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宋鸿升

月刊

1001-2265

zhjcqk@126.com

0411-86658407

116033

大连市沙河口区新生路80号504室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Journal Modular Machine Tool & Automatic Manufacturing Techniqu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与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共同主办,中国科协主管的,由科技部和新闻出版署共同审核批准的公开发行的学术性科技期刊。1959年创刊。本刊主要讨论新技术在生产工程领域内的实际应用,内容侧重以汽车生产为代表的大批量制造技术及成套技术装备的开发设计。本刊也多视角、全方位的报道制造领域的研究成果,理论探讨,应用实践,技术展望及行业动态。《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的读者对象是从事机床及其它工艺装备开发、设计的工程师,从事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开发及应用的科研院所工程师;汽车、内燃机、摩托车、农机、家电等大批量生产企业的工艺设计、技改设计及设备规划的工程技术人员、机电院校师生等。《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在国内制造业及机电工程院校中具有广泛的影响,相当的权威性和较高的知名度。本刊是历届中文核心期刊,长期以来一直被国内主要数据库、文摘刊物所收录,历年来一直被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所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科院文献评价中心、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等六部门认定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弹塑性理论的复杂截面导轨校直模型研究

    王永昱梁医沈永斌欧屹...
    51-5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具有复杂截面导轨的横向和纵向弯曲变形校直问题,建立校直挠度的理论模型,并给出明确的校直行程公式.首先,分析导轨基于线性强化弹塑性材料的弹塑性阶段应力与应变几何关系;其次,依据弯矩与应力的表达式,结合弯矩的轴向变化规律,确定塑性阶段校直压力的范围,得到校直压力与总校直挠度和初始挠度的关系;最后,建立校直的理论计算模型.为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在ABAQUS中建立导轨的线性强化弹塑性力学模型,采用一端固定一端滑动的约束,加载头加载的方式,仿真校直压力与挠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理论模型与有限元仿真的挠度与校直压力曲线规律完全一致,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可行性与正确性.

    直线导轨校直压力总校直挠度回弹挠度

    机器人-主轴系统耦合作用下的刀尖频响预测

    韩启超籍永建徐小康
    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机器人铣削系统的刀尖动力学特性受机器人与主轴系统耦合作用影响,难以有效预测的问题,提出了考虑机器人-主轴系统耦合作用的刀尖频响函数预测方法.采用现场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机器人末端刚度预测模型,揭示了机器人末端刚度随加工路径的变化规律,构建了末端刚度拟合函数.采用仿真软件构建了主轴系统有限元模型,制定了机器人与主轴系统耦合策略,提出了考虑结合面刚度特性的刀尖频响函数预测方法,构建了包含机器人刚度特性的刀尖频响函数预测模型.通过现场试验对模型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模型对刀尖固有频率的预测误差为1.313%,频率幅值预测误差为0.502%,可用于机器人在不同位姿下刀尖固有频率的预测分析.研究了刀尖固有频率随机器人加工路径的变化规律,实现了特定加工路径下机器人铣削系统刀尖固有频率的有效预测.

    工业机器人频响函数刚度主轴系统固有频率

    考虑交互作用的A100钢高速铣削参数区间优选

    贾宗强白海清张鑫何张乐...
    64-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得理想的高速铣削A100 钢的铣削力和铣削温度,提出了一种考虑交互作用的铣削工艺参数取值区间的优选方法.以铣削力和铣削温度为响应变量并作为优化目标,设计了四因素四水平的正交仿真试验,得到了各工艺参数对响应变量的影响规律.利用熵权法得到了各响应变量的权重系数,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理论将多个优化目标转化为一个综合优化目标.通过综合优化目标极差分析的主效应图得到了A100 钢高速铣削工艺参数的优选区间,并利用枚举法得到了优化目标值的变化范围,经过与正交表中的响应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得优化目标的最大值均小于正交试验结果的平均值,满足优化预期.

    A100钢高速铣削工艺参数优选区间枚举法

    基于K-PSO算法的机器人运动学参数标定方法

    郭朴胡晓兵李航毛业兵...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机器人运动中产生的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K-PSO算法的机器人运动学参数标定方法,该方法用于机器人参数标定中可对误差进行弥补,大大提高机器人的运动精度.K-PSO算法结合了K均值聚类和粒子群优化的思想,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机器人的运动学参数初始粒子进行分组,然后通过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参数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改进K-PSO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计算复杂度,并且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较高的参数估计精度,该方法对于机器人的精确控制和运动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K-PSO算法运动学参数标定靠拢系数激光跟踪仪

    齿条导轨组件安装精度的调校方法

    冯献彤李政民卿查帅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齿条导轨组件安装精度要求高,调校方式主要依靠经验,调整螺钉拧紧力矩与导轨位移关系尚不明确,故对齿条导轨组件开展安装精度调校方法研究,探索调整螺钉拧紧力矩与导轨位移关系,提高装配精度,保证产品质量.基于奇异函数建立了调整螺钉拧紧力矩与导轨位移关系,采用遗传算法对特定位置螺钉拧紧力矩进行优化求解,形成了一种齿条导轨组件直线度与平行度调校方法,并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了该调校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根据导轨偏移量求解相应位置的调整螺钉力矩,减小导轨调校的盲目性,降低导轨安装的直线度和平行度误差,提高直线导轨的安装精度.

