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卫生部北京医院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卫生部北京医院

王建业

月刊

0254-9026

cjge@cma.org.cn

010-64012981-8001

100730

北京东城区美术馆后街大佛寺东街6号院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Geriatr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82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及其光盘版由《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编辑、卫生部北京医院出版、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的面向国内外发行的老年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本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注重理论与实践、普及和提高相结合,反映我国老年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积极引导老年医学工作者及时将工作的重点转向新的、先进的研究领域。设置的栏目有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调查研究、述评、专家论坛、老年医学专家介绍、讲座、专题笔谈、论著摘要、经验交流、简报、会议纪要、综述、临床病理讨论、病例报告、国外学术动态、读者-作者-编者、消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预定额付费制下不同年龄组患者费用调整模型研究

    李超盖媛媛吴锁薇姚德明...
    876-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依据年龄系数调整费用模型,使其更符合临床实际资源消耗,缓解疾病诊断相关分组预定额付费制(DRG-PPS)付费后可能出现的针对老年患者的问题.方法 纳入本院2022全年出院患者的数据,根据年龄(青中年组、初老组、高龄老年组)和诊断相关分组(DRG)费率公式计算出不同年龄组病例费率系数,以此调整费用支付标准.首先运用SPSS软件中配对t检验的方法来判断实际费用与现行费用支付标准差值和实际费用与年龄权重调整后的费用支付标准差值的统计学意义(组内差异).其次运用Wilcoxon秩和检验来判断实际费用与现行费用支付标准差值同实际费用与调整后费用标准差值的统计学意义(组间差异).最后,为了研究年龄系数调整模型的适用性,选择了 11个病组,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判断调整前后两组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并使用标准差判断调整是否有效.结果 实际住院费用与现行标准(组1)的差值、实际住院费用与调整费用支付标准(组2)的差值分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8、0.949).两组数据纳入秩和检验统计分析结果为两组数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1的中位数为-1 644.57,均值为-999.04,均值的标准误为70.35,标准差为15 024.62,组2的中位数为-1 641.88,均值为-998.50,均值的标准误为70.32,标准差为15 019.24.结论 现行和调整后的标准都能反映患者实际住院费用,但调整后的标准与实际费用更接近,模型有效.

    年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预定额付费制住院费用费用调整老年

    纳米磁颗粒Fe3O4@BSA@SeCyc2@FA用于海拉细胞的磁热和放疗增敏协同作用研究

    林海磊陈北冬尹亮亮吉艳琴...
    882-8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筑具有良好靶向性和生物相容性的新型磁性复合纳米颗粒,验证其对海拉(HeLa)细胞的磁热和放疗增敏协同作用效果.方法 使用牛血清白蛋白(BSA)修饰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颗粒作为载体,利用碳二亚胺法将L-硒代胱氨酸(SeCyc2)和叶酸(FA)在BSA表面进行偶联,合成磁性复合纳米颗粒Fe3O4@BSA@SeCyc2@FA,并对其进行表征.通过评估颗粒的磁热特性,分析HeLa细胞对颗粒的内化作用及使用CellTiter和活性氧(ROS)试剂盒分别对不同实验组的细胞活力和ROS产生量进行检测,以此来评价在磁热联合高能X射线作用下,Fe3O4@BSA@SeCyc2@FA纳米颗粒对HeLa细胞的抑制或杀伤效果.结果 Fe3O4@BSA@SeCyc2@FA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9.31±4.84)nm,Zeta电位为-25.4 mV(pH=7),其具备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为后续生物实验奠定基础.通过BSA和FA特征吸收峰并结合纳米颗粒Se元素的含量为10.89μM,证实L-硒代胱氨酸和叶酸已经成功修饰在复合纳米颗粒表面.所制备颗粒的饱和磁化强度为47.2 emu/g,在518 kHz/16 kAm-1交变磁场作用下,其比吸收率(SAR)为125.4 W/g,可在15 min内升温可达7 ℃,这表明该颗粒具有良好的发热特性.在0~200 μg/ml浓度范围内,颗粒对HUVECs无明显毒性,但HeLa细胞对颗粒内化作用明显,并表现出一定的活力抑制敏感性.在磁热疗联合高能X射线后,HeLa细胞活力明显降低至54.7%,细胞内ROS的生成量较对照组增加了108.2%,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纳米颗粒明显增强了 HeLa细胞的放射敏感性,磁热联合放疗协同作用对其抑制和杀伤更为有效.结论 构筑的新型功能化磁性复合纳米颗粒具有作为一种协同磁热和放疗增敏作用纳米系统的潜力,其能够克服单一治疗模式的诸多不足,将为今后体内肿瘤综合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基础.

