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

那彦群

月刊

1000-6702

mnzz@263.net.cn

010-65223499

100005

北京市东单三条甲7号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Ur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80年,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泌尿外科高级学术期刊。办刊宗旨是:报道国内外泌尿外科专业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及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优先介绍泌尿外科领域的创新和突破,包括技术改进。本刊设有专家论坛、述评、论著、论著摘要、经验交流、病例报告、讲座、综述、专家笔谈、国外期刊文摘、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本刊是多个权威数据库收录的统计源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影响因子及被引频次等重要统计指标均居外科类期刊前列。曾被科协评为精品期刊、被中华医学会评为优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下尿路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基层患者管理专家共识

    泌尿功能障碍预防和康复协作组黄海
    729-734页

    结石诊治领域目前主要的困惑问题及专家指导意见

    陈斌齐士勇叶章群
    735-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结合近年更新的临床研究和指南共识,以及2024年6月在天津召开的第二十一次全国泌尿系结石专题会议的专家讨论,对目前结石诊治领域主要的困惑问题进行系统性总结和讨论,以期为未来泌尿系结石的规范诊疗提供一定参考.

    泌尿系结石输尿管软镜体外冲击波碎石专家指导意见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儿童肾肿瘤的疗效比较

    董克勤潘秀武陈少军叶剑青...
    740-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APN)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治疗儿童肾肿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4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29例肾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RAPN组10例,男6例,女4例;中位年龄7.5(4,12)岁;肿瘤直径(4.3±1.6)cm,中位R.E.N.A.L.评分9(8,11)分,肿瘤相对大小(肿瘤体积/健侧肾脏体积)(34.0%±19.3%).LPN组19例,男8例,女11例;中位年龄5.0(4,10)岁;肿瘤直径(4.4±1.6)cm,中位R.E.N.A.L.评分9(8,11)分,肿瘤相对大小(37.7%±18.1%).两组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行肾部分切除术,肾动脉阻断方式均为热缺血.比较两组术中和术后临床资料,使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肿瘤相对大小与术中热缺血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2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RAPN组和LPN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15.0±28.4)min和(127.9±28.2)min(P=0.25);热缺血时间分别为(20.9±3.0)min 和(27.0±4.5)min(P<0.01);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0.0±24.5)ml和(80.0±21.2)ml(P<0.01);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分别为(10.3±3.5)g/L和(12.9±2.7)g/L(P<0.05);术后中位引流管放置时间分别为3.5(3,4)d和4.0(3,6)d(P=0.17);术后中位住院时间分别为4.5(4,8)d和6.0(5,10)d(P<0.05).术后病理结果,RAPN组肾母细胞瘤3例、MiT家族异位相关肾细胞癌3例、混合性上皮间质肿瘤2例、囊性肾瘤2例;LPN组肾母细胞瘤10例、畸胎瘤3例、MiT家族异位相关肾细胞癌2例、后肾腺瘤2例、未分类的肾细胞癌1例、囊性肾瘤1例.除LPN组1例术后出现39℃以上高热,其余患儿术中和术后无严重并发症.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复查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RAPN组和LPN组分别下降(8.9±18.9)ml/(min·1.73m2)和(21.4±34.8)ml/(min·1.73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术后 3 个月复查 eGFR,RAPN 组和 LPN 组分别下降(5.9±23.4)ml/(min·1.73m2)和(13.9±20.1)ml/(min·1.73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PN组随肿瘤相对大小增大,术中热缺血时间呈逐步增加的趋势,热缺血时间=0.1688×肿瘤相对大小+20.64(R2=0.46,P<0.01),当肿瘤相对大小>55.5%时术中热缺血时间>30 min;RAPN组中这一趋势不显著(P>0.05).结论 应用RAPN和LPN治疗儿童肾肿瘤均安全、可行.与LPN相比,RAPN在缩短热缺血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方面具有优势,有助于患者早期恢复.对于肾肿瘤相对大小>55.5%的患儿,RAPN是较好的选择.

