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湖北省医学会编辑出版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湖北省医学会编辑出版部

杨镇

月刊

1001-9030

cjes@cma.org.cn

027-87893475

430064

湖北省武汉市丁字桥路60号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PCR技术和其在结直肠癌液体活检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李道江江从庆
    425-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液体活检(liquid biopsy)是近年来在肿瘤精准治疗中备受关注的技术,其在结直肠癌的全程管理中起重要作用。液体活检是通过无创的方式分析血液、大便和外泌体等样本,而该项技术面临的挑战是可供分析的核酸物质含量极低,常规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等检测手段无法处理这种低丰度和复杂背景中的靶标,并无法检测到靶标水平的细微变化,而基于聚合酶链反应的数字PCR技术因能解析低丰度靶标并提供高敏感性、高精确度和绝对定量的分析,为解决这一瓶颈提供了可能。本文简要介绍数字PCR的历史、原理、与传统qPCR的区别、商业化和目前的应用场景,并综述数字PCR技术在结直肠癌的各类液体活检样本中的适应性和结直肠癌全程管理中的应用和展望。

    结直肠癌聚合酶链反应活检

    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谵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徐振华孙韧谢杰周准...
    431页

    RNA修饰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马明真郑勇斌
    432-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也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表观遗传因素是介导CRC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基于组蛋白/DNA甲基化修饰等开发的靶点治疗CRC的临床转化效果不够理想。近年来RNA修饰成为表观遗传领域新的研究前沿与热点,随着大样本多组学联合分析与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发现多个RNA修饰相关蛋白在CRC中表现出较好的独立预后价值,并且RNA修饰密切参与CRC的恶性进展、化疗抵抗以及抗肿瘤免疫调节。本文将对RNA修饰在CRC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述评,旨在了解RNA修饰在CRC恶性进展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CRC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结直肠癌RNA修饰表观遗传

    p53/Numb蛋白功能复合体对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张辉祝丽宇叶颖江周静...
    436-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中p53蛋白对Numb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观察两者相互作用对Numb蛋白泛素化降解影响以及对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人结肠癌细胞系HCT116(+)及HCT116(-)[分别为p53野生型及p53缺失型,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ATCC)来源]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基因过表达(Transfection)及RNA干扰(RNAi),再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分别处理或不处理细胞12 h,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了 p53蛋白对Numb蛋白表达量及其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稳定性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53/Numb对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ANOVA),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蛋白表达量差异,统计学方法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Numb的蛋白水平随着p53的蛋白表达水平的逐渐升高而升高,呈剂量依赖性,空白组与p53转染组(2μg和4 μg)Numb蛋白表达水平比值分别为 0。632(0。633±0。008)和 0。137(0。136±0。003),(t=5。332,P<0。01)而 Numb 的mRNA水平随着p53的mRNA表达水平的升高无明显变化[0。892(0。890±0。003)比0。826(0。825±0。006),t=1。232,P>0。05];p53 RNA干扰或不干扰48 h后,Numb的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0。167(0。163±0。001)和 0。536(0。532±0。005),t=3。374,P<0。05),Numb 的 mRNA 水平随着p53的mRNA表达水平的降低无明显变化;同时p53 RNA干扰后,Numb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而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可使Numb的蛋白水平趋于一致[0。753(0。750±0。009)比0。742(0。744± 0。006),t=1。532,P>0。05];当没有MG132时,p53存在情况下的Numb蛋白水平要比p53不存在时的Numb蛋白水平要高,但是此时Numb蛋白水平仍然比MG132存在时的Numb蛋白水平要低;共聚焦显微镜结果示当p53不存在时,Numb主要定位在胞膜及胞质,呈弥散分布;而当有p53存在时,Numb定位于胞质,呈聚集分布并且表达量增多,但p53也有部分是定位在胞质,说明Numb和部分p53共定位于胞质。而在HCT116(p53+)中p53 RNA干扰后作用则与之相反;在HCT116(+)中,转入Numb 48 h后其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增多(13。7%比48。3%,t=4。523,P<0。01),并与DAPT有同向的协同作用(t=4。523,P<0。01);而在HCT116(-)中细胞凋亡数量也增多,但较前者作用稍弱,而相应空白对照组、空载组变化不明显。结论 结肠癌细胞中p53通过与Numb蛋白的结合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影响其蛋白稳定性,通过Numb/Notch通路可能影响结肠癌细胞凋亡。

