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湖北省医学会编辑出版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湖北省医学会编辑出版部

杨镇

月刊

1001-9030

cjes@cma.org.cn

027-87893475

430064

湖北省武汉市丁字桥路60号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第八届编辑委员会名单

    30页

    环状RNA在胰腺导管腺癌外周血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邓茜曹珍珍孟宇张也...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环状RNA(circRNA)在胰腺导管腺癌(PDAC)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本研究将选择前期在PDAC患者外周血及石蜡标本中筛选出的20个高表达circRNA进行基因敲除后行细胞划痕实验,进一步筛选迁移率具有统计学意义的circRNA,同时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6月间收治的6例早期PDAC癌及癌旁组织及41例PDAC患者的术前外周血,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6种差异circRNA的表达水平,并且采用t检验、非参检验、卡方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结果 细胞划痕实验筛选出6种迁移率具有统计学意义的circRNA,检测出circ_0075346、circ_0005654、circ_0027491在PDAC患者的外周血中显著高表达(P<0.05),而在癌组织中未发现明显差异表达(P>0.05).其中外周血中circ_0075346表达水平与PDAC患者淋巴结转移(x2=6.190,P<0.05),神经侵犯(x2=17.434,P<0.01)有很强的相关性,circ_0005654表达水平与神经侵犯(x2=6.740,P<0.01)有关.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这3种circRNA均对PDAC有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AUC)=0.631、0.700、0.723,P<0.05],多个circRNA的结合可以带来了不同程度诊断特异度和敏感度的提升.结论 circ_0005654、circ_0075346、circ_0027491在PDAC患者外周血中高表达,可能成为潜在评估PDAC诊断及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环状RNA胰腺癌表达生物标志物

    基于集成机器学习模型创建评估胰腺癌预后的吉西他滨耐药基因标签

    王志峰程诗博赵传兵殷涛...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综合机器学习(ML)模型开发新的精确生物标志物,以预测胰腺癌(PC)患者预后及药物敏感性.方法 从公共多中心队列中获取768例患者的数据,并从CTRP-V2.0数据库中检索PC细胞的吉西他滨耐药数据.采用由9种ML算法组成的95个ML模型创建吉西他滨耐药相关基因特征(GRGS).根据GRGS,PC患者被分为高危(共385例)和低危(共383例)两组.通过R4.1.3软件的不同软件包,在纳入队列中评估GRGS预测PC患者总生存率(OS)的风险比(HR);并将CRGS与已发表基因标签进行比较.运用AutodockVina 1.2.2软件筛选药物与GRGS核心基因进行分子对接,记录药物与核心基因的结合能评分.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均采用cox回归模型,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HR评估两组个体之间生存时间的差异,t检验比较连续性变量,c指数值(c-index)用来比较模型和基因标签效能.结果 在95个模型中,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操作+随机生存森林模型(LASSO+RSF)开发的GRGS显示出最高的c-index,在5个队列中的平均值为0.674.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中,CRGS分数较高的PDAC患者,其OS越差[HR=7.40,95%可信区间(CI):4.42~12.41,P<0.01],相较于Grade分级、TNM分期、性别和年龄,CRGS是PADC患者较差OS的独立风险因素[HR=1.07,95%CI:1.05~1.08,P<0.01].与已发表的43个基因标签比较,GRGS在评估多个队列的预后方面表现更佳(c-index=0.94).SMC4是组成GMGS的九个基因之一,达沙替尼结合SMC4蛋白分子的效能为-0.246.结论 GRGS可作为评估PC患者临床预后和全身治疗的有前途的生物标志物.

