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

那彦群

月刊

1000-6702

mnzz@263.net.cn

010-65223499

100005

北京市东单三条甲7号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Ur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80年,中国科协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泌尿外科高级学术期刊。办刊宗旨是:报道国内外泌尿外科专业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及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优先介绍泌尿外科领域的创新和突破,包括技术改进。本刊设有专家论坛、述评、论著、论著摘要、经验交流、病例报告、讲座、综述、专家笔谈、国外期刊文摘、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本刊是多个权威数据库收录的统计源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影响因子及被引频次等重要统计指标均居外科类期刊前列。曾被科协评为精品期刊、被中华医学会评为优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原发性阴茎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告

    陈峙橦黄龙陈小彬周晓峰...
    633-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报道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阴茎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56岁,因发现阴茎肿物1个月入院.查体:尿道外口下方近系带处可见大小约1.5 cm×2.0cm不规则菜花样肿物,表面覆盖黄色坏死组织,触痛阳性;左、右侧腹股沟区可触及数枚包块,触痛阳性.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头、胸部、腹部、盆腔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阴茎肿物活检病理提示恶性黑色素瘤.右侧腹股沟区淋巴结穿刺活检病理结果考虑局部炎症反应.结合患者病史、查体、影像学检查和淋巴结穿刺结果诊断为原发性阴茎恶性黑色素瘤.行阴茎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黑色素侵犯表皮伴溃疡.术后随访9个月无局部复发和转移.

    黑色素瘤原发性阴茎恶性黑色瘤手术免疫组化

    青春期前型睾丸神经内分泌瘤1例报告

    张馨文周晓莉顾文贤李婷...
    635-6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春期前型睾丸神经内分泌瘤是罕见的睾丸低度恶性肿瘤,属于与原位生殖细胞肿瘤无关的生殖细胞肿瘤,需与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瘤、青春期后型睾丸神经内分泌瘤等鉴别.本文报道1例青春期前型睾丸神经内分泌瘤,肿瘤细胞大小一致,排列成巢状、岛状.免疫组化染色检查示CgA、Syn阳性,Ki-67指数<2%阳性,二代测序检查未发现具有明确、潜在或尚不明确临床意义的变异.术后随访56个月,肿瘤无复发、转移.

    睾丸肿瘤青春期前型睾丸神经内分泌瘤病理

    抗M3R抗体在干燥综合征并发间质性膀胱炎中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徐聪颖徐智慧李涯松
    637-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体为主要临床特点,以高度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间质性膀胱炎是一种慢性膀胱炎性疾病,以尿频、尿急、夜尿多和/或盆腔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病理改变以膀胱黏膜下溃疡和纤维化为主要表现.干燥综合征并发间质性膀胱炎不少见.抗毒蕈碱型3型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不仅会引起干燥综合征患者腺体分泌功能障碍,同时在间质性膀胱炎中发挥重要的致病作用,其机制可能包括:①伴有肥大细胞参与的免疫性炎症和膀胱感觉神经上调的神经源性炎症;②引起逼尿肌收缩功能受损,诱发三磷酸腺苷释放,刺激感觉神经流出.

    干燥综合征间质性膀胱炎抗毒蕈碱型3型乙酰胆碱受体抗体致病机制

    本刊投稿方式

    640页

    原发性前列腺印戒细胞癌的诊疗进展

    王浩谢大炜王思琦李馨...
    641-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发性前列腺印戒细胞癌(PPSRCC)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中极为罕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查.PPSRCC的侵袭性强、治疗反应较低、预后较差.本文概述PPSRCC发生机制、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面的研究进展.

    前列腺肿瘤印戒细胞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关于伦理委员会的审批以及知情同意的规范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644页

    胃肠道微生物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吕竟成宋健李炫昊田野...
    645-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前列腺癌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后尚缺乏长期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对人体胃肠道微生物的深入研究,结果显示包括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在内的各类肿瘤的发生发展均与肠道菌群的特征性变化相关,并且肠道菌群可通过多条途径影响肿瘤的进展.患者胃肠道菌群可通过促进雄激素前体转化为有活性的雄激素;参与调节胸腺功能进而改变机体免疫活性;为肿瘤生长代谢提供谷氨酸和磷脂酰胆碱等原料;引起消化道局部甚至全身炎症反应,进而导致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和去势抵抗性的形成.本文从以上4个方面的分子机制对肠道菌群与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发生发展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前列腺肿瘤胃肠道菌群雄激素剥夺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24年重点专题报道计划及征文通知

    后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