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宋鸿升

月刊

1001-2265

zhjcqk@126.com

0411-86658407

116033

大连市沙河口区新生路80号504室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Journal Modular Machine Tool & Automatic Manufacturing Techniqu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与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共同主办,中国科协主管的,由科技部和新闻出版署共同审核批准的公开发行的学术性科技期刊。1959年创刊。本刊主要讨论新技术在生产工程领域内的实际应用,内容侧重以汽车生产为代表的大批量制造技术及成套技术装备的开发设计。本刊也多视角、全方位的报道制造领域的研究成果,理论探讨,应用实践,技术展望及行业动态。《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的读者对象是从事机床及其它工艺装备开发、设计的工程师,从事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开发及应用的科研院所工程师;汽车、内燃机、摩托车、农机、家电等大批量生产企业的工艺设计、技改设计及设备规划的工程技术人员、机电院校师生等。《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在国内制造业及机电工程院校中具有广泛的影响,相当的权威性和较高的知名度。本刊是历届中文核心期刊,长期以来一直被国内主要数据库、文摘刊物所收录,历年来一直被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所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科院文献评价中心、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等六部门认定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薄壁柔性轴承-椭圆凸轮波发生器的接触力学特性

    钱建伟姚廷强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计及椭圆凸轮作用下薄壁套圈滚道的结构弹性大变形,运用Hertz接触理论计算钢球与椭圆套圈的精确接触刚度的变化趋势.结合三维Timoshenko梁单元和六维连接力,运用ADAMS建立了描述薄壁套圈结构弹性大变形的三维双半圆柔性套圈等效力学模型和柔性轴承-椭圆凸轮波发生器的多体接触力学模型.计算分析椭圆凸轮作用下谐波位移和径向间隙等设计参数对柔性轴承套圈变形特征及内部载荷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套圈结构弹性大变形影响下,钢球与椭圆内、外套圈的接触刚度呈现波峰波谷的双峰分布规律.由于钢球总数目为奇数,在椭圆长轴方向上呈现出两个非对称的奇、偶支承载荷区的分布规律,且谐波位移越大接触力越大.随着径向间隙增加,两个载荷内承载钢球数目均减少、接触力增加,套圈变形位移与谐波变形量设计值的差值增加.

    柔性轴承凸轮波发生器谐波减速器谐波变形量

    基于六向搜索A*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刘建娟李海博刘忠璞姬淼鑫...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移动机器人利用传统A*算法在复杂环境中进行路径规划时,存在着扩展节点数多导致的搜索效率低,以及路径平滑性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六向搜索的A*算法.首先,在传统A*算法启发函数的基础上利用曼哈顿距离进行加权,减少了算法的搜索时间和扩展节点数;其次,对传统A*算法搜索策略进行改进,提出一种六向搜索策略,进一步减少算法扩展节点数,并同时提升路径平滑性;最后,利用路径平滑策略来对规划出来的路径进行平滑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六向搜索的A*算法在不同地图规模的仿真环境中都能获得较高的搜索效率,且扩展节点数更少、转折角度更小、更有利于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规划.

    路径规划改进A*算法移动机器人曼哈顿距离搜索邻域

    基于子模型技术的LISA中肘杆机构拓扑优化

    董世亮纪玉杰孙志礼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激光干涉空间天线LISA(laser interferometer space antenna)作为空间引力波探测任务装备,其结构的轻量化设计是重要问题之一.基于子模型分析技术,采用固体各向同性材料惩罚(SIMP)模型插值变密度法,对LISA中肘杆机构的上下肘杆进行了拓扑优化设计;将肘杆的应力作为约束条件,并以肘杆结构的柔度最小化和质量最小化为优化目标,构建肘杆拓扑优化的数学模型,得到了肘杆构件的最优拓扑结构.优化后的上下肘杆质量分别降低了41.89%和32.31%,且优化后的肘杆机构应力和位移均满足设计要求,为进一步设计和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LISA轻量化子模型变密度法拓扑优化

    基于IMOGWO算法的机械臂多目标轨迹规划

    田国富张毅
    15-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在提高串联机械臂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运行轨迹良好的节能性、平稳性及灵活性,设计新的多目标轨迹优化方法.采用高次NURBS(non-uniform rational B-Spline,NURBS)曲线插值方法,构造机械臂高阶连续、首尾运动参数均可指定且具有局部修改特性的关节轨迹,保证了机械臂的运动性能.采用改进多目标灰狼算法(improved multi-objective grey wolf optimizer,IMOGWO)对机械臂轨迹进行优化,得到Pareto最优解集,该算法采用SIN混沌初始种群、非线性收敛因子、个体维度位置学习及领导者广义反向学习变异,并通过不可行度来处理多物理约束条件.在六自由度串联机械臂上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高次NURBS曲线规划方法可得到高阶连续的分段可调轨迹,采用IMOGWO算法可对NURBS曲线实现有效的多目标寻优,得到较为理想的Pareto分布,为用户提供多样化选择方案.

