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卫生部北京医院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卫生部北京医院

王建业

月刊

0254-9026

cjge@cma.org.cn

010-64012981-8001

100730

北京东城区美术馆后街大佛寺东街6号院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Geriatr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82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及其光盘版由《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编辑、卫生部北京医院出版、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的面向国内外发行的老年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本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注重理论与实践、普及和提高相结合,反映我国老年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积极引导老年医学工作者及时将工作的重点转向新的、先进的研究领域。设置的栏目有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调查研究、述评、专家论坛、老年医学专家介绍、讲座、专题笔谈、论著摘要、经验交流、简报、会议纪要、综述、临床病理讨论、病例报告、国外学术动态、读者-作者-编者、消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第九届编辑委员会通讯编委名单

    827页

    护理人员对癌痛自控镇痛治疗的知信行现状及相关因素

    项巧珍杨舒岚谢玲芳李燕芳...
    828-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和最难忍受的症状之一,也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患者自控镇痛泵技术(PCA)是传统药物镇痛的重要补充措施,护士作为癌痛PCA管理实施的主要角色,其关于癌痛PCA知识、信念、行为的状况将直接影响癌痛管理实施的治疗效果.本文对护理人员癌痛PCA的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和分析,从完善PCA护理管理、加强护士专科培训、建立癌痛PCA专家共识方面提出建议,旨在为癌痛PCA的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疼痛镇痛肿瘤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分析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李旭罗诗雨刘甫庚陈聪霞...
    834-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分析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2012年9月至2014年2月完成两日法静息-负荷GMPI检查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GMPI测得的心肌灌注总负荷积分(SS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高峰充盈率(PFR)、相位分析参数之相位直方图带宽(PBW)、相位标准差(PSD)、相位熵(PE),并随诊MACE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累积MACE发生率.结果 共纳入受检者427例,男性200例(46.8%),年龄60~92(74.1±6.5)岁,中高龄老年人(≥70岁)占75.6%(323例).中位随访54.7个月,47例(11.0%)发生MACE.和无MACE组比较,MACE组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发生率显著增高(x2=5.20、5.62、3.86,均 P<0.05),LVEF 和 PFR 显著降低(t=-5.51、-5.23,均P<0.001),SSS、PSD、PBW、PE 显著增高(Z=4.78,t=5.14、5.78、5.62,均 P<0.001).中高龄、灌注异常、PSD增高、PE增高是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HR值分别为2.57(95%CI:1.08~6.13)、2.60(95%CI:1.31~5.15)、3.72(95%CI:1.72~8.05)、4.09(95%CI:1.94~8.63),均 P<0.05].进一步在323例中高龄老年人中分析证实,灌注异常、PSD增高、PE增高也是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HR 值分别为 2.96(95%CI:1.40~6.26)、3.51(95%CI:1.56~7.89)、4.49(95%CI:2.08~9.71),均P<0.05].结论 GMPI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分析参数能很好地识别老年冠心病患者中MACE高风险人群.

    冠心病预后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心肌灌注显像

    孤立性胼胝体压部梗死与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朱瑞王磊吴淼王苗苗...
    841-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孤立性胼胝体压部梗死与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RESLES)患者的临床及磁共振成像(MRI)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老年医院神经内科从2018年12月至2022年11月12例临床诊断为孤立性胼胝体压部脑梗死患者13例及12例RESLES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点及随访结果.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年龄大于RESLES组[脑梗死组(67.6±9.2)岁,RESLES组(23.2±17.8)岁],脑梗死组患者均合并1~3个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两组患者影像学均表现为T2加权成像(T2WI)高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高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高信号,T1加权成像(T1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序列低信号.脑梗死组患者的梗死部位多位于偏侧(1例病灶位于双侧胼胝体,12例病灶位于偏侧),病灶呈点片状;其中,9例患者完成随访,随访期间T1WI、T2WI、FLAIR序列及ADC序列的病灶不消失,1例患者卒中复发.而RESLES组患者的病灶均位于胼胝体中线部位,病灶呈圆形、椭圆形及回旋镖形;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随访期间病灶均表现为减淡或消失.结论 脑梗死和RESLES均可导致孤立性胼胝体压部病变,两组疾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影像学病灶位置、形态及随访期病灶特点的改变均有助于鉴别诊断.

