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铁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铁路
中国铁路

王五昌

月刊

1001-683X

cr@rails.com.cn

010-51849582

100081

北京市西直门外大柳树路2号

中国铁路/Journal Chinese Railways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始终紧跟中国铁路前进步伐,以服务中国铁路为理念,以关注并推动中国铁路创新与发展为宗旨,以传播中国铁路发展信息与创新成果为己任,赢得了广泛好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二分迭代法的铁路线路纵断面优化算法研究

    马占川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铁路线路纵断面优化自动化水平,加强变坡点的寻找精度,减少人工调节工作量,基于二分迭代法设计了1种自动化程度和精度更高的纵断面优化算法,该算法采用最大矢距值二分查找方式,精确定位变坡点位置,并对查找过程进行有效的阈值控制.为实现该优化算法开发了1套高程自动优化软件,进一步采用试验数据对比分析验证该算法的实用性,与传统算法相比,提高了自动化程度,且计算结果精度满足精捣作业需求.

    铁路线路纵断面优化算法变坡点二分迭代法

    轨撑加强的小半径曲线动态轨距分析

    梁小龙杨荣山刘勇
    8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控制小半径曲线动态轨距扩大,一般采用轨撑和轨距拉杆对轨道进行加强,但大机捣固道床时需拆除轨距拉杆,增加了养护维修工作量.为提升小半径曲线大机养护的便利性,研究小半径曲线拆除轨距拉杆只采用轨撑的可行性.建立轨撑和轨距拉杆加强的小半径曲线横向受力计算模型,分析轨撑、轨距拉杆以及两者组合使用对小半径曲线动态轨距保持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仅采用弹性轨撑即可有效保持小半径曲线动态轨距的稳定,建议在曲线半径R<350 m,每隔1 根轨枕安装1 对轨撑;350 m≤R<450 m,每隔2根轨枕上安装1 对轨撑;450 m≤R<600 m,每隔3根轨枕上安装1 对轨撑;R≥600 m和直线根据线路状态可适当安装.

    小半径曲线数值分析轨撑轨距拉杆轨距扩大

    基于BIM+技术的西安东站施工协同管理

    高翔
    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安东站是西安市"四主一辅"的主要铁路枢纽,也是我国西北地区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之一.针对西安东站的大型铁路建筑建设特点,基于"全景"智慧建造管理平台,建立成套BIM+施工协同管理体系.该平台集成BIM+GIS、BIM+SHM、BIM+智慧工地管理以及BIM+VR等技术,为西安东站建设项目的协同管理提供更全面、更精准的分析与决策支持,极大地规避了传统施工管理中资源浪费、事故频发、信息孤岛、效率低下、质量不佳等诸多问题.该研究成果拓宽了铁路站房施工协同管理对建筑信息价值挖掘的深度和广度,对特大型铁路站房项目的数字化建造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西安东站BIM+GISBIM+SHM智慧工地铁路站房施工协同管理

    基于Smith预估器的模糊PID调车自动驾驶系统速度控制研究

    王浩然王兴有盛玉尚涛...
    93-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铁路站场调车作业的复杂性,研发基于调车的自动驾驶系统可降低劳动强度并提高车站作业效率,而速度控制策略是系统的重点和难点.根据调车牵引控制系统和制动控制系统特性,建立传递函数模型,并对模型参数的不稳定因素进行分析;利用Smith预估方法处理时滞系统的优势,结合模糊PID算法,设计基于Smith预估器的模糊PID控制器(简称新型控制器);通过模拟模型参数不稳定,分别使用阶跃响应曲线和司机实操速度曲线进行仿真,对比传统的PID控制器、模糊PID控制器与新型控制器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新型控制器适应能力更强,速度跟踪效果和停车精度都更高.

    调车ATO系统Smith预估器模糊控制PID速度控制

    高速铁路连续大号码道岔应答器布置及功能实现

    周小辉陈海明谢鹏鹏
    101-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速铁路大号码道岔是提升车站运输效率的重要基础设施,列控系统必须结合大号码道岔的布置特点,控制车地信息交互,以确保列车按规定速度经大号码道岔侧向运行.通过分析大号码道岔应答器的设置及报文发送原则,结合车载设备在特定码序下的控制逻辑,开展系统性研究,在不改变既有CTCS体系基本架构的前提下,通过理论分析、场景研究、仿真验证等方法,提出并充分验证高速铁路连续大号码道岔应答器的布置原则,以及大号码道岔应答器报文的控制方案.该方案有效提高了列车在"弯进弯出"场景下,经过连续大号码道岔侧向的运行效率,进一步扩展了列控系统在复杂运营场景中的控制能力.

    高速铁路大号码道岔列控系统应答器布置原则报文控制"弯进弯出"场景

    联锁停电非正常接发车进路准备设计与分析

    王万兵
    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联锁是保障车站列车安全控制的重要信号系统.为了解决联锁系统故障停电状态下,办理非正常接发车作业过程中产生大量人工纸质作业和反复沟通确认作业的问题,提出一种用户通过按钮选排非正常进路、自动获取进路设备状态并生成确认表的改进方案.通过模拟联锁环境,设计系统功能与结构,开发一套能够依据真实数据独立运行的软件系统,系统同时实现将行车安全控制卡电子化的控制流程形式.相比于传统作业方式,所提方案能够减轻行车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非正常接发车进路的组织效率,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和高效性.

    计算机联锁故障停电非正常接发车行车安全控制卡电子化流程进路确认

    广告索引

    115页

    基于聚类算法的道岔健康度标准值智能分析系统研究

    韩思远邱晓莉熊庆
    116-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专家经验分析道岔曲线特性并设置每组道岔的标准值具有工作量大、专家经验标准值不能覆盖每个道岔特性的问题.在分析道岔特性及健康度评价现状基础上,基于云平台技术,搭建道岔健康度自学习软件架构,阐述了使用专家经验分析道岔数据、三次样条差值曲线算法和K-means聚类算法在道岔健康度标准值智能选取系统中的应用,提出基于聚类算法的道岔健康度标准值智能提取方法.系统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道岔,能够有效降低设置不同道岔系统健康度评价参数标准值的工作量.

    铁路信号道岔系统健康度标准值三次样条法微分曲线法K-means聚类算法

    "中国画火车第一人"王忠良老师火车钢笔面系列作品——和谐长城号内燃动车组

    121页

    铁路通信承载网全光底座的组网结构与技术演进策略

    高源张乐军马一丹庄文林...
    12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光传送网(OTN)为代表的全光底座是当今通信承载网的基础,具备超大带宽、超低时延、安全可靠等优势,成为网络运力的基石.以济南局集团公司承载网的通信局干传输网为例,分析网络现状及组网结构存在的不足,重点围绕网络容量的持续增长、网络灵活调度等发展需求,论述铁路承载网全光底座组网结构的演进方向,并结合光业务单元(OSU)等新型承载技术发展和承载网局干OTN系统布局,提出总体规划思路,系统拓展了高铁线路大容量承载能力和业务综合性承载能力,同时也预留了向OSU灵活管道技术演进的能力,为构建铁路局集团公司承载网全光底座提供了规划方案和策略建议.

    通信承载网局干传输网OTN全光底座O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