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湖北省医学会编辑出版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湖北省医学会编辑出版部

杨镇

月刊

1001-9030

cjes@cma.org.cn

027-87893475

430064

湖北省武汉市丁字桥路60号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干扰素/维甲酸联合应用诱导凋亡的相关基因19调控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抑制肾癌细胞生长与增殖的机制研究

    崔林刚文建国何翔飞袁鹏辉...
    1156-1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干扰素/维甲酸联合应用诱导凋亡的相关基因19(GRIM-19)抑制肾癌细胞生长与增殖的具体机制.方法 取自于肾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30例,7例1期,8例2期,8例3期,7例4期),对照组取临近的正常组织(10例).在肾癌细胞过表达GRIM-19后,应用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评估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及其下游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应用噻唑蓝(MTT)(药敏及细胞增殖实验)测定肾癌细胞增殖水平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肾癌细胞的凋亡水平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织比较,GRIM-19在肾癌中表现为低表达,SATA3及其下游蛋白则表现为高表达.应用过表达GRIM-19腺病毒和空载腺病毒感染786-0细胞系,与空载腺病毒感染细胞组(1.62±0.07、1.47±0.08、1.23±0.50)比较,过表达GRIM-19腺病毒感染细胞组中GRIM-19(4.45±1.0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2.11±0.30)和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9(1.87±0.09)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与空载腺病毒感染细胞组(1.68±0.70、0.91±0.30、1.38±0.20)比较,而 STAT3(1.08±0.20)、B 细胞淋巴瘤/白血病-XL(bcl-XL)(0.67±0.40)和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 B1)(0.93±0.09)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此外,干扰素(IFN)-β和ATRA可以抑制肾癌细胞的生长和诱导其凋亡,与IFN-β-GRIM-19组(15.30±2.60)、ATRA-GRIM-19(14.60±2.80)组比较,IFN-β-ATRA-GRIM-19 组(21.70±3.10)显著地增加了(人肾细胞癌细胞系)786-O细胞的凋亡.结论 肾细胞癌中GRIM-19的表达与STAT3诱导基因过度表达密切相关,GRIM-19通过调控STAT3信号通路抑制肾癌细胞生长与增殖.

    肾细胞癌干扰素/维甲酸联合应用诱导凋亡的相关基因19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增殖凋亡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4通过波形蛋白影响肾癌进展

    牛云峰安杰蒋梅玉刘琳...
    1159-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4(STAT4)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机制.方法 基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数据库,比较肾癌中STAT4的表达差异.收集2018年6月至2022年1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医院收治的72例肾癌患者,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q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肾癌中STAT4的表达.细胞的活力测定(MTS)法检测增殖活性,划痕实验检测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侵袭能力.染色体免疫共沉淀(ChIP)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STAT4可作为转录因子与波形蛋白(VIM)结合.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STAT4 mRNA在肾癌中高于正常组织(2.671±2.054比1.012±0.174,t=5.004,P<0.01),STAT4 蛋白的阳性率高于正常组织[73.6%(53/72)比 31.9%(23/72),x2=25.077,P<0.01].将STAT4敲低质粒转染到786-0中,sh-STAT4组的增殖能力降低(2.050±0.139 比 1.606±0.018,t=6.339,P<0.01),迁移能力下降(0.303±0.050 比 0.537±0.050,t=-5.678,P<0.01),侵袭能力受到抑制(820.667±16.563 比 374.667±17.156,t=32.394,P<0.01).荧光素酶实验及ChIP实验发现STAT4与VIM启动子结合,调控VIM转录表达.结论 STAT4在肾透明细胞癌中高表达,并促进肾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STAT4可作为VIM的上游转录因子参与肾癌的发生发展.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4肾透明细胞癌波形蛋白生物学行为

    中华医学会关于论文采用不同文种进行再次发表的规定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1162页

