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

匡安仁

双月刊

2095-2848

zhhyx@pub.wx.jsinfo.net,zhhyx1981@sina.com

0510-82731904;82721344;82715010

214002

江苏省无锡市大娄巷23号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and Molecular Imag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核医学领域的权威性和专科性杂志,全面反映我国医用核仪器、核试剂的研制,实验核医学研究,临床核医学方法的建立与提高,体外分析方法的创新和推广等,及时报道我国核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核医学学术交流。2007年中华医学会与万方数据携手推动医药信息服务,该刊电子版已独家授权万方数据来实现其数字化服务推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8F-FDG PET/CT肿瘤内代谢异质性参数预测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的价值

    程楠张谷青高明王寻...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传统代谢参数、CT征象及肿瘤内代谢异质性参数预测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间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47例肺腺癌患者[男73例、女74例,年龄(59.8±10.2)岁],分析EGFR基因突变组与野生组患者在临床资料(吸烟史、肿瘤位置及临床分期)、CT征象(最大径、有无磨玻璃成分、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及支气管截断征)、18F-FDG PET/CT传统代谢参数[SUVmax、SUVmean、肿瘤代谢体积(MTV)及病灶糖酵解总量(TLG)]及肿瘤内代谢异质性参数[CV、异质性指数(HI)]间的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x2检验分析数据;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GFR基因突变的预测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探讨不同参数对EGFR基因突变的预测效能.结果 147例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型87例,EGFR野生型60例.2组患者在性别(男/女)、吸烟史(有/无)、原发灶位置(周围/中心)、胸膜凹陷征(有/无胸膜凹陷征)、SUVmax、SUVmean、TLG、CV及 HI 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值:4.72~23.89,z值:-2.31~5.74,均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示,吸烟史[比值比(OR)=0.167,95%CI:0.076~0.366;P<0.001]、胸膜凹陷征(OR=1.404,95%CI:1.115~3.745;P=0.012)、SUVmax(OR=0.922,95%C7:0.855~0.995;P=0.003)、TLG(OR=0.991,95%CI:0.986~0.996;P=0.001)及 HI(OR=0.796,95%CI:0.700~0.859;P<0.001)是EGFR基因突变的预测因素.HI预测EGFR基因突变的AUC为0.779,灵敏度为76.67%(46/60)、特异性为79.31%(69/87);联合吸烟史、胸膜凹陷征、SUVmax、TLG及HI构建EGFR基因突变预测模型,AUC为0.908,灵敏度为88.33%(53/60)、特异性为68.97%(60/87).两者ROC AU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1,P<0.001).结论 HI预测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价值较高,联合吸烟史、胸膜凹陷征、SUVmax、TLG时,预测能力更强.

    肺肿瘤腺癌突变受体,表皮生长因子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氟脱氧葡萄糖F18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左心室形态指数和偏心指数在评估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重构中的价值

