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音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音乐
中国音乐

赵塔里木

季刊

1002-9923

bianjibu7378@vip.163.com

010-64887378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德外丝竹园

中国音乐/Journal Chinese Music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音乐》(季刊)是中国音乐学院主办的音乐理论刊物,创刊于1981年3月,首任主编是著名音乐理论家、中国音乐学院前院长李凌同志,历任主编有前院长李西安教授、前院长樊祖荫教授。历任副主编有薛良先生、何昌林、陈铭道、管建华教授、赵志扬副教授。《中国音乐》现由院党委戴嘉枋书记分管,现任主编为樊祖荫,副主编赵志扬。《中国音乐》的办刊宗旨是: "在音乐领域中,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方针和政策,研究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和社会音乐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开展学术理论活动,联系音乐工作者和广大音乐爱好者,促进社会主义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中国音乐》从81年3月创刊以来,至今已出刊85期,发表文章两千三百多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音乐理论建设和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以及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21年来,《中国音乐》培养、锻炼了一大批中青年音乐理论工作者,现已在国内拥有一支功底扎实、充满朝气的作者队伍。《中国音乐》发表的科研成果以及对音乐领域诸方面的探索思考一直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长期以来,《中国音乐》在全国音乐理论刊物中,一直拥有最大的读者群,在国内外均具有较大的影响。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中国音乐》编辑部全体人员正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文化修养,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以寻求更多的机遇和迎接更大的挑战。《中国音乐》2001年大事纪要:一.2001年7月,编辑部收到《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版)编委会通知,《中国音乐》再次被评为"中文核心期刊"。二.2001年11月,编辑部收到"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的通知,《中国音乐》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00)选用为来源期刊,并收到证书一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粤乐民间"即兴合乐"研究

    唐利
    109-11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粤乐民间合乐,即粤乐民间乐社合奏表演过程.谈及粤乐合乐,离不开"随性、自由"二字,其音响结果区别于西方乐谱的严格限定,大多是"自由加花"的即兴行为,不会出现两次同样的表演.本文以粤乐合乐为研究对象,运用"音乐表演民族志"的理论,关注表演语境中音乐形态的生成过程,对特定文化场域中玩家的"在场性"互动配合进行分析与审视,解读民间粤乐玩家建构一场即兴合乐表演的过程.

    粤乐即兴互动配合音乐形态

    仪戏交融——西藏传统觉木隆派藏戏用乐研究

    黄维
    116-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藏传统觉木隆派藏戏表演由温巴顿(开场)、雄(正戏)、扎西(结尾)三部分组成,温巴顿和扎西具有很强的仪式性,而这两部分又与正戏并列,使觉木隆派藏戏具有仪戏交融的属性.本文的研究重点是觉木隆派藏戏音乐在仪戏交融上的体现,即音乐的仪式性与戏剧性.笔者认为,温巴顿和扎西的用乐主要体现为"因仪式定曲",即在固定的仪式环节运用固定的唱腔,每一阶段的音乐及表演行为都有所指,有其相对应的功能和作用;正戏部分则主要体现为"因人定曲",即音乐重在塑造人物角色和表达情感.

    觉木隆派藏戏仪戏交融音乐布局用乐规则

    "中国音乐期刊网·预印本平台"介绍

    130页

    庆阳唢呐音乐结构灵活性特征研究

    苏秋如
    131-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庆阳唢呐,是以唢呐为主奏乐器的鼓吹乐,流行于甘肃省庆阳地区,2006年获国务院批准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选择庆阳唢呐曲牌中的只曲、套曲,聚焦实际表演、文献乐谱中音乐结构所呈现的不同层面的固定与变化现象,即比较分析庆阳唢呐代表性只曲曲牌[小开门]和[担水],总结同一曲牌的若干变体规律.对庆阳唢呐文献收录中的全部套曲(16首)与实际演奏中的套曲进行分析,研究其头、身、尾的组合与变化规律.进而,从只曲、套曲的各类变化中,总结庆阳唢呐音乐结构的灵活性特征与社会文化成因.