    去泛素化酶USP36通过调控线粒体裂变与融合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肾纤维化

    张建伟高宛生李书强师磊...
    1163-1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去泛素化酶USP36在缺血再灌注-肾纤维化过程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建立体内外缺血再灌注损伤肾纤维化模型,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检测USP36、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及纤维化相关蛋白表达,利用马松(Masson)染色和天狼猩红(Sirius Red)染色评估肾组织间质纤维化,透射扫描电镜观察肾组织中线粒体形态,Mito-Tracker染色观察线粒体裂变与融合,蛋白免疫共沉淀检测MFN2蛋白泛素化修饰.两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ANOVA).结果 小鼠和细胞实验中USP36蛋白表达(1.001±0.125、0.994±0.113)均高于模型组(0.269±0.071、0.195±0.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2、14.23,P<0.01);动物实验对照组 Collagen Ⅰ 和 α-SMA 蛋白表达(1.012±0.070、1.008±0.067)低于模型组(2.899±0.187、2.265±0.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6、17.66,P<0.01);细胞实验对照组Collagen Ⅰ和α-SMA 蛋白表达(1.039±0.081、0.997±0.096)低于模型组(3.067±0.311、2.619±0.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6、18.58,P<0.01);Massion染色和Sirious Red染色显示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细胞外基质沉积;动物实验IRI+Vector组Collagen Ⅰ和α-SMA蛋白表达(3.689±0.460、2.257±0.197)高于 IRI+OE-USP36 组(1.889±0.314、1.525±0.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2、7.36,P<0.01);细胞实验 H/R+Vector 组 Collagen Ⅰ 和 α-SMA 蛋白表达(3.298±0.168、4.309±0.283)高于 H/R+OE-USP36 组(1.409±0.127、1.530±0.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6、18.67,P<0.01);过表达USP36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细胞外基质沉积;IRI+Vector组和H/R+Vector组MFN2 蛋白(0.276±0.063、0.247±0.105)低于 IRI+OE-USP36 组和 H/R+OE-USP36 组 MFN2 蛋白表达(0.789±0.201、0.746±0.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5、9.27,P<0.01).在细胞缺氧复氧过程,过表达USP36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裂变,促进线粒体融合;USP36通过去泛素化MFN2,抑制MFN2蛋白-酶体降解,从而促进线粒体融合.结论 缺血再灌注损伤-肾纤维化过程去泛素化酶USP36通过去泛素化MFN2蛋白修饰,抑制MFN2蛋白-酶体降解从而稳定MFN2蛋白,促进线粒体融合,最终减轻肾纤维化.

