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湖北省医学会编辑出版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湖北省医学会编辑出版部

杨镇

月刊

1001-9030

cjes@cma.org.cn

027-87893475

430064

湖北省武汉市丁字桥路60号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药消瘿方合并微波消融对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影响

    郭平波鲁剑梅胡琴
    2812页

    CXC趋化因子受体4在甲状腺癌中表达变化及与患者预后和免疫浸润的关系

    朱厚圩郭向林朱于临
    2813-2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在甲状腺癌中表达变化及与患者预后和免疫浸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山东省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98例甲状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癌旁组织和甲状腺癌组织CXCR4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采用Oncomine数据库、Kaplan_meier Plotter数据库、TIMER数据库分析CXCR4基因表达与甲状腺癌免疫细胞浸润以及预后的关系.组间计量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癌旁组织CXCR4 mRNA表达水平(1.05±0.20)明显低于甲状腺癌组织(2.00±0.22),差异用统计学意义(t=31.480,P<0.05).癌旁组织CXCR4 mRNA表达水平(0.69±0.25)明显低于甲状腺癌组织(1.45±0.24),差异用统计学意义(t=21.550,P<0.05).数据库大量本分析结果显示癌旁组织中CXCR4 mRNA表达水平(1.57±0.52)明显低于甲状腺癌组织(3.41±0.68),差异用统计学意义(t=8.914,P<0.05).CXCR4基因表达与激活自然杀伤细胞和M0型巨噬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498、0.399,P<0.05).CXCR4基因表达与静息状态自然杀伤细胞比例、静息状态记忆CD4 T淋巴细胞、静息肥大细胞和单核细胞比例呈负相关(r=-1.524、-1.948、-3.102、-2.145,P<0.05).CXCR4 高表达甲状腺癌患者总生存时间[(12.52±3.14)个月]明显低于CXCR4低表达者[(22.41±4.5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3.108,P<0.05).结论 CXCR4 mRNA和蛋白质在甲状腺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增加,并与患者免疫细胞浸润密切相关,CXCR4表达越高,患者预后越差.

    CXC趋化因子受体4甲状腺癌预后免疫浸润

    中华医学会关于论文采用不同文种进行再次发表的规定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2816页

    采用泛免疫炎症值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状态的临床研究

    田卓宛习一清魏蕾陈芳芳...
    2817-2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泛免疫炎症值(PIV)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状态的预测作用及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 纳入2017年1月至2024年8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就诊的330例患者,分为腋窝淋巴结病理完全缓解组(ypN0组)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组(ypN+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逐步筛选变量以构建列线图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和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模型区分度和校准度,使用净重新分类指数(NRI)和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评价引入PIV指标后预测性能改进情况.结果 PIV是新辅助化疗实现ypN0的独立影响因素[比值比(OR)=0.424,95%置信区间(CI):0.220-0.801,P<0.05],构建出包含PIV指标的预测模型AUC为0.873(95%CI:0.836-0.909),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观测结果高度一致(x2=4.790,P>0.05),NRI和IDI值分别为0.383和0.016.结论 本研究构建出包含PIV指标的列线图模型可有效评估腋窝病理完全缓解率.

