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外语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外语
中国外语

黄国文

双月刊

1672-9382

flc@hep.com.cn

010-5858135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23层

中国外语/Journal Zhongguo WaiyuCSSCI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生态视角下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回顾与前瞻

    刘宏刚
    1,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跨学科的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一直受到多学科理论的滋养,生态理论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源泉.本文通过范围综述(scoping review),从理论运用、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四个方面梳理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生态视角下的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总体上呈现理论多元、主题多样、方法丰富但对象较为单一的特点,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生态特点仍有待丰富.具体而言,研究所依托的理论/框架主要为Urie Bronfenbrenner的生态系统理论、van Lier的给养思想和Priestley等的教师能动性生态框架,研究聚焦教师生存状态、发展环境、专业能力和教师心理等主题.质性研究数量最多,辅以少量混合研究,未见量化研究.半结构化访谈、叙事框架和问卷为主要的数据收集方式.最后,本文以跨学科的视角,从正确理解生态理论内涵,合理运用生态理论,深度解码我国外语教师发展环境,深入挖掘外语教师特点等角度,阐述未来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

    生态视角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回顾前瞻

    赋权增能英语课堂中教师反馈的生态给养转化研究

    张文忠刘浩
    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依据生态给养理论,采用质性个案研究路径,通过课堂观察、半结构访谈、刺激性回忆,对赋权增能教育模式下英语课堂教师反馈的生态给养状况进行调查,探讨15名英语学习者对教师反馈生态给养的感知、解读和行动及影响生态给养转化的因素.结果表明:(1)学习者对教师反馈的感知和解读类型多样,转化行动积极但反馈互动机会偏少;(2)教师反馈的生态给养转化受任务活动、学习者能动性和实践共同体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大.研究建议,英语课堂教学应重视教师反馈的多元互动机会,促进教师反馈生态给养的积极转化,提升课堂教师反馈有效性.

    教师反馈生态给养赋权增能英语课堂质性个案研究

    高资历外语教师群体倦怠研究——生态学视角

    徐浩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从生态学视角分析高资历外语教师群体的倦怠表现与特征,探究其对院系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的影响.研究发现,三类院系中的高资历教师处于三种不同的群体生态:集体倦怠态、集体勤勉态和双相离析态.处于集体倦怠态和集体勤勉态的教师群体通过机构权力、专业权威等中介或途径对院系的发展生态产生显著影响;处于双相离析态的教师群体实质上作为整个院系环境中两个亚群体的高亮度代表,通过冲突、协调等群体性行为建构院系的发展生态.

    高校外语教师高资历教师群体倦怠教师情绪生态学视角

    人际语用学视域下基于人情调控的情面共建研究

    赵林森冉永平
    28-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语文化语境下的人际情感研究涉及人情、情面、感情等本土"情"概念的介入与阐释.本文基于面子共建理论(Arundale,2006,2010,2020)和情面威胁调节模式(Ran & Zhao,2018),探讨熟人利益冲突调解中第三方调解员如何利用人情调控实践联合共建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情面.研究发现:(1)重利轻情往往引发关系疏离和情面威胁评价,导致人际冲突与关系紧张;(2)调解员实施了重情轻利、人情互惠和利益折中三种人情调控实践,协同共建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情面,进而促成利益冲突化解与人际和谐.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人情调控的情面共建模式,以期为本土人际语用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利益冲突调解情面共建人情调控本土人际语用学研究

    基于句法标注语料库的英语书面语复句使用频数研究

    刘金路刘海涛
    38-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复句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复杂句子类型,由于其句法结构的复杂性及所含从句类型的多样性,一直以来为学术界的研究重点.本文借助Brown与LOB两个英语书面语语料库,从复句总使用频数、文体、语言变体以及复句所含从句的类型与数量4个维度,对英语书面语的复句使用频数进行了计量探究.研究发现,文体会显著影响英语复句的使用频数,在宗教、文学、传记和散文中使用频数最高,而在小说中则最低,这种差异与文本的严肃性或正式性有关;语言变体对英语复句使用频数没有显著性影响;复句所含从句的类型与数量对英语复句使用频数均有显著性影响,无论是美式英语还是英式英语,含有关系从句的复句使用频数均不为最低,与前人的相关研究结论相悖.

    Brown与LOB语料库英语复句使用频数文体语言变体

    外宣新闻中的中国乡村形象建构——一项语料库辅助的话语研究

    朱红强刘心雨许静雯
    5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由"全面脱贫"到"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主流媒体如何对外勾勒新时代真实的中国乡村图景,是亟待讨论的问题.本文选取《中国日报》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报道构建基础语料库,从新闻话语分析的视角出发,结合和谐话语分析理论,探究外宣新闻中新时代中国乡村形象的建构方式和话语策略.研究发现,《中国日报》顺应了和谐话语分析的三个原则,采用建设性主题报道框架,使用真实性话语策略,建构和谐、绿色、以人为本的新时代中国乡村正面形象,全面展示乡村的变革历程和多元价值.

    乡村振兴国际传播和谐话语分析新闻话语分析

    基于STM的外语慕课学习者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杨林伟胡杰辉
    58-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习者满意度是外语慕课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本研究基于外语慕课学习者的评论数据,通过词频统计与结构主题模型(STM),研究了学习者满意度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可视化分析,挖掘学习者关注的主题类型及相关关系,进而考察课程类型与教师团队规模等外部协变量对满意度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学习者重点关注的负面主题有考试、评估和技术等问题,学习者学习期望以及教师教学风格是影响学习者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显著的正面主题有知识性和学术性,二者是外语慕课质量提升的关键抓手.同时,课程类型和教师团队规模与外语慕课知识性和学术性之间存在交互效应.上述结果对提升外语慕课质量和建设一流本科课程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外语慕课课程评论学习者满意度结构主题模型

    英语写作教学中作文自动评价系统反馈有效性的元分析

    王利娜
    6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文自动评价系统在国内外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学界对作文自动评价系统反馈能否有效促进英语写作教学却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对国内外25项作文自动评价系统反馈实证研究进行了元分析,探究其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作文自动评价系统反馈具有中等效应,研究背景、学习者教育层次和专业、作文自动评价系统平台、评分主体以及干预次数对反馈效果均有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对英语写作教学、作文自动评价系统反馈研究和作文自动评价系统开发具有一定的启示.

    作文自动评价系统反馈元分析写作教学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内在要求与实践进路

    曹曦颖
    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数字化转型是顺应数字时代的必然趋势.置身于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浪潮中,以数字技术赋能高等外语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当前推进外语专业课程思政提质增效的应有之义.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应主动将数字技术融入课程思政全过程、各环节,推动外语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内容、方式等发生结构性变革,重塑外语专业课程思政新生态,生成外语专业课程思政新动能,这是数字化转型对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内在要求.为此,需要从外语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基于云连接的课程思政教学互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思政教学、数字技术赋能课程思政评价等方面,探索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的有效进路.

    教育数字化转型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内在要求实践进路

    马克思恩格斯翻译规范核心思想原典考证

    杨明星杨宇
    8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恩格斯翻译规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翻译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外文原典等相关文献,采取跨学科的视角,全面考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翻译规范思想的核心话语和重要阐释.其翻译规范思想内涵丰富,自成一体,涵盖政治规范、法律规范、伦理规范、操作规范和质量规范5个方面的内容,贯穿马克思恩格斯政治话语体系建设的全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对翻译规范思想的独创性论述对翻译学科建设和中央文献的对外传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翻译规范政治规范法律规范伦理规范操作规范质量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