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刘迁

半月刊

1004-2377

zazhi2008@163.com

010-51280025(李健)

100084

北京市清华大学84-1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Journal zhonghua shaonia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中化学反思教学应用分析

    石书花
    229-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高中化学培养模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以往的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逐渐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批判式教学模式转变。高中化学课程在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为根本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要不断的对自身教学方式进行反思,提高自身教学质量,学生要通过老师的引导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提高自己化学素养,在反思的教育中达到教学相长。

    高中化学反思性教学概念元素化合物

    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抽象画教学探微

    孙飞雨
    230-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美术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分成不同的课型,其中之一便是欣赏课,在欣赏课当中,捕捉抽象的艺术美,一直是广大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的一个课题。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它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艺术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方法要有别于其他学科。艺术更为讲究的是情感的投入与心灵的交流,否则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而在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抽象美术作品。学生在欣赏这些抽象美术作品时,总是以像与不像来评判,或者说看不懂,难以理解和接受。就这一教学难点,谈一谈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抽象画教学。

    高中美术抽象画

    关于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探讨

    王艳叶
    231-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探究解决语文学科的问题为主,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笔者根据教学实践认为,只要处理好设计研究、组织专题探讨和延续性研究这三方面的有关问题,语文学习必能教学相长。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类型多种多样。就其特点来说可以分两大类:其一是专题性研究。其二是非专题性研究;就其内容来说,也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是关于语言的研究,其二是关于文学的研究。下面就专题性研究和非专题性研究谈谈有关体会。

    研究性学习非专题性研究专题性研究

    导学案课堂模式下的高中化学教学之我见

    程志强
    232-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就是说,教给学生的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获取知识的方法,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得也是这个道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促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新课程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提了出来。

    高中化学学案导学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刍议

    李勇
    233-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以传授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自学创新能力为目的,是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与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时代主题相一致的。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还需要我们不断去摸索。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刍议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渗透

    张岩芳
    234-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与人们对于客观审美对象的具体感受,以及与之相关问题的科学。教学是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改变人们思想、意识活动的教育手段与过程。翻开语文课本,我们就会发现:那美不胜收的画面、精彩的修辞、优美的语言等,无一不具备美学的内容。其实,美学与语文教学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人们常说语文难教,我们应当反思在教学实践中,是否将语文视为美学载体,从审美角度来看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充分挖掘语文的审美因素,把理性与感性、抽象与具体有机统一起来,从而陶冶学生的性情、净化学生的情感、美化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在发现美、热爱美的基础上,进行美的创造。

    语文教学美学渗透

    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赵霞
    235-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素质教育是从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出发,承认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同时又弘扬学生主体精神,促使每个学生得以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满足于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称之为“素质教育”。历史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在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这些知识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充分利用教学等其它方式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充分发挥历史教师作为多种角色的榜样和影响作用,使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获得能力,求得发展,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初中历史教学而言,下面谈谈本人是怎样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

    素质教育自主学习良好氛围现代化教学媒体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探微

    黄琳琳
    236-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乐教育应着眼于学生对音乐感兴趣的学生,有一定的音乐知识,音乐欣赏教学方法,要注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体验到从深层音乐欣赏内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审美能力。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转变教学理念,树立“生本教育”的思想,创建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将对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与其它相关学科及文化联系起来,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并培养学生勇于展现自我的自信心,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自身素养,培养学生终身热爱音乐的兴趣和激情。

    新课程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研究

    王占刚
    237-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的高中历史课程与以往相比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课程目标更加明确;课程类型得以拓展,除了必修课之外,还有选修课供学生课余根据兴趣加以拓展学习;改变了以往的区分为中外的通史体例,用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等阐释历史;建构起专题体系。本文从教师角度探究了新课程改革下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

    新课程改革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关于初中化学教学的探讨

    梁英
    238-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它同农业、能源、材料、资源开发、国防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对实现我国“四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学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内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极易混淆等矛盾,帮助他们过好基本概念关,实验操作关等,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自己在多年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谈点滴体会。

    初中化学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