    结直肠肿瘤p53Numb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凋亡

    鸟苷酸结合蛋白5在结直肠癌中抑制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作用及机制

    马明真王晨红陶功财刘丽翠...
    441-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鸟苷酸结合蛋白5(GBP5)在结直肠癌(CRC)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2月至2021年3月手术切除的15对CRC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RC组织中GBP5表达水平。使用慢病毒转染获得敲低和过表达GBP5的细胞,采用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实验验证GBP5在CRC细胞中的作用。采取转录组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GBP5抑制CRC细胞恶性进展的潜在机制。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GBP5在部分CRC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配对正常组织(1#:0。09±0。01 比 1。00±0。40,t=3。992;2#:0。29±0。20 比 1。00±0。23,t=3。882;3#:0。12±0。02 比(1。00±0。44,t=3。493;15#:0。11±0。04 比 1。00±0。18,t=8。265,均P<0。05);GBP5高表达组患者的生存率更高(Log rank P<0。05)。LV-shGBP5组EdU阳性和S期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49。9±7。5)%比(82。8±9。6)%,t=4。673,P<0。05;(38。9±2。7)%比(49。1± 1。8)%,t=5。441,P<0。05];LV-shGBP5组形成的细胞集落数、侵袭和迁移细胞数高于对照组[(437。33±24。58)个 比(737。00±124。94)个,t=4。076,P<0。05;(103。00±7。94)个 比(172。00±6。92)个,t=11。34,P<0。05;(329。33±103。25)个 比(898。33±133。38)个,t=5。843,P<0。05];LV-shGBP5 组凋亡率低于对照组[(4。98±0。07)%比(2。11±0。11)%,t=39。23,P<0。05]。LV-GBP5组EdU阳性和S期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67。4±9。8)%比(27。6±12。3)%,t=4。377,P<0。05;(54。9±1。7)%比(49。3±2。7)%,t=3。100,P<0。05];LV-GBP5 组形成的细胞集落数和侵袭和迁移细胞数低于对照组[(1 299。67±173。28)个比(991。00±6。56)个,t=3。083,P<0。05;(113。67±19。86)个 比(57。33±16。62)个,t=3。768,P<0。05;(279。66±15。57)个 比(132。67±63。31)个,t=3。905,P<0。05];LV-GBP5 组凋亡率高于对照组[(3。70±0。15)%比(4。65±0。25)%,t=5。689,P<0。05]。结论 GBP5 在 CRC 中表达降低,过表达 GBP5 可抑制 CRC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促进细胞凋亡。

    结直肠癌鸟苷酸结合蛋白5增殖凋亡转移

    前列腺素I2合成酶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并促进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研究

