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事
中国药事

桑国卫

月刊

1002-7777

zhongguoyaoshi@sina.com

010-67095523

100050

北京天坛西里2号

中国药事/Journal Chinese Pharmaceutical Affair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主办的全国性科技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办刊宗旨是宣传党的医药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宣传贯彻《药品管理法》及其配套法规;研究药品监督管理的理论,交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经验,探讨药品质控方法和临床合理用药;介绍国外药事管理信息,以促进我国药品监督管理水平的提高,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药学事业。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曹宇王高峰王逸云潘维...
    1157-1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血管生成疗法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在肺癌的治疗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抗血管生成治疗不但可使肿瘤血管"正常化",增强肿瘤组织的含氧量,抑制肿瘤毛细血管生成,使肿瘤细胞达到休眠状态并诱导其凋亡,还可逆转录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导致的免疫抑制,进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免疫细胞会产生抑制自身的蛋白,肿瘤细胞利用该机制抑制免疫细胞,实现免疫逃逸;ICI类药物,可解除这种抑制作用,重建机体的免疫功能,重塑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提高机体免疫力,也可促进血管正常化.大量研究表明,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具有良好的抗肺癌效果,并显示出了潜在的临床使用价值.

    抗血管生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微环境肺癌

    何首乌多糖的提取分离与结构分析研究进展

    辜冬琳王莹杨建波汪祺...
    1166-1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何首乌多糖是何首乌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疲劳、抗衰老、抗老年痴呆、免疫调节、降血脂等活性.本文从何首乌多糖的提取分离和结构分析等方面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同时介绍了不同炮制方法对何首乌多糖的影响.通过对以上研究的总结,初步提出目前何首乌多糖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以期为何首乌多糖结构分析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何首乌多糖何首乌提取分离结构特征炮制方法

    吸入三联药物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王晓曦葛渊源张景辰陈桂良...
    1173-1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长效抗胆碱能药物、长效β 2受体激动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组成的吸入三联药物在全球陆续上市,用于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与常规上述两个成分的复方吸入药物相比,三联药物在改善急性加重患者的肺功能上有更好的临床优势.本文通过分析已上市三联药物的技术特点并对其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吸入三联药物立项及研究带来一定的启示.方法:汇总分析已上市的吸入三联药物(Trelegy Ellipta、Breztri Aerosphere和Trimbow)的药品审评报告、相关文献及专利内容,并查询国内外药品数据库、临床登记网站,总结对比三联药物技术特点,分析吸入三联药物国内外研发进展情况.结果 与结论:已上市的吸入三联药物Trelegy Ellipta、Breztri Aerosphere和Trimbow,三者在原料药控制、制剂技术、装置及药物质量控制方面各具特色,其中Trelegy Ellipta对原料药进行微粉化,Breztri Aerosphere采用共悬浮递送技术,Trimbow采用超细颗粒气溶胶技术,具体的技术细节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目前国外在吸入三联药物的给药装置、递送技术、联合用药方面开展了各项研究,国内则以仿制药为主,吸入制剂的市场尚是一片蓝海.未来,国内企业选择吸入的二联或三联药物研发路径将是加速国产替代化的技术突破.

    吸入制剂吸入三联药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

    互动式LBL结合CBL教学法在临床药学类继续教育项目中的应用

    杨阳李莎范洪伟葛瑛...
    1181-1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结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临床药学类继续医学教育(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CME)项目——抗菌药物管理项目(Antimicrobial Stewardship Program,ASP)培训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8年与2019年参加抗菌药物管理项目(ASP)培训班的共78名学员采用LBL结合CBL教学,包含1天ASP理论和2天ASP病例讨论的现场教学.比较学员培训前后闭卷考试成绩,并进行培训后效果问卷调查.结果:2018年与2019年学员在培训前考试成绩分别为60.00(50.00~70.00)、55.00(50.00~67.50)分,而培训后考试成绩分别为85.00(85.00~90.00)、90.00(80.00~95.00)分,经培训后学员考试成绩均有显著提高(P<0.001).在培训效果调查中,全部学员均认为此项目培训有收获,对授课内容和计划安排满意,且此培训模式比传统授课模式好.结论:LBL结合CBL教学模式应用于ASP培训班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在临床药学类继续教育项目中研究和推广.

    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法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抗菌药物管理项目继续教育临床药学

    智能药柜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的应用

    王志恒张亚飞庞国勋
    1187-1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根据智能药柜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的应用与实践,总结并分析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为现代化医院的药事管理提供新的经验与思路.方法:介绍智能药柜的结构与功能,揭示和分析了在管理、使用、维护中出现的软硬件问题,提出了多维度改进措施.结果:智能药柜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PIVAS调配药品的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差错,促进了药师职能的转变,保证了用药的安全、有效;但是智能药柜的设计、使用和普及仍存在一些弊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现和持续改进.结论:智能药柜的应用为PIVAS的信息化、智能化和规范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为实现技术服务型的静脉用药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智能药柜药学服务智能化

    帕博利珠单抗致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文献回顾性分析

    狄潘潘贾淑云王杰王志远...
    1192-1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帕博利珠单抗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的发生情况和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Springer及Wiley中关于帕博利珠单抗的ADR个案报道,对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帕博利珠单抗致ADR个案报道共41篇53例.患者的年龄主要为51~70岁(54.71%).ADR多发生在用药3个月后(47.37%),以皮肤系统(47.37%)损害多见.ADR主要表现为大疱性类天疱疮(8例次)和视力下降(5例次)等.结论:在临床使用帕博利珠单抗时应注意监测和防治其ADR,避免严重的ADR发生.

    帕博利珠单抗不良反应文献分析临床表现

    2016至2020年上海市某三级医院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相关性分析

    谷彤彤张航姜玲海袁轶群...
    1199-1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某三级综合性医院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住院患者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及同期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使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earson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临床共分离肺炎克雷伯菌3017株,分离率为26.05% (3017/11580).2016至2018年肺炎克雷伯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从2019年开始,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等抗菌药物耐药率呈现下降趋势.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上,一代、三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呈逐年上升趋势,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呈缓慢下降趋势.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啉的耐药率与二代头孢AUD呈正相关(P<0.05);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与三代头孢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AUD呈正相关(P<0.05);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与碳青霉烯类AUD呈负相关(P<0.05);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与喹诺酮类药物AUD呈正相关(P<0.05).结论:通过多个部门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进行联合管控,抗菌药物耐药率在2016至2018年波动平稳,在2019年后呈下降趋势,院内管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初见成效,但部分抗菌药物大量使用导致耐药率仍维持较高水平,临床应继续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做好院内管控.

    肺炎克雷伯菌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