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蚕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蚕业
中国蚕业

向仲怀

季刊

1007-0982

zgcye@163.com

0511-85616593

212018

江苏省镇江市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

中国蚕业/Journal China Sericul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农业部主管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蚕业科技刊物,面向蚕业生产和科研,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服务于全国蚕丝业战线。内容丰富翔实,通俗易懂。主要刊登栽桑、养蚕、蚕病、蚕种、制丝、蚕业经济、蚕业副产物综合利用及野蚕,以及有关茧丝绸方面的政策法规等。融科学性、实用性、技术性、指导性于一体。适于全国广大蚕丝业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订阅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农桑14号桑树春梢叶片净质量与其着生节位和叶片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金方伦罗朝斌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影响桑树叶片质量的主要因素,2021-2022年以农桑14号为试材,在生长季节调查叶片着生节位、叶片性状和叶片质量性状等指标,分析桑树叶片净质量对叶片着生节位、叶片性状指标的反应.结果表明:(1)桑树春梢叶片长度以15节位和17节位最长,其次是9节位和12节位;叶片宽度以10节位和15节位最宽,其次是16节位;叶片质量以10节位、15节位和18节位最大,其次是11节位;叶片净质量以10节位最大,其次是18节位.(2)相关系数分析,桑树叶片净质量与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柄厚横径、叶柄质量和叶片质量等指标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与叶片着生节位和叶柄宽横径等指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3)方差分析,叶片净质量与叶片着生节位、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柄长度、叶柄宽横径、叶柄厚横径、叶柄质量和叶片质量等指标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4)拟合二次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分析,叶片净质量与叶片着生节位与叶片长度等性状指标之间形成的相关系数符合二次曲线规律;叶片净质量与叶片着生节位、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柄长度、叶柄宽横径和叶柄厚横径等指标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可见,叶片着生节位、叶片性状直接影响叶片净质量的变化幅度;建议可以把叶片着生节位和叶片长度等性状作为生产优质桑叶的主要依据.

    桑树叶片着生节位叶片性状质量性状相关性

    欢迎订阅2024 年《蚕业科学》

    5页

    信息、广告索引

    5页

    嫁接桑全年大蚕用叶条桑收获的试验效果分析

    张明杭忠宝赵永刚顾光银...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养蚕劳动力老龄化、劳动力紧缺已成为江苏省蚕桑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为了解决养蚕中用工最多、劳动强度最大的大蚕期采桑问题,对现有嫁接桑不同夏伐形式、不同收获方式的桑叶产量及养蚕工效进行了试验调查.结果显示,全年大蚕用叶条桑收获模式比片叶收获模式每667 m2桑园桑叶增产414.6 kg,增加了16.5%,条桑收获模式比片叶收获模式养蚕工效提升1.0倍以上,提出了嫁接桑的全年大蚕用叶春、夏、秋3季条桑收获模式.嫁接桑的全年大蚕用叶春、夏、秋3季条桑收获模式具有操作易、投入少、省力多、工效高、效益好的特点,为新时代稳定蚕桑产业发展开辟了新的技术路径.

    嫁接桑条桑收获片叶收获夏伐产叶量工效再生新梢

    25份抗BmNPV家蚕育种素材对人工饲料育的适应性

    刘敏李继娅范永慧廖鹏飞...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选育出对人工饲料育适应性优良的抗BmNPV家蚕品种,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保存的25份抗BmNPV家蚕育种素材进行了人工饲料育适应性研究,调查分析了这些家蚕育种素材24 h疏毛率、2眠蚕体质量及3龄蚕存活率.结果表明:供试的25份家蚕育种素材中,24 h疏毛率在90.10%~100%之间的有18份,在80.10%~90.00%之间的有5份;人工饲料育2眠蚕体质量多数低于桑叶育,但是其中有5份高于桑叶育,明8C高出桑叶育43.08%;3龄蚕存活率在90.10%~100%之间的有6份,在80.10%~90.00%之间的有13份,在60.10%~80.00%之间的有6份;24 h疏毛率在80.00%以上且与3龄蚕存活率差距在10个百分点以内的有11份,对该11份家蚕育种素材的24 h疏毛率和3龄蚕存活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它们的相关系数为0.634,呈显著相关.通过本试验,筛选出24 h疏毛率高和3龄蚕存活率高的家蚕育种素材,为选育出对人工饲料育具有良好适应性的抗BmNPV家蚕新品种打下基础.

