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郭应禄 谌贻璞

半月刊

1674-0785

lcdoctor@163.com,lcyszz@163.com

010-62219211

100082

北京西直门北大街32号枫蓝国际B座606C室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ians(Electronic Edi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十一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批准立项,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具有标准国际、国内刊号(ISSN1674-0785 CN11-9147/R)。邮发代号:80-728。现已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美国化学文摘、乌利希期刊指南、波兰哥白尼索引等数据库收录。  本刊制作精美,编审严谨,以纸质导读附带光盘的形式面向全国出版发行,实现了传统纸版、光盘版、网络版的有机结合。本刊特有的经典术式视频,动态影像诊断、病例讨论实况等栏目大大提升了医学学术期刊的传播效率,开创了多媒体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的先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介质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在乳腺癌上臂输液港植入术中应用的随机对照研究

    刘飞王影新马骍辛灵...
    760-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生理盐水和导丝作为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的导电介质,在乳腺癌患者上臂输液港植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选择植入上臂港行化疗的乳腺癌患者184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导电组91例和导丝导电组93例,比较两种腔内心电图定位方式的导管尖端位置准确率、特征性P波出现率、P波高度、QRS波高度、心电图稳定性评分、护士操作满意度评分以及置管时间。结果:生理盐水组有87例(95.6%)导管尖端到达最佳位置,导丝组为92例(98.9%),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209,P=0.177)。2组患者在特征性P波出现率、P波高度、QRS波高度、心电图稳定性评分、护士操作满意度评分以及置管时间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臂港植入术中建议使用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确保导管尖端位置正确性,导电介质选择生理盐水和导丝均可以达到满意效果,静疗专科护士可根据操作习惯及材料可及性选择任一种介质完成定位。

    乳腺癌上臂静脉输液港尖端定位腔内心电图

    乳腺癌HER2蛋白表达水平预测新辅助治疗疗效的真实世界研究

    岳瑞雪孔令欣郝鑫杨进强...
    765-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HER2蛋白表达水平预测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HP)为基础新辅助治疗疗效的价值,为合理选择抗HER2靶向治疗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等河北省共11家三级甲等医院接受曲妥珠单抗及帕妥珠单抗配伍化疗方案新辅助治疗并完成后续手术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HER2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总体病理完全缓解(tpCR)率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80例患者,其中HER2 IHC3+组157例(87.2%),HER2 IHC2+/FISH+组23例(12.8%)。HER2 IHC3+组tpCR率显著高于HER2 IHC2+/FISH+组(65.0% vs 17.4%,P<0.001)。HER2蛋白表达水平与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状态相关,HER2 IHC 2+/FISH+组HR阳性率显著高于HER2 IHC 3+组(87% vs 49.7%,P=0.001),与年龄、月经状态、肿瘤大小、淋巴结状况、肿瘤临床分期、Ki-67增殖指数等无相关性。结论:乳腺癌HER2蛋白表达水平对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配伍化疗新辅助治疗方案的疗效有一定的预测价值,HER2 IHC2+/FISH+患者疗效欠佳,有必要探索适合此类患者的抗HER2靶向治疗模式。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原位杂交

    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切除术麻醉管理的特点和分析

    索利斌刘鲲鹏姚兰张华...
    771-7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切除术全身麻醉管理要点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自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在全身麻醉下实施腹膜后副神经节瘤切除术的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并对围术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出血及输血情况和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计4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男性28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51.3±11.8)岁,术前按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标准Ⅰ级7例,Ⅱ级25例,Ⅲ级9例。14例(34.2%)切除肿瘤时发生高血压危象,19例(46.3%)切除肿瘤后出现低血压;15例术前口服酚苄明预处理,平均(16.2±7.0)d,其中5例(33.3%)切除肿瘤时发生高血压危象,9例切除肿瘤后发生低血压;26例术前未口服酚苄明治疗,9例切除肿瘤时发生高血压危象,10例切除肿瘤后发生低血压。41例中有27例术前进行了儿茶胺类激素水平检测,去甲肾上腺素增高17例中12例术前应用酚苄明;肾上腺素增高4例;多巴胺增高7例。中位出血量1039.5 ml(50~4500 ml),其中7例(16.3%)患者出血量≥2000 ml,术中血制品输注包括:红细胞20例,血浆19例,白蛋白13例,纤维蛋白原7例,凝血酶原复合物7例。手术平均时长(3.4±1.5)h,麻醉时长平均(4.6±1.5)h,37例患者术毕拔管回病房,4例患者带管返回ICU,无围术期死亡和院内死亡病例,均顺利出院。患者术后住院时长(16.5±8.8)d,与肿瘤切除后收缩压呈负相关,与术中突发高血压危象无相关性(P>0.05)。结论: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患者术中存在出血和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的双重风险,恰当的术前评估和准备以及围术期麻醉有效管理对确保患者平稳度过围术期至关重要。

