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湖北省医学会编辑出版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湖北省医学会编辑出版部

杨镇

月刊

1001-9030

cjes@cma.org.cn

027-87893475

430064

湖北省武汉市丁字桥路60号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并发心力衰竭相关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王阳张卫红朱旭
    162-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心力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心力衰竭发生风险的Nomogram模型.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施手术的607例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有无并发急性心力衰竭分为心力衰竭组(n=76)和无心力衰竭组(n=531),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利用R软件构建Nomogram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年龄[比值比(OR)=1.044,95%可信区间(CI):1.008~1.081]、高血压(OR=2.800,95%CI:1.503~5.217)、冠心病(OR=1.941,95%CI:1.122~3.356)、房颤(OR=4.486,95%CI:2.158~9.323)、血红蛋白浓度(OR=0.964,95%CI:0.943~0.985)、红细胞分布宽度(OR=1.155,95%CI:1.025~1.303)是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并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危险因素构建Nomogram模型,风险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3(95%CI:0.759~0.825);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的预测风险与实际风险一致.结论 年龄、高血压、冠心病、房颤、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分布宽度是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并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的Nomogram模型能有效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心力衰竭的发病风险.

    老年人髋部骨折心力衰竭危险因素列线图

    本刊文稿中容易出现的错别字及不规范用语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
    165页

    一种股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小鼠模型的构建

    刘秋雷车媛杨燎刘硕...
    166-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小鼠下肢股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方法 选择8周龄载脂蛋白E敲除(ApoE-/-)的C57BL/6雄性小鼠16只,购自北京华阜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股动脉袖带置入组(对照组,8只)和股动脉袖带置入+串联结扎组(模型组,8只).两组小鼠先高脂饮食诱导4周,然后分别行手术干预,再继续高脂饮食8周,实验周期总计12周.利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成像评估狭窄效果,实验终点对小鼠股动脉进行取材,采用病理形态观察等方法判断股动脉斑块形成情况,组间比较采用非配对t检验.结果 模型组小鼠股动脉(术前血流灌注-术后即刻血流灌注)/术前血流灌注高于对照组[(40.630±6.116)%比(3.000± 1.852)%,t=16.650,P<0.01].模型组小鼠股动脉可见明显的斑块形成且股动脉管腔狭窄严重,对照组小鼠股动脉未见明显斑块形成且股动脉管腔未见明显狭窄.模型组小鼠股动脉可获得管腔面积(内膜下面积)/内弹力板下面积低于对照组[(20.880±3.885)%比(67.890±3.530)%,t=20.030,P<0.01].结论 采用股动脉袖带置入联合串联结扎可有效构建股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小鼠模型.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血流动力学炎症

    本刊对论文中化学元素与核素符号书写的要求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
    170页

    新型侧翼型接骨板治疗股骨远端蝶型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朱擎郑钧文董永乐李海俊...
    171-172页

    利那洛肽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及对肠道菌群、炎性因子的影响

    李秦帆王顺才陈志祥
    172页

    恶性腹膜间皮瘤治疗方案研究进展

    刘树洋刘彤李亮亮季福建...
    173-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恶性腹膜间皮瘤是临床罕见的恶性肿瘤,因其发病隐匿且缺乏特异性表现,治疗手段匮乏,仅有少部分人群可以接受手术治疗.随着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同时,大量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相关临床试验也为腹膜间皮瘤患者提供了治疗思路,增加了全身治疗方案的可选择性.本文拟对恶性腹膜间皮瘤的治疗方案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恶性腹膜间皮瘤肿瘤细胞减灭术腹腔热灌注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

    细胞来源脱细胞基质促进软骨修复研究进展

    牛大伟符培亮
    176-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节软骨损伤是一种常见关节疾病,也是造成关节组织退行性改变的始动因素.关节软骨难以实现自我修复,尽管已采取关节镜下清理、微骨折、骨软骨移植和软骨细胞移植等手段开展治疗,但临床疗效仍不满意.随着软骨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伴随一系列功能性生物材料的创新应用,为解决软骨修复难题带来希望.细胞来源脱细胞基质(C-dECM)是一类具有天然三维网络结构的生物材料,区别于组织来源的脱细胞基质,主要利用离体细胞分泌沉积后获得,不仅能为细胞提供类似原始微环境的结构支持,还具有调节细胞黏附、迁移、增殖和分化等行为的生物活性,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软骨损伤修复领域并获得了良好修复效果.本文主要围绕近年来C-dECM促进软骨损伤修复的主要来源、制备方法和应用形式进行综述,并聚焦C-dECM的未来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细胞来源脱细胞基质关节软骨损伤修复再生软骨组织工程

    人源化免疫系统小鼠模型深入探索肝癌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徐俊明张广权史宪杰
    182-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患病率逐年升高,特别是中晚期肝癌的预后非常差.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型替代治疗方案.然而,由于肝癌的免疫微环境复杂,现有治疗方案只在少数人群中有效.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人源化免疫系统小鼠模型对于深入研究肝癌进展中的免疫机制、开发新型免疫治疗方案并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非常重要.本综述从肝癌特殊的免疫微环境出发,总结了目前不同人源化免疫系统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优缺点,包括基于造血干细胞和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模型.随后探讨这些模型在肝癌免疫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例如肝癌机制的研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验证以及免疫细胞过继回输疗法等.最后,提出人源化免疫系统小鼠模型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为进一步研究肝癌个体化免疫治疗提供参考.

    肝癌动物模型免疫治疗

    长链非编码RNA 00461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王旺彪孙刚
    187-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链非编码RNA 00461(linc00461)是长链非编码RNA家族中的重要一员,近年来备受关注.随着linc00461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其除了在包括糖代谢在内的多种生物学过程中起重要调控作用外,同时在癌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促癌作用.linc00461已被证实在多种恶性肿瘤患者的细胞和组织中差异表达,通过调控功能靶基因影响恶性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及转移,并且linc00461的表达模式与恶性肿瘤的耐药性产生和预后相关,这将为肿瘤治疗的个体化和精准化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本综述总结了 linc00461在神经胶质瘤、头颈鳞状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肾细胞癌、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机制.

    长链非编码RNA长链非编码RNA00461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