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智慧农业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环境下农业高职院校服务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的策略分析

    和珍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脱贫攻坚步伐,提升农民收入,农业高职院校要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建设.要深入农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业,助力农民脱贫致富;服务地方农业经济发展,调整专业设置,对接当地农业产业链;转变农业人才培养理念,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完善农村"三资管理"模式,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地方农业经济可持续、绿色发展,提升农民经济收入.

    农业高职院校地方农业经济必要性发展策略经济发展

    经济发达城市海洋渔业发展现状与路径探析

    吴桂敏
    100-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中,海洋渔业经济体量偏小,与城市的发展不相匹配,渔业发展受到城市发展的空间约束,同时面临巨大的生态压力,渔业发展相对乏力.结合未来近海渔业、远洋渔业、休闲渔业、渔业科技创新和渔业装备研发等发展方向,该文提出沿海经济发达城市未来海洋渔业有贸易主导型、生产主导型、科研驱动型和融合发展型4个发展路径,为城市实现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沿海城市海洋渔业都市渔业空间约束发展路径

    云南淡水渔业产业发展探析

    董琳邱家玉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基于丰富的种质资源和独特的气候优势,云南省淡水渔业产业不断发展,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推进鱼类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成效显著,鱼种类丰富,特有种类多,被誉为"淡水鱼类物种基因库",是云南省农业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通过阐述云南淡水渔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对目前云南淡水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用SWOT分析法,具体分析影响产业发展的诸多因素,明晰产业发展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分析影响云南淡水渔业发展的因素及相互关系,提出了创新渔业科技、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和加强交流合作等促进云南淡水渔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淡水渔业高原特色农业农业产业发展SWOT分析法

    农业地展对种业振兴的促进作用探究——以2022中国天津种业振兴大会地展为例

    张华颖于澎湃梁晨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地展通过田间栽培、管理、收获及展示,将优异的种子、前沿农业技术和种业新设备展示给大众,扩大种业品牌认可度,降低农业产品生产风险.该文以2022中国天津种业振兴大会地展为例,通过对生产管理系统、信息技术应用、人才队伍培养,地展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建立地展栽植大数据分析系统和"互联网+会展"的双线模式,开发旅游资源,建立创意地展等有关农业地展的发展路径和优化策略的建议,以期进一步扩大农业地展的影响力,为我国种业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会展农业地展数字经济种业振兴优化策略

    数字经济视域下直播电商赋能乡村振兴策略研究

    刘欢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步入新征程,我国数字经济正如火如荼地助推社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也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促进农村直播电商强劲发展.该文在研究大量文献基础上,基于责任主体协同不足、缺乏品牌竞争优势、专业人才匮乏和农村电商基础配套不足等现状,提出政府、行业和平台等多方联动、协同共促,深挖塑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数字乡村电商人才队伍,抓住"数商兴农",打造农村电商"新基建"等策略.

    数字经济直播电商乡村振兴农村现代化网络营销

    植物保护学课程思政融入路径探讨

    彭宇龙康奎曾钢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保护学是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在课程思政建设的大背景下,积极探索该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路径非常重要.该文从融入学科历史和人物、融入学科前沿、融入国家及地区需求、融入思辨精神及融入哲学和文化等5个方面探讨植物保护学课程思政的融入思路,以期为同类型课程的思政元素挖掘提供借鉴.

    植物保护学课程思政融入路径农业科学教学改革

    网络教学及其资源在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张海鹏柏彦超王娟娟宁欣...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教学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发生使得网络教学及其相关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与利用.土壤肥料学课程网络教学及其相关资源在近些年有了充分发展和积累.但土壤肥料学课程与其他理论课程不同,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目前土壤肥料学课程的网络教学正由单一的网络教学模式向多模式复合型教学模式发展.该文以土壤肥料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为例,探讨土壤肥料学课程网络教学及其资源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应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和实践的能力.

    网络教学网络资源农学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高校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课程线上线下教学新格局建设研究

    李经纬张文娥张万萍徐秀红...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线上线下教育是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赋能后教育革新的一个重要方向,疫情时代中暴露出大量传统教育和线上教育的弊端.建立高效、精准、融合的线上线下教育新格局,充分碰撞线上线下教育体系优势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是高等院校农业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选修课程,也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践的课程.运用最新教学模式,打造无缝式、全场景的智慧化线上线下课程有助于解决课程体系和传统教学模式先天既存的问题.该研究主要讨论以高校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线上线下教学新格局为建设内容的实施理论与要求.

    高等教育线上线下教学交互融合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OMO教学模式

    "一带一路"倡议下涉农高职院校海外分校建设路径研究

    张小川韦燕马焕兴周密...
    129-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职业院校纷纷"走出去",自觉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建设海外分校已逐渐成为提升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该文对涉农高职院校海外分校建设的路径进行研究,提出其海外分校的建设应加强顶层设计,稳步推进建设,并要坚持打造中国农业职业教育品牌,输出中国农业职业教育标准,助力中国农业"走出去".在实施过程中,还要选择合适的办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专业和课程建设,确保生源质量,提供就业保障,并根据分校的运行情况和办学地实际,适时调整办学规划和办学策略,以实现分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带一路"涉农高职院校海外分校路径研究可持续发展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植物生理学OBE+BOPPPS教学模式课程改革探索

    赵鑫刘孟婕魏琴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农科建设对农林类专业课程提出了新要求,如何使专业课程有效促进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是高校教师面临的挑战.该文以植物生理学课程改革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引入OBE教育理念,以地方特色农业产业为导向,发掘产业植物特色内容,使课程内容满足融入地方经济发展所需职业岗位对知识的要求.同时以BOPPPS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及课堂组织,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地去获得专业知识,并建立"评价-反馈-改进"的持续改进教学模式,满足农林产业需求的产教融合一体化课程体系,推进农林类专业课程建设,为培养急需紧缺农林人才提供良好的基础.

    新农科植物生理成果导向教育BOPPPS教学模式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