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刘迁

半月刊

1004-2377

zazhi2008@163.com

010-51280025(李健)

100084

北京市清华大学84-1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Journal zhonghua shaonia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初中数学激励式阶梯教学方法

    宿海菊
    156-156页

    小议语文课堂教学

    潘多辉
    157-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标指出:“学生的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新的学习方式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师成为学习情境的创造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自主探究

    探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韩素江
    158-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情境教学法是高中生物教学落实新课改要求的有效途径之一,笔者在本文中就情境教学法总结了创设情境三个原则,探讨和归纳了情境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学习情境教学法高中生物教学

    “以活动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研究

    张建辉
    159-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以活动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在该模式下,学生的角色从接受者转变为分析者、探究者。这对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对此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活动自主学习研究

    创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张建英
    160-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已不能很好的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势在必行。如何在新形势下创建适应当今教育形势需要的物理实验课教育模式,已成当务之急。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方法

    新课改下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学习与思考

    王彩霞
    161-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的推动下,越来越严格的强调课堂教学和高效课堂;而高效课堂的落实措施和方法则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和师师互动”三大内容,但对于师生互动提出的要求更高;所谓师生互动“是现代教学的一种创造性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互相交流、沟通和合作的方式,分享彼此的想法、经验和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和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教学模式。”。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学习思考师生互动换位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升中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柴丽
    162-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我们必须加强英语口语教学,提升学生口语能力。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那么,如何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需要广大教师深深思索。

    新课改初中英语口语能力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方法浅谈

    曹丽芳
    163-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方法是灵活多样的,要实现教学目标,就如何构建师生的互动关系、教学关系和创新关系,改变单纯接受式的学习,实现学习、探究和互相交流;在“多维互动式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课程、教师与环境、学生与环境之间都存在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因而使整个课堂教学呈现出组织性、规律性和科学性,成为一个统一的灵活系统,运用这样方式方法来实施教学,课堂教学就会生动活泼,充满活力,高效课堂不再是单调、沉闷和程式化;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实施之时,为了更好地上好《品德与社会》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结合自己多年来课堂教学经验以及本校教学实际,对于《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方法,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初见成效,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中积极参与,乐于思考,学习效果大有提高。

    教学方法教学目标针对性适应性灵活性

    如何做好中职学生就业的领路人

    谢佳丽
    164-164页

    探究课改理论实现责任跨越

    张平
    165-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进学校已经好几个年头了,通过对新课程理论的不断学习、深入了解和细心探究,我认为: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各个方面都在原来的基础上具有重大的突破性、科学性和发展性;新课程改革理论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和校长的学校管理都提出了更严、更高和更细的要求;作为一名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和参与学校管理的人来说,要把自己摆在关键的位置,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无愧于自己的圣神职责。

    课改理论学校管理更新观念找准角色改变方式增强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