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精神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精神科杂志
中华精神科杂志

赵靖平

双月刊

1006-7884

cjps@cma.org.cn

010-85158180

100710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2号

中华精神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sychia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精神疾病专业性学术刊物,报道有关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和基础理论方面新的或更深入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介绍新理论、新技术、新成就,反映我国精神病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主要以高、中级医药卫生人员为读者对象。本刊是国内核心期刊之一,被《中国科学引文索引》等国内所有重要数据库录用。曾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审读优秀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精品期刊、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等。影响因子连续多年在国内精神科学术期刊内排名领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华精神科杂志》创刊70周年有感

    陆林
    10-11页

    征稿启事

    11,68,81-84页

    甲基苯丙胺依赖患者大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动态与静态分数低频振荡振幅研究

    王洁李亚迪汪淑媛程萍...
    1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分数低频振荡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fALFF)方法分析甲基苯丙胺(methamphtamine,MA)依赖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大脑活动强度的差异,并使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建立MA依赖者与健康人群的分类模型.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9年10月于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接受戒毒治疗的46例男性MA依赖患者(MA依赖组),同期招募46名与之相匹配的男性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集所有受试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运用静态 fALFF 和动态分数低频振荡振幅(dynamic 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d-fALFF)方法分析比较2组脑功能活动的差异.采用Pearson偏相关分析方法分析MA依赖组差异脑区fALFF、d-fALFF值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总分、各项因子分、初次吸食年龄以及服用MA总剂量的相关性.2组差异脑区的fALFF图和d-fALFF图作为特征构建基于SVM的分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MA依赖组fALFF增高的脑区主要位于伏隔核、尾状核、壳核、杏仁核(t=-5.21~-2.72,均P<0.05);fALFF减低的脑区主要位于额上回、额中回、眶回、扣带回(t=3.59~5.00,均P<0.05);d-fALFF减低的脑区主要位于额上回、额中回、眶回、扣带回(t=3.33~4.87,均P<0.05).MA依赖组右侧伏隔核fALFF值与初次吸食年龄呈正相关(r=0.537,P<0.001).MA依赖组异常fALFF及d-fALFF值与BPRS总分、各项因子分以及服用MA总剂量(去除离群值后)之间均不存在相关性.基于fALFF图和d-fALFF图SVM对于2组分类的准确率分别为90.33%±6.89%和71.56%±7.80%.结论 MA依赖患者静息态大脑低频振荡活动存在异常,提示前额叶皮质活性僵化、功能损伤、反奖赏系统功能增强,这可能是导致MA依赖行为并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此外,fALFF图可能对区分MA依赖者和对照者有一定参考意义.

    甲基苯丙胺磁共振成像分数低频振荡振幅支持向量机

    中文版淡漠评定量表-医生版信效度研究

    叶睿欢陈丹丹朱振伟陈炜...
    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淡漠评定量表-医生版(Apathy Evaluation Scale-Clinician,AES-C)进行汉化,并检验其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中的信效度.方法 遵循Brislin翻译模型,对英文版AES-C量表进行翻译、回译、跨文化调适和预调查,最终形成中文版AES-C.前瞻性收集2022年10月至2024年4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精神卫生科门诊及住院就诊的55~85岁AD患者的临床资料.招募111例AD患者进行调查,2周后,采用系统抽样方法,从前3例患者中随机选取1例作为起点,随后按照间隔为3和4的顺序依次抽取,直至选出30例.运用临界比值(critical ratio,CR)法对量表进行项目分析,采用计算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item-level content validity index,I-CVI)与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ale-level content validity index,S-CVI)计算内容效度,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结构效度,通过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系数)和重测信度法检验信度.结果 项目分析各条目CR值均>3.000,P<0.01.经专家一致讨论内容效度后删除低相关条目,I-CVI和S-CVI均为 1.000.Kaiser-Meyer-Olkin(KMO)值为0.722,Bartlett球形检验x2=621.286(df=55),P<0.01.共提取4个公因子,方差贡献率为33.0%、15.3%、15.1%、14.9%,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8.4%.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卡方自由度比(chi-square to degrees of freedom ratio,x2/df)=1.778、均方根误差近似(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RMSEA)=0.084、Tucker-Lewis 指数(Tucker-Lewis index,TLI)=0.928、拟合优度指数(goodness-of-fit index,GFI)=0.906、比较拟合指数(comparative fit index,CFI)=0.950、增值拟合指数(incremental fit index,IFI)=0.952,该模型所有指标均符合模型拟合标准.Cronbach's α系数为0.809,重测信度系数为0.928.结论 中文版AES-C在AD中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可重复性,结果淡漠量表阿尔茨海默病

