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监狱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监狱学刊
中国监狱学刊

辛国恩

双月刊

0312-5910081

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七一中路103号

中国监狱学刊/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监狱学学术理论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囚犯人学"的分析框架

    张晶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学是马克思整个思想体系中的一个不可被取代的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新中国监狱工作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人学观念和成功实践.改革开放以来保障囚犯人权的成就,也证明了"囚犯人学"在当下中国已经有了成熟的经验和成功的模式.以马克思人学思想为指导,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囚犯人学"理论,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犯罪治理,实现监狱工作现代化的基础性、前提性、长远性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命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人学土壤和宏大的人学资源,同时,西方人学观念对中国"囚犯人学"的建立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囚犯人学",作为监狱学科里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呼之欲出.

    马克思人学思想毛泽东改造罪犯思想囚犯人学实践探索理论架构

    改造概念知识学考古:从学理阐述到"乔司实践"

    沈运峰
    1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监狱学领域一直存在改造概念与矫正概念的竞争.在学术研究领域,矫正概念逐渐占据上风;在监狱实践领域,改造概念仍居于统治地位,矫正概念常作为改造概念的下位概念出现.两者在理论研究与监狱实践的反差引发了对概念竞争正当性与合理性的反思.从历史层面分析,改造概念源于苏联监狱实践,但进入我国后便迅速实现了中国化,已然不同于苏联版本的改造概念,其内涵与外延发生了明显变化.从学理层面分析,源于西方的矫正概念一直以来受困于功能主义理论的局限性,难以作为统帅性的概念承载监狱理论的发展;改造概念具有开放性,可容纳西方罪犯学众多新兴理论.从实践角度分析,改造概念始终随着中国监狱的诞生、发展与勃兴,其已然与纷繁的中国基层实践相绑定.在改造概念中国化的标志性"麻雀"——"乔司实践"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改造概念始终与监狱具体实践捆绑在一起.

    改造矫正苏联劳改学"乔司实践"西方犯罪学

    中国女犯改造研究综述(1987-2022)——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彭春芳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女犯数量的增长,女犯改造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在中国知网总库中以"主题"检索"女犯改造",检索到228篇/册文献,采用CiteSpace对228篇/册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总结出中国女犯改造研究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女犯改造研究受语境影响较大,行政力量的推动与社会组织的设立等能促进女犯改造研究.第二,发文作者和发文机构主要来自高校、研究机构和监狱部门.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政法类高校之外,普通高校对女犯改造研究也有关注,但作者或发文机构的合作有待加强,没有形成稳定的合作团队.第三,论文影响力有限,被引频次较低.第四,女犯改造研究获得过各个层面的基金资助,包括国家层面的、省部级层面的;第五,从关键词来看,女犯改造研究频率使用较高的词有:教育改造、改造对策、监狱法、社区矫正、犯罪原因、人格特征、心理矫治、权利保障、监规纪律等.研究主要关注以下领域:监狱法、教育改造、影响因素、社区矫正、人格特征.浙江省在女犯改造研究成果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但是,女犯改造研究目前的关注点不突出,研究趋势不明显.

    女犯改造研究综述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罪犯诉苦现象研究

    高斐王武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罪犯诉苦现象的背后蕴含着罪犯的心理动机、行动逻辑和利益诉求.对罪犯在日常生活中的诉苦行为这一社会事实进行解释性研究后发现,罪犯诉苦现象可以分为事实式诉苦、寻理式诉苦、拟剧式诉苦、博弈式诉苦等类型.兼具"情与理"二重性的诉苦逻辑是罪犯狱内日常生活实践中常用的技术之一,这是罪犯通过"示弱"以寻求支持的策略行为,是一种非对抗性的抵制行动,也是罪犯合理化自身犯罪行为、重构社会角色的需要.鉴于此,民警在监狱日常管理中在教育理念上要允许罪犯诉苦,在教育策略上更要学会倾听、理解、甄别罪犯的苦,以便在教育行动上合法、合理、合情、恰当地解决罪犯的诉求,更好地做好罪犯教育和管理工作.

    罪犯诉苦现象诉苦类型行动逻辑民警应对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监狱法制监督工作现代化探索与研究——以浙江省L监狱为例

    强鹰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监狱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担负着执行刑罚、教育改造罪犯、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职责.确保司法公正,提高行刑效率,是监狱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也是推进监狱法治建设的客观需要.监狱执法是否公正,直接关系到刑罚执行目标的实现和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落实.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以浙江省L监狱推进法制监督工作历程为线索,对监狱执法监督制度的基本理论和现状进行探究,针对目前监狱法制监督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依托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背景,对深入推进监狱法制监督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建立科学完善的法制监督制度、构建法治中国添砖加瓦.

    监狱法制监督

    常态化扫黑除恶背景下监狱面临的挑战与应对——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实施为视角

    廖元洪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为扫黑除恶常态化开展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同时也对监狱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有效管理改造涉黑涉恶罪犯,提升监狱治理效能,是监狱不得不面临的重要课题.监狱只有立足于惩罚与改造职能,从监管效能、安全管理、公正执法、教育矫正、刑释回归等维度,全方位构建起涉黑涉恶罪犯监管矫正与回归帮扶体系,才能确保监狱行刑效能得以全面实现.

    常态化扫黑除恶《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监狱治理监管矫正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刑罚变更执行同步监督创新体系研究

    张立彬
    4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刑罚变更执行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刑罚执行制度.当前,我国刑罚变更执行同步监督机制存在信息过程管理不透明、预警机制不完善、追责机制不到位等问题.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刑罚变更执行同步监督的优势明显,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数据不可篡改、数据可追溯性的技术优势,构建"共享平台""数据仓库""数据溯源"三个监督模型,从技术层面实现对刑罚变更执行的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形成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刑罚变更执行同步监督体系,有力推进司法行政数字化改革建设进程.

    刑罚变更执行同步监督区块链体系建设

    建设清廉监狱的路径研究

    张倩
    52页

    减刑检察监督"繁复化"反思

    何剑
    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检察院对减刑案件的同步监督存在"繁复化"问题,以程序烦琐、重复操作、效果趋同为表征,引发消极效应及质疑."繁复化"问题并非从来就有,而以规范层面"事后监督"向"事中监督"之延展、刑事执行检察工作模式从"办事"向"办案"之转型为依托.在肯定同步监督及其办案模式积极意义之同时,亦应正视减刑监督"三段式"办案在"案—件"关系处理上的失范.可考虑以提请中审查为重心,兼顾特定情形下的提请后审查、裁定审查,构建简洁高效的同步监督办案新模式;通过引入假释同步审查增益检察判断的专业"含金量";在司法管理中建立体现区分度的精准化考评机制;加强"派驻+巡回"体制改革对减刑监督的保障功能.

    刑罚变更执行减刑办案模式同步监督

    "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在罪犯教育改造中的运用

    杨晓辉
    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