    纳米粒子硒代胱氨酸热疗辐射增敏剂

    基于全转录组测序分析核糖核酸氧化影响胰岛 β细胞的分子机制

    周发强王安奇张文泽刘颖...
    889-8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高糖诱导核糖核酸氧化增加对胰岛β细胞功能和活性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胰岛β细胞瘤INS-1细胞,高糖干预后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ID LC MS/MS)评估核酸氧化.利用8-氧代鸟苷-5'-三磷酸酯(8-oxoGTP)体外模拟INS-1细胞RNA氧化增加,CCK-8评估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评估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评估胰岛素(INS)、胰-十二指肠同源盒1(PDX1)、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3)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6(Casp6)基因信使RNA(mRNA)表达,全转录组测序分析RNA氧化影响INS-1细胞的分子机制.结果 高糖致INS-1细胞RNA氧化增加.RNA氧化增加抑制INS-1细胞增殖,降低INS和PDX1基因mRNA水平,促进凋亡相关casp3和casp6基因mRNA合成.全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RNA氧化增加导致INS-1细胞内mRNA、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微RNA(miRNA)和环状RNA(circRNA)差异表达,显著下调Mafa、Pdx1、Pax6和Mnx1转录因子,上调rno-miR-124-3p,rno-miR-133a-3p,rno-miR-3120,rno-miR-212-3p,rno-miR-7a-2-3p,促使相关 lncRNAs 差异表达,从而抑制胰岛素合成和分泌及β细胞增殖.结论 RNA氧化增加下调 β细胞关键转录因子mRNAs水平,促使相关非编码RNA(ncRNA)特别是lncRNAs差异表达,影响β细胞胰岛素合成和分泌,抑制细胞增殖,是2型糖尿病(T2DM)β细胞功能障碍和活性降低的重要原因.

    核糖核酸胰岛β细胞糖尿病测序

    重组腺病毒缺氧诱导因子1α对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葡萄糖代谢相关蛋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周文美陶陶禹文峰杨小惠...
    899-9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外源性缺氧诱导因子1 α(HIF-1α)导入对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葡萄糖代谢相关蛋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组(CIR组)、重组腺病毒空载体干预组(Ad组)和重组腺病毒HIF-1α基因干预组(AdHIF-1α组),每组12只,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Longa法评估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参照课题组前期研究方法,向Ad组和AdHIF-1α组大鼠侧脑室内分别导入外源性Ad和AdHIF-1α,继续饲养28 d后过量麻醉处死,收集大脑海马组织进行实验.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染色、尼氏染色检测脑组织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及其存活情况;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区脑组织HIF-1α、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葡萄糖转运蛋白3(GLUT3)和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双磷酸酶3(PFKFB3)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重组腺病毒HIF-1α基因治疗28 d后,与CIR组比较,AdHIF-1α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减少(P<0.05),海马CA1区的神经细胞组织病理学明显改善,存活的神经细胞明显增多,而凋亡的细胞明显减少(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同Sham组比较,CIR组海马区HIF-1α表达增加,葡萄糖代谢相关蛋白(GLUT1、GLUT3和PFKFB3)的表达增加(均P<0.05);而通过AdHIF-1α外源性增加HIF-1α表达后,AdHIF-1α组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GLUT3和PFKFB3)的表达进一步增加,与CIR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上各检测指标Ad组与CIR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dHIF-1α基因能改善神经功能障碍,增加神经细胞的存活,减轻神经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通过上调海马区HIF-1α表达,从而进一步上调GLUT1、GLUT3和PFKFB3的表达,增强葡萄糖代谢供能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脑缺血缺氧诱导因子1缺血再灌注葡萄糖代谢

