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孙永华

双月刊

1673-9450

zhssyxf@163.com

010-63138570,63139297

100050

北京宣武区永安路95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jury Repair and Wound HealingCSTPCD
查看更多>>栏目有专家风采、专家述评、论著、经验交流、技术改进、综述、警示、讲座、译文、病例报告、读者作者编者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儿童烧伤创面操作性疼痛非药物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刘芳黄纯渊王凤林马轶美...
    159-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儿童烧伤创面操作性疼痛非药物管理的最佳证据.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系统检索 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Registered Nurses'Association of Ontario、Scottish Intercollegiate Guidelines Network、New Zealand Guidelines Group、Joanna Briggs Institute Evidence-Based Practice Database、American Burn Association、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医脉通、梅斯医学等数据库公开发表的关于儿童烧伤创面操作性疼痛非药物管理的所有证据,包括指南、临床决策、证据总结、推荐实践、专家共识、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为建库至 2023 年 8 月.筛选文献并评价文献质量,从中提取证据并进行评价,总结最佳证据.结果 纳入文献 15 篇,包括指南 3 篇、临床决策 3 篇、证据总结 3 篇、系统评价 6 篇,从疼痛多维度评估与识别,非药物管理原则、方法及注意事项,社会干预,健康教育,建立多学科团队,换药操作技术方面总结出 31 条最佳证据.结论 从 8 个方面总结出 31 条有关儿童烧伤创面操作性疼痛非药物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烧伤患儿创面换药实践提供决策依据.

    烧伤儿童操作性疼痛非药物干预证据总结

    血友病膝关节置换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肺栓塞一例

    张文琦王功腾张业勇张镇斌...
    165-167页

    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术后早期下地时机及效果的研究进展

    黄洁赵丹韩冰刘波...
    168-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腰椎退行性疾病已经成为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需要选择手术治疗,但术后长时间卧床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且并发症发生率大大增加.随着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深入,腰椎患者术后早期下地活动已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学者接受并研究.对术后早期下地的概念及国内外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术后早期下地时机及效果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脊柱外科实施腰椎术后患者早期下地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腰椎老年人早期下地护理

    基于深度学习的皮肤烧烫伤创面图像分割与分类及检测的研究进展

    王瑞张嘉炜张克诚周增丁...
    172-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烧烫伤是常见的皮肤受损致伤原因,需高度重视.既往依靠烧伤专科医师临床经验判断,较难准确评估不同创面深浅等情况,由于光线、创面污秽等原因可能导致评估出现偏差.近年来,基于高级编程语言的深度学习在烧烫伤创面精准评估中的重要性逐步提高.本文通过回顾近几年不同研究人员将深度学习用于烧烫伤创面自动化诊断的研究进展,聚焦于创面图像分割、分类和检测三个关键方向,对不同深度学习技术在其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和归纳,进一步探讨深度学习在患者烧烫伤创面自动化诊断方面面临的挑战,并对其未来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烧烫伤深度学习图像分割图像分类与检测

    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与创面修复的研究进展

    刘高雨罗鹏史春梦
    176-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皮肤创面是最常见的临床病症之一,其修复结局包括再生性修复和纤维化修复.纤维化修复作为成体组织器官最主要的修复形式,不仅会导致组织器官功能障碍,影响美观和身心健康,还加重了医疗经济负担.在创面修复中,如何抑制纤维化修复和促进再生性修复,进一步保持受伤皮肤的完整性和功能性一直是难题.近年来,干细胞和重编程技术的发展为再生领域带来了概念性的革新.其中,成纤维细胞的重编程为难愈性创面的再生修复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本文将概述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点,并重点综述成纤维细胞的重编程在创面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成纤维细胞细胞重新编程创面愈合再生性修复

    YAP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在瘢痕疙瘩发生中的作用

    苏湘鹏王晓张基勋王超...
    180-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瘢痕疙瘩主要是由于皮肤修复过程中出现异常纤维化,打破了细胞外基质合成与降解的平衡,使细胞外胶原过度沉积而形成.目前瘢痕疙瘩的治疗方式以包含手术切除、局部注射、激光、放射治疗的综合治疗为主,但仍有较高的复发率.探究瘢痕疙瘩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对瘢痕疙瘩的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Hippo通路可能是瘢痕疙瘩发生的重要通路之一.Hippo通路下游转录调节因子YAP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同瘢痕疙瘩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联系.本文对瘢痕疙瘩发生过程中Hippo通路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为瘢痕疙瘩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Hippo通路YAP蛋白亚细胞定位瘢痕疙瘩纤维化

    乳癌术后放疗致胸壁放射性溃疡创面的重建流程

    曹彤瑜沈余明
    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放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增多,相关照射部位的放射性损伤也相应增加.为探索乳癌术后放疗致胸壁放射性溃疡创面的重建流程,本研究回顾性分析 2019 年1 月至2021年 12 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收治的乳癌术后放疗致胸壁放射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53 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64 岁.就诊时距乳癌术后放疗时间为3~25 年,平均9.3 年.术前病理检查 3 例癌症复发,2 例沟通后放弃手术治疗,继续就诊于乳腺外科,1 例坚持行手术治疗;8 例术前检查麻醉风险大,存在手术禁忌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均放弃手术治疗.共 10 例未行手术治疗出院,43 例行创面清创及修复手术.其中 27 例清创与修复同期进行,14 例清创 1 次后行创面修复,2 例清创 2 次后行创面修复.创面修复采用的皮瓣为局部皮瓣 2 例,带蒂穿支岛状皮瓣(腹壁上动脉、胸三角)6 例,腹直肌肌皮瓣 29 例,背阔肌肌皮瓣 5 例,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1 例.5 例皮瓣部分坏死,后行清创植皮或(肌)皮瓣修复创面;4 例窦道形成,行皮瓣掀起清创,其中 3 例为本研究早期入院的患者,改为更彻底的清创后此类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本研究认为,乳癌术后放疗致胸壁放射性溃疡创面重建之前首先要明确诊断,排除肿瘤复发和转移;其次,要全面判断患者的手术耐受性,如手术耐受性较好,则进行手术治疗.先清创满意后,再根据患者的创面面积、功能要求和美观要求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果患者出现乳癌复发、转移或存在手术禁忌证,需与患者及家属加强沟通,再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放射性溃疡创面胸壁重建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