    席小依王璐霞姚玘皇甫世豪...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左心室形态指数(SI)和偏心指数(EI)对左心室重构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间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且确诊心肌梗死(MI)的患者324例[男264例、女60例,年龄(62.5±11.8)岁]和健康对照(HC)者113例[男47例、女66例,年龄(57.8±10.7)岁].通过定量门控SPECT(QGS)软件获得SI[舒张末期SI(EDSI)、收缩末期SI(ESSI)]、EI、左心室功能参数[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壁运动总评分(SMS)、室壁增厚总评分(STS)、高峰射血率(PER)、高峰充盈率(PFR)].采用倾向性评分(PS)逆处理概率加权法(IPTW)平衡组间协变量.分析平衡后的MI组与HC组间SI、EI和左心室功能参数的差异及相关性.应用ROC曲线评价2组EDV、EDSI、ESSI、EI单独及联合评估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的价值.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Delong检验等分析数据.结果 IPTW后MI组(319例)的EDSI、ESSI大于HC组(133例;EDSI:0.66±0.09 和 0.60±0.06;ESSI:0.59±0.11 和 0.47±0.07;t 值:8.05、14.67,均 P<0.001),EI 小于HC 组(0.81±0.06 和 0.85±0.03;t=-8.93,P<0.001).在 MI 组与 HC 组中,EDSI 与 ESSI(r 值:0.928与 0.873),EDSI、ESSI 与 EI(r 值:-0.831~-0.641),EDSI、ESSI 与 LVEF(r 值:-0.627~-0.201),ESSI 与EDV、ESV、SMS(rs值:0.336~0.584),ESSI 与-PER、PFR(rs值:-0.406~-0.402,r 值:-0.352~-0.325)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ROC曲线示MI组、HC组中对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的评估效能最高分别为EDV(AUC:0.895)、ESSI(AUC:0.839);EDV-EDSI-ESSI-(1-EI)对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的评估效能在 MI 组(AUC:0.956)高于 EDV、EDV-EDSI、EDV-ESSI 和 EDV-(1-EI)(z 值:-2.64~-2.18,P值:0.008~0.029),在 HC 组(AUC:0.911)高于 EDV、EDV-EDSI 和 EDV-(1-EI)(z 值:-2.60~-2.43,P值:0.009~0.015).结论 MI患者SI增大、EI减小提示左心室球形度增加、重构程度加重.SI、EI对评估左心室形态、预测左心室重构和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心肌梗死心室重构心肌灌注显像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全身PET/CT 1 min采集图像与常规PET/CT图像质量比较:自身对照研究

    杨润君陈雪琪余浩军胡鹏程...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全身PET/CT(TB PET/CT)1 min采集图像质量能否满足临床诊断需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9月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病理证实的90例肿瘤患者(男60例、女30例,年龄31~86岁)PET/CT影像资料.注射18F-FDG后,患者按照顺序随机原则先后完成TB PET/CT 1 min采集及常规PET/CT(C PET/CT)常规图像采集,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不同PET/CT采集所获得的图像质量.结果 C PET/CT 1 min采集与TB PET/CT 1 min采集的病灶 SUVmax分别为 12.5(5.8,16.6)和 15.9(7.9,24.6)(z=8.14,P<0.001),纵隔血池、肝脏、肌肉的信噪比(SNR)分别为 6.2±1.7、9.4(7.7,11.8)、6.0(4.9,7.1)与 9.3±3.0、11.4(9.5,14.2)、8.3(7.3,10.1),肿瘤-血池比(TBR)、肿瘤-肝脏比(TLR)、肿瘤-肌肉比(TMR)分别为8.5(4.3,11.1)、6.1(2.9,7.7)、18.3(9.6,26.6)和 9.3(4.3,14.8)、6.7(3.0,10.4)、23.2(11.5,3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36,2值:4.44~7.40,均P<0.001).结论 TB PET/CT 1 min采集的图像质量能够满足诊断需求,且优于C PET/CT常规采集的图像.

    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时间因素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氟脱氧葡萄糖F18

    125I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分析

    张文文郝珊瑚王治国纪立秋...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125I粒子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资料(男26例、女14例,年龄41~82岁),其中治疗组21例,行125I粒子联合TACE治疗;对照组19例,行TACE治疗.比较2组患者甲胎蛋白(AFP)水平,分析2组患者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DCR),观察患者的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x2检验、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数据.结果 125I粒子植入后2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6.19%(16/21)和8/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3,P=0.028);DCR 分别为 90.48%(19/21)和 11/19(x2=4.21,P=0.040).2组患者AFP均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率大于对照组[0.87(0.84,0.90)与0.66(0.65,0.67);z=5.42,P<0.001].2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与对照组中位OS分别为18.2和10.6个月(x2=10.98,P=0.037);2 组中位 PFS 分别为 8.4 和 6.1 个月(x2=7.54,P=0.041).结论 1251 粒子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