    家蚕抗BmNPV育种素材人工饲料疏毛率3龄蚕存活率

    苏红×明草和云夏3×云夏4饲料效率调查试验初报

    李继娅范永慧李红寸福香...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红×明草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近几年合作选育的抗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病家蚕新品种,云夏3x云夏4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选育的强健性夏秋用家蚕新品种,为了深入了解苏红×明草和云夏3x云夏4的经济效益指标,以菁松×皓月为对照蚕品种,调查了2对品种的饲料效率.结果表明:相同饲养条件下,苏红×明草4~5龄龄期经过最短,为11 d 3 h,云夏3x云夏4次之,为11 d9h,都比菁松×皓月短.4~5龄桑叶食下量云夏3x云夏4最少,为每头蚕22.684 g,苏红×明草次之,为每头蚕23.089 g,都比菁松×皓月少.基于全茧量的饲料效率和基于茧层量的饲料效率苏红×明草都比其它2对家蚕品种高,分别为9.182%和2.006%,云夏3x云夏4的基于全茧量的饲料效率和基于茧层量的饲料效率分别为8.688%和1.891%,也都比菁松×皓月高.因此,苏红×明草和云夏3x云夏4的饲料效率比菁松×皓月高,经济效益相对较高.

    苏红×明草云夏3x云夏4菁松×皓月饲料效率叶丝转化率全茧量茧层量

    桑椹产加销农文旅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探讨

    王欣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因地制宜发展果桑种植业、桑椹加工业及旅游业是江苏省蚕桑产业补链、延链、强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强省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实例介绍了江苏省桑椹产业的基本现状和特点,分别从桑椹生产经营模式、绿色防控技术、机械化作业管理、深加工产品科技发展、组织化生产、休闲农业模式以及政策扶持等方面分析了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并提出了汇聚多方力量谋划产业稳定发展、运用智慧农业加速产业创新发展、支持高校院所投入产业科研发展、扶持新型经营主体扩大产业健康发展、拓宽产业链促进"蚕桑产业+文旅"高质量发展等建议,以期为促进桑椹产、加、销和农、文、旅创新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果桑种植桑椹经营模式蚕桑文化三产融合农业现代化蚕桑产业

    东台市蚕桑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考

    卢鸿李忠娣吕广祥周咏梅...
    25-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5年来,东台市桑园面积、蚕茧产量、从业人数等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从蚕桑产业总体情况、养蚕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及年龄结构、养蚕大户情况、蚕桑生产情况等方面分析了东台市蚕桑产业现状.并在剖析产业发展信心低、劳动力资源为继难、生产成本上升快、机械化应用程度低、产业化发展进程慢、风险抵御能力弱等东台市蚕桑产业发展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东台市蚕桑产业的发展思路与优化桑园种植布局、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蚕业社会化服务、建立风险保障机制、打造"桑旅融合"新模式、拓展"桑+N"多元化发展、加快蚕业科技创新、做强蚕业后道加工等对策.

    蚕桑产业劳动力状况科技创新融合发展土地流转社会化服务桑旅融合

    毕节市蚕桑产业发展探究

    曹爽汪源陈涛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蚕桑产业一直是我国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传统民族产业,也是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特色民生产业和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为推进贵州省毕节市蚕桑产业发展,对毕节市蚕桑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毕节市蚕桑产业发展存在的桑园管理不规范、产业配套设施不健全、资源综合开发不充分、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规范桑园管理、完善设施设备、拓展综合利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强化市场意识的高效生态蚕桑资源多元化开发建设规划的发展建议.

    蚕桑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综合利用生态治理乡村振兴品牌建设

    桑产业标准化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蒋涛任胜杰杨诗勤钱平...
    3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桑树是蚕桑产业重要的原料植物,也是重要的药食两用资源,市场上已有大量桑相关产品,但现有的桑产业相关标准覆盖面窄,数量偏少,规范性与严谨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梳理了当前桑产业标准化的现状,并在分析桑产业标准分级分类不完善、标准内容不清晰、标准之间有矛盾、产品定性存模糊、标准适用有局限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大研发力度、加强多方协同和强化标准宣贯等桑产业标准化发展建议.

    桑产业桑产品分级分类标准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