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畜禽种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畜禽种业
中国畜禽种业

孟宪学

月刊

1673-4556

zgxq010@126.com

010-82106253,82106257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信息所

中国畜禽种业/Journal The Chinese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猪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缺失苗免疫试验

    仉弦
    130-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进一步掌握猪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缺失苗的免疫接种效果,并构建合理的免疫接种程序,使用国产猪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缺失苗,并选择4种不同的免疫接种程序制定4个处理组别,并设计了对照组,对250头繁殖母猪和200头种公猪以及1000头仔猪分别进行免疫接种试验并进行抗体检测,证明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本次所使用的疫苗均能够产生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无论是跟胎免疫还是1年2次免疫,或者每间隔4个月进行免疫,均能够取得良好的免疫接种效果,种猪的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100%,仔猪在49日龄前抗体合格率也能够达到100%.75日龄之后,仔猪的抗体呈现逐渐消失的态势,120日龄基本消失.在今后猪伪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过程中,为了增强猪群的免疫能力,避免野毒株传入,建议仔猪在首次免疫接种之后进行第2次强化免疫接种,而种公猪和繁殖母猪在春秋两季进行免疫接种之后,若不给仔猪进行免疫,仔猪在35日龄之后抗体水平会逐渐下降,直到全部为阴性,不能够抵抗野毒株的侵袭,因此该种方法不宜推广应用.

    猪伪狂犬病病毒gE基因缺失苗免疫接种接种效果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诊断防控研究

    胡小慧邓瑞雪潘玉平贾怀杰...
    135-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9年8月10 日,第一例牛结节性皮肤病在我国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确诊,此后疫情迅速蔓延至国内其他多个省份,牛群感染后严重影响皮张质量和产奶量,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该文梳理了现有牛结节性皮肤病应用较为广泛的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的研究进展,主要从临床综合诊断、实验室诊断、防控难点和防控建议等方面进行阐述.

    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诊断血清学分子生物学

    评第十六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

    彭华
    14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11月11-12 日,第十六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以下简称牛会)在山东阳信召开,通过对比往届以及《中国畜禽种业》2023年参加的其他行业会议和学术会议,剖析会议亮点.分析结果显示,采用申报制选择会议举办地、实地参观、出版纸质版会议论文集已成为牛会的固有模式.各届牛会大部分是在传统养牛区域开展,由于参会代表来自全国各地,举办地因会盛名,参会人员也得以深入了解当地牛产业,为接待好会议代表,当地举全县之力办会.为丰富会议内容,扩大专业代表的参会比例,主办方首次与中国肉类协会合作,举办国际牛肉贸易合作高峰论坛,并借势上海进博会,吸引国内外众多肉牛屠宰加工企业代表;与农民日报社合作,举办"最美养牛人"颁奖活动,吸引了众多养牛场代表.

    阳信牛业会议亮点

    征稿启事

    封2,147-148页

    《中国畜禽种业》参考文献著录及编排格式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