    泛免疫炎症值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新辅助化疗预测模型病理完全缓解

    髓源性抑制细胞在胆道闭锁患儿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张梦欣马俊妮张茜李康...
    2821-2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在胆道闭锁(BA)外周血和肝组织中表达及其与肝门空肠吻合手术(HPE)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9月在武汉协和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30例胆道闭锁患儿(BA组)和2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儿外周血中MDSCs表型和比例,以及产生的精氨酸酶1(ARG-1)活性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水平的变化.随后,评估两组患儿肝组织MDSCs表达及其与炎症及纤维化分级的相关性,以及外周血MDSCs与HPE术预后的关系.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组间差异和Spearman检验分析变量间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患儿比较,BA组外周血中MDSCs(HLA-DR-CD33+CD11 b+)水平高于对照组[(34.85±1.35)%比(15.50±5.20)%,t=6.238,P<0.05],且 MDSCs 产生 ARG-1 和iNOS 高于对照组[(8 823.33±376.34)MFI 比(5 633.33±500.83)MFI,t=-8.820,P<0.001;(9 623.33±851.25)MFI 比(6 310.00±511.18)MFI,t=-5.780,P<0.01].BA 组肝脏组织中MDSCs比例高于对照组[(4.90±0.93)%比(0.60±0.06)%,t=8.029,P<0.01],升高的细胞亚群主要是单核细胞样 MDSCs(HLA-DR-CD33+CD11b+CD14+CD15-)[(38.73±1.65)%比(1.77±0.12)%,t=38.69,P<0.001],且BA组肝组织中CD33+和CD11b+细胞数量与汇管区炎症(r=0.517、0.567,P<0.05)和肝纤维化分级(r=0.506、0.521,P<0.05)存在显著相关性.HPE术后1年,自体肝存活患者外周血MDSCs的ARG-1和iNOS水平高于非自体肝存活患者[(2 380.00±280.00)MFI 比(1 626.67±166.23)MFI,t=-4.007,P<0.05;(4 066.67±435.58)MFI 比(3 156.67±190.09)MFI,t=-3.316,P<0.05].结论 BA患儿外周血和肝组织中MDSCs呈高表达,术后1年自体肝存活率与MDSCs免疫抑制功能密切相关.

    胆道闭锁髓源性抑制细胞自体肝存活病理特征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经皮肝胆管引流术在治疗高龄患者胆总管结石引起胆管炎的临床研究

    孙明飞刘亚龙李静段文飞...
    2825-28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致胆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观察对象为高龄胆总管结石致胆管炎患者,共60例,收治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PTCD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PTCD联合ERC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肝胆生化指标、炎症指标水平变化,同时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术后观察组消化系统疾病生存质量指数量表(GLQI)总分高于对照组[(127.03±6.52)分比(105.81±5.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67,P<0.05);术后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低于对照组[(34.98±3.75)μmol/L、(24.69±3.81)μmol/L、(64.79±5.86)U/L、(61.09±4.36)U/L 比(58.42±7.62)µmol/L、(37.12±4.54)μmol/L、(77.13±9.32)U/L、(90.12±7.71)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17、11.487、6.139、17.952,P<0.05);观察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低于对照组[(13.08±1.09)×109/L、(1.49±0.38)mg/L、(29.54±2.71)μg/L 比(15.73±1.16)× 109/L、(2.08±0.51)mg/L、(36.48±3.38)µ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19、5.081、8.774,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发热缓解时间以及黄疸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4.43±0.52)、(1.99±0.32)、(2.43±0.46)d 比(5.89±0.97)、(2.87±0.46)、(3.15±0.6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66、8.602、5.162,P<0.05).结论 高龄患者胆总管结石致胆管炎应用ERCP联合PTCD治疗的效果可观,具有应用价值.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经皮肝胆管引流术高龄患者胆总管结石胆管炎

    本刊关于稿件作者署名的要求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
    2828页

    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钟海均吕汪霞凌哲南李龙...
    2829-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C/EBPβ)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浙江省肿瘤医院收集100例胃癌患者的肿瘤及其配对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eal-time RT-PCR检测标本中C/EBPβ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C/EBPβ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计量资料采用Person x2检验分析.结果 在胃癌组织中C/EBPβ蛋白和mRNA的高表达率分别为59.0%(59/100)、69.0%(69/100),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高表达率[13.0%(13/100)、3.0%(3/100)].胃癌组织中C/EBPβ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67.74%比42.11%)、肿瘤部位(52.87%比92.31%)、浸润深度(10.53%比69.14%)、淋巴管侵犯(0.00%比61.70%)、淋巴结转移(0.00%比68.24%)、远处转移(55.79%比100.00%)及TNM分期(4.17%比75.00%)均呈显著负相关(x2=11.833、4.665、21.653、9.140、9.140、3.690、39.328,P<0.05);而与性别(59.72%比53.57%)、肿瘤诊断时年龄(65.52%比54.93%)、肿瘤分化(56.36%比60.00%)、静脉侵犯(52.63%比 61.29%)均无明显相关(x2=0.395、0.940、0.134、0.792,P>0.05).胃癌组织中C/EBPβ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相同的趋势.胃癌组织中C/EBPβ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无显著相关,两者中位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OS:15个月比15个月)(x2=48.439,P<0.05)胃癌组织中C/EBPβ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无显著相关,两者中位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OS:16个月比16个月)(x2=53.175,P<0.05).Cox单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肿瘤浸润深度(HR=2.054,95%CI:1.188~3.552)、淋巴结转移(HR=2.408,95%CI:0.966~6.003)、远处转移(HR=2.663,95%CI:1.063~6.671)及 TNM 分期(HR=2.344,95%CI:1.394~3.941)都与胃癌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P<0.05),但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肿瘤浸润深度(HR=1.404,95%CI:0.691~2.855)、淋巴结转移(HR=1.518,95%CI:0.542~4.256)、远处转移(HR=1.867,95%CI:0.715~4.875)及 TNM 分期(HR=1.642,95%CI:0.803~3.355)都不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C/EBPβ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促进胃癌进展,但并不影响患者预后.

