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月刊

1671-5403

zhlndqg@mode301.cn

010-66936756,010-59790736-8087

100853

北京复兴路28号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ultiple Organ Diseases in the Elderl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的医学期刊,创刊于2002年6月,由王士雯院士任总编辑、国内多学科知名专家组成编委会。 本刊已被评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其主要内容是交流老年心脏病和老年多器官疾病的诊治经验与教训,探讨老年病的发病机制和有效防治措施,重点报道我国在老年病研究中具有创新意义的涉及多器官疾病的临床、基础和预防方面的最新成果和经验,努力推广老年多器官疾病的新观点、新方法、新措施和新药物。本刊主要栏目有专题笔谈、述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论著摘要、经验交流、临床病理讨论、综述、讲座、病例报告、学术动态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肿瘤坏死因子样细胞凋亡弱诱导物/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早期反应蛋白14轴及下游核因子Κb通路的关键因子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与老年肥胖的相关性

    赵艳姣卓娅·买买提乌斯满刘金玲王红梅...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肿瘤坏死因子样细胞凋亡弱诱导物(TWEAK)/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早期反应蛋白 14(Fn14)轴及下游核因子κB(NF-κB)通路的关键因子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与老年人中心性肥胖的相关性.方法 2017 年 9 月至2018 年5 月在新疆农牧区常住居民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库中随机抽取80 例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为中心性肥胖分为对照组(n=40)和中心性肥胖组(n=40),提取空腹外周血中PBMC,采用待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TWEAK、Fn14、IκB激酶α(IKKα)、IκB激酶β(IKKβ)、NF-κBp65 的mRNA、蛋白表达.采用SPSS 26.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 χ2 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双变量Pearson相关分析法.结果 中心性肥胖组外周血PBMC中的Fn14、IKKα、IKKβ的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TWEAK、NF-κBp65 的mRNA表达也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心性肥胖组的Fn14、IKKα、IKKβ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TWEAK、NF-κBp65 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变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上述因子的mRNA表达水平,TWEAK与Fn14 呈正相关(r=0.472;P<0.01),Fn14 与IKKα、IKKβ均呈正相关(r=0.262,0.275;P<0.05);IKKα、IKKβ与NF-κBp65 均呈正相关(r=0.747,0.692;P<0.01).结论 新疆农牧区常驻老年人中心性肥胖与外周血PBMC中Fn14、IKKα、IKKβ的蛋白、mRNA的高表达相关,TWEAK/Fn14 可能通过调节IKK激活NF-κB炎症通路,参与人类肥胖的发生、发展.

    老年人中心性肥胖TWEAKFn14NF-κB通路

    高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正五聚蛋白3、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检测及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

    薛华蓉刘丽艳
    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正五聚蛋白 3(PTX3)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检测在反映高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收治的 146 例高龄CAP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并比较重症CAP 患者(重症CAP 组,n=50)及非重症CAP患者(非重症CAP组,n=96)入院时血清suPAR、PTX3 及NLR水平,死亡组(n=12)与存活组(n=134)患者血清suPAR、PTX3、NLR、英国胸科协会改良肺炎(CURB-65)评分及PSI评分情况.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 χ2 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高龄CAP患者血清suPAR、PTX3、NLR水平与CURB-65评分、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C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在预测高龄CAP患者不良预后中的效能.结果 重症CAP组与非重症CAP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10.43±2.16)×109/L和(7.65±1.83)×109/L]、CRP[(84.63±15.37)mg/L和(41.74±10.25)mg/L]、PCT[(0.53±0.15)μg/L和(0.12±0.02)μg/L]、中性粒细胞比率[(84.15±18.65)%和(73.15±14.69)%]、淋巴细胞比率[(8.44±2.15)%和(15.74±2.36)%]、NLR[(9.97±1.86)和(4.65±1.19)]、血清suPAR[(5.31±1.16)ng/mL和(2.38±0.36)ng/mL]、PTX3[(12.34±2.73)ng/mL和(6.41±1.57)ng/mL]及CURB-65评分[(2.13±0.75)分和(1.36±0.21)分]、PSI评分[(93.47±25.37)分和(60.43±19.42)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血清suPAR、PTX3及NLR均与CURB-65(r=0.396,0.281,0.325;P<0.05)及PSI评分(r=0.279,0.276,0.246;P<0.05)呈正相关;血清suPAR及NLR与CRP水平呈正相关(r=0.349,0.306;P<0.05);血清PTX3 与PCT水平呈正相关(r=0.32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NLR(OR=1.551,95%CI 1.188~2.025)、suPAR(OR= 1.765,95%CI 1.223~2.546)及PTX3(OR=1.964,95%CI 1.159~3.328)是高龄C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共 12 例(8.22%)患者 30d内病死,死亡组患者血清suPAR、PTX3、NLR、CURB-65 评分及PSI评分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血清suPAR(AUC=0.809,95%CI 0.719~0.899)、PTX3(AUC=0.788,95%CI 0.631~0.905)、NLR(AUC=0.836,95%CI 0.727~0.945)及PSI(AUC=0.714,95%CI 0.619~0.849)在预测CAP患者死亡中均具有一定价值,且血清suPAR、PTX3 及NLR在预测CAP患者死亡中的效能高于CURB-65 及PSI评分.结论 血清suPAR、PTX3 及NLR在反映高龄C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中具有一定价值.

