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手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
中华手外科杂志

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

顾玉东

双月刊

1005-054X

zhswkzz@yahoo.com.cn

021-52888215

200040

上海市乌鲁木齐中路12号华山医院内8号楼506室

中华手外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and Surg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198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办刊初期为内部刊物,1993年3月经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编辑部设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编委会拥有国内著名手外科专家51名,现任总编辑为顾玉东院士。以广大手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也适合整形外科、骨科、显微外科和普通外科医师阅读。重点介绍和报道手外科领域中先进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优先介绍各专业中的创新及发明;关注对临床有指导作用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介绍国外的新技术及新进展。目前本刊已经被多家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递进皮下蒂双V-Y皮瓣联合髂骨植骨治疗小儿手指外伤术后钩甲畸形

    印飞顾珺王军林伟枫...
    16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递进皮下蒂双V-Y皮瓣联合髂骨植骨治疗小儿手指外伤术后轻、中度钩甲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我们对7例小儿手指外伤术后钩甲畸形患者,采用同指递进式皮下蒂双V-Y推进皮瓣联合髂骨植骨治疗。随访观察术后矫正手指长度及外观情况,指端感觉评定分级,单丝触觉及两点分辨觉,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估指腹瘢痕情况。结果 术后本组7例患儿皮瓣均全部存活,无感染、皮瓣坏死、骨外露等情况发生,骨愈合时间为4~5周,平均4。2周。术后随访时间为10~35个月,平均19。1个月。末次随访皮瓣色泽、质地良好,重建后指端形态满意,指间关节活动正常,均未出现钩甲畸形。术前手指缺损3~8 mm,末次随访患指缺损1~4 mm,感觉评定分级为S4,单丝触觉2。83~3。61,两点分辨觉为5~8 mm,VSS为2~4分。结论 采用递进皮下蒂双V-Y皮瓣联合髂骨植骨治疗小儿手指外伤术后轻、中度钩甲畸形可有效改善手指长度及钩甲外观,手术操作简单、疗效确切、便于基层推广。

    指损伤外科皮瓣钩甲

    《中华手外科杂志》2024年征订启事

    169页

    游离(足母)趾甲瓣组合第二趾复合组织瓣再造Ⅲ~Ⅴ度缺损拇指

    董书男刘承伟江吉勇黄东...
    170-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游离(足母)趾甲瓣组合第二足趾骨-关节复合组织瓣再造Ⅲ~Ⅴ度缺损拇指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科自2017年4月至2021年6月,以游离(足母)趾甲瓣组合第二足趾复合组织瓣再造Ⅲ~V度拇指缺损患者12例,其中Ⅲ2度缺损7例,Ⅳ度缺损3例,V,度缺损2例。Ⅳ度、V度拇指缺损病例以第二跖趾关节重建拇指掌指关节,术中未予跖趾关节截骨或翻转。术后随访再造拇指外形、感觉、运动及供区恢复情况。结果 本组12例再造拇指全部存活。术后随访12~24个月,所有再造拇指外形接近正常拇指,掌、指骨愈合良好,对掌、屈伸功能满意,指体两点分辨觉0。8~1。5 cm,所有病例供足外形良好,不影响负重、行走。再造拇指功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功能评分:优4例,良6例,可2例。结论 应用游离(足母)趾甲瓣组合第二足趾骨-关节-肌腱复合组织瓣再造Ⅲ~V度缺损拇指,选择合适的血管蒂可为复合组织瓣提供足够的血供,经过术中良好的神经缝合及术后早期科学的康复锻炼,再造拇指萎缩较少,可获得满意的外观功能。