    胰腺癌机器学习基因特征吉西他滨

    肺炎克雷伯菌外膜蛋白A和黏附素蛋白抗原优势表位融合表达与小鼠免疫保护效果

    白丽民张筱薇李笑眉龚政...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肺炎克雷伯菌(KP)外膜蛋白A(OmpA)和黏附素MrkD优势抗原表位融合蛋白对KP感染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根据(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公布的KP ompA和mrkD序列,通过生信分析选取这两个蛋白的优势抗原表位,经融合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表位序列后克隆至pColdI载体,并转入本科室保存的大肠杆菌BL21(DE3),经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Ni+层析凝胶纯化后获得重组蛋白rAD.rAD经皮下免疫22只BALB/c小鼠,同时设置22只佐剂对照组.完成免疫程序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小鼠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和脾脏体外抗原刺激后细胞因子分泌水平进行测定,并对小鼠鼻腔注射KP,观察免疫后的小鼠存活率和肺脏细菌数量.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分别扩增出ompA和mrkD抗原表位序列,并成功融合,融合片段大小为1 056 bp,与预测大小一致,克隆至pColdI载体后测序,测序正确.重组表达菌BL21(DE3)-pColdI-rAD经IPTG诱导后破碎收集上清纯化,获得可溶性rAD,大小为38.4 × 103,与预测大小一致.rAD 3次免疫BALB/c小鼠后,免疫组抗体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170 667.00±59 121.00比0.00±0.00,t=5.00,P<0.01).KP感染小鼠后,免疫组小鼠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5.00±5.00)%比(0.00±0.00)%,t=22.52,P<0.01],免疫组小鼠肺脏细菌数显著低于对照组[(9 500.00±1 384.00)CFU 比(87 833.00±25 365.00)CFU,t=7.55,P<0.01].脾细胞分离后经rAD刺激,免疫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分泌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15.70±17.21)pg/ml 比(24.00±9.17)pg/ml,t=8.14,P<0.01;(200.30±8.51)pg/ml 比(9.00±3.00)pg/ml,t=36.75,P<0.01;(92.33±6.11)pg/ml 比(9.67±1.53)pg/ml,t=22.73,P<0.01].结论 KP OmpA 和 MrkD 优势抗原表位融合蛋白 rAD,免疫BALB/c小鼠有助于对KP感染的抵抗.

    肺炎克雷伯菌外膜蛋白菌毛蛋白亚单位疫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第八届通讯编委组成人员名单

    43页

    外泌体靶向运载整合素αv/β3的小干扰RNA对未分化甲状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张文新李宁王深常鹏鹏...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通过外泌体靶向运载整合素αv/β3小干扰(si)RNA(si-αv/β3)对未分化甲状腺癌(AT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整合素αv/β3在ATC细胞系(8505C、Hth7)及人正常甲状腺细胞(上海生命科学院细胞所)中的表达;将含内化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iRGD)的质粒转染人源胚胎肾细胞HEK-293T后采用超高速离心法得到靶向外泌体,采用PKH26染色验证其靶向性;进一步通过转染获得靶向运载si-αv/β3的外泌体iRGD-exos-si-av/β3(载siRNA组),将其同8505C细胞共孵育后,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载siRNA组与空载外泌体组8505C细胞内整合素αv/β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检测8505C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两样本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整合素αv/β3在8505C及Hth7细胞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人正常甲状腺细胞(αv:1.04±0.12、0.90± 0.11 比 0.31±0.01,F=50.11,P<0.01;β3:0.93±0.23、0.89±0.16 比 0.33±0.27,F=6.81,P<0.05).iRGD靶向外泌体在细胞中的荧光信号明显高于非靶向外泌体组(47.18±10.39比5.64± 1.43,t=6.86,P<0.05).转染si-αv/β3至8505C细胞后,mRNA水平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αv:0.20±0.01 比 1.21±0.14,t=12.49,P<0.05;β3:0.21±0.02 比 1.01±0.18,t=7.90,P<0.05);蛋白表达水平亦显著低于对照组(αv:0.45±0.03 比 0.88±0.06,t=10.33,P<0.05;β3:0.48± 0.09 比 1.10±0.11,t=9.02,P<0.05).iRGD-exos-si-av/β3 与空载外泌体组分别与 8505 C 细胞共孵育后,前者mRNA水平表达明显低于空载组(αv:0.30±0.08比1.05±0.02,t=16.75,P<0.05;β3:0.27±0.05 比 1.29±0.20,t=8.71,P<0.05);蛋白水平表达亦低于对照组(αv:0.60±0.30 比1.20±0.23,t=5.72,P<0.05;β3:0.24±0.11 比 1.26±0.14,t=16.23,P<0.05).载 si-αv/β3 的靶向外泌体组的细胞增殖率在不同时间点均明显低于空载组[载si-αv组:12h,(1.84±0.34)%比(3.86±0.47)%,t=6.07,P<0.05;24h,(2.70±0.28)%比(6.52±0.29)%,t=15.99,P<0.05;48h,(3.62±0.25)%比(8.93±0.15)%,t=31.16,P<0.05;载 si-β3 组:12h,(2.07±0.15)%比(3.86±0.15)%,t=6.35,P<0.05;24h,(3.48±0.10)%比(6.52±0.29)%,t=16.98,P<0.05;48 h,(3.85±0.22)%比(8.90±0.15)%,t=32.62,P<0.05].划痕 24h 和 48h 载 si-αv/β3 的靶向外泌体组的细胞迁移率均低于空载组[24 h:载si-αv组为(13.00±1.10)%比(36.00±4.00)%,t=9.60,P<0.01;载 si-β3 组为(7.00±1.60)%比(36.00±4.00)%,t=11.34,P<0.01;48 h:载si-αv 组为(17.00±1.20)%比(65.00±2.50)%,t=28.89,P<0.01;载 si-β3 组为(22.00± 1.80)%比(65.00±2.50)%,t=24.01,P<0.01].载si-αv/β3组的细胞迁移数均低于空载组[载si-αv 组:(3 361.67±860.52)个 比(7 620.67±1 008.46)个,t=5.56,P<0.05;载 si-β3 组:(2 868.33±1 499.92)个 比(7 620.67±1 008.46)个,t=4.55,P<0.01].结论 iRGD 靶向外泌体运载si-αv/β3通过下调ATC细胞中整合素αv/β3的表达有效减弱其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外泌体甲状腺癌整合素αv/β3小干扰RNA