    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正五聚蛋白3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

    王明春郭锐
    9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襄阳市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代谢异常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 2020 年 1 月至2022年1月襄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236例老年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统计骨质疏松(OP)发生率.根据患者骨密度检测结果,将确诊为OP的患者分为OP组(n=374),未确诊OP但骨密度下降者分为骨密度下降组(n=266),骨密度正常者分为对照组(n=596).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 χ2 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T2DM患者发生骨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1236 例老年T2DM患者中,374 例确诊为OP(30.26%).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 岁(OR=3.710,95%CI 1.588~8.668)、女性(OR=3.586,95%CI 1.831~7.024)、T2DM病程≥13年(OR=2.563,95%CI 1.994~3.293)、糖化血红蛋白>9.0%(OR=2.197,95%CI 1.137~4.244)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1 mol/L(OR=3.401,95%CI 1.362~8.494)是影响老年T2DM患者骨代谢状态的危险因素;体质量指数≥24.0 kg/m2(OR=0.493,95%CI 0.318~0.765)及25-羟基-维生素D3≥30μg/L(OR=0.381,95%CI 0.235~0.617)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襄阳市老年T2DM患者OP及骨密度下降检出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注重老年T2DM患者骨密度检查,同时积极控制血糖、参加体育锻炼、加强维生素D摄入,在改善老年T2DM患者骨代谢异常中具有一定意义.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糖尿病,2型

    高龄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健康素养现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许春秀周丽雪陈晓虹
    98-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高龄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健康素养现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借助便利性抽样调研法,将 2022 年6月至12月于海口市人民医院就诊的90例高龄骨性关节炎患者做为观察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慢性病健康素养问卷对骨性关节炎高龄患者的健康素养进行量化评价.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及 χ2 检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高龄骨性关节炎患者健康素养的相关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9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2份.82例高龄骨性关节炎患者健康素养量表总分为(93.0±6.7)分,其中信息沟通维度的条目均分最高(4.5±1.1)分,获取信息能力维度的条目均分最低(3.4±1.2)分.不同性别、学历层次、婚姻情况、居留地、家庭人均月收入、疾病持续时间、患者健康素养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性别(β=-0.153;P=0.014)、婚姻情况(β=-0.179;P=0.006)、受教育水平(β=0.438;P<0.001)、疾病持续时间(β=-0.018;P=0.002)等因素是影响高龄骨性关节炎患者健康素养的高危因子,可解释方程总变量的62.1%.结论 高龄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相对较弱,而性别、婚姻情况、学历层次、疾病持续时间等因素是影响高龄骨性关节炎患者健康素养的相关因素.

