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血液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血液学杂志
中华血液学杂志

王建祥

月刊

0253-2727

cnblood82@yahoo.com.cn

022-27304167

300020

天津市和平区南京路288号

中华血液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emat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血液学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报道我国临床和实验血液学及输血研究的新成果以及国内外血液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进展。本刊贯彻党和国家对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反映我国血液学研究的最高水平。本刊设有专论、述评、论著、短篇论著、经验交流、方法介绍、综述、病例报告、临床病例(理)讨论、标准与讨论等栏目,以广大血液学研究人员及临床医务工作者为读者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产硼替佐米联合来那度胺、地塞米松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的多中心、前瞻性、Ⅱ期、单臂研究

    解琳娜王鑫贺强王慧...
    571-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国产硼替佐米联合来那度胺及地塞米松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NDM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此项多中心、前瞻性、单臂临床研究纳入2019年12月至2022年1月7所医院收治的126例NDMM患者,均接受国产硼替佐米联合来那度胺、地塞米松方案(BLD方案)治疗,分析其疗效、预后影响因素及安全性.结果 126例NDMM患者中,118例患者完成4个周期治疗,其中118例的总体反应率(ORR)为93.22%(110/118),≥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率为68.64%(81/118).114例患者完成至少8个周期治疗,ORR为92.98%(106/114),≥VGPR率为77.19%(88/114).18例在完成6~8个周期BLD方案治疗后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ORR为100%(18/18),≥VGPR率为88.9%(16/18).治疗疗程增加与患者≥VGPR率升高呈正相关,且分期和年龄等因素对疗效无显著影响.单因素分析显示,R2-ISS分期Ⅲ期/Ⅳ期、血钙>2.27 mmol/L、6个周期疗效未达VGPR是无进展生存(PFS)的不良预后因素(P均<0.05),6个周期未达VGPR是OS的不良预后因素(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6个周期未达VGPR是PFS较差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2).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19/114),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度至中度,未发现明显心脏及肾脏不良反应.结论 BLD方案治疗NDMM效果显著,具有高危遗传学特征的患者仍可获得较高的≥VGPR率,且整体安全性良好.

    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来那度胺

    关于提供伦理委员会批准文件及受试对象知情同意书的通知

    《中华血液学杂志》编辑部
    576页

    橙皮苷诱导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发生铁死亡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魏俊毅李龙刘慧敏
    577-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橙皮苷诱导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发生铁死亡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CCK-8、EDU-594、Transwell法检测橙皮苷对K562细胞活力、增殖和迁移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K562细胞的凋亡率.采用C11-BODIPY和FerroOrange检测细胞中脂质过氧化和Fe2+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铁死亡相关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表达水平.采用SLC7A11过表达质粒转染细胞后,同样检测脂质过氧化及Fe2+水平.结果 橙皮苷可呈剂量依赖性降低K562细胞活力,IC50值为0.544 μmol/L,选取0.4、0.8 μmol/L的橙皮苷行后续实验.EDU-594、Transwell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0.4、0.8 μmol/L橙皮苷作用24 h后K562细胞增殖和迁移率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同时Western blot法检测显示,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下调,促凋亡蛋白Bax及Caspase-3表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橙皮苷可以提高细胞内脂质过氧化和Fe2+水平(P值均<0.05).铁死亡抑制剂(Fer-1)与橙皮苷联合给药可以逆转橙皮苷对K562细胞的作用.0.8 μmol/L橙皮苷作用组铁死亡相关基因SLC7A11、GPX4 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值均<0.05).SLC7A11过表达可以抑制橙皮苷作用,减轻铁死亡.结论 橙皮苷可通过调控SLC7A11/GPX4轴,促进K562细胞铁死亡.

