供指导和参考.

    指南胆道内镜肝胆管结石病治疗

    论文作者署名与志谢的要求

    488页

    左侧卧60°跑步-拥抱位在腹腔镜肝右后叶切除术中的应用分析

    朱常琰胡玉秋李德清段金鑫...
    489-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左侧卧60°跑步-拥抱位应用于腹腔镜肝右后叶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3年6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外科接受左侧卧60°跑步-拥抱位腹腔镜肝右后叶切除术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范围26~76岁,中位年龄52.5岁.总结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肝门阻断次数和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评估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12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患者因术中出血难以控制而被迫中转开腹.12例患者包括肝内胆管结石1例、原发性肝癌5例、肝血管瘤2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2例、转移性肝癌1例、肝脓肿1例.12例患者手术时间为(246.2±90.4)min,术中出血量为125(22,275)ml,术中肝门阻断次数2.00(0.25,2.75)次,术中肝门阻断时间为(27±22)min,术后引流时间为(5.0±2.6)d,术后住院时间为6.0(4.3,8.0)d.术中输血1例,术后出现腹腔积液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 对于肝右后叶区域的病灶,采用左侧卧60°跑步-拥抱位行腹腔镜肝右后叶切除术是安全且有效的.

    腹腔镜肝切除术左侧卧60°跑步-拥抱位应用分析

    关于一稿两投和一稿两用问题处理的声明

    493页

    经脐单孔腹腔镜肝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分析

    代冬冬曲腾飞牟思玉张廷龙...
    494-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肝切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和可行性,并总结其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3年9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行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的39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经脐单孔腹腔镜组19例,包括男性5例,女性14例,年龄(49.6±2.5)岁;多孔腹腔镜组20例,包括男性7例,女性13例,年龄(49.9±3.1)岁.对比分析单孔组与多孔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额外加孔及中转开腹情况发生.单孔组手术时间(166.3±59.0)min长于多孔组的(123.2±48.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P=0.020).单孔组在术中出血量、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方面与多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出血、感染及胆漏等并发症发生.随访3~21个月,肝血管瘤、肝腺瘤、肝内胆管结石等原发病均无复发,单孔组脐部切口美学效果明显,患者满意度为100%.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肝切除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明显的微创性及美学效果.

    肝切除术经脐单孔腹腔镜单孔法多孔法

    本刊可直接使用英文缩写词的常用词汇

    498页

    不同解剖位置肝内胆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与清扫的比较及对预后的影响

    谢伟选柏杨朱庆洲罗昆仑...
    499-5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解剖位置肝内胆管癌(ICC)患者淋巴结转移与清扫情况以及对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术的150例ICC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86例,女性64例,年龄为(56.2±12.9)岁.依据不同解剖位置,ICC分为中央型(n=52)和周围型(n=98).比较周围型和中央型ICC患者的白蛋白-胆红素(ALBI)分级、术前淋巴结转移风险、淋巴结清扫数目、淋巴结转移和术后生存的差异,分析淋巴结转移与清扫对不同位置ICC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周围型与中央型ICC患者的ALBI分级、术前淋巴结转移风险、淋巴结清扫数目、淋巴结转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周围型ICC和中央型ICC患者的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30.6%和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6,P=0.004).中央型ICC患者中,淋巴结清扫数目≥6枚(n=36)和淋巴结清扫数目<6枚(n=16)患者的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6.7%和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6,P=0.046).术前淋巴结转移评估高风险的中央型ICC患者中,淋巴结清扫数目≥6枚(n=22)和淋巴结清扫数目<6枚(n=12)的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3.6%和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5,P=0.019).结论 周围型ICC患者的预后优于中央型ICC患者,对于术前淋巴结转移评估高风险的中央型ICC患者,充分的淋巴结清扫可以使患者获得更佳预后.

    胆管上皮癌预后淋巴结清扫解剖位置

    本刊对表格的要求

    504页

    PTCD序贯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中重度急性胆管炎疗效分析

    魏勇王勇衣时明成雨...
    505-5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序贯应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中重度急性胆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127例胆总管结石合并急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最终入组45例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25例,年龄(71.3±8.2)岁.45例患者均行PTCD、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分析PTCD至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时间间隔,入院时和PTCD后白细胞计数、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胆漏、出血等)等.结果 45例患者入院时血清总胆红素为(143.2±32.1)µ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173.6±23.4)U/L、白细胞计数为(16.3±2.9)× 109/L,PTCD 后分别为(100.5±21.4)µmol/L、(103.5±12.7)U/L、(8.6±1.7)× 109/L.PTCD 至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时间间隔为(4.3±1.1)d,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手术时间为(123.4±20.5)min,术中出血量为(32.6±8.7)ml.45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6.8±1.6)d,术后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为(4.5±1.3)d,发生术后并发症7例(15.6%),其中胆漏4例(8.9%)、剑突下切口感染1例(2.2%)、胆囊窝积液伴感染2例(4.4%).结论 PTCD序贯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是胆总管结石合并中重度急性胆管炎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式,PTCD后1周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安全可行.

    胆总管结石病胆管炎胆总管探查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一期缝合

    胰体尾恶性肿瘤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教科书式结局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评估

    穆森茂李炳垚唐昌乾任泳年...
    509-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胰体尾恶性肿瘤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未达到教科书式结局(TO)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和评估预测未达到TO的列线图.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行腹腔镜根治性手术的111例胰体尾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4例,女性67例,年龄(53.8±14.7)岁.111例患者均为TNM分期Ⅰ~Ⅱ期,其中胰腺导管腺癌102例(91.9%)、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5例(4.5%)、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4例(3.6%).111例患者按7∶3随机分为训练集(n=78)和测试集(n=33).训练集78例患者依据是否达到TO分为TO组(n=28)和对照组(n=50,未达到TO).基于训练集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胰体尾恶性肿瘤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未达到TO的影响因素.基于多因素结果构建预测未达到TO的列线图.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分析评估列线图.结果 TO组与对照组患者在肿瘤长径、淋巴结阳性、手术时间、胰腺CT值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肿瘤长径>4 cm(OR=9.673,95%CI:2.198~42.579)、淋巴结阳性(OR=5.385,95%CI:1.514~19.154)、胰腺 CT 值(OR=0.594,95%CI:0.392~0.902)是胰体尾恶性肿瘤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未达到TO的影响因素(均P<0.05).基于多因素结果构建预测胰体尾恶性肿瘤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未达到TO的列线图,列线图在训练集和测试集预测未达到TO的 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849(95%CI:0.757~0.940)和 0.873(95%CI:0.730~1.000).校准曲线显示,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接近,列线图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有良好的符合度.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具有明显的正向净效益.结论 肿瘤长径>4 cm、淋巴结阳性、胰腺CT值构建的列线图预测胰体尾恶性肿瘤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未达到TO效果较好.

    胰腺肿瘤外科手术教科书式结局预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