    齿条导轨奇异函数直线度与平行度遗传算法

    基于SSA优化的永磁同步电机级联模型预测控制研究

    蔡宏越马家庆何志琴吴钦木...
    79-8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使用传统PI控制鲁棒性差和动态响应慢,以及传统有限集电流预测控制方法控制稳定性差和电流脉动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优化的级联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首先,将速度外环采用模型预测速度控制器,利用麻雀搜索算法来在线整定控制器参数,该方法可以快速找到最优的控制器参数,使其更加准确地控制电机运转;其次,电流内环采用最优占空比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器,使得电流脉动减小;最后,通过仿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显著地降低了超调量,快速响应性能更好、抗干扰能力更优,同时可以有效抑制电流脉动,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永磁同步电机麻雀搜索算法模型预测控制最优占空比级联

    永磁同步电机变结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策略

    梁国伟康忠健
    8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技术在复杂工况下控制器参数不能做出实时调整导致控制性能差的问题,分析了模糊逻辑与神经网络控制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斯径向基神经网络与模糊控制的相结合的智能控制策略.以转速误差以及误差的变化率为依据构建增量补偿式二维变结构模糊神经网络PID控制器(deformable fuzzy neural network,DFNN)通过RBF神经网络参数辨识器获取永磁同步电机的雅可比信息矩阵(Jacobian matrix),通过变结构算法确定变结构模糊神经网络的结构信息.在MATLAB/Simulink中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提升了电机启动以及目标转速发生改变时的响应速度,同时降低了超调量,在负载转矩存在扰动时转速变化小,且能够快速回归至给定值,优化了矢量控制系统的性能.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技术智能控制变结构模糊神经网络

    永磁同步电机的自适应Super-Twisting滑模直接转矩控制

    李运德刘政
    89-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存在超调和转矩脉动大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的Super-Twisting滑模控制策略.首先,采用Super-Twisting滑模控制代替传统的滞环比较控制方式,来设计磁链控制器和转矩控制器;其次,在Super-Twisting滑模控制的基础上作出进一步改进,利用双曲正切函数取代符号函数,并在Super-Twisting滑模控制中的连续部分引入一个自适应因子,构成新的自适应Super-Twisting滑模控制策略;最后,使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模型,对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Super-Twisting滑模控制器,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实现了无超调控制,转矩脉动值仅为0.2 N·m,减小了约39%.

    永磁同步电动机滑模控制直接转矩控制控制器

    基于DASOGI-QPLL改进高阶滑模观测器的IPMSM无传感器控制

    刘鑫东万文略范晓狄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在传统无传感器滑模控制系统中存在的抖振、相位延迟和鲁棒性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双自适应二阶广义积分器和归一化锁相环(dual adaptive second order generalized in-tegrator and quadrature phase locked loop,DASOGI-QPLL)的改进高阶滑模观测器的控制方法.首先,双广义二阶积分器的锁相环结构,作为一种闭环PLL方案能够在电网电压不平衡、产生畸变、频率跳动等场合准确获取正、负分量的相位、频率和幅度值信息,将其利用在滑模控制当中,能有效滤除其滑模面产生的高频脉振,并能有效抑制电机波动时的电流(电压)波形畸变;其次,对传统高阶滑模观测器引入基于转子转速的自适应高阶滑模增益;最后,采用归一化正交锁相环对电机的转速和转子位置进行估计.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DASOGI-QPLL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对滑模面高频脉振进行滤波的同时能够快速准确跟踪到电流(电压)波形的幅值和相位,提高了电机的控制精度和运行的动态性能.

    永磁同步电机DASOGI-QPLL高阶滑模

    基于声振信号融合的设备智能诊断

    赵春旭张学亮刘思良戚雯雯...
    98-102,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一传感器检测易受外界干扰或自身故障等多种因素限制导致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结果欠佳一直是设备智能诊断领域难点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声振信号融合的智能诊断方法.首先,通过传感器配置采集滚动轴承的振动信号和声音信号;然后,利用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对振动信号和声音信号进行分解与重构;随后,将重构后的声振信号输入双通道卷积神经网络(dual-channe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DCNN)实现故障特征提取与特征融合;最后,将提取和融合的故障特征输入至DCNN网络SoftMax层进行故障分类建模.结果表明,与基于单一振动信号的CNN故障诊断模型相比,提出的基于声振信号融合的故障诊断方法准确率可以达到99.3%,融合后的特征更能有效区分设备不同的故障状态.

    声振融合故障诊断变模态分解滚动轴承双通道卷积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