    腹膜后肿瘤副神经节瘤麻醉管理预后

    基于某三级医院的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影响因素的分析

    李琪黄钟莹袁平关振鹏...
    77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作为三级医院的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影响因素,为ICU多重耐药菌的前置防控策略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2年12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227例,根据其药敏结果、临床资料和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医院感染组(114例)和非医院感染组(113例),应用Pearson卡方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和多因素层次分析,对本院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总结有效预防措施。结果:2019~2022年ICU住院227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呼吸机使用天数、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外科(术后)是ICU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保护因素,且该结果不受患者性别和年龄的影响。结论:对于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应根据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在临床诊疗护理工作中有针对性的加强防控和干预措施,以降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

    重症医学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Nesfatin-1/NUCB2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早期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董青丁飞郭浩李峰...
    783-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食欲抑制因子-1/前体核蛋白2(Nesfatin-1/NUCB2)在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相关早期胃癌患者中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80例H. pylori感染相关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患者不同组织中Nesfatin-1/NUCB2表达水平,按胃癌组织Nesfatin-1/NUCB2表达状态将所有纳入患者分为Nesfatin-1/NUCB2阳性组和Nesfatin-1/NUCB2阴性组,分析H. pylori感染相关早期胃癌患者Nesfatin-1/NUCB2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获得影响H. pylori感染相关早期胃癌患者术后肿瘤复发转移和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重点分析Nesfatin-1/NUCB2与H. pylori感染相关早期胃癌患者术后肿瘤复发转移和死亡的相关性,绘制预测Hp感染相关早期胃癌患者术后肿瘤复发转移和死亡的ROC曲线,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2组患者术后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结果:H. pylori感染相关早期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Nesfatin-1/NUCB2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53±0.12,高于癌旁组织中的0.12±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esfatin-1/NUCB2阳性组患者CEA、低未分化所占比例、黏膜下层所占比例、淋巴结转移以及神经血管侵犯所占比例明显高于Nesfatin-1/NUCB2阴性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神经血管侵犯、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Nesfatin-1/NUCB2为影响H. pylori感染相关早期胃癌患者术后肿瘤复发转移和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神经血管侵犯、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Nesfatin-1/NUCB2四者联合预测H.pylori感染相关早期胃癌患者术后肿瘤复发转移和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23(95%CI:0.901~0.967)以及0.918(95%CI:0.895~0.959);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Nesfatin-1/NUCB2阴性组患者术后1年、3年、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明显高于Nesfatin-1/NUCB2阳性组(P<0.05)。结论:Nesfatin-1/NUCB2阳性H. pylori感染相关早期胃癌患者,术后肿瘤复发转移风险高,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低。

    食欲抑制因子-1/前体核蛋白2幽门螺杆菌早期胃癌

    北京市石景山区40岁及以上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现状调查

    周婷孙培培张二明安欣华...
    790-7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北京市石景山区40岁及以上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后简称“慢阻肺”)诊断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市石景山区10家社区的40岁及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及肺功能检查,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研究的监测对象有4096名,其中诊断为慢阻肺416例,慢阻肺患病率为10.2%(9.2%~11.1%)。慢阻肺人群中既往明确诊断慢阻肺仅59例,诊断率14.2%(11.1%~17.8%),高达85.8%(82.2%~88.9%)慢阻肺患者既往未被诊断。未确诊人群多无呼吸道症状或症状轻微[无症状占35.6%(30.7%~40.6%),有时有症状占56.3%(51.1%~61.4%)],且多为慢阻肺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全球倡议分级(GOLD分级)1级占51.8%(46.6%~57.0%)、2级占41.2%(36.2%~46.3%)],其中多数人从未听过慢阻肺[从未听过占63.3%(58.2%~68.2%)]。慢阻肺漏诊与未做过肺功能[OR=22.82(6.53~79.70)]、未听过慢阻肺[OR=9.21(3.24~26.16)]、无呼吸道症状[OR=3.90(1.11~13.73)]、呼吸道症状轻微[OR=2.88(1.11~7.51)]有关。结论:慢阻肺是北京市石景山40岁及以上居民常见疾病,患病率高,但诊断率低,漏诊率高。目前迫切需要提高社区医生对慢阻肺的识别能力、肺功能检查率以及社区居民对慢阻肺的认知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诊断率