    长沙市老年人痴呆恐惧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曹一茗李媞陈紫琳向启琳...
    906-9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长沙市老年人痴呆恐惧现状及其相关因素,为改善老年人痴呆恐惧水平、制定有效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2年7-9月对长沙市300例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痴呆恐惧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以及广泛性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调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老年人痴呆恐惧的相关因素.结果 长沙市老年人痴呆恐惧得分46.00(33.25,59.00)分,社会支持得分 40.00(34.00,44.75)分,广泛性焦虑得分 3.00(2.00,4.00)分.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长沙市老年人痴呆恐惧水平与广泛性焦虑程度呈正相关(r=0.232,P<0.01),与社会支持水平呈负相关(r=-0.226,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β=-2.385,t=-3.201,P=0.002)、痴呆家族史(β=10.801,t=4.151,P<0.001)、体检频率(β=-2.601,t=-3.497,P=0.001)及社会支持水平(β=-0.347,t=-3.093,P=0.002)是长沙市老年人痴呆恐惧的相关因素.结论 长沙市老年人痴呆恐惧处于中等水平,整体未存在焦虑情绪,痴呆家族史、文化程度、体检频率、社会支持水平是痴呆恐惧水平的相关因素,应根据相关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措施,以降低其痴呆恐惧水平.

    痴呆恐惧社会支持

    国内期刊皮质基底节变性文献分布和现状分析

    邹晨双张晏陈海波于普林...
    911-9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皮质基底节变性(CBD)国内期刊文献分布和研究状况,为CBD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检索万方医学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收录的自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收录的有关CBD研究的文献,对文献分布情况、文献类型以及文献内容进行分类分析.结果 国内期刊共刊登CBD相关文献61篇,以2022年、2019年(各7篇,11.48%)和2021年6篇(9.84%)发表文献数最多,其次为2013年、2012年、2004年(各4篇,6.56%).共39个机构发文,其中发文最多的机构是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9篇,14.75%),其次是浙江省立同德医院(4篇,6.56%).共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文,其中发文最多的地区是北京(16篇,26.23%),其次为是天津(7篇,11.48%).临床研究59篇(96.72%),其中临床特征分析51篇(83.61%),涉及临床量表评估34篇(55.74%),临床病理评估26篇(42.62%),神经影像学评估51篇(83.61%).主要发文形式为论著(长篇、短篇和论著摘要)最多(40篇,65.57%).文献对CBD的临床特点、临床病理、神经影像学及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探讨较为深入.61篇文献中有基金项目支持者26篇(42.62%),其中国家级基金项目支持18篇(29.51%),省部级基金项目支持13篇(21.31%);2项及以上基金项目支持12篇(19.67%),其中获两项国家级基金项目支持3篇(4.92%).结论 国内CBD文献总体刊载量较低,2011-2022年中发文数量明显增加,发文地区以北京为最多.基金资助项目较少,学科建设尚待加强.CBD的诊断、临床特点及神经影像学特点重视程度较高.

    皮质基底节变性文献计量学

    老年患者住院相关性失能的识别工具

    刘雨桐张谨言董振飞刘谦...
    918-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早期识别具有住院相关性失能(HAD)风险的老年患者,有助于及时进行干预,从而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花费、预防并发症和避免进一步躯体功能障碍.国外学者研发了多种早期HAD识别工具,部分工具已进行了验证和推广,部分工具的应用及研发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本文对HAD识别工具进行总结分析,对各种工具的适用范围、主要内容、特点、优势及缺陷、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为早期准确识别HAD高风险患者、研发适合我国老年人群的筛查工具及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

    住院患者住院相关性失能识别工具老年综合评估

    老年人认知衰弱的研究进展

    秦宇梁李放宗豪愉游子远...
    924-9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和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认知衰弱已成为老年医学领域的一个新概念和研究的热点.认知衰弱在老年人中具有一定的可逆性,通过早期筛查和干预,可以有效地恢复或延缓其认知功能的衰退,进而防止向痴呆的转变,成为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策略.当前,关于认知衰弱的研究还处在初步阶段,其定义和筛查标准尚未统一.本文将对认知衰弱的概念、流行病学状况、评估方法、影响因素和干预策略等方面进行全面回顾,旨在深化医务工作者对老年人认知衰弱的理解,并推动认知衰弱的诊疗及预防工作.

    认知障碍衰弱评估影响因素干预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第九届编辑委员会名单

    929页

    微管相关蛋白tau基因突变相关额颞叶痴呆临床研究进展

    李航李延峰
    930-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额颞叶痴呆(FTD)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早发型痴呆.30%~50%的FTD患者与遗传相关.微管相关蛋白tau(MAPT)基因突变是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基因突变,是遗传性额颞叶痴呆的第三大常见原因.本文就MAPT基因的结构、编码蛋白、致病机制、病理特点、MAPT基因突变所致FTD的临床表型,影像特点及治疗作出综述.

    痴呆微管相关蛋白质类额颞叶痴呆基因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