    肝肿瘤近距离放射疗法碘放射性同位素化学栓塞,治疗性肝动脉治疗结果

    99Tcm-DMSA肾显像校正肾脏ROI及深度对先天性肾积水患儿患肾GFR测定的影响

    郭钶赵德善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用99Tcm-二巯基丁二酸(DMSA)肾静态显像肾影校正肾动态显像中肾脏ROI及深度对先天性肾积水婴儿单肾肾小球滤过率(GFR)测定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2年1月至2022年1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核医学科的30例先天性肾积水患儿[男25例、女5例,年龄3.0(1.0,5.5)个月],根据积水程度将60个肾脏分为3组:正常组(左肾7个、右肾12个),轻度积水组(左肾10个、右肾12个),中重度积水组(左肾13个、右肾6个).患儿于3 d内分别接受99Tcm-二乙撑三胺五乙酸(DTPA)利尿肾动态和99 Tcm-DMSA肾静态显像,在显像结束后行双肾侧位采集.依据侧位图像和Tonnesen公式分别获得肾脏深度(单位:cm),并进行比较.通过常规Gates法测得的单侧GFR(单位:ml·min-1.1.73 m-2)用gGFRsingle表示.将肾静态显像肾脏深度校正后单肾GFR(dGFRsingle)、静态显像ROI对动态显像ROI校正后得到的面积校正后单肾GFR(aGFRsingle)、深度和ROI均校正后单肾GRF(adGFRsingle)与gGFRsingle进行对比.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最小显著差异t检验及Dunnett-t检验比较数据差异.结果 在不同程度积水组中,肾动态显像、静态显像和Tonnesen公式所测肾脏深度有差异,两两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值:38.07~59.63,t值:2.53~15.17,均P<0.05).正常组2种显像所得的肾脏深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34.89、54.30,均P<0.05;t值:0.65、1.60,均P>0.05).各组aGFRsingle均较gGFRs,ngle小,但数值相近,其在正常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3.02、5.51,均 P<0.05;t 值:0.12、0.53,均 P>0.05),而在异常肾(左肾:43.27±8.84 与 46.19± 7.88,F=9.75,t=2.18,均P<0.05;右肾:39.87±10.25 与 42.94±10.28,F=10.32,t=2.04,均P<0.05)及轻度(48.58±10.94 与 51.08±11.44;F=10.34,t=2.04,均 P<0.05)、中重度(34.41±8.84 与 37.62±8.84;F=19.97,t=3.41,均P<0.05)积水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轻度和中重度积水组dGFRsingle均较gGFRsingle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值:3.82、3.39、3.81,均 P<0.01).adGFRsingle介于 aGFRsingle与dGFRsingle之间,正常右肾、异常肾脏及轻度和中重度积水组adGFRsingle与gGFRsingl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2.25~3.12,均P<0.05).结论 肾静态显像校正积水肾ROI可提高对患肾GFR测定的准确性,尤其对于中重度先天性肾积水患儿;而深度校正和深度并ROI校正后的GFR均与真实GFR偏差更大.肾静态显像侧位法较肾动态显像侧位法测得的肾脏深度更准确.

    肾盂积水肾小球滤过率放射性核素显像99m锝二巯基丁二酸99m锝五乙酸盐

    多参数MRI联合68Ga-PSMA PET/CT诊断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

    孟小丽康飞全志永张明如...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多参数MRI(mpMRI)联合68Ga-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PET/CT是否可以提高对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sPCa)的检测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1月怀疑前列腺癌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mpMRI及68Ga-PSMA PET/CT显像的152例患者[年龄(68.5±8.5)岁]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使用经直肠超声引导的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的组织病理学结果作为"金标准".活检结果Gleason评分(GS)≥3+4分的病灶诊断为csPCa,活检阴性或GS评分6分的病灶为非csPCa.mpMRI图像由2位放射科医师采用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2.1版本进行评估.68Ga-PSMA PET/CT采用SUVmax评价前列腺病变的显像剂摄取程度.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x2检验比较2组间的差异,再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利用ROC曲线分析各因素单独及联合诊断的效能,并通过Delong检验加以比较.结果 纳入csPCa组患者85例,非csPCa组患者67例.单因素分析显示PI-RADS评分、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SUVmax在csPCa组和非csPCa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8.06,U值:-7.66、-8.98;均P<0.001).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 PI-RADS 评分[比值比(OR)=3.424,95%CI:1.651~7.100]和 SUVmax(OR=1.931,95%CI:1.403~2.658)为 csPCa 的预测因素(均 P<0.001).ROC 曲线显示,mpMRI 和PET/CT诊断的csPCa最佳阈值分别为PI-RADS 4分和SUVmax 5.6,准确性分别为80%(122/152)[AUC=0.789(95%CI:0.711~0.866),灵敏度 91%(77/85),特异性 67%(45/67)]和 87%(132/152)[AUC=0.876(95%CI:0.817~0.936),灵敏度 81%(69/85),特异性 94%(63/67)].在构建的 4 种联合预测模型中,PI-RADS 5分或PI-RADS 3~4分且SUVmax>5.6诊断csPCa的效能高于mpMRI和PET/CT单独及其他3种联合预测模型(z值:2.01~3.64,均P<0.05),准确性达91%(138/152)[AUC=0.910(95%CI:0.857~0.962),灵敏度 89%(76/85),特异性 93%(62/67)].结论 MpMRI 联合68Ga-PSMA PET/CT明显提高了对csPCa的检测,主要是改善了 mpMRI中PI-RADS 3~4分病变的风险分层.

