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该研究为实验研究.将18只8周龄雄性SD大鼠按照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及糖尿病+二甲双胍组,每组6只.将后2组大鼠制成糖尿病模型,然后在18只大鼠背部各制备4个直径5 mm的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仅在糖尿病+二甲双胍组大鼠创面涂抹二甲双胍F-127水凝胶.观察伤后7、13d创面愈合情况并计算创面愈合率.收集伤后7、13d创面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再上皮化表皮长度,计算表皮和真皮创面直径变化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检测角蛋白10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相对表达;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角蛋白10和PCNA的蛋白表达.最后1个实验样本数为3,其余实验样本数均为8.分析3组大鼠创面组织中角蛋白10、PCNA相对表达与创面愈合率间的相关性,创面组织中角蛋白10相对表达和PCNA相对表达间的相关性.结果 伤后7d,糖尿病组与糖尿病+二甲双胍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分别为81.48%(77.89%,85.53%)、93.04%(92.51%,94.2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97.17%,100%),Z值分别为2.37、-3.36,P<0.05;糖尿病+二甲双胍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糖尿病组(Z=3.45,P<0.05).伤后13 d,对照组与糖尿病+二甲双胍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均为100%(100%,100%),均明显高于糖尿病组的94.47%(90.68%,99.82%),Z值分别为2.90、-2.90,P<0.05.伤后7 d,对照组和糖尿病+二甲双胍组大鼠表皮创面直径变化率均明显高于糖尿病组(Z值分别为3.36、-2.74,P<0.05).3组大鼠伤后7、13d真皮创面直径变化率均相近(P>0.05).对照组、糖尿病+二甲双胍组大鼠伤后13 d创面再上皮化表皮长度均明显长于糖尿病组(Z值分别为3.34、-2.64,P<0.05).糖尿病组大鼠伤后7、13d创面组织中角蛋白10的相对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Z值分别为-3.36、-3.26,P<0.05)和糖尿病+二甲双胍组(Z值分别为3.36、3.15,P<0.05),糖尿病+二甲双胍组大鼠伤后7 d创面组织中角蛋白10相对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Z=3.05,P<0.05);糖尿病组大鼠伤后7、13d创面组织中PCNA相对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Z值均为3.36,P<0.05)和糖尿病+二甲双胍组(Z值均为-3.36,P<0.05).对照组和糖尿病+二甲双胍组大鼠伤后7 d创面组织中角蛋白10蛋白表达及糖尿病+二甲双胍组大鼠伤后13 d创面组织中角蛋白10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糖尿病组(P<0.05),对照组和糖尿病+二甲双胍组大鼠伤后7 d创面组织中PCNA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糖尿病组(P<0.05).对照组和糖尿病+二甲双胍组大鼠创面组织中角蛋白10相对表达和创面愈合率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78、0.71,P<0.05),糖尿病+二甲双胍组大鼠创面组织中PCNA相对表达和创面愈合率呈显著负相关(r=-0.60,P<0.05),糖尿病组和糖尿病+二甲双胍组大鼠创面组织中PCNA相对表达与角蛋白10相对表达均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41、-0.49,P<0.05).结论 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延迟愈合并伴有创面组织KC中的角蛋白10上调及PCNA下调.二甲双胍通过下调创面组织KC中的角蛋白10表达和上调PCNA表达,促进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且创面愈合率与角蛋白10的表达呈正相关,与PCNA的表达呈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