    磁休克治疗与改良电休克治疗重度抑郁发作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

    杨乔陈舒弋李春波王继军...
    30-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磁休克治疗(magnetic seizure therapy,MST)与改良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重度抑郁发作(major depressive episode,MDE)的临床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ifth edition.DSM-5)中MDE(抑郁症或双相障碍)诊断的住院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MECT组(n=20)和MST组(n=20).2组均在接受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治疗的基础上使用MECT或MST,每周3次,共治疗4周.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进行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items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17)和可重复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评估,治疗前和治疗后比较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HAMD17减分率及有效率为主要评估指标,RBANS总分及因子分为次要评估指标,2组HAMD17减分率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有效率比较采用校正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 2组治疗前HAMD17评分及RBAN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9,P=0.773;t=0.67,P=0.509);MECT 组治疗有效率 90%(18/20),HAMD17 减分率平均为 67.9%;MST组治疗有效率75%(15/20),HAMD17减分率平均为60.9%,2组HAMD17减分率及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P=0.493;x2=0.16,P=0.693).MECT组治疗后RBANS认知测验总分及因子分(即刻记忆评分、言语功能评分、注意评分、延时记忆评分)均小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9.29、6.22、9.13、5.23、35.90,均P<0.05);而MST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RBANS认知测验总分及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49、2.25、1.22、0.23、0.02,均P>0.05).结论 MST与MECT治疗MDE患者疗效相当,MST相较于MECT对认知功能影响较小.

    抑郁物理治疗技术磁休克治疗改良电休克治疗

    本刊关于学术论文申请"快速通道"发表的规定

    中华精神科杂志编辑部
    36页

    童年创伤与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关联的Meta分析

    龚文玥邹浩文陈志璐阎锐...
    37-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童年创伤对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行为的影响.方法 检索Embase、PubMed、Cochrane Library、PsycINFO、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3月的数据,纳入研究童年创伤与抑郁症患者NSSI行为相关的横断面、病例对照和队列研究进行Meta分析.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效应指标分别为抑郁症患者童年创伤及校园霸凌与NSSI的比值比(odds ratio,OR)及有无NSSI抑郁症患者童年创伤分量表分数的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采用Review Manager 5.3和Stata17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9篇文献,共计5 095例抑郁症患者,结果显示童年创伤与抑郁症患者NSSI行为之间存在显著关联(OR=2.91,95%CI=2.01~4.21).不同形式的家庭内童年创伤均与抑郁症患者的 NSSI行为有关:躯体虐待(MD=0.77,95%CI=0.47~1.06),情感虐待(MD=2.99,95%CI=2.10~3.88),躯体忽视(MD=1.17,95%CI=0.47~1.87),情感忽视(MD=2.59,95%CI=1.82~3.36),性虐待(MD=0.35,95%CI=0.19~0.51).家庭外因素中的校园霸凌也是NSSI行为的危险因素(OR=2.16,95%CI=1.46~3.18).结论 童年创伤是抑郁症患者NSSI行为的危险因素.不同类型的家庭内童年创伤,包括各种形式的虐待和忽视以及家庭外的校园霸凌均与抑郁症患者NSSI行为有关.

    抑郁症童年创伤非自杀性自伤Meta分析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对一稿两投问题处理的声明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46页

    女性同卵双胞胎精神分裂症携带22q11.2和4p15.3平衡易位2例

    殷旭圆李传威杨清蔡源...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全球范围内常见的、重型的、复杂的精神疾病.遗传因素约占精神分裂症病因的80%,但其仍缺乏客观诊断标志物.本文报告2例女性同卵双胞胎患精神分裂症,22q11.2和4p15.3之间发生平衡易位.我们结合文献对患者染色体平衡易位区域与精神疾病发病相关性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而促进精神科医生从新视角去思考精神分裂症的诊断.

    精神分裂症同卵双胞胎染色体畸变平衡易位

    本刊关于投稿的若干注意事项

    中华精神科杂志编辑部
    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