    庆阳唢呐音乐结构灵活性只曲结构套曲结构

    表演科学的前沿进展与中国音乐院校的新文科建设——从音乐表演研究国际学术论坛暨跨学科系列讲座谈起

    杨健于阳钱仁平
    139-151,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表演科学作为基础学科长期引领并支撑着西方音乐表演研究与教学实践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也具有突出的跨学科亲和力与国际参与度.表演科学自20世纪末开始的飞速发展与早年被归入体系音乐学范畴下的音乐声学、心理学等实证型学科具有密切的历史渊源.而到了21世纪初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这些科学实证的基础又使得在数字人文大背景下的数字音乐学得以快速步入正轨,共同推动着表演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以及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等不少世界顶尖院校都设有与表演科学相关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对于促进学科交叉融合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非常值得我国音乐院校在新文科建设中借鉴学习.

    表演科学音乐表演研究数字音乐学新文科交叉学科

    解析维也纳的标志性声音——数字音乐学与表演科学的FAIR方法

    维尔纳·格布尔(Werner Goebl)大卫·魏格尔(David M.Weigl)钱达·范德哈特(Chanda VanderHart)罗楚然...
    152-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奥地利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Universität für Musik und darstellende Kunst Wien,mdw)音乐声学系—维也纳声音风格研究所(Institut furmusikalische Akustik-WienerKlangstil,IWK)是致力于音乐声学、表演科学、心理声学与音乐心理学的跨学科研究所,近年来完成了许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项目.其中,在2021年9月开始的奥地利科学基金项目"维也纳的标志性声音:量化分析维也纳爱乐乐团新年音乐会"中,IWK团队采用可发现、可获取、可互操作以及可重复使用(Findable,Accessible,Interoperable,and Reusable,FAIR)的数据管理模式来探索这一著名文化名片的全方位特征,扩展了语义音乐信息的工作流程,有效助力了数字音乐学与表演科学的突破性发展,同时也向更广泛的数字音乐研究群体提供了能重复使用的数据集,并为跨领域出版实践的深入对话奠定了基础.

    音乐表演科学数字音乐学维也纳爱乐乐团新年音乐会音乐信息检索

    卡拉斯的薇奥莱塔之诠释特征解析——写在"歌剧女神"诞辰百年与威尔第《茶花女》首演170周年之际

    黄莺
    163-170,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出生于美国的希腊女高音玛利亚·卡拉斯(Maria Callas,1923-1977)被公认为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中薇奥莱塔的最佳饰演者之一.本文在梳理历史背景的基础上,采用可视化分析等前沿手段对她演唱《饮酒歌》《啊,他也许是我渴望见到的人》与《永别了,过去的美梦》等重要唱段的现存音像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卡拉斯在她职业生涯的黄金八年对薇奥莱塔的演绎日臻完美,且呈现出忠实于乐谱、从音乐本身出发来进行创造性诠释,以精准表达戏剧性效果的超前理念.

    玛利亚·卡拉斯《茶花女》薇奥莱塔可视化分析音乐表演研究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计算机可视性数字化分析——以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为例

    王遒
    171-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演奏录音进行分析,运用计算机辅助的多种可视化工具对不同钢琴家的演奏风格展开探究,分析了不同演奏录音中的速度和力度变化以及不同(学派)钢琴家对同一作品演奏的诠释差异.

    贝多芬"热情"奏鸣曲可视化分析钢琴演奏版本新型教学模式

    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戏曲音乐元素"的腔化修辞

    张智军
    182-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戏曲音乐元素"是中国作曲家在创作中大量运用的材料之一,其"腔化"特征尤为体现戏曲本质.本文基于前人大量的研究文献,通过对多部中国当代音乐作品中"戏曲音乐元素"的腔化修辞手段进行分析,来提炼"戏曲音乐元素"之旋律腔化修辞、结构腔化修辞、音腔腔化修辞及混响腔化修辞等不同手段的实践路径及特征.

    当代音乐戏曲元素腔化修辞

    梦的游履——沈叶《旅行者的梦》之音响叙事模式研究

    姚和谷
    192-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旅行者的梦》是作曲家沈叶的一部现实题材音乐作品.作品中,他通过一个故事的阐述引申出对于环境污染问题的思考.本文旨在从叙事理论出发,以叙事学作用于文学作品叙事模式研究的一般手法为指导,通过对作品叙事手法与叙事结构的研究,来探索《旅行者的梦》这部作品的音响叙事模式的形成方式.

    音响叙事《旅行者的梦》沈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