    骨性关节炎健康素养高危因子相关性分析

    体质量指数对前列腺癌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列线图构建

    白盼盼李春霞卜星彭兰宁...
    103-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对前列腺癌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预后的影响,构建并验证患者 1 年内心血管病再入院的预测列线图.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5 月至 2021 年 5 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初诊为前列腺癌伴心血管疾病的 237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中国肥胖工作组(WGOC)推荐的BMI标准将患者分为高BMI组(110 例)和低BMI组(127 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等临床资料.主要终点事件为 1 年内心血管病再入院,次要终点为1 年内全因死亡.采用SPSS 26.0 和R Studio(4.1.2 版本)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 χ2 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通过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建立患者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结果 118 例患者CVD再入院,其中低BMI组 71 例(55.9%),高BMI组 47 例(42.7%);全因死亡 4 例,其中低BMI组 3 例(2.4%),高BMI组 1 例(0.9%).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低BMI组患者首次CVD再住院率高于高BMI组,尤其是冠心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全因死亡事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吸烟(HR=3.954,95%CI 2.359~6.628;P<0.05)、高总胆固醇(HR= 1.070,95%CI 1.035~1.107;P<0.05)和其他系统疾病(HR=1.611,95%CI 1.103~2.351;P<0.05)是心血管病再入院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高BMI(HR=0.920,95%CI 0.862~0.981;P<0.05)和高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R=0.460,95%CI 0.245~0.865;P<0.05)是心血管病再入院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列线图内部验证C-index为 0.731(95%CI 0.686~0.776).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3 个月为 0.759(95%CI 0.689~0.829)、6 个月为 0.767(95%CI 0.699~0.834)、12 个月为 0.804(95%CI 0.696~0.912).AUC均在 0.671~0.804,提示模型具有中等预测价值,校准图呈现出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吸烟、总胆固醇、其他系统疾病、BMI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前列腺癌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有助于评估患者预后.

    前列腺癌心血管疾病预后列线图

    老年住院患者口腔卫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邓莹徐仙星刘雨董青山...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老年住院患者口腔卫生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将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中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 312 例老年患者纳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采用汉化版Kayser-Jones简明口腔健康检查(BOHSE)量表调查其口腔卫生状况,采用自制量表调查患者住院期间口腔卫生行为,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自主活动能力.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及χ2 检验.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老年住院患者口腔卫生状况的相关因素.结果 老年住院患者BOHSE量表总得分为(7.91±1.27)分,其中口腔卫生状况维度得分最高,为(1.46±0.26)分,其次是天然牙状况及牙齿周围和(或)义齿覆盖的牙龈维度.单因素分析提示,性别、吸烟、饮酒、受教育程度、住院期间刷牙频率、住院期间是否获得口腔护理帮助、是否获得口腔检查、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否长期卧床等因素均影响老年住院患者口腔健康检查量表得分(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性别、吸烟、饮酒、住院期间刷牙频率、获得口腔护理帮助、口腔检查、既往口腔卫生行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长期卧床是影响老年住院患者口腔卫生状况的相关因素(β =-3.784,1.757,1.123,-0.892,-0.971,-1.343,1.834,2.156,4.254;P<0.05).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口腔卫生状况整体不佳,临床更应注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低、长期卧床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而劝导患者戒烟戒酒、提供更多的口腔护理帮助,加强口腔检查力度,在改善老年住院患者口腔卫生状况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老年人住院患者口腔卫生状况影响因素

    老年糖尿病群体衰弱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高婷婷陈天娇时诗柔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群体衰弱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2 月至 2022 年 8 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人民医院收治的 248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及同时段门诊收集的 120 名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组)的临床资料,采用FRAIL量表进行衰弱评估.根据FRAIL量表评分,将糖尿病组患者分为衰弱组(n=76)和非衰弱组(n=172).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或 χ2 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糖尿病群体衰弱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糖尿病衰弱组及非衰弱组患者FRAIL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衰弱组患者FRAIL量表评分明显高于非衰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 岁(OR=3.162,95%CI 1.451~5.784;P<0.001)、糖尿病病程≥10 年(OR=4.052,95%CI 1.895~8.463;P=0.038)、糖化血红蛋白(HbA1c)>8.5%(OR=3.205,95%CI 1.461~6.230;P=0.023)、空腹血糖(FBG)≥6.1 mmol/L(OR=2.154,95%CI 1.032~2.964;P=0.027)、营养风险(营养不良)(OR=3.451,95%CI 2.014~5.375;P=0.034)及肌少症(OR=2.845,95%CI 1.032~3.748;P<0.001)为老年糖尿病群体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睡眠质量(良好)为老年糖尿病群体衰弱保护因素(OR= 0.851,95%CI 0.612~0.941;P=0.018).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发生率较高,衰弱的发生与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血糖水平及糖尿病并发症密切相关.临床需加强对这些患者的重视,及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预防和延缓衰弱的发生与发展.