    白血病,髓系,慢性橙皮苷铁死亡SLC7A11/GPX4轴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儿童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铁过载对疗效影响的临床研究

    晏黎熊昊龙飞陈智...
    586-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铁过载对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儿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疗效的影响.通过对武汉儿童医院血液科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间接受allo-HSCT的74例SAA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移植前铁过载组[血清铁蛋白(SF)>1 000 μg/L]患儿移植前病程更长、红细胞输注量更大、回输CD34+细胞数更多,且铁过载显著延迟了移植后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重建,增加了移植后出血性膀胱炎和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发生率.然而,铁过载对患儿的总生存率和无失败生存率并无显著影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人细小病毒B19感染24例临床分析

    张晋马瑞罗雪宜张晓辉...
    591-5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细小病毒B19(HPVB19)属细小病毒科,红细胞病毒属,与多种人类疾病相关,HPVB19感染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难治性贫血的重要原因之一.此项研究对24例HSCT合并HPVB19感染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旨在整理总结allo-HSCT术后合并HPVB19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与转归,为allo-HSCT后HPVB19感染的管理提供经验.HPVB 19感染患者中位年龄为25岁,感染发生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107d(+107d),有22例(91.7%)患者存在贫血,HGB中位数为77.5(46~149)g/L;新发贫血或血红蛋白持续下降的患者有13例(54.2%).患者的中位住院时长为19 d,在新发贫血或HGB持续下降的患者中,经过静脉丙种球蛋白和(或)抗病毒治疗后HGB平均升高15.69 g/L,10例(76.92%)患者治疗有效.HSCT后出现难治性贫血时应警惕HPVB 19感染;尽管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手段,HPVB19感染患者总体预后较好.

    免疫介导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巨噬细胞归巢及特征分析

    孙玮林赠华王晗贾惠...
    594-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免疫介导的再生障碍性贫血(AA)模型小鼠体内巨噬细胞在不同器官的动态归巢过程、特征.通过磁珠分选出供鼠淋巴结中巨噬细胞并用PKH67荧光标记,参照AA模型制备方法造模后,分析小鼠血常规、骨髓活检及HE染色结果,验证造模效果.在造模的第4、8、12天,收集骨髓、脾脏和淋巴结单个核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PKH67荧光标志供鼠巨噬细胞的动态变化.探究PKH67荧光标志的巨噬细胞,在AA模型小鼠发病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观测到供鼠巨噬细胞归巢到淋巴结并扩增分化,最终转运至骨髓和脾脏.通过蛋白组学质谱分析,初步揭示了巨噬细胞参与AA骨髓微环境激活后的相关免疫炎症反应通路,为病理性巨噬细胞参与AA模型小鼠的发病提供了依据.

    改良MINE方案治疗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和T细胞淋巴瘤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3例并文献复习

    吴迪李淼静李瑶逯彤霞...
    599-6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病情凶险,进展迅速,特别在NK/T细胞淋巴瘤多见.MINE方案为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挽救性治疗方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应用改良MINE方案治疗3例继发于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和T细胞淋巴瘤的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初步显示该方案对NK/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以及对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炎症状态的控制和良好的耐受性.

    VPS33B与GP1BA基因双重杂合变异致血浆VWF水平严重降低: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马思倩白霞曹丽娟马珍妮...
    602-6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例28岁女性,孕期常规体检发现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1%.二代测序未发现其VWF基因外显子区域存在致病变异.由于该患者临床表现与Ⅲ型血管性血友病(VWD)临床特征不符,因此采用三代测序技术对该患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发现该患者父系家族中有多位成员中携带VPS33B基因杂合变异c.869G>C,携带该变异的家系成员均有不同程度的VWF水平降低(39%~56%).同时,先证者还检出GP1BA基因杂合变异c.1474dupA,ACMG及Clinvar数据库判断该变异与"血小板型假性VWD"相关.VPS33B基因杂合变异导致的VWF水平降低家系为国际首次报道,VPS33B基因与GP1BA基因双重杂合变异引起血浆VWF水平严重降低病例之前也未见报道.

    MYD88WTCXCR4MUT华氏巨球蛋白血症1例

    杨水个张慕晨熊杰黄婷...
    606-607页

    以额部肿物为首发症状的多骨累及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

    郭秀丽白敏郗彦凤
    607-6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