    拇指治疗结果组合再造第1跖背动脉(足母)趾甲瓣

    3D打印导航截骨模板在掌骨截骨矫形中的应用

    侯忠军程旭董阳王春鹏...
    174-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三维重建和3D打印技术制作导航截骨模板,在掌骨矫形中做到三维截骨,精准截骨。方法 自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我们收治8例需要掌骨矫形患者,经X线片及连续螺旋CT扫描,将CT数据导入Mimics 21软件,打印出掌骨三维模型,根据电脑软件设计截骨平面及截骨角度,3D打印出导航截骨模板实体,术前模拟操作,确定最佳截骨方案。术中将实体模板与掌骨贴合固定,沿截骨模板进行截骨,矫正掌骨,克氏针交叉固定,术中、术后摄掌骨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肢体功能。结果 术后8例掌骨截骨角度满意,经6~12个月随访,成角及旋转畸形得到矫正,截骨处骨愈合良好,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优6例,良1例,可1例。结论 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及3D打印导航截骨模板,为掌骨截骨矫正提供了个体定制,精准截骨,优化了手术进程,提高手术精准度。

    掌骨截骨术3D打印精准化

    电针对周围神经损伤大鼠相应脊髓节段神经元铁死亡的影响

    郝小倩张振伟李征余少校...
    17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电针对周围神经损伤大鼠相应脊髓节段神经元铁死亡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60只SPF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20只。除假手术组大鼠以外,其余两组大鼠均建立坐骨神经损伤模型,造模后1 d在"环跳"和"委中"穴进行电针干预,干预28 d后取材。观察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改变和腓肠肌湿重恢复率,并采用HE染色观察坐骨神经和L4~L6节段脊髓神经元细胞形态和数量变化。采用PCR和Western Blot观察脊髓组织GPX4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采用铁离子浓度试剂盒检测脊髓组织铁离子浓度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造模后大鼠均出现坐骨神经功能下降和腓肠肌湿重恢复率降低。电针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显著升高,腓肠肌湿重恢复率显著增加。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出现GPX4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铁离子浓度升高;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脊髓组织GPX4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铁离子浓度降低。结论 电针干预可以促进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同时电针对相应节段的脊髓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与抗神经元细胞铁死亡有关。

    周围神经神经元电针铁死亡

    手指末节撕脱离断伤再植体验

    李中成张晓丽丁伟刘雪涛...
    184-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手指末节撕脱离断再植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 我科自2010年10月至2023年1月收治39例46指手指末节撕脱离断符合再植手术适应证的患者,男29例,女10例;平均年龄35。7岁。示中环指3指1例,示中指3例,中环指2例,单指示指21例,中环指各6例。一期急诊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清创再植术,注意保护重要血管神经组织,自止点去除撕脱指屈深肌腱,修整关节面及骨折端后行远指间关节融合固定,显微镜视下修复动静脉,一般修复1条动脉,指腹、指背各1条皮下静脉,修复2条指神经,精细止血,术后常规显微外科治疗,观察患指血运等及时对症处理。结果 术后患者均随访1。5~6。0个月,平均3。4个月,36例42指存活良好,3例4指再植术后坏死,二期行再植指体去除残端修复2例3指,再造1例1指,术后均痊愈,伤口甲级愈合。结论 手指末节撕脱离断伤,如离断指体完整,无严重挤压挫伤,无严重污染,患者体质耐受手术且要求再植者,一期均应急诊行断指再植,成活率高,再植指体外观、感觉及功能均恢复较好,效果确切,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指损伤再植术手指末节撕脱离断

    复拇指畸形Wassel Ⅳ-A和Ⅳ-B型的诊治进展

    熊钰俞芳
    186-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复拇指畸形Wassel Ⅳ-A和Ⅳ-B型的发病率较高,临床上一般采取切除重建的手术方式,通过个性化切口和皮瓣设计、截骨矫形、软组织重建等方式,最大程度重建保留指的功能和外观,相关临床研究进展快且手术方式多样,本文就这两个亚型的诊治进展进行综合性探讨。

    手畸形,先天性外科手术复拇指畸形WasselⅣ型

    腕舟骨骨折不愈合的研究进展

    王大伟程保国解琛门鸿月...
    190-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腕舟骨骨折是常见的腕骨骨折,其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腕舟骨骨折不愈合涉及的舟骨进行性塌陷将影响整个手腕的结构稳定性。腕舟骨骨折后未及时诊断及治疗将导致骨折不愈合,从而引起患腕关节疼痛及运动功能障碍。本文旨在对腕舟骨骨折导致骨折不愈合的原因及治疗进行综述。

    腕骨舟骨骨折不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