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铁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铁路
中国铁路

王五昌

月刊

1001-683X

cr@rails.com.cn

010-51849582

100081

北京市西直门外大柳树路2号

中国铁路/Journal Chinese Railways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始终紧跟中国铁路前进步伐,以服务中国铁路为理念,以关注并推动中国铁路创新与发展为宗旨,以传播中国铁路发展信息与创新成果为己任,赢得了广泛好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京雄城际铁路桥梁设计关键技术

    吴长发
    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京雄城际铁路作为新时代智能高铁的代表,在现有高速铁路桥梁建设经验基础上进行了多项技术探索与创新,在桥梁装配式一体化结构、全封闭声屏障桥梁结构、边墩牵引长悬臂墩顶转体及雄安高架站的设计情况等方面进行研究.桥梁装配式一体化结构和全封闭声屏障桥梁结构的首次应用,具有较好的生态环保社会效益,满足高速铁路技术标准要求;边墩牵引长悬臂墩顶转体在跨越高速公路重大立交节点方面做出了创新尝试,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思路;雄安高架站咽喉区桥梁布置方式为雄安新区后续土地利用提供了便利条件.

    京雄城际桥梁装配式一体化全封闭声屏障墩顶转体高架站

    机车视频综合应用及添乘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袁敦磊高闯顾伟夏阳...
    8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添乘机车检查设备是工务、电务、供电等专业日常设备巡检的重要手段.由于各专业添乘管理缺乏有效协调机制,经常出现多人同时添乘同一机车情况,浪费人力资源,且对机车司机正常驾驶干扰大,可能威胁行车安全.针对该问题,从机车视频车地传输的角度,提出视频及机车数据共享和应用系统性方案;利用现有机务高清视频与智能分析设备,建设机车视频综合应用及添乘管理系统,为工务、电务、供电等专业提供高质量的视频实时调阅服务,能够在满足设备巡检作业需求的前提下,减少添乘检查人员,降低对机车司机的影响;通过视频智能算法对鸟巢、异物等异常进行实时分析,提高设备巡检技术水平,为推动修程修制改革提供支持.

    机车视频添乘检查车地传输设备巡检数据共享

    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平面布局及旅客界面设计

    王利忠陈璨徐慧星宋清水...
    9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速铁路是人民群众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提升铁路出行服务品质、满足需求多样化存在迫切需求.通过调研国内外高速铁路行业列车平面布局及旅客服务界面,基于车上设施、给水卫生系统、车内环境控制系统等旅客服务设施的关联关系,总结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平面布局和旅客界面设计原则,基于面向旅客的服务界面需求,深入研究客室布置、餐饮服务设施、给水卫生服务设施的多样化、多功能、智能化、人性化设计方案,提出面向旅客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平面布局及旅客服务界面设计方案建议.

    高速铁路动车组平面布局旅客界面服务设施

    艰险山区铁路建造期通信综合承载网研究

    杨玉修
    99-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艰险山区铁路沿线的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大多较薄弱.在施工建造期,铁路沿线具有语音、数据、视频监控和应急通信等业务需求.分析梳理艰险山区铁路沿线基础设施监测业务,对建造期语音、数据和视频监控需求带宽进行调研,针对施工现场不同的通信网络覆盖场景和不同的业务承载需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施工通信解决方案,采用网络融合方式,搭建一套覆盖全线的建造期通信综合承载平台,实现基础设施监测、语音、视频和应急等业务的传输.同时,探讨建造期通信承载网在运营期开展永临结合,提出永临结合的建设思路.

    铁路通信建造期综合承载网NB-IoTLoRa永临结合

    铁路通信网管云平台建设方案

    许扬
    107-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准确把握铁路通信网管云技术的发展方向,研究提出铁路网管云平台的建设方案.针对铁路专网领域独立建设各通信网管系统的模式,分析其现状及存在问题.在充分研究云平台技术基础上,结合《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提出铁路通信骨干网管及铁路局集团公司局干网管云平台的建设方案.分析既有拟整合网管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计算搭建云平台所需计算与存储资源,配置适宜需求能力的云平台软硬件数量,并提出平台网络架构.构建资源可全局调度、能力可全面开放、容量可弹性伸缩、态势感知的智能化运维、管控平台,为铁路通信网管云的建设提供参考.

