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铁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铁路
中国铁路

王五昌

月刊

1001-683X

cr@rails.com.cn

010-51849582

100081

北京市西直门外大柳树路2号

中国铁路/Journal Chinese Railways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始终紧跟中国铁路前进步伐,以服务中国铁路为理念,以关注并推动中国铁路创新与发展为宗旨,以传播中国铁路发展信息与创新成果为己任,赢得了广泛好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铁路5G-R终端及应用接入安全管控关键技术

    马君刘畅蔺伟李辉...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终端及其接入是铁路5G-R系统安全保障的薄弱环节.为了加强对5G-R终端及其接入应用的管控,梳理铁路5G-R终端应用场景、运用模式、承载业务及其接入铁路应用业务系统的数据路由,分析5G-R手持终端智能化、物联网通信终端轻量化、车载综合无线传输设备公专融合化特点带来的安全风险.针对上述风险提出终端安全管控需求,结合已规划的铁路5G-R系统架构及终端身份认证、行为审计等安全技术,提出铁路5G-R终端安全管控系统的总体架构、功能实现及接口设置等成套解决方案,实现对5G-R手持终端、物联网通信终端、车载综合无线通信设备接入铁路应用系统的统一准入和访问控制、终端行为及应用数据的安全监控和分析、终端的安全管理以及移动应用的安全发布、下载和安装.

    铁路5G-R5G-R终端应用接入安全管控通信接口

    面向铁路5G-R和GSM-R系统的SPN承载方案研究与试验

    吴军胡锴李恒友刘清涛...
    9-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铁路5G-R、GSM-R系统业务场景和全球商用部署的SPN创新承载技术,面向铁路5G-R系统特殊应用,建立小颗粒硬管道业务模型和L3VPN到边缘的分组业务模型,提出采用SPN双平面组网并综合承载现网GSM-R业务的El CBR Over小颗粒硬管道方案.SPN综合承载方案满足5G-R、GSM-R系统铁路行车控制类业务高可靠、高安全的硬隔离承载需求,以及5G-R系统大带宽视频数据业务灵活调度、智能运维的演进需求.提出的方案已完成基于SPN的5G-R、GSM-R基站和核心网端到端功能及可靠性试验验证,试验结果指标优于标准要求,证明面向铁路5G-R、GSM-R系统的SPN综合承载方案安全可行.

    5G-RGSM-RSPN小颗粒硬管道承载方案双平面组网

    面向铁路应用场景的下一代通信承载网网络分片技术及应用方案

    高源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5G网络中,承载网网络分片是实现多样化应用场景中差异化系统及业务综合承载的关键特征之一,将单一物理网络逻辑化分片为多张网络,意图通过多张分片网络应对和满足铁路通信应用场景中复杂业务的差异化服务质量要求,其优势为在平滑无感兼容现有网络业务的基础上,具备高效灵活的新型业务快速部署与开通运行能力.围绕下一代通信承载网的网络分片技术进行深入探析,结合铁路应用场景中对网络分片的需求驱动,研究面向铁路应用场景的下一代通信承载网网络分片的分片架构和应用方案,为铁路5G-R建设时网络分片的应用部署提供参考.

    5G-R通信承载网网络分片灵活以太网虚拟化

    "中国画火车第一人"王忠良老师火车钢笔画系列作品——机车Locomation No1

    25页

    铁路时间同步网节点天地时间源互备失败案例分析

    程华孙宇飞岑钰潘峰...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二级时间节点的天地时间源互备失败现象,分析天地时间源互备失败原因.主要原因为天地时间源间时间偏差过大,从理论上计算长距离地面时间传送可能引入的时间误差,并分析造成时间误差过大的几种可能原因.由此得出,现有铁路时间同步网技术架构难以满足将来5G-R系统对高精度时间同步性能和安全可靠运维要求,有必要研究完善铁路时间同步网技术架构、组网方案,并进一步健全运维方法.

