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住宅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住宅科技
住宅科技

蔡鸣墉

月刊

1002-0454

zhuzkj@sina.com

020-64718289

200031

上海市复兴西路193号

住宅科技/Journal Housing Scienc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系国家建设部主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与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类学术期刊。以住宅建设全过程的科技问题为内容,宏观与微观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学术性与实用性兼顾,宣传国家住宅建设技术政策,报道住宅产业优秀成果,以科技进步推动住宅建设产业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历史变迁视角下街区空间特征分析及更新策略——以上海市斯文里及其周边地块为例

    陈泽胤李思颖游智敏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里弄街区作为上海特有的近代建筑空间形式,因其特殊的风貌、肌理、建筑,成为上海城市空间的重要名片.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建设,这些特色空间正从人们的视野中逐渐消失,如何保护里弄遗产、保存里弄记忆,成为城市更新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而基于历史变迁视角下的里弄街区风貌与空间特征变化分析,能够为理解问题产生机制并选取更新策略提供重要依据.文章从历史变迁的角度,以斯文里及其周边空间为例,基于城市设计的方法分析其空间特色、成因机制及现状问题,提出"肌理风貌—功能空间—遗产与场所"3个层面的空间优化策略,以期为相关城市历史空间的保护与更新提供参考.

    历史遗产里弄街区空间特征保护与更新肌理风貌石库门里弄

    人类学视角下建成环境中的传统空间重建——以徐州回龙窝地区为例

    吕彬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城市发展演变的物质载体,传统空间具有人群聚集、繁衍生息的人类学属性,同时也是实现人与城市关系连接的关键媒介,对揭示城市差异性具有重要的价值.文章以徐州回龙窝地区的重建为例,深入分析其地缘线索、住屋与街巷形制、人与环境的关系,并以人类学的视角探究其如何为城市提供价值,以期验证传统空间在塑造城市差异性方面的贡献.

    传统空间人类学城市更新重建价值

    老旧小区公共空间全龄化改造设计探究——以万荣东怡小区为例

    关毅鹏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老旧小区发展现状及社区人口构成趋于全龄化的现状特征,调查不同年龄段人群对社区公共空间的行为活动及心理需求,分析将全龄化的设计理念引入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改造策略的优势;同时结合实例,尝试从梳理社区流线、营造多元化活动空间、打造代际融合共享空间和有效利用附属设施4个方面,开展全龄化公共空间更新设计,探索满足全龄社区的使用需求,实现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的全龄代际融合之路.

    城市更新老旧小区全龄化设计公共空间改造策略

    智慧生态城规划建设:榜鹅策略及其启示

    霍伟高淑淇代志宏
    2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绿色、生态与可持续城镇是未来我国城镇建设的主要方向,深入剖析国外典型生态型城镇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我国生态城镇的建设.文章对新加坡榜鹅地区建设过程进行分析,将榜鹅的发展历程归纳为"两阶段五时期";并进一步总结榜鹅建设的主要策略,包括:长远计划与动态创新结合、实现"智慧生态城镇"建设愿景、多方参与保证规划实施、发展数字创新产业等;最后提出榜鹅智慧生态城镇对我国智慧生态城建设的部分启示.

    智慧城市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榜鹅可持续数字区

    传统建筑地域性的衍化与传承——以吉安至兴国古道沿线家族祠堂为例

    陈炜奇姚赯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吉安至兴国古道是连接古时吉安地区与赣州地区重要的陆上通道,跨越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地区.受不同自然环境与多元文化的影响,古道沿线区域的传统建筑有着丰富的地域特征.文章以吉安至兴国古道沿线的7座家族祠堂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与田野考察等方法,从选址、平面布局、梁架结构方面分析其共性与差异性,总结地域性衍化和传承特征.

    吉安至兴国古道传统建筑地域性家族祠堂赣州

    滇西南少数民族民居中"火塘偏心"现象与形制演变关系

    焦梦婕白寅崧王红军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首先对早期民居形制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指出火塘对空间秩序和空间形制演变的影响;然后,基于2022年7月在滇西南的实地调研并结合文献,提取仍在主室内使用火塘的民居案例,对火塘在主室内的位置偏移现象进行分析,并归纳为单向正中、略微偏心和偏至角落3种类型;最后,以"火塘偏心"为线索,进一步讨论滇西南地区民居形制演变过程,尝试探寻形制演变背后的推进机制.

    滇西南地区民居火塘空间形制演变

    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知识图谱构建

    谢永健王佳宁李宁丛禹霖...
    4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优秀历史建筑管理方法,通过对上海市150幢优秀历史建筑进行深入研究,构建涵盖建筑基础数据、人文保护数据、调查评估成果数据、自动化监测数据、数字化三维成果数据等本体的知识图谱.该知识图谱的构建可实现建筑的单信息搜索和多条件交叉搜索,还能发现多幢建筑的相同点以及某类建筑潜在的规律,未来还可以将知识推送服务于公众宣传,为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历史建筑知识图谱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融合数据支持与具身循证技术的街道步行安全感知研究——以上海市生活性街道为例

    李琳叶宇陈泳
    47-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行人交通安全是构建宜步行社区街道环境的基本要求,提高步行者在街道环境中行走的感知安全已经成为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关键措施.研究选取上海市29个典型街道采样点,综合运用街景数据、机器学习算法等新近涌现的分析技术,对步行者的交通安全感知展开定量化测度研究.结果表明:人行道宽度、道路机动化特征、近人尺度的界面要素和景观要素等对步行者的交通安全感知具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可用于分析步行安全影响机制、构建步行安全评价体系和提供导控建议,为优化社区街道步行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步行者安全感知街道公共空间虚拟现实街景图像机器学习算法

    公共空间热舒适的时间累积效应探究——序列性空间热单元的识别和划分方法

    陈佳蕙王一黄子硕
    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微气候和物质形态共同作用下,室外空间中各位置呈现出各异的热环境特性,进而形成一系列具有差异性的热单元;由于使用者经历热单元的时序和停留时间不同,空间整体热舒适体验存在显著差异,进而引出热舒适在时间累积效应中的时序问题.将连续的室外热环境划分为有显著差异的热单元,是深入研究时序问题影响整体热舒适规律的基础.文章以具有典型序列空间特征的某大学校园室外步行空间为研究对象,结合热舒适问卷调研、热环境参数实测和数据分析,以平均辐射温度和风速这两个易测度环境参数的差异值为自变量,以热舒适投票差异值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方程,为热单元识别和划分提供可靠和易用的方法.

    公共空间热单元识别划分热舒适风速平均辐射温度

    书讯

    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