    缺血再灌注损伤肾纤维化线粒体融合蛋白2线粒体裂变

    枸橼酸氢钾钠对尿酸结石患者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

    曹程王李胜陈创顾宇伟...
    1168-1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枸橼酸氢钾钠溶石治疗对尿酸结石患者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40例尿酸结石(UAS)患者为UAS组,纳入同时期40例非结石(NS)健康对照者为NS组.对术后有多处残留或肾下盏难以清除的长径>6 mm的结石患者进行枸橼酸氢钾钠溶石治疗.对受试者进行血、尿生化检测,粪便16S核糖体RNA(rRNA)基因测序及短链脂肪酸(SCFAs)含量测定.利用SPSS 22.0、Mothur、R语言和Unparse软件对数据变量进行分析.结果 UAS组血肌酐[92.50(30.25)μmol/L比(73.38±16.95)μmol/L,Z=-3.759,P<0.01]、血尿酸[(505.25±104.96)μmol/L 比(365.75±91.69)μmol/L,t=6.331,P<0.01]高于 NS 组,UAS 组尿 pH 值[5.50(1.00)比 6.00(0.50),Z=-4.194,P<0.01]低于NS组.UAS组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的Ace指数[(181.25±57.38)比 212.89(86.10),Z=-3.579,P<0.01]、Chao1 指数(180.77±57.16 比 232.82±58.84,t=3.932,P<0.01)和 Shannon 指数(2.68±0.51 比 2.95±0.56,t=2.233,P<0.05)低于 NS 组.UAS组患者肠道中拟杆菌属菌[478.13(301.40)比300.06(204.28),Z=-2.365,P<0.05]和梭杆菌属[13.74(99.13)比 0.42(4.43),Z=-4.344,P<0.01]丰度高于 NS 组,毛螺菌属[0.24(19.95)比 9.89(25.19),Z=-2.732,P<0.01]、副萨特氏菌属[0.33(9.66)比 3.77(17.53),Z=-2.142,P<0.05]和双歧杆菌属[0.43(1.17)比 2.12(12.94),Z=-2.719,P<0.01]丰度低于 NS组.15例UAS患者接受枸橼酸氢钾钠溶石治疗.治疗后患者血尿酸水平[(444.67±74.66)μmol/L比(520.67±101.23)μmol/L,t=2.340,P<0.05]、结石最长径[(4.27±1.16)mm 比(9.87±3.52)mm,t=5.846,P<0.01]和结石平均 CT 值[(399.57±78.27)HU 比(501.84±106.90)HU,t=2.990,P<0.01]低于治疗前,尿 pH 值[6.50(0.50)比 5.00(0.50),Z=-4.608,P<0.01]高于治疗前.治疗后梭杆菌属丰度[3.98(53.76)比20.22(168.62),Z=-2.189,P<0.05]低于治疗前,Lachnoclostridium(48.91±22.41 比 26.63±18.30,t=-2.436,P<0.05)、副萨特氏菌属[(35.70±21.93)比0.16(16.91),Z=-2.087,P<0.05]丰度高于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粪便中丁酸水平高于治疗前(1017.05±438.37 比 669.94±258.97,t=-2.156,P<0.05).结论 尿酸结石患者具有独特的肠道微生态特征,枸橼酸氢钾钠溶石治疗能调节该类患者的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对肠道微生物及SCFAs的靶向调节有望提高药物治疗效果,预防结石复发.

    尿酸结石枸橼酸氢钾钠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关于建立"快速通道"的有关规定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1172页

    一种用于气压弹道及超声碎石系统的无线手控装置研发及应用评价

    刘康封凯文周毅彬阳东荣...
    1173-1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发一种混合动力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EMS)的无线手控操作装置并对其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应用的舒适度和疗效进行评估.方法 对现有瑞士 EMS公司碎石系统的脚踏开关进行电路分析,掌握其控制原理,绘制无线控制原理框图,制作样机,进行体外试验,进一步进行初步临床应用与评价.选取2023年5月至2023年9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0例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患者为研究对象,设计《手术易用性、舒适度和碎石效率评分表》,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分为无线手控组和脚控组各10例,对该无线手控系统的易用性、使用舒适度、碎石效率进行评估,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成功研发出无线手控装置样机,体外实验证实可实现无线手控碎石.成功进行无线手控系统的临床应用,结果显示无线手控组的平均易用性得分和平均舒适度得分[(9.70±0.48)、(9.70±0.48)分]均高于脚控组[(6.20±0.79)、(5.30±0.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966、20.368,P<0.01),两组的平均碎石效率分别为(9.30±0.48)%、(9.40±0.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2,P>0.05).结论 该EMS无线手控系统能够在保证碎石效率的同时提高手术的舒适度与操作的灵活性.