    程华郑勇斌
    445-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脂代谢基因在结直肠癌(CRC)淋巴结转移中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取8例患者淋巴结转移和未转移CRC组织进行高通量测序,结合公共数据库筛选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相关的脂代谢基因,即前列腺素I2合成酶(PTGIS)。在收集的70例CRC组织中验证PTGIS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接下来使用小干扰RNA(siRNA)在CRC细胞系中沉默PTGIS,将细胞分为转染组(siPTGIS)和对照组,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验证沉默效率。采用细胞计数盒(CCK-8)、单克隆实验和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染色分析沉默PTGIS对CRC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Transwell实验分析PTGIS沉默对CRC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影响;采用尼罗绿染色和甘油三酯定量试剂盒检测细胞的脂质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沉默PTGIS的CRC细胞与THP-1共培养24 h后巨噬细胞表型变化。采用免疫荧光(IF)验证PTGIS与M1型巨噬细胞表达丰度的关系,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IHC)显示淋巴结转移的CRC组织中PTGIS的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CRC组织(25。74±1。36比5。10±0。57,t=13。96,P<0。01);PTGIS沉默后CRC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HCT8:CCK-8:0。64±0。01 比 1。06±0。01,t=22。31,P<0。01;EdU:35。20±0。92 比 64。70± 1。62,t=15。75,P<0。01;单克隆实验:761。00±46。36 比 1 672。00±166。70,t=5。26,P<0。01;Transwell 迁移:53。00±1。73 比 92。67±1。20,t=18。82,P<0。01;Transwell 侵袭:27。67±1。20 比65。00±2。08,t=15。53,P<0。01);转染组中脂滴数目和甘油三酯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脂滴:0。39±0。01 比 1。24±0。07,t=10。41,P<0。01;甘油三酯:74。50±1。50 比 142。50±1。50,t=32。06,P<0。01);转染组的CRC细胞与THP-1共培养后M1型巨噬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1。86±0。06比1。00±0。00,t=13。97,P<0。01);PTGIS低表达CRC组织中M1型巨噬细胞表达高于PTGIS高表达CRC组织(1。17±0。01 比 0。66±0。02,t=23。12,P<0。01)。结论 沉默 PTGIS 抑制 CRC 细胞转移并促进巨噬细胞M1极化。

    前列腺素I2合成酶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脂代谢重编程巨噬细胞极化

    欢迎订阅《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
    448页

    经造口顺行灌肠改善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排便功能的临床研究

    胡恒吴超田顺化陈保祥...
    449-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含益生菌溶剂经回肠造口顺行灌肠对低位直肠癌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并回肠造口手术患者术后肛门及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收治的85例因低位直肠癌行ISR并回肠造口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和随访信息,其中未灌肠组60例,含益生菌溶剂顺行灌肠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与临床指标,通过问卷量表,直肠肛门测压,肠镜等评估患者术后肛门及肠道功能等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x2检验或连续校正的x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含益生菌溶剂顺行灌肠组在造口还纳术后1、3、6个月Wexner失禁评分、低位前切除综合征评分(LARS)、6个月梅奥内镜评分(MES)、还纳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非灌肠组[(11。60±1。97)分比(13。23±3。47)分、(9。40±2。50)分 比(11。17±3。65)分、(7。08±1。75)分 比(9。38±2。58)分,t=2。730、2。207、4。757,P<0。05,Z=-2。145、-2。519、-2。165,P<0。05;Z=-3。332,P<0。05;(36。12±13。56)h 比(57。67±16。60)h、(41。88±16。06)h 比(60。15±16。64)h、8%(2/25)比31。7%(19/60),t=5。735、4。657,x2=4。117,P<0。05],在还纳术后1、3、6个月大便失禁生活质量评分(FIQL)高于非灌肠组,Lifestyle/生活方式[(1。69±0。20)分比(1。36±0。21)分、(2。06±0。22)分比(1。77±0。24)分、(2。34±0。25)分比(2。01±0。31)分,t=-6。498、-5。317、-4。744,P<0。05]、Coping/心理应对[(1。67±0。26)分比(1。49±0。27)分、(1。90±0。35)分比(1。73±0。33)分、(2。38±0。35)分 比(2。15±0。37)分,t=-2。715、-2。056、-2。585,P<0。05]、Depression/抑郁[(2。19±0。34)分比(1。81±0。31)分、(2。37±0。47)分 比(2。04±0。50)分、(3。09±0。36)分比(2。76±0。64)分,t=-5。048、-2。827、-2。902,P<0。05]、Embarrassment/社交窘迫[(2。15± 0。66)分 比(1。76±0。55)分、(2。31±0。75)分 比(1。95±0。64)分、(2。61±0。76)分 比(2。22± 0。67)分,t=-2。788、-2。264、-2。284,P<0。05],两组在还纳术后3、6个月肛管静息压(ARP)、肛管最大收缩压(MSP)、直肠最大容积(MTV)、直肠顺应性(R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07±6。17)mmHg比(26。54±4。34)mmHg、(33。46±6。22)mmHg 比(29。33±4。70)mmHg,(97。13±8。23)mmHg 比(90。84±12。07)mmHg、(105。63±8。12)mmHg 比(100。67±13。09)mmHg,(56。50±6。39)ml 比(59。50±8。01)ml、(62。30±6。48)ml 比(63。30±7。90)ml,(5。72±1。27)ml/mmHg 比(5。65± 1。15)ml/mmHg、(8。20±1。52)ml/mmHg 比(7。81±1。54)ml/mmHg,t=-1。478、-1。675、-1。361、-1。018、0。925、0。309、-0。128、-0。568,P>0。05]。结论 通过含益生菌溶剂经回肠造口顺行灌肠可以一定程度改善ISR患者术后肠道功能及排便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加快患者术后肠道恢复情况。