    胼胝体孤立性胼胝体压部梗死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核磁共振

    特发性正常颅压脑积水患者与帕金森病患者步态障碍对比研究

    朱志中侯玮佳虞舒然程元元...
    846-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iNPH)患者与帕金森病(PD)患者步态障碍的特征.方法 纳入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天津市环湖医院就诊的iNPH患者16例、PD患者20例,健康成年人23例,对一般临床资料和步态评估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美国Mobility LabTM APDM Opal型可穿戴式步态测试系统进行步态分析.结果 iNPH组患者年龄(68.81±8.73)岁,PD组患者年龄(65.05±10.15)岁,正常对照组年龄(59.96±6.20)岁.iNPH组与PD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健康对照组年龄更大(t=3.71,P<0.05).iNPH组病程为(22.94±23.19)个月,较 PD组(92.60±53.70)个月更短(t=5.23,P<0.05).iNPH 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得分(17.13±7.08)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得分(11.75±5.43)分,评分低于 PD组[(24.17±4.73)分,t=3.45,P<0.05、(21.29±5.82)分,t=4.86,P<0.05]和对照组[(26.70±1.61)分,t=5.31,P<0.05、(22.78±3.30)分,t=7.89,P<0.05].iNPH 组足廓清[右(1.65±0.76)cm]和双侧足离地角[左(20.59±6.11)°、右(20.78±6.88)°]较 PD 组足廓清[右(2.56±1.30)cm],双侧足离地角[左(28.43±6.36)°、右(28.12±7.49)°]减小(t=3.74、3.02,均 P<0.05).与对照组比较,iNPH患者的所有步态参数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iNPH患者的步态障碍明显,与PD患者比较,呈现出更明显的步态障碍.可穿戴式步态分析系统可以准确评估iNPH患者的步态障碍,可以应用于该疾病的步态评估及康复方案制定.

    脑积水,正常压力帕金森病步态分析

    肌少症与老年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长期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胡雪晴赵赟博聂鑫施红...
    851-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肌少症与老年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LACRC)患者长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医院接受根治性切除术、TNM分期为Ⅱ~Ⅲ期的205例70岁及以上老年LACRC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术前30 d内的腹部CT测量第3腰椎截面的骨骼肌面积(SMA),肌少症的定义为骨骼肌指数(SMI)(SMI=SMA/身高2)男性≤52.4 cm2/m2、女性≤38.5cm2/m2,比较肌少症和非肌少症两组患者的临床和病理情况,分析肌少症对老年LACRC术后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205例患者中,63.4%(130/205)患者患有肌少症.与非肌少症患者比较,肌少症组患者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比例更高(x2=6.420、P=0.011)、超重或肥胖的比例更低(x2=9.366、P=0.009)、接受辅助化疗比例和术后5年无疾病生存率更低(x2=6.257、7.347,P=0.012、0.007).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非肌少症组的老年LACRC患者无疾病生存(DFS)率优于肌少症组患者(Log-rank x2=6.919、P=0.009);非肌少症组老年LACRC患者中,辅助化疗组DFS率优于非辅助化疗组(Log-rank x2=4.745、P=0.02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 分期为 Ⅲ期(HR=1.634,95%CI:1.110~2.404,P=0.013)和患肌少症(HR=1.509,95%CI:1.017~2.238,P=0.041)是老年LACRC患者长期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论 肌少症和老龄及体质指数相关,患有肌少症的老年LACRC患者长期预后欠佳,非肌少症的老年LACRC患者可能获益于辅助化疗.

    结直肠肿瘤预后肌少症

    高龄共病患者衰弱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翁婷雯宗敏沈利岩王亚平...
    857-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高龄共病患者衰弱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横断面研究,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老年医学科病房住院治疗的高龄共病患者119例,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罹患疾病数量与种类、筛查衰弱状态,了解患者共病基本状态.并通过老年综合评估的方式,将研究对象分成衰弱与非衰弱两组,对性别、年龄、平衡步态评分(Tinetti)、肌少症风险、痴呆、抑郁、深静脉栓塞风险、吞咽功能障碍、共病指数、用药数量、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DL)评分、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IADL)评分、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评分、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Norton)评分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等作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各因素与衰弱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119例高龄共病住院患者,年龄为(90.8±5.9)岁,衰弱发生率为68.9%(82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衰弱组的年龄(t=-3.131,P=0.002)、Tinetti平衡步态评分(Z=-5.544,P<0.001)、肌少症风险(x2=39.205,P<0.001)、吞咽功能障碍(x2=5.937,P=0.015)、Charlson 共病指数(Z=-2.565,P=0.010)、用药数量(Z=-3.325,P<0.001)、BADL(Z=-5.871,P<0.001)、IADL(Z=-5.062,P<0.001)、Norton 评分(Z=-5.922,P<0.001)及SSRS社会支持度(Z=-2.637,P=0.008)与非衰弱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Tinetti 平衡步态评分(OR=0.843,95%CI:0.737~0.966,P=0.014)、肌力下降(OR=11.226,95%CI:2.157~58.432,P=0.004)、肌少症(OR=18.084,95%CI:2.041~106.211,P=0.009)、Norton 评分(OR=0.462,95%CI:0.254~0.838,P=0.011)、用药数量(OR=1.153,95%CI:1.000~1.329,P=0.049)是衰弱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在高龄共病患者中,衰弱的发生率极高,跌倒风险、肌力下降/肌少症风险、压疮风险、多重用药与衰弱独立相关.

