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刘又宁

月刊

1001-0939

cmahx@cma.org.cn

010-85158252

100710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2号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Tuberculosis and Respiratory Diseas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53年7月,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我国医学领域高级学术期刊。重点报道有关结核和呼吸系疾病的预防、医疗和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新的或更深入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介绍新理论、新技术、新成就,为促进国内外结核和呼吸专业学术交流、推动我国结核病和呼吸系疾病防治事业的发展服务。主要栏目有述评、专家笔谈、论著、短篇论著、学术争鸣、论坛、综述、讲座、继续教育园地、会议纪要、临床病例(理)讨论、读片园地、经验荟萃、病例报告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注老年肺炎的诊断、治疗与预防

    施毅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年人是罹患肺炎的高发人群.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快速进展,如何做到老年肺炎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积极预防,是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关键.《老年肺炎临床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4年版)》的发布为临床医生诊断、治疗和预防老年肺炎提供了系统而全面的参考.关注目前临床诊治中的现状与难点,从诊断、治疗和预防3个维度切入老年肺炎的特殊之处,把握要点,综合干预,才能达到改善老年肺炎患者的预后促进健康老龄化的目的.

    阿来替尼用于可切除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的辅助治疗研究

    Wu YLDziadziuszko RAhn JS李雪松...
    3页

    老年肺炎诊断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沈宁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年肺炎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缺乏特异性,需要结合高危因素进行综合判断.由于合并基础疾病多,多种合并用药给老年肺炎的诊治增加复杂性.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在老年肺炎病原诊断中具有重要地位,但需要根据应用指征、结合临床特点进行正确解读.早期精确诊断对于改善老年肺炎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本刊常用的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

    7页

    重视老年肺炎治疗的优化

    苏欣贺彬婵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年肺炎治疗难度大,病死率较高.新近发表的《老年肺炎临床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4年版)》指出,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应当覆盖老年肺炎常见的病原体,并兼顾患者脏器功能和合并用药等因素,同时需要重视抗感染药物以外的综合治疗.本文围绕该共识,就如何制定初始治疗方案,准确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及抗感染治疗以外的综合治疗措施等展开评述.

    未雨绸缪——论预防在老年肺炎管理中的重要性

    杨梦黄怡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肺炎对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和医疗保健系统造成了重大的负担,加强肺炎管理对改善老年人群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颁布的众多国民健康管理规划中,均非常强调预防在疾病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这部《老年肺炎临床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4年版)》同样把预防作为重要的内容,针对老年人群罹患肺炎的高危因素,制定了预防误吸、疫苗推荐、日常生活管理、免疫增强剂的使用等综合预防策略,并针对超高龄老年人、合并基础疾病以及围术期的老年人群,提出了个性化的预防方案.

    雷暴哮喘及其引发的思考

    石志红高丽王广东高笑宇...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雷暴哮喘是极端天气下发生的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急性发作的暴发,患者可因重度哮喘发作及医疗资源挤兑而危及生命.近年来,全球变暖、温室效应、碳排放增加导致过敏原浓度上升,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发病率升高;同时,气候变化致雷暴事件频现,其危害日益显著.因此,亟需研究防控机制,建立跨部门协作,实时监测极端天气和过敏原浓度;搭建预警平台,联动医疗救治和疾控部门,实现信息共享与调度,最大限度预防雷暴哮喘并降低患者死亡风险.

    老年肺炎临床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4年版)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童朝晖施毅
    1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已经进入老年化社会,而老年人是罹患肺炎的高危人群.老年肺炎具有起病隐匿、进展迅速、合并症多、预后差、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等特点,需要引起临床医师的重点关注,制定更为精细的诊治策略,最大程度地保证个体化治疗.为加强对老年肺炎的防治与管理,本共识参照国内外最新相关指南与共识,结合该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以问答的方式阐述了 17个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的问题,提出了 13条推荐意见,从老年肺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诊断、病情评估、治疗和预防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为防治老年肺炎,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住院及病死率,促进健康老龄化提供参考.

    免疫功能低下状态患者罹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

    李胜男倪文涛李冉陈燕文...
    3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免疫功能低下状态患者罹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临床特征,并与免疫功能正常患者进行比较.方法 采取单中心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纳入于2022年12月至2023年10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确诊为COVID-19的213例住院患者,分为免疫功能低下组(102例,47.9%)和免疫功能正常组(111例,52.1%),比较两组间的临床资料.将免疫功能低下组分为死亡组(18例,17.6%)和非死亡组(84例,82.4%),对两组的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比较,进一步对其中数据完整的死亡组(10例,9.8%)和非死亡组(36例,35.3%)的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差异分析.结果 免疫功能低下组重型、危重型比例以及病死率均高于免疫功能正常组(47.1%vs.40.5%、18.6%vs.9.0%、17.6%vs.9.0%,P<0.05).与免疫功能正常组相比,免疫功能低下组接种疫苗比例偏低(26.5%vs.44.1%,P<0.05),多合并高血压、肾脏疾病及感染(63.7%vs.48.6%、30.4%vs.9.0%、49.0%vs.19.8%,均P<0.05),影像学表现实变影比例、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和核酸阳性持续时间均偏高[40.2%vs.18.9%、48.0%vs.30.6%、14(7.0,19.3)d vs.9(7.0,18.0)d,均P<0.05],乳酸脱氢酶、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和铁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免疫功能正常组(均P<0.05).死亡组的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PCT、IL-6、铁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死亡组(均P<0.05),但淋巴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B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非死亡组(均P<0.05).结论 免疫功能低下状态患者重型和危重型超过60%,病死率较高,机体清除新冠病毒能力下降.淋巴细胞总数、CD4+T细胞、CD8+T细胞和B细胞减少,降钙素原、铁蛋白和D-二聚体升高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免疫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疾病特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审稿小组成员名单

    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