    低位前切除术综合征经括约肌间切除术顺行灌肠益生菌

    本刊关于论文写作中志谢的要求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辑部
    453页

    肿瘤相关钙信号传感器2在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及其调控因子分析

    陈炳合高正杰李帅超谭用...
    454-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肿瘤相关钙信号传感器2在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变化及其上游微小RNA(miRNA,miR)对其表达水平的调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8例结直肠癌临床标本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差异表达的蛋白,选取肿瘤相关钙信号传感器2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癌旁组织和结直肠癌组织肿瘤相关钙信号传感器2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分析两组组织细胞增殖抗原(PCNA)的阳性率;相关性分析肿瘤相关钙信号传感器2与细胞增殖的关系。转录组学分析癌旁组织和结肠癌组织miRNA,筛选差异靶向肿瘤相关钙信号传感器2的miRNA,并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分析miRNA的靶向性。组间计量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双向电泳筛选10个差异的蛋白质,本研究选择差异显著的蛋白肿瘤相关钙信号传感器2作为研究对象。癌旁组织中肿瘤相关钙信号传感器2蛋白表达水平(0。92±0。14)明显低于结直肠癌组织(1。62±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20,P<0。05)。PCNA表达阴性患者肿瘤相关钙信号传感器2蛋白表达水平(1。33±0。13)明显低于结直肠癌组织(1。69±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92,P<0。05)。癌旁组织和结直肠癌组织总计差异miRNA共1 218个,其中上调表达732个,下调486个。发现5个与肿瘤相关钙信号传感器2存在互补的miRNA,分别为miR-488-3p、miR-625-5p、miR-3650、miR-518a-5p 和 miR-204-3p。癌旁组织中 miR-488-3p、miR-625-5p、miR-3650、miR-518a-5p 和 miR-204-3p 表达水平(1。07±0。08、1。07±0。09、1。11±0。15、1。01±0。10、1。15± 0。15)明显高于结直肠癌组织(0。28±0。05、0。30±0。07、0。45±0。08、0。54±0。09、0。69±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50、26。350、14。850、12。600、9。165,P<0。05)。miRNA 对照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共转染细胞荧光素酶活性(0。96±0。07、0。94±0。03、0。92±0。06、0。91±0。08、0。95±0。05)明显高于miR-488-3p、miR-625-5p、miR-3650、miR-518a-5p 和 miR-204-3p 模拟物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共转染细胞荧光素酶活性(0。22±0。06、0。24±0。07、0。34±0。09、0。45±0。08、0。6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41、23。102、18。208、14。231、12。514,P<0。05)。结论 肿瘤相关钙信号传感器 2 在结直肠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受 miR-488-3p、miR-625-5p、miR-3650、miR-518a-5p 和 miR-204-3p等miRNA调控。

    肿瘤相关钙信号传感器2结直肠癌蛋白质组学微小RNA转录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