    肾镜舒适度无线手控混合动力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

    乙醛酸诱导肥胖小鼠肾草酸盐结石的模型建立

    吴鹏飞刘宇超杨扶涵张文涛...
    1177-1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乙醛酸诱导下肥胖小鼠肾草酸盐结石形成的模型建立与验证.方法 选6周龄健康的无特定病原体(SPF)的C57BL/6N雄鼠24只,经过中国医学科学实验动物研究所质量检测,无特定病原体级,饲养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科创中心实验室;普通饲料统一喂养1周.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2只,采取普通饲料喂养;高脂实验组12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18周,诱导小鼠肥胖模型.将对照组12只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注射乙醛酸的乙醛酸组6只和PBS组(腹腔注射磷酸盐缓冲液)6只.后将高脂实验同样随机分为肥胖乙醛酸组6只和肥胖组6只.乙醛酸组小鼠腹腔注射乙醛酸溶液连续7 d后检测4组小鼠血浆及肾脏中检测的草酸盐含量,比较4组小鼠草酸盐含量变化.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结果 4组小鼠的初始体重由(21.45±2.54)g到对照组(36.42±2.38)g,高脂实验组(44.91±2.89)g,体重相差大于20%.PBS组、肥胖组、乙醛酸组、肥胖乙醛酸组小鼠血浆中的草酸盐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BS组比乙醛酸组:(57.18±39.60)μmol/L比(281.11±33.54)μmol/L;PBS组比肥胖组:(57.18±39.60)μmoVL 比(529.87±241.61)μmoVL;肥胖组比肥胖乙醛酸组:(529.87±241.61)μmol/L比(1 156.46±186.83)μmoVL;乙醛酸组比肥胖乙醛酸组:(281.11±33.54)μmoVL 比(1 156.46±186.83)μmol/L,t=13.62、5.87、5.41、11.46,P<0.01].PBS组、肥胖组、乙醛酸组、肥胖乙醛酸组小鼠肾脏中草酸盐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BS 组比乙醛酸组:(377.96±148.39)μmol/L 比(805.28±239.49)μmol/L;PBS 组比肥胖组:(377.96±148.39)μmoVL 比(1 386.19±310.36)μmol/L;肥胖组比肥胖乙醛酸组:(1 386.19±310.36)μmol/L 比(3 810.19±477.73)μmol/L;乙醛酸组比肥胖乙醛酸组:(805.28±239.49)μmol/L 比(3 810.19±477.73)μmoVL,t=5.57、6.63、11.46、14.54,P<0.01].结论 肥胖以及腹腔注射乙醛酸可以增加小鼠血浆与肾脏中的草酸盐含量引起肾草酸结石的形成,成功建立出肥胖小鼠草酸盐结石模型.

    肾结石肥胖草酸盐模型,动物

    不同阶段和不同病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和尿中NGAL表达对肾损伤的预测

    叶丹玲陶茜
    1180页

    分泌模块化钙结合蛋白-1在人前列腺细胞的增殖与纤维化中的作用

    吕源叶林朋孙浩郑航...
    1181-1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泌模块化钙结合蛋白-1(SMOC1)在人前列腺中的表达差异,以及SMOC1对人前列腺细胞增殖、凋亡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公共数据库验证SMOC1在人增生前列腺和正常前列腺中的表达差异;利用小干扰RNA(siRNA)干扰SMOC1的表达后检测细胞增殖、周期、凋亡与纤维化.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增生前列腺组织中SMOC1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6.551±0.201 比 1.018±0.026,t=19.035,P<0.001);si-SMOC1 组 BPH-1、WPMY-1 细胞的增殖明显低于对照组(1.087±0.042 比 1.787±0.051,t=-18.348,P<0.001;0.942±0.066 比 1.315±0.063,t=-7.097,P<0.01),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68.310±2.501 比 61.017±1.897,t=5.411,P<0.01;67.673±2.357 比 58.350±2.027,t=5.195,P<0.01),而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细胞比例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950±0.628 比 1.623±0.359,t=12.897,P>0.05;5.040±0.536 比 3.100±0.478,t=4.679,P>0.05).此外,si-SMOC1组细胞周期、纤维化相关标志物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凋亡相关标志物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MOC1在增生前列腺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而且能够促进前列腺细胞的增殖以及纤维化.

    分泌模块化钙结合蛋白-1前列腺增生增殖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