    高龄衰弱共病相关因素

    任务导向性运动训练对老年衰弱住院患者的临床效果

    刘若琳顾新刘庆梅邢进...
    863-8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订适合老年衰弱住院患者的任务导向性运动训练(TOE)方案,评价其对患者上下肢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医院2019年8-12月收治的老年衰弱患者60例,随机分为任务导向性运动组(TOE组)和常规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TOE组进行翻身取物和多向移步,常规组进行有氧训练和抗阻训练,两组均完成10次训练.两组患者干预前评估基线资料,干预后评估患者的握力(作为上肢运动功能的评价指标)、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WHODAS)2.0的运动部分(作为下肢运动功能的评价指标)和改良Barthel指数(作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价指标).结果 干预前TOE组和常规组握力分别为(20.21±6.39)kg、(17.61±10.59)kg,WHODAS 2.0 运动部分评分分别为(16.07±6.64)分、(20.23±1.18)分;干预后TOE组握力和WHODAS 2.0运动部分评分分别为(22.13±5.97)kg、(12.86±5.17)分,与常规组(19.05±9.16)kg、(15.67±1.11)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05、-18.210,P=0.049、<0.001);干预后TOE组握力和WHODAS 2.0运动部分结果均较干预前提高(t=5.005、-5.291,均P<0.001),但常规组干预前后握力和WHODAS 2.0运动部分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47、1.614,P=0.806、0.112).干预后TOE组和常规组改良Barthel 指数总分分别为(55.27±37.12)分、(57.27±33.39)分,较干预前(42.27±29.92)分、(40.54±20.55)分均有提高(均P<0.05),干预后两组Barthel指数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2,P=0.303).结论 对老年衰弱住院患者,TOE方案简便易行、安全有效,不仅能够与常规运动方案达到同样的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目的,还能更快地提高上下肢运动功能表现.

    衰弱行为康复训练握力日常生活活动

    重症超声评价老年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行血液滤过治疗预后影响因素

    崔晓琼邹永明高文卿刘欢...
    869-8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重症超声(CCUS)评价老年心力衰竭(HF)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行间歇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IVVH)治疗后肾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心脏中心(CCU)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行IVVH治疗的HF(NYHF Ⅲ~Ⅳ级)合并AKI(2~3期)体液负荷过重且对利尿剂抵抗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和IVVH前、IVVH后7 d临床生化及重症超声监测指标的变化,按照患者肾功能恢复情况分为肾功能恢复组和肾功能未恢复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在IVVH治疗后30 d和90 d时肾功能恢复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影响因素对患者肾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78例患者,IVVH开始治疗后30 d肾功能恢复143例、未恢复35例,90 d时肾功能恢复138例、未恢复40例.30 d和90 d恢复组中NYHF Ⅲ级的患者比例、糖尿病患者比例、β2-微球蛋白(β2-MC)下降幅度、胱抑素C(CysC)下降幅度、主动脉血流速度时间积分(VTI)升高幅度、心排血量(CO)升高幅度、肾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I)下降幅度高于未恢复组(均P<0.05);30 d和90 d恢复组中IVVH总治疗时间少于未恢复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IVVH 总治疗时间(OR=1.067,P<0.001)、VTI(OR=0.652,P=0.024)、CO(OR=0.037,P<0.001)、肾叶间动脉RI(OR<0.001,P=0.010)在IVVH治疗7 d内变化幅度是AKI患者30 d和90 d肾功能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显示30 d肾功能恢复独立影响因素的预测价值:VT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 0.610(95%CI:0.513~0.707),CO 的 AUC 为 0.760(95%CI:0.656~0.864),肾叶间动脉RI的AUC为0.694(95%CI:0.589~0.799);ROC曲线显示90 d肾功能恢复独立影响因素的预测价值:VTI的AUC为0.654(95%CI:0.564~0.744),CO的AUC为0.697(95%CI:0.605~0.789),肾叶间动脉 RI 的 AUC 为 0.605(95%CI:0.495~0.715).结论 CCUS 监测的VTI、CO、肾叶间动脉RI不仅是评价老年HF合并AKI患者行IVVH治疗后肾功能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而且在患者IVVH治疗7 d之内的变化幅度对老年患者30 d和90 d肾功能是否改善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超声检查肾功能不全,急性重症超声间歇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更正

    8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