    机械臂轨迹规划多目标优化NURBSMOGWO算法

    基于数字孪生的铣刀磨损状态识别方法研究

    水星容芷君但斌斌何强鉴...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时精准地监测铣刀磨损状态对于提高加工质量与加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铣刀磨损状态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结合VMD-MPE特征提取方法和GA-SVM状态识别模型构建数字孪生体对铣刀磨损状态进行实时监测.首先,利用变分模态分解算法(VMD)分解铣刀振动信号得到包含磨损状态信息的模态分量;其次,引入多尺度排列熵(MPE)从包含磨损状态信息的模态分量中提取铣刀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并取各有效模态分量的多尺度排列熵平均值作为特征矩阵;最后,通过遗传算法(GA)优化支持向量机(SVM)构建铣刀磨损状态识别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数字孪生体具有良好识别效果,其识别精度可达97.33%.

    数字孪生刀具磨损状态识别变分模态分解多尺度排列熵支持向量机

    基于违反程度的协同优化方法研究及应用

    王傲赵晶
    25-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多学科协同优化算法计算量大、收敛速度缓慢、动态松弛因子失效问题,提出了基于系统级设计变量违反程度改进的动态松弛因子,使松弛因子里的系统级搜索范围因子不再是定值而是动态变化,并将各子学科原目标函数动态加权一个递减函数,把它们统一加权到子学科现目标函数中,既减小松弛因子失效的可能性,又加深了各子学科之间的独立性.通过算例对改进的算法进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收敛速度快,结果精度也有明显的提高,最后改进的算法应用在轮胎成型鼓上.

    多学科协同优化算法收敛速度动态松弛因子违反程度成型鼓

    针对五轴机床RTCP检测的测量结果可视化研究

    丁启程牟文平朱绍维蒋云峰...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RTCP(rotation tool centre point)检测方法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五轴机床动态控制精度检测方法,目前针对RTCP检测的测量结果可视化方法对误差检测结果信息的展示完整度、误差图像特征明显程度等方面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值得进一步研究改进.提出了一种新型误差检测结果可视化方法,将误差信息转化为极坐标形式,将误差数据进行极坐标网格化展示,能够更加充分地展示检测结果信息和图像特征,并通过应用示例论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相对传统方法的优势、以及在误差溯源方面的应用潜力.目前,该方法已在ISO10791 国际标准修订草案的会议讨论中获得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展示效果.

    五轴机床动态控制精度RTCP检测可视化误差溯源

    三指机器人手爪设计与抓取研究

    贾志煦张磊孙铭李红兵...
    35-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多指仿人灵巧手虽然已实现较高的灵巧性与仿人性,但存在设计制作繁琐或价格昂贵以及手指末端抓力偏弱的弊端.而三指机械手作为一种简化形式一般又存在灵巧性不高的问题.针对以上弊端设计了一款基于滑块-摇杆机构的三指机器人手爪.将该结构直接类比人手所设计的手指关节能够实现中节指骨与远节指骨的耦合运动,且指尖力会随手指弯曲程度的增加而增大,有利于对细小目标物进行指尖捏取;采取与传统偏航-俯仰型不同的翻滚-俯仰型掌指结构,在增加了沿掌根关节的旋转自由度的同时尽可能地丰富了手爪的抓取姿态,使其能够适应更多的目标物,增加了灵巧性.在MATLAB中建立手指运动学模型并求得手指末端工作空间.经由实验验证得出该手爪具备较大的抓取力与丰富的抓取姿态.

    机械手抓取力滑块-摇杆机构灵巧性工作空间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工业场景低质图像增强算法

    叶旭辉倪蔚恒陈燕尹芹凯...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工业场景下图像模糊、分辨率低、边缘细节不明显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低质图像增强算法.首先,设计退化网络获得与真实场景更为接近的低质图像,以此与现实高清图像获得特征映射关系;其次,在使用密集残差块(residual in residual dense block,RRDB)的基础上添加卷积注意力模块,增强RRDB网络的特征表达能力,以有效地捕获关键特征信息;最后,设计边缘增强网络模块结合改进的RRDB作为生成器,图像细节信息的捕捉与还原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并与判别器对抗生成更高质量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现有常用的图像增强算法,所提算法能有效提升工业场景图像清晰度、保留图像细节并减少失真.定量指标峰值信噪比平均提升10.45%,结构相似性平均提升15.92%,运行速度快,能满足工业生产需求.

    工业场景退化密集残差块注意力边缘增强

    基于离焦模糊参数估计的晶圆离焦图像复原

    何睿清张慧郝飞
    46-4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高分辨率晶圆离焦图像获得点扩散函数的离焦模糊参数存在计算量大,复原效率低等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光斑图像计算离焦模糊参数的晶圆离焦图像复原方法.首先,对光斑图像进行灰度投影,获取线扩散函数曲线;其次,对线扩散函数曲线进行拟合校正,以获得离焦模糊参数,从而确定点扩散函数;最后,采用二次维纳滤波算法对晶圆离焦图像进行复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估计离焦模糊参数的二次维纳滤波方法对晶圆离焦图像进行复原,能够显著提高晶圆离焦图像的峰值信噪比(PSNR),至少提升了0.74 dB,减轻晶圆离焦图像的模糊程度,突显出图像的细节信息,并且计算量小,从而提高复原效率.

    晶圆离焦图像离焦模糊参数点扩散函数二次维纳滤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