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智慧农业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农科背景下地方院校涉农专业"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与创新发展的思考

    邓平朱宇林康二娃赵英...
    130-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新农科理念被提出并逐渐得到广泛关注.地方院校涉农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是贯彻新农科理念的重要举措之一.该文从新农科背景下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方面探索地方院校涉农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与创新发展的问题.首先,梳理和分析新农科背景下地方院校涉农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作用、现状和困境.其次,探讨地方院校涉农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等.最后,提出地方院校涉农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的创新发展思路,包括增加投入、建立合作机制、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搭建交流平台等方面.这些探索和创新将有助于地方院校涉农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更好地贯彻新农科理念,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为与新农科建设、新业态、新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农林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双师型"教师团队新农科地方院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

    "五育并举"视域下农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王健
    13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强国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需要农业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不断加强对"五育并举"的内涵把握和理解.该文分析"五育"的基本内涵,探讨农业高职院校"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的意义及现状,旨在通过坚持德育为先、智育为本、体育为基、美育为要、劳育为荣,为农业高职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路径.

    五育并举农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路径

    基于高职扩招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刘桂梅王韦华李娟娟魏恒...
    13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研究高职扩招对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所带来的挑战,并提出一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双轨四段式.该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通过学校教育和实践环节的有效衔接,将人才培养划分为四个阶段.在实践方面,该文着重介绍课程体系构建、实践环节的实施以及教师培养方面的运用.通过这一模式的实践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出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最后,该文评估"工学结合双轨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和成效,发现该模式能够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并适应高质量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这一创新模式为高职扩招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路径.

    高职扩招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意识实践方法

    新农科背景下植物病理学实验实践教学改革

    张娜杨文香闫红飞王树桐...
    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病理学实验实践是河北农业大学动植物检疫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植物病理学理论课的有效补充.针对当前实验实践教学内容、评价方法等现状,从新农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制定详细的改革措施,完善教学大纲和教学材料,强化基础性实验教学,引入研究性实验,增加实践和创新性实验,优化课程考核体系.从整体上拓展知识体系,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期为新农科输送更多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

    新农科植物病理学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本科教育

    职业院校园林类专业"思创融合"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蔡新元游小英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乡村设计家"为例,结合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风景园林技术系教育教学实践,分析探索"思创融合"育人模式,为职业院校园林类专业培养双创人才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指出职业院校应开设双创类基础课程,夯实学生创业基础能力;针对园林类专业特色,思政教育可落足于乡村振兴,注重学生爱农情怀的培养;注重组建师生双创团队,同步提升双创能力;通过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提升专业技能.

    思想政治教育乡村振兴园林创新创业职业院校

    山西涉农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数量问题分析与思考

    王淑芳郝维奇
    151-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西省涉农中职学生人数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涉农职校建设发展遇到重大瓶颈.该文通过分析统计数据,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认为造成困境的原因主要有职普分流难以为继、涉农职教吸引力下降、涉农职业教育污名化、基础建设成本高、部分学校专业设置缺乏特色和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等.从重铸专业自信、深化教育改革和拓宽招生通道 3 方面提出特色发展、加强宣传、改变教育方式、调整教学内容等10 条建议.意在促进涉农中职学校加强农技、农经、农机"三支队伍"人才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推进山西省经济社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上建立新功.

    涉农职教山西职普分流教育改革乡村振兴

    涉农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及解决路径

    李华锋张珍谭春桃李宏月...
    15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支持办好涉农高等学校和职业教育,培养乡村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专业人才和乡土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是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之中的重要一环,其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载体是涉农高职学校.基于此,探索涉农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及解决路径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作者通过对涉农高职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内涵和特征进行分析,结合目前涉农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问题,并据此提出"2+1+1"师资队伍建设模式、遴选新型职业农民办学经历丰富的培育机构和"互联网+田间课堂"创新培训模式等涉农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解决路径.

    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涉农高职院校培育解决路径

    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与实现路径研究——基于中山市的实证分析

    凌新文
    159-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中山市乡村振兴发展成效比较显著,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山市要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 5 个重点任务,通过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激发农民创造力、推动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充分调动华侨华人积极性等路径,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

    新时代中山市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推进路径

    民族地区原子化村庄实现乡村振兴的困境与对策

    陈军宏张光映
    163-166,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农业现代化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是中国现代化不可缺少的实践战略.当前农村村庄的原子化趋势不断加剧,导致乡村振兴陷入困境,民族地区的农村村庄状况同样如此.通过分析原子化村庄的含义、形成原因和特征,总结目前民族地区的原子化村庄在乡村振兴中面临的难题和困境,并进一步思考民族地区原子化村庄实现乡村振兴的策略,探索在民族地区有计划有层次地实现乡村振兴.

    民族地区原子化村庄乡村振兴发展困境策略

    "大艺术观"视域下我国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理念探析

    胡俊成
    16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艺术助力乡村振兴得到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但在实践上出现部分"样板村""千人一面"发展模式,没有"根"的艺术植入等值得关注现象.基于中国五千年独特田园文化的历史逻辑、当前城市与乡村发展总体功能优化的现实需求、我国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支撑三重特质,尝试提出"大艺术观"作为当前乡村振兴重要理念、核心内涵之一,并通过多种形式有机融合到当前乡村振兴总体策划、具体项目建设中,以期促进新时代乡村振兴内涵式高质量科学发展.

    乡村振兴大艺术观高质量发展定位差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