    肾切除术儿科肾肿瘤机器人手术腹腔镜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郑强平张蕾张建忠刘赛...
    745-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IC/BP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前瞻性纳入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于北京朝阳医院确诊为IC/BPS并接受多次PRP注射治疗的患者.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有尿频、尿急、尿痛、盆腔疼痛等症状;③既往行麻醉下膀胱镜水扩张确诊为非溃疡型IC/BPS;④尿动力学、影像学等检查排除其他疾病;⑤既往接受过>3种治疗,包括但不限于生活方式改变、透明质酸膀胱灌注、肉毒毒素膀胱壁注射、膀胱镜下水扩张等,但症状未改善;⑥签署相关操作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处于泌尿系感染活动期;②正在使用抗凝剂或抗血小板药物;③导致全身免疫性疾病的T淋巴细胞瘤;④血小板计数<100×109/L,血红蛋白<100 g/L;⑤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⑥有无法接受血小板单采的其他疾病.每例患者通过血细胞分离机采集约100 ml PRP后,选取1 ml检测血小板,其余PRP分装为6袋,每袋约15 ml.每个月接受1次PRP注射,共6次.每次取1袋PRP,于膀胱镜可见视野下在膀胱壁上均匀选择30个位点注射,每个位点注射0.5 ml.主要评估终点为整体反应评估(GRA),于每次术后1个月进行,GRA≥5分定义为改善,≥6分定义为效果良好.术前和每次术后1个月评估24 h排尿次数、夜尿次数、功能膀胱容量、O'Leary-sant评分[包括间质性膀胱炎症状评分(IC-SI)和间质性膀胱炎问题指数(IC-PI)]、盆腔疼痛与尿频尿急(PUF)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1例患者,男2例,女19例.年龄(37.10±14.75)岁.术前病程为(4.05±3.25)年.术前全麻下膀胱容量(502.86±150.84)ml.21例中,11例完成6次注射,6例完成5次注射,4例完成4次注射.经4次注射后,GRA≥5分17例,≥6分11例,改善率为80.95%.完成最后1次注射后,GRA≥5分18例,≥6分12例,总体改善率为85.71%.21例术前和第4次术后1个月的功能膀胱容量分别为(203.10±77.74)ml和(254.52±115.95)ml,O'Leary-sant评分分别为(20.90±7.94)分和(15.81±8.47)分,VAS 评分分别为(3.55±3.00)分和(2.14±2.22)分,QOL 评分分别为(4.24±1.00)分和(3.43±1.2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 17例完成5次注射患者第4次术后1个月和第5次术后1个月的O'Leary-sant评分分别为(15.41±8.64)分和(13.65±8.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1例完成6次注射患者第5次术后1个月与第6次术后1个月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1例中,仅1例第4次术后出现肉眼血尿,余患者未出现明显术后并发症.结论 经膀胱注射PRP治疗IC/BPS是有效且安全的.

    富血小板血浆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膀胱注射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露杨超王琦彭龙飞...
    751-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时限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符合条件的接受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纳入标准:年龄55~78岁;有良性前列腺增生外科手术适应证;术前尿常规检查无脓尿、菌尿;术前未保留导尿;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心肺脑等疾病不能耐受麻醉和手术;合并膀胱结石或膀胱肿瘤;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配至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术前30 min或2 h预防性使用单次剂量头孢类或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照组患者于首次给药后12、24 h再次给药.主要疗效指标为术后1周内尿路感染性发热(体温≥38.5℃)发生率,次要指标为术后1周血常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清肝素结合蛋白、尿常规红细胞和白细胞计数、菌尿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安全性指标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80例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为90例.两组的年龄[(71.7±3.9)岁与(69.9±4.8)岁]、前列腺体积[55.0(39.5,62.0)ml 与 52.5(45.5,68.5)ml,]、手术时间[(58.8±17.0)min 与(60.9±16.7)min]、术后留置尿管时间[3.0(3,4)d 与 3.8(3,4)d]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1周内尿路感染性发热发生率分别为7.8%(7/90)和5.6%(5/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0).试验组较对照组术后1周血白细胞计数[(10.5±1.2)×109/L 与(9.7±4.1)×109/L],C-反应蛋白[(43.0±27.9)mg/L 与(53.1±29.9)mg/L],肝素结合蛋白[(44.7±19.4)ng/ml 与(37.8±23.5)ng/ml],尿红细胞计数[4 768.2(2 387.9,10 496.5)个/μl 与 6 577.2(3 691.5,7 636.8)个/μl],尿白细胞计数[447.1(283.9,637.0)个/μl与242.8(109.7,691.8)个/μ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3%(3/90)和2.2%(2/90),菌尿发生率分别为6.7%(6/90)和8.9%(8/90),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5(4.0,5.1)d和4.5(4.0,5.5)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90)和11.1%(1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结论 对于术前无脓尿且未留置尿管的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单次剂量抗菌药物是安全有效的.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良性前列腺增生抗生素预防