    免人工肾积水在超声引导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

    张曦才曹先德高建萍沈大庆...
    798-8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肾镜取石术中不制造人工肾积水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395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395例患者根据术前CT中肾积水的程度分3层(无肾积水层、轻度肾积水层、中重度肾积水层)进行比较,每层按照手术方法分为人工肾积水组与免人工肾积水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针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一期结石清除率、术后发热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肾积水层,人工肾积水组与免人工肾积水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54.8,95.5)min vs(25.0,56.0)min,P<0.01]、术中出血[(10,25)ml vs(5,20)ml,P<0.01]、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0,5.0)d vs(2.0,4.0)d,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肾积水层,人工肾积水组与免人工肾积水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65.0,115.8)min vs(25.0,40.0)min,P<0.01]、术中出血[(20,50)ml vs(5,20)ml,P<0.01]、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0,6.0)d vs(2.0,4.0)d,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肾积水层,人工肾积水组与免人工肾积水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60.0,111.0)min vs(25.0,60.0)min,P<0.01]、术中出血[(10,30)ml vs(5,20)ml,P<0.01]、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0,5.0)d vs(2.0,4.0)d,P<0.01]。2组患者的一针穿刺成功率、一期结石清除率、术后发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经皮肾镜取石术术中不建立人工肾积水是一种治疗不同积水程度的肾结石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尿路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人工肾积水输尿管导管

    沉默SNHG1基因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铁死亡的影响

    邓世栋刘凌志郭大勇王超...
    804-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沉默SNHG1基因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铁死亡的影响。方法:通过qPCR检测SNHG1在人膀胱癌T24和5637细胞株的表达。构建SNHG1 shRNA并建立对照组(shCtrl)、敲低组(shSNHG1)。通过CCK8法、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实验和ELISA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铁死亡水平的变化。qPCR检测PTEN、AKT、GPX4、ACSL4、Caspase3、CyclinD1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与人膀胱上皮永生化细胞SV-HUC-1相比,SNHG1在T24和5637细胞中的表达明显上调(P<0.001)。与对照组相比,shSNHG1组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被显著抑制(P<0.001),凋亡和铁死亡水平显著增加(P<0.001和P<0.05)。shSNHG1组细胞PTEN、ACSL4和Caspase3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01),GPX4、AKT和CyclinD1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和P<0.001)。结论:沉默SNHG1的表达能够抑制人膀胱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促进其细胞凋亡和铁死亡,其机制可能与诱导PTEN、ACSL4和Caspase3的表达,抑制GPX4、AKT和CyclinD1的表达有关。

    膀胱癌SNHG1增殖凋亡迁移铁死亡

    兴趣诱导理念用于小儿手术麻醉诱导前的价值及其对家属满意度的影响

    李静张玲玲邢伟
    812-8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兴趣诱导理念用于小儿手术麻醉诱导前的价值及其对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外科手术的的82例患儿纳入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麻醉诱导前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兴趣诱导理念干预。比较2组患儿麻醉诱导配合度评分及不同时点应激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差异,比较患儿家属不同时点负性情绪[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麻醉诱导配合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麻醉诱导前3 min SBP、DBP、HR水平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麻醉诱导前3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麻醉诱导前3 min HAMA、HAMD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麻醉诱导前3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87.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兴趣诱导理念应用于小儿手术的麻醉诱导前可提升患儿的麻醉诱导配合度,缓解患儿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家属满意度高。

    手术儿童麻醉诱导兴趣诱导理念心理干预负性情绪

    肝脏基础疾病与结直肠癌肝转移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孔凡彪杨建荣
    818-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直肠癌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影响肝转移的各种因素也成为结直肠癌的研究热点。肝脏自身基础疾病不仅影响肝脏的功能,而且还与结直肠癌肝转移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因此本文结合目前研究热点和进展,主要对肝脏基础疾病,如肝硬化、乙型病毒性肝炎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影响及其具体的作用机制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肝硬化乙型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结直肠癌肝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