    铁路时间同步网时间误差时间源天地互备失败5G-R系统

    铁路5G-R基站天线运用技术分析

    王芳欧阳智辉姜博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概括性描述基站天线的结构及基本技术参数,结合铁路5G-R基站规格,对板状天线、龙伯透镜天线、创新一体化天线3种类型天线的技术特性开展研究,并对3种天线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给出5G-R系统基站天线选型建议;根据铁路5G-R基站的特殊运用方式,提出天线与RRU的连接方式,并对天线接口类型进行分析比较;为满足5G-R系统智能运维需求,提出天线信息化管理模块配置建议.研究成果对铁路5G-R基站天线选型和运用具有参考意义.

    5G-R基站天线波束赋形透镜一体化天线选型

    铁路5G-R基站智能天线技术分析

    杨锐张卫军刘清涛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我国铁路干线路网基本建成,基于铁路沿线GSM-R基站铁塔站点间距约3~7 km,5G-R基站建设时将利用既有铁塔基础设施改造升级.2.1GHz频段4G、5G基站采用的主流天线是4T4R技术,在既有基站间距的情况下,5G-R基站小区边缘的覆盖能力不足,基站间距较大的站点之间需补充覆盖,或采用更高增益的8T8R天线解决小区的边缘覆盖问题,为此需要对8T8R天线的主要技术特点进行研究.首先,介绍包括多入多出、波束赋形、智能天线等天线关键技术;然后,深入分析8T8R天线波束性能及主要指标,包括单柱波束、广播波束、正交波束、波束宽度、旁瓣抑制等;最后,介绍5G-R无线覆盖的特点及8T8R测试情况.通过研究,为5G-R技术在铁路系统的快速开展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5G-R智能天线波束赋形八通道天线性能指标

    智能天线技术在铁路5G-R网络中的应用

    陆晓磊赵伟王军殷树...
    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发展,波束扫描和波束赋形等智能天线技术在运营商5G网络已广泛应用,技术方案成熟.铁路无线专网站间距大、列车行车速度快、网络可靠性高等行业特征,对5G专网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分析铁路5G专网覆盖面临的挑战,结合智能天线技术原理及优势,研究智能天线技术在不同铁路场景下的适应性.根据铁路各行车场景特点,分析智能天线技术在铁路5G专网的应用前景,以及不同场景下智能天线技术对于提升铁路5G专网无线覆盖质量的价值,以期为铁路5G专网的建设和部署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议.

    无线通信5G-RMIMO智能天线GSM-R波束赋形

    基站叠光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刘国锋于渤陈东旭李建伟...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叠光技术已在通信基站开展规模应用,但由于基站位置分布分散,光伏设备对维护人员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基站叠光系统定期巡检上站成本高、维护难度大.在调研基站叠光系统常见故障类型的基础上,开展基站实地故障模拟试验,建立基站叠光系统典型故障特征模型,提出同站址光伏组件之间发电数据横向比较、历史发电数据纵向比较的故障诊断方法.利用现网叠光基站发电数据进行算法验证,其中周期性固定物阴影遮挡诊断正确率达到88%.该方法可以有效定位基站叠光系统故障光伏组件和故障原因,降低定期上站巡检成本和维护人员技能要求,提高了运营维护效率,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通信基站叠光系统5G光伏故障诊断

    铁路5G-R网络安全技术研究

    章松王玮田之继马俊...
    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5G-R网络即将进入建设阶段,且铁路专网涉及行车安全,对网络安全要求极高,亟须对5G-R网络安全开展研究.为全面提升5G-R端到端安全防护水平,通过总结GSM-R网络的安全要求,分析5G-R网络面临的安全风险和安全需求,提出5G-R网络安全体系架构;从5G-R基础设施安全、终端接入安全、组网安全、运维安全、数据安全和网络边界安全等方面阐述安全技术方案,并提出通过5G-R安全态势感知系统,实现从5G-R系统基础安全技术到系统内生安全能力全面提升的方案.

    5G-R网络安全安全风险内生安全态势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