    铁路通信网管系统骨干网局干网云平台超融合安全防护

    基于综合视频分析的列车占用双通道确认方案与实现

    齐跃鹏
    113-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京沪高铁目前全线ZPW-2000轨道电路列控系统已增加区间占用逻辑检查功能,但针对故障占用、占用丢失等状态,尚未有技防手段进行高效处理.提出"列车占用双通道确认"方案,通过智能运维管理系统,将列控系统轨道电路信息与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信息进行提取、融合、对比、分析;对视频采用运动目标检测及追踪检测算法,基于YOLO v8模型分析出列车类型及区段占用情况,通过相关系统的数据融合与比对分析,形成轨道电路和基于现场视频反馈的轨道区段状态双通道确认,从而提高处理故障占用、占用丢失的效率,提升列车追踪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京沪高铁列控系统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区间占用三点检查智能分析

    考虑STP与LKJ数据融合的机地综合分析系统

    李福建何伟
    11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STP)和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系统独立地分析和操作过程,导致在STP系统中对机车制动、卸载等现象的分析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此,在分析STP系统与LKJ各自应用场景与功能差异基础上,设计机地综合分析系统,将STP系统与LKJ数据的调车机动作和地面信号设备变化综合处理,实现信息的诊断分析,设计系统的报警、统计与分析功能.机地综合分析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分析人员跨专业分析的难度,减轻人员综合劳动强度,提升维护水平.

    STP系统LKJ诊断分析综合信息数据处理

    既有安全管理框架下的铁路本质安全体系研究

    张磊杨晨刘敬辉李晓宇...
    124-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本质安全型企业是国家的要求,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最终目标.通过研究本质安全的定义,针对铁路安全管理特点,提出铁路本质安全概念和内涵,明确近期、远期2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在传承既有铁路安全管理框架的基础上,充分融合本质安全理论,构建铁路本质安全体系,包括人员本质安全、设备本质安全、环境本质安全、管理本质安全4个子体系,可进一步分为18个模块、73个要素,指导推进铁路本质安全建设,对提升铁路本质安全水平,保障铁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铁路本质安全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任务体系构建

    中日高速铁路主要运营指标对比分析及启示

    李佳蒙齐向春史俊玲荆晓霞...
    131-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本新干线运营超过半个世纪,发展已经较为成熟,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 从运输资源、运输规模、运输效率效益、运输质量4个维度对中国和日本高速铁路的主要运营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明确我国高速铁路的运营水平及下一步发展方向 结果表明,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动车组保有量、运输量、市场份额、日均开行列车数量、客座利用率等指标优于日本新干线,但路网密度、每公里动车组保有量、运输密度、每百公里日均开行列车数量等平均性指标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未来应充分发挥高铁成网运营优势,在路网建设中兼顾规模、密度和布局覆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运输供给,并加强全方位安全保障能力,以提高高铁基础设施规模质量和运输供给水平

    日本新干线高速铁路运营指标路网规模运输效率运输密度

    南京铁路枢纽总图规划深化研究

    黄鹏郑洪
    14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等上位规划为引领,从国际运输、国内中长途运输、南京都市圈、枢纽客货运输体系建设的角度,提出目前南京铁路枢纽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枢纽近远期客流情况,介绍路网构成,从国际运输、国内运输、过江通道、客运站分工调整等方面提出南京铁路枢纽总图规划优化方案,以期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铁路枢纽.通过定量分析可知,枢纽优化后,相关车站、区间线路、过江通道的能力满足远期运输需求,并且对国际国内运输体系建设、都市圈城市发展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南京铁路枢纽总图规划国际运输过江通道空铁联运海铁联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