    关于一稿两投和一稿两用问题处理的声明

    48页

    三阴性乳腺癌中linc00921通过靶向调控微小RNA-9-5p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张洁冀宏韩朋田志胜...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中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921靶向调控微小RNA(miR)-9-5p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外科三阴性乳腺癌及癌旁标本共3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linc00921与miR-9-5p表达的相关性;将MDA-MB-231细胞分为linc00921过表达组和对照组,利用细胞侵袭实验观察其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linc00921对miR-9-5p表达的影响;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linc00921与miR-9-5p的关系;将细胞分为 miR-9-5p mimics+linc00921 组和 miR-NC+linc00921 组,观察 linc00921 影响细胞的侵袭能力是否与miR-9-5p有关.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过表达linc00921组侵袭细胞数[(154.50±12.06)个]低于对照组细胞[(400.50±6.36)个,t=61.500,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结果表明,linc00921可与miR-9-5p结合,并降低MDA-MB-231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0.41±0.04比1.03±0.09,t=17.570,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linc00921与miR-9-5p 两者表达呈负相关(r=-0.484,P<0.05);挽救实验结果证明 linc00921+miR-9-5p mimics组侵袭细胞数明显高于 linc00921+miR-NC 组[(335.50±14.84)个 比(122.50±4.94)个,t=30.430,P<0.05].结论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921可通过靶向调控miR-9-5p影响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

    三阴性乳腺癌linc00921微小RNA-9-5p侵袭

    微小RNA-543靶向调控RNA结合蛋白47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王冰雨刘文博宋步云李勇...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微小RNA-543(miR-543)通过抑制RNA结合蛋白47(RBM47)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和机制.方法 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技术检测40例新鲜胃癌和癌旁组织中miR-543表达;检测正常胃上皮细胞株GES-1和胃癌细胞株MKN45、NCIN87、AGS中miR-543的表达.分析miR-54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生物信息学分析miR-543的生物学功能和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miR-543和靶基因RBM47之间调控关系.应用miR-543抑制物(inhibitor)干扰胃癌AGS细胞株中miR-543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胃癌细胞株AGS增殖、侵袭、迁移能力;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GS中人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RBM47、组织抑制剂1(TIMP1)表达.数据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miR-543在胃癌组织中(2.476±0.812)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1.165±0.295,t=9.880,P<0.01),在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均高于 GES-1(1.130±0.141,t=9.842,P<0.05;t=13.17,P<0.01;t=35.07,P<0.01),miR-543在AGS细胞株中表达量最高(5.120±0.545).miR-543表达与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有关(阳性例数:27).富集分析结果显示miR-543与多种生物学过程有关,RBM47基因是miR-543下游靶基因.RBM47基因在胃癌组织中表达(0.663±0.251)低于癌旁正常组织(1.604±0.613,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BM47基因与miR-543负相关(r=-0.724),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miR-543直接抑制RBM47表达.用miR-543 inhibitor转染AGS后,胃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明显下降(P<0.01);Cyclin D1、MMP-9 的 mRNA 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而 RBM47、TIMP1 的表达明显增高(P<0.01).结论 miR-543可通过抑制RBM47表达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能力.

    胃癌微小RNA-543RNA结合蛋白47侵袭迁移生物信息学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已发表论文检索渠道

    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