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智慧农业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振兴背景下四川茶叶电商直播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赵小凤
    87-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任务之一.茶叶是川西、川南一带地区特色农业产业之一,川茶电商直播的蓬勃发展在助力川西、川南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该文以乡村振兴为背景,在分析四川茶叶电商直播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发展对策:一是加强平台监管,建立追责机制,推进茶叶合理定价;二是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快捷纠纷解决渠道,保护消费者权益;三是加强品牌意识的树立,建立特色茶叶产品的良好品牌形象.

    乡村振兴四川茶叶电商直播发展对策

    高等农业院校植物生理学课程思政设计与思考

    于晶彭瞰看包雨卓张达...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生理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农学类、生物类各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文对植物生理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并将其精心设计到课程内容中,实现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只有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亲和力,使课程思政切合学生的内在需求,才能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

    高等农业学校专业课程植物生理学课程思政课程设计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以果蔬采后生理及贮藏技术实验课程为例

    李保祥张婷婷朱璇王静...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线上教学平台与网络教学资源的日渐丰富,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已迫在眉睫.该文首先从教学方面的不足、地域与季节的限制、课程评价体系的缺陷 3 方面梳理果蔬采后生理及贮藏技术实验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时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构建"过程+结果"评价体系 2 方面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培养学生创新性与协作性,进而有效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果蔬采后生理及贮藏技术实验教学现状雨课堂改进措施混合式教学实践

    地方高校农学类本科生导师制存在问题与改革对策

    宋贺车钊李笑笑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分析地方高校农学类本科生导师制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培养环节碎片化、培养过程系统性和连贯性不足、师生奖罚和监督机制不完善、师生关系固化等.针对这些问题,从本科导师制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专业和思政教育分阶段强化,培养关键环节的贯通,多元化师生奖罚管理制度的建立,监督评价和导师互选机制的创新等方面提出改革对策,为地方高校农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和完善提供参考.

    地方高校农学类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改革对策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视角下高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塔里木大学野三五九冶农学创新实验班为例

    牛建龙陈国栋翟云龙胡强...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专业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体现了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该文重点分析塔里木大学"三五九"农学创新实验班课程实践教育、集中性实践教育和第二课堂实践教育"三大"平台学分设置及其优化情况,系统归纳总结"三五九"农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特点.结果表明,"三五九"农学创新实验班课程实践教育比例最高,达 79.82%,较普通农学班降低了 0.30%;集中性实践教育比例较高,较普通农学班提高了 0.30%,为 15.50%;第二课堂实践教育学分与普通农学班相持平,为 4.68%."三五九"农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仍突出学生厚基础理论教育的特点,更加突出学生实践能力教育培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协同发展.

    人才培养体系体系构建农学专业一流专业建设实践教育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路径探析

    王金阳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是人成长成才的必要途径,城市地区需要教育,乡村地区更需要教育.然而,中国人口众多,沿海与内陆发展不平衡,城市与乡村发展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优质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其他大城市,乡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而且高等教育资源缺乏,基础教育实力不强.因此,乡村地区只有发展好职业教育,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人才资源,职业教育是乡村人才培养的一条重要途径.该文分析职业教育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意义,指出以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探析乡村振兴战略下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即转变职业教育理念,完善职业教育产学研体系,积极引进优秀技术人才,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职业教育乡村振兴产学研体系校企融合教学质量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职业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连金玉郁昱李锋利费莎...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职业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职业教育需要根据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快速实现的同时,促进职业教育学生获得更好就业与发展.该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耦合互动,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职业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加强人才需求分析、促进专创深度融合、深化校企之间合作、培植服务农村情怀等方面入手,提出几点职业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优化策略,以供参考.

    乡村振兴战略职业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协同育人

    讲好中国野三农冶故事:农业经济学课程思政案例设计与实践

    朱满德赵琴
    115-118,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经济学是高校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培育立志强农兴农、践行知农爱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开展课程思政的意义特殊而重大.围绕课程思政"价值引领、能力本位、知识教育"目标,以讲好中国"三农"故事为切入点,构建农业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进一步介绍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有机融入案例教学的具体实践,并从学生学习兴趣、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等方面总结归纳课程思政的实践效果.

    农业经济学课程思政案例设计实践效果"三农"故事

    乡村振兴中语言扶智的路径探索——以重庆市云阳县A乡B村为例

    余永香万曼璐
    11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中,如何提高乡村劳动力人口的各项能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当下的重中之重.语言能力是劳动力人口的一项重要能力,但尚未受到足够的关注.该文从具体案例出发,提出 2 条提高乡村人口语言能力的实用途径,一是多途径提升普通话运用能力,二是针对较为集中的目标地进行方言培训.充分利用村民们常见常用的方法和途径,快速有效地提升语言能力,助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

    乡村振兴语言扶智语言能力语言经济学普通话推广

    红色文化助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价值、困境及路径

    李敏
    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到过许多革命老区考察,看望老区人民,高度重视对红色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多次强调一定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文化资源作为革命老区的优势资源,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和时代价值,是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运用红色文化助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单一、乡村红色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稀缺、红色文化参与基层治理力度薄弱、红色文化宣传教育方式缺乏新意和红色文化保护与设施建设不到位等突出问题.新时代新征程,革命老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开发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探索红色文化助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扎实推动老区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努力走出一条新时代振兴发展新路,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红色文化乡村振兴革命老区价值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