    胃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肿瘤浸润深度转移预后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网上在线订阅通知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2833页

    胃癌组织微小RNA 204-5p、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2D与疾病分期、预后的关系

    傅文杰陆森李鹏飞杜文强...
    2834-28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胃癌患者组织中微小RNA 204-5p(miR-204-5p),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2D(KMT2D)表达与疾病分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武警江苏总队医院120例胃癌患者,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iR-204-5p、KMT2D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根据miR-204-5p及KMT2D的表达将患者分为miR-204-5p高表达组(62例)、miR-204-5p低表达组(58例),KMT2D高表达组(57例)、KMT2D低表达组(63例),比较miR-204-5p/KMT2D高表达与低表达组预后,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后预测效能.组间采用t 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x2检验.结果 癌灶组织miR-204-5p相对表达量(1.78±0.46)低于癌旁组织(2.02±0.53,t=3.746,P<0.05),KMT2D 相对表达量(2.31±0.59)高于癌旁组织(1.88±0.57,t=5.742,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癌灶组织miR-204-5p表达量与KMT2D表达量呈负相关(r=-0.602,P<0.05);胃癌组织miR-204-5p相对表达量在高、中、低分化中分别为 2.08±0.41、1.79±0.47、1.67±0.43(F=7.334,P<0.05),Ⅰ 和 Ⅱ、Ⅲ 和 Ⅳ 期中分别为 1.92±0.46、1.72±0.49(t=2.306,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者中分别为 1.74±0.45、1.98±0.44(t=2.923,P<0.05);KMT2D 相对表达量在高、中、低分化中分别为 2.07±0.49、2.28±0.55、2.42±0.41(F=4.346,P<0.05),Ⅰ 和 Ⅱ、Ⅲ 和 Ⅳ期中分别为 2.14±0.52、2.38±0.60(t=2.347,P<0.05);miR-204-5p 高表达组 3 年生存率为 82.26%,高于 miR-204-5p 低表达组(62.07%,x2=6.126,P<0.05);KMT2D高表达组3年生存率为61.40%,低于KMT2D低表达组(82.54%,x2=6.705,P<0.05);Cox 多因素分析显示,TNM 分期 Ⅲ和Ⅳ期(HH=2.837,95%CI=1.913~4.207,P<0.05)、中低分化(HH=1.679,95%CI=1.241~2.273,P<0.05)、有淋巴结转移(HH=2.156,95%CI=1.625~2.864,P<0.05)、miR-204-5p 低表达(HH=1.823,95%CI=1.352~2.456,P<0.05)、KMT2D 高表达(HH=1.746,95%CI=1.309~2.329,P<0.05)均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miR-204-5p、KMT2D预测胃癌患者3年内死亡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85、2.20,对应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2、0.690,敏感度分别为84.80%、84.80%,特异度分别为51.70%、52.90%,两者联合预测AUC为0.717,敏感度为87.90%,特异度为50.60%.结论 miR-204-5p低表达和KMT2D高表达与胃癌患者的疾病分期、组织分化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两者联合预测3年内死亡风险具有一定价值.

    胃癌微小RNA-204-5p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2D疾病分期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