    前列腺肿瘤前列腺特异膜抗原同位素标记镓放射性同位素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格雷夫斯病患者131I治疗后早期甲状腺功能状态对疗效的预测价值

    王岩余锋王任飞孟召伟...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格雷夫斯病(GD)患者131I治疗后早期甲状腺功能(简称甲功)变化对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11月至2019年1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行单次131I治疗的273例GD患者[男59例、女214例,年龄(37.4±11.4)岁]的资料,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及血清学检查[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评价疗效[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效(NR)或复发],采用x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最小显著差异t检验比较各疗效组131I治疗后1个月的甲功变化幅度[ △FT3=(治疗前FT3-治疗后FT3)/治疗前FT3 × 100%;△FT4=(治疗前FT4-治疗后FT4)/治疗前FT4×100%]及疗效组间的差异.绘制ROC曲线,分析早期甲功变化对131I疗效的预测价值;行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131I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次131I治疗后,273例患者的CR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7.03%(183/273)和92.67%(253/273).1个月时甲功正常组(95例)CR率明显高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组[178例;81.05%(77/95)与59.55%(106/178);x2=4.60,P=0.032].CR组(183例)、PR组(70例)、NR或复发组(20例)治疗后1个月的△FT3及△FT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依次降低(F值:15.40、12.54,均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FT3 ≥73.64%和(或)△FT4≥59.03%时,患者获得CR概率较高,灵敏度分别为84.3%及86.7%,特异性均为62.6%.Logistic回归分析示,24 h摄131I率[比值比(OR)=1.095,95%CI:1.031~1.139]、每克甲状腺组织给予131I 剂量(OR=1.562,95%CI:1.321~1.694)、△FT3(OR=1.354,95%CI:1.295~1.482)、△FT4(OR=1.498,95%CI:1.384~1.608)是影响131I疗效的因素(均P<0.05).结论 GD患者单次131I治疗后1个月时甲功变化幅度可预测131I疗效.

    格雷夫斯病放射疗法碘放射性同位素甲状腺功能试验治疗结果

    伊文思蓝改构放射性药物在诊疗一体化中的应用进展

    王国昌徐鹏飞张静静陈小元...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医学诊疗一体化是精准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基于小分子/多肽的放射性核素治疗往往需要较高剂量.提高核素的使用效率、延长核素治疗型分子探针的体内代谢、增加靶/非靶比值,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前沿.利用与白蛋白高亲和力的截断型伊文思蓝(EB)对多肽核素药物进行修饰,可延长其半衰期,增加靶病灶对放射性药物的摄取和放射性药物在靶病灶的滞留,从而提高疗效并降低核素使用剂量.该文将围绕EB改构放射性药物用于诊疗一体化的研究进行概述.

    精准医学放射性药物伊文思蓝发展趋势

    成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18F-FDG PET/CT显像1例

    胡中岛尚华张雪梅郭小瑞...
    41-42页

    18F-AlF-NOTA-octreotide/18F-PSMA-1007 PET/CT 联合显像诊断前列腺腺癌伴神经内分泌癌1例

    田蓉蓉赵铭薄云峰郝海龙...
    43-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