    TURP治疗以尿潴留为主要表现的老年前列腺脓肿的疗效

    刘奔齐鹏飞傅德望司青乐...
    756-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以尿潴留为主要表现的老年前列腺脓肿(PA)的临床特点及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4例以尿潴留为主要表现的老年PA患者的病例资料.中位年龄68.0(62.0,77.0)岁.均因进行性排尿困难、不能自主排尿入院.4例均有寒战、高热,其中3例为入院前出现,1例为入院后出现.1例继发脓毒血症.会阴区疼痛2例.既往有糖尿病史2例,高血压病史2例.直肠指检:4例均有前列腺增大,其中前列腺触痛2例,波动感1例.4例均行血、尿细菌培养,血培养阳性3例,其中大肠埃希菌2例,肺炎克雷伯菌1例;尿培养阳性2例,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各1例;血、尿细菌培养均阴性1例.4例的血C反应蛋白118~190 mg/L,降钙素原1.39~13.45 ng/ml.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1例,为16.95 ng/L;正常3例.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31.5(28.7,34.3)分,生活质量(QOL)评分5.0(4.2,5.8)分.经腹超声检查示4例前列腺均增大,前列腺回声不均,其中2例见前列腺内低回声区.3例行前列腺CT平扫检查,可见前列腺增大,其内见密度不均减低区.2例行前列腺MRI平扫检查,提示前列腺外周带脓肿.3例术前诊断PA,脓肿大小1.7~5.8 cm,其中多发脓肿1例;1例术前诊断为前列腺增生.经抗生素治疗后,在联合阻滞麻醉下行TURP,术中均在前列腺包膜处见脓腔,去除尿道侧脓腔壁,使脓腔充分敞开.术后留置F20三腔尿管.结果 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0~90 min.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良性前列腺增生,伴急/慢性炎细胞浸润.1例术后当日发热,体温最高38.6℃,药物治疗后好转.术后5 d拔除尿管,4例均排尿通畅.1例术后出现短暂性尿失禁,复查尿常规发现尿路感染,嘱多饮水,应用口服抗生素治疗2周后好转.术后1个月复查,CT检查示所有患者的前列腺脓腔完全消失.术后IPSS 13.5(8.5,17.0)分(P=0.0286),QOL评分1.0(0.3,1.8)分(P=0.0284),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访19~44个月,4例均未见脓肿复发,2例发生逆行射精.无尿道狭窄、尿失禁、尿潴留等并发症.1例术后6周发生附睾、睾丸炎,经保守治疗2周好转.结论 以尿潴留为主要表现的老年PA患者症状重.行TURP在引流脓腔的同时能解除下尿路梗阻症状,疗效满意.