    老年人糖尿病衰弱现状

    老年慢性阴道炎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玉平袁媛张月鲜
    118-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阴道炎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 100 例老年慢性阴道炎患者为阴道炎组,同期选择查体中心 100 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根据生活质量量表将阴道炎组患者分为生活质量正常组(n=60)和生活质量下降组(n=40),比较各组人群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 χ2 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影响因素.结果 阴道炎组患者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领域等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下降组患者阴道炎病程、阴道炎病情、合并慢性病、内在能力(IC)下降比例明显高于生活质量正常组;定期锻炼身体比例明显低于生活质量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阴道炎病程(OR=2.718,95%CI 1.988~3.723;P<0.001)、病情(OR=1.949,95%CI 1.195~3.182;P=0.007)、合并慢性病(OR= 1.988,95%CI 1.199~3.293;P=0.008)及IC下降(OR=2.895,95%CI 1.342~6.246;P=0.007)为影响老年慢性阴道炎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定期锻炼身体(OR=0.744,95%CI 0.363~1.526;P=0.001)是影响老年慢性阴道炎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老年慢性阴道炎患者普遍存在生活质量下降,且阴道炎病程、病情、合并慢性病及IC下降是独立危险因素,应早期筛选危险因素并给予积极预防性干预.

    老年人慢性阴道炎生活质量内在能力

    上海养老机构老年人中医护理技术接受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赵洋李心钰冯建光周洁...
    12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养老机构老年人对中医护理技术接受度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 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6月上海市17家养老机构的457 名老年人为调查对象,自设问卷开展横断面调查.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 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养老机构老年人中医护理技术接受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432份,养老机构老年人中医护理技术总体接受度为 68.29%(295/43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中及以上(OR=2.298,95%CI 1.040~5.079,P=0.040)、自觉健康状况较好(OR=0.055,95%CI 0.005~0.631,P=0.020)、患病数(1~2 种:OR=5.397,95%CI 2.077~14.020,P=0.001;3~4 种:OR=6.437,95%CI 2.305~17.971,P<0.001;>4种:OR=5.168,95%CI 1.040~25.686,P=0.045)、对中医护理技术较了解(OR= 5.435,95%CI 1.278~23.108,P=0.022)、对中医护理技术疗效的认可度(一般:OR=2.273,95%CI 1.184-4.362,P=0.014;较好:OR=10.146,95%CI 4.837~21.283,P<0.001)、对中医护理技术收费的看法(一般:OR=5.294,95%CI 2.540~11.036,P<0.001;较低:OR=6.720,95%CI 3.057~14.771,P<0.001)、认为中医护理技术安全性较高(OR=11.321,95%CI 5.189~24.697,P<0.001)是养老机构老年人对中医护理技术接受度的影响因素.结论 养老机构老年人中医护理技术接受度处于较低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采取不同的个性化干预措施,提高老年人对中医护理技术的接受度,推动中医护理技术在养老机构中的应用.

    老年人养老机构中医护理技术

    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伤影响因素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婧醒于秀丽何静哈方方...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伤影响因素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中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90 例为观察组,体检中心健康老年人群90 名为对照组,采用中文版可重复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价观察组和对照组受试者认知功能.根据RBANS量表结果将观察组分为无认知损伤组(n=51)、认知损伤组(n=39),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伤下降的影响因素.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 检验.结果 观察组RBANS量表总分[(85.14±6.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95.14±6.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损伤组患者年龄≥70 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病程≥10 年、不参与社会活动、住院次数≥3 次比例明显高于无认知损伤组,婚姻状况(已婚)比例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无认知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70 岁(OR=3.602,95%CI 1.902~6.823)、学历(初中及以下)(OR= 3.446,95%CI 1.855~6.401)、不参与社会活动(OR= 2.308,95%CI 1.341~3.972)、住院次数(OR=4.432,95%CI 1.215~7.528)、病程≥10 年(OR=5.208,95%CI 1.325~8.471)为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婚姻状况(已婚)(OR=0.176,95%CI 0.110~0.758)、生活质量(OR=0.093,95%CI 0.011~0.763)为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存在一定联系,早期筛选认知损伤高危因素患者并给予早期预防性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老年人慢性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