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智慧农业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植物学教学的路径与策略

    李杰郭晶刘琼李艳...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学是生物科学及农学等专业非常重要的基础课,其概念多、知识点之间容易混淆.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丰富,诸多元素均可融入植物学教学中.该文通过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植物学教学的意义、融入路径和实施策略,旨在构建高效、生动的课堂,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寓价值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提升课程思政教学实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物学课程思政融入路径实施策略

    农林高校知农爱农情怀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赵琛李航
    137-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党的二十大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总体部署,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 2035 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是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农林高校要将知农爱农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助力乡村振兴.该文分析农林高校大学生对"三农"的基本认识与从事"三农"工作的意愿,并从加强思想价值引领、进行专业认知教育、开展耕读教育、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助力学生创新创业和职业就业教育 6 方面对农林高校如何将知农爱农情怀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进行分析,旨在为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提供参考.

    农林高校知农爱农理想信念教育新型农业人才乡村振兴

    高职水产类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鱼类药理学为例

    林圆圆居融程刘诗媛王邦杰...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职院校水产养殖技术专业中,如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将思政元素,特别是"三农"情怀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研究方向.该文以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的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为指引,主动对标"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通过分析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课程的特点、现状和问题,结合思政教育的要求,提出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措施.并以鱼类药理学为具体的教学案例,阐述课程思政在水产养殖技术专业课程中的实施效果和意义.对于今后高职院校开展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提高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知渔、爱渔、强渔、兴渔"的水产新渔人,推动水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赋能乡村振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职院校水产养殖技术鱼类药理学课程思政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高职开展耕读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实施路径研究

    李蒙琴张曦堃
    145-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涉农高职开展耕读教育是传承弘扬中华农耕文化的重要抓手、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强化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撑.对涉农高职而言,目前开展耕读教育仍存在培养体系不健全、师资力量不充足、保障机制不健全及文化氛围不浓郁等问题.促进耕读教育的落地落实,涉农高职要着力丰富教育内容,构建完备耕读教育课程体系;建强教育队伍,推进耕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育保障,建立健全耕读教育体制机制;拓展教育空间,营造浓厚耕读教育文化氛围.

    乡村振兴涉农高职耕读教育价值意蕴实施路径

    基于新农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研究

    李宪翔刘新易晓华侯丽霞...
    149-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农业院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是实现新农科人才高质量培养的必然要求.针对农业院校新农科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队伍教师素养"农味"不浓、专创教育融合导向"农意"不准、课程育人案例挖掘"农色"不足和课程育人融入路径"农度"不高等问题,深度开展教学改革,通过建设有强农兴农担当的创新创业教学队伍、搭建"新农科+创新创业+X"创新创业课程育人体系和创建农科特色鲜明的实施方案等举措,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新农科专业育人体系人才培养课程建设

    "以赛促教、赛教融合"在作物栽培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郭保卫崔卉许轲高辉...
    153-15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农学学子学习作物栽培学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新性,创新作物栽培学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分析新农科背景下作物栽培学课程开展"以赛促教、赛教融合"就显得尤为必要.该文重点阐述该创新模式在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中的创新实践及应用效果,为新农科背景下提高农学类人才质量,构建新型作物栽培学课程体系提供参考.

    新农科以赛促教赛教融合作物栽培学创新实践

    乡村振兴背景下泸州市江阳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杨惠茹
    157-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贯彻者和执行者.农村想要发展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乡村想要振兴更离不开组织的振兴.进入新发展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乡村振兴战略也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当前,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组织优势,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助力乡村更高水平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该文通过对泸州市江阳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泸州市江阳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从组织功能、制度功能和发展功能 3 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乡村振兴农村基层党组织基层党建基层农村

    乡村振兴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探析

    郭集炀
    164-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新时代的战略任务之一,而高校作为培养社会建设者的摇篮,其思想政治教育在融入乡村振兴理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该文通过探究乡村振兴理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讨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乡村振兴理念的相关问题,并提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乡村振兴理念的实践路径.通过将乡村振兴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三农"情怀,引导他们关注乡村问题,为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新的活力.这一融合符合时代需求,有助于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乡村振兴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路径探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红色文化融入乡村景观的主题性研究

    殷蓉
    169-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对乡村发展状况和建设过程中呈现的问题的展现,指出红色文化融入乡村景观建设的必要性.并进一步阐释红色文化融入乡村景观的主题性研究,从环境设计专业视角深入研究和探索红色文化资源主题的原生性、再生性、共生性3 个方面.试图从红色文化的传承和乡村发展研究方面,找到帮助广大农村百姓改善生活、生产环境的景观设计方法,从而促进农村产业化、景观化的发展.

    乡村振兴红色文化景观主题性原生性再生性

    乡村振兴视域下弘扬新乡贤文化的当代价值与实践路径研究

    赵洁
    173-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乡贤文化诞生于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时代背景之下,是乡村振兴战略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思想保证.随着时代不断变迁,新乡贤文化也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文聚焦分析新乡贤文化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提出弘扬新乡贤文化的实践路径,即坚持以人为本,汇集与培育乡贤榜样、坚持因地制宜,挖掘特色乡贤文化资源、坚持制度建设,加强对乡贤文化的保护与引导.

    乡村振兴新乡贤文化乡村文化振兴当代价值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