    前列腺脓肿尿潴留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改良Kulkarni法一期舌黏膜尿道成形术治疗前尿道狭窄的疗效

    司捷旻宋鲁杰金重睿黄建文...
    761-7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Kulkarni法一期舌黏膜尿道成形术治疗前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应用改良Kulkarni法一期舌黏膜尿道成形术治疗的42例前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48.1±16.2)岁.21例既往有尿道成形手术史.医源性尿道狭窄15例,外伤性尿道狭窄5例,感染性尿道狭窄6例,硬化性苔藓样病变11例,特发性尿道狭窄5例.狭窄长度(6.4±3.0)cm.两段狭窄11例,多段狭窄3例.术前最大尿流率(4.6±2.3)ml/s,残余尿量(96.6±24.7)ml.采用会阴部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将阴茎逆向脱套褪出会阴部切口,显露整个前尿道,直视下将尿道狭窄段左侧纵行剖开,取合适长度舌黏膜补片修补尿道狭窄段.本研究术式改良:①移植物采用舌黏膜,不是颊黏膜;②对累及尿道外口的狭窄,将尿道外口左侧切开,与远端狭窄段左侧剖开切口相连续,然后一体使用舌黏膜成形.术后1个月拔除导尿管,观察排尿情况,行尿流率检查.拔管后1、3、6个月复查尿流率,然后每年随访尿流率1次.结果 本研究4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60~120 min,围手术期无输血,无感染、组织坏死、出血等并发症.16例主诉有口腔疼痛,予对症治疗,均于术后1周内缓解.随访期间39例排尿通畅,拔管后1、3、6个月最大尿流率分别为(25.6±5.7)、(25.3±5.7)、(24.8±5.9)ml/s,残余尿量分别为(11.3±7.1)、(11.9±7.5)、(12.4±7.9)ml.3例拔管后即刻能自行排尿,但随访期间狭窄复发,其中2例为术后2个月出现狭窄复发,1例行尿道扩张后恢复排尿通畅,1例经过2次尿道扩张后仍狭窄复发,行尿道成形术后治愈;1例于术后3个月狭窄复发,行尿道扩张后排尿通畅.本组患者随访6~42个月,无局部伤口感染、尿道皱缩、尿道憩室、尿瘘发生.结论 改良Kulkarni法一期舌黏膜尿道成形术可用于治疗前尿道狭窄,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避免发生局部伤口并发症.

    前尿道狭窄手术修复重建舌黏膜移植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

    766页

    可弯曲负压吸引鞘与普通输尿管鞘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和安全性的荟萃分析

    谢怡杰丁美旋龚赫黄前浩...
    767-7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可弯曲负压吸引鞘与普通输尿管鞘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差异.方法 检索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Embase、Web of Science、MEDLINE、Google Scholar等数据库中可弯曲负压吸引鞘对比普通输尿管鞘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5月3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量表对随机对照研究进行质量评估,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风险偏倚评估量表对回顾性研究进行质量评估,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1 947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可弯曲鞘组1017例,普通鞘组930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可弯曲鞘组清石率高于普通鞘组(术后即刻清石率:80.7%与60.0%,OR=3.04,95%CI 2.30~4.03,P<0.05;术后 1 个月清石率:94.4%与79.4%,OR=4.39,95%CI3.12~6.19,P<0.05);可弯曲鞘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普通鞘组(5.4%与17.3%,OR=0.29,95%CI0.21~0.40,P<0.05);可弯曲鞘组和普通鞘组术后1 d血红蛋白水平下降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30,95%CI-2.61~2.02,P>0.05);可弯曲鞘组术后发热率低于普通鞘组(1.9%与7.5%,OR=0.28,95%CI0.15~0.54,P<0.05);可弯曲鞘组和普通鞘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4.93,95%CI-11.48~1.62,P>0.05);可弯曲鞘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普通鞘组(MD=-0.20,95%CI-0.25~-0.16,P<0.05).结论 与普通输尿管鞘相比,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清石率更高、术后发热率更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后住院时间更短,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更安全有效.

    可弯曲负压吸引鞘输尿管软镜上尿路结石疗效安全性

    大型参考工具书《Handbook of Neurourology》

    廖利民
    7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