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转化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转化医学杂志
海军总医院
转化医学杂志

海军总医院

双月刊

2095-3097

zhuanhuayixue@sina.com

010-66958503

100048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6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信息科

转化医学杂志/Journal Translational Medicine JournalCSTPCD
查看更多>>《转化医学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审批的国内转化医学研究领域内的专业性期刊(CN 10-1042/R,ISSN 2095-3097),双月刊,每双月20日出刊。本刊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主办,空军军医大学陈志南院士任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田光主任担任本刊主编,采用同行评议评审论文,面向全国各级医务工作者。本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等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胃食管静脉曲张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的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

    杨廷廷韩帅孔凡国曲效磊...
    762-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94例EVL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术后随访1年再出血发生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乙型肝炎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患者EVL术后再出血的因素,基于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Hosmer-Lemeshow检验预测模型预测乙型肝炎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患者EVL术后再出血的效能.结果 29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患者EVL术后发生再出血73例,再出血率为24.8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门静脉血栓、Child-Pugh C级是乙型肝炎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患者EVL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抗病毒治疗是独立保护因素(P<0.05).Hosmer-Lemeshow检验基于Logistic回归的预测模型与观测值拟合度较好(P>0.05),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预测乙型肝炎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患者EVL术后再出血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4,效能较高(P<0.05).结论 高HVPG、门静脉血栓、Child-Pugh C级是乙型肝炎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患者EVL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抗病毒治疗是独立保护因素,据此建立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乙型肝炎肝硬化胃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再出血

    超声定量参数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

    龚丽娜于鹏丽顾芳竹王淑清...
    768-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乳腺癌患者超声定量参数与其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 随机从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南京市中心医院和南京鼓楼医院接治的乳腺癌根治术治疗患者中筛选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参考随访复发转移情况分组,复发转移组、未复发转移组分别纳入42例、78例.对比2组临床资料和峰值强度(PI)、最大血流速度(Vmax)、阻力指数(RI)等超声定量参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与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I、Vmax、RI与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及预测价值.结果 对比未复发转移组,复发转移组的PI、Vmax、RI水平以及肿瘤直径>5 cm、淋巴结转移比例均显著升高(P<0.05);肿瘤直径>5 cm、淋巴结转移、Vmax升高、RI升高、PI升高均为影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I、Vmax、RI联合检测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复发转移的诊断曲线下面积(AUC)显著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 超声定量参数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超声定量参数可作为其临床预测指标,其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乳腺癌乳腺超声最大血流速度峰值强度阻力指数复发转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胫骨骨折患者血清miR-378、ADAM10水平与术后延迟愈合的关系及预测能效

    杨震李慧宋龙强
    772-776,7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胫骨骨折患者血清微小RNA-378(miR-378)、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0(ADAM10)水平与术后延迟愈合的关系及预测能效.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12月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行内固定术的胫骨骨折患者150例,根据内固定术后是否延迟愈合分为延迟愈合组(n=42)和正常愈合组(n=108),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iR-378、ADAM10水平.以胫骨骨折患者术后延迟愈合为因变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确定其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378、ADAM10水平对其的预测能效.结果 150例胫骨骨折患者术后延迟愈合发生率为28.00%(42/150).延迟愈合组血清miR-378、ADAM10水平(1.04±0.17)、(1572.70±562.06)pg/mL高于正常愈合组(0.87±0.13)、(1050.23±291.67)pg/mL(t=5.984、5.732,P均<0.05).胫骨骨折患者术后延迟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OR=1.053,95%CI:1.005~1.103,P=0.029)、miR-378(OR=2.362,95%CI:1.596~3.495,P<0.001)、ADAM10(OR=1.003,95%CI:1.002~1.005,P<0.001).血清miR-378、ADAM10水平联合预测胫骨骨折患者术后延迟愈合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1(95%CI:0.818~0.928),大于血清miR-378、ADAM10水平单独预测的0.789(95%CI:0.715~0.851)、0.788(95%CI:0.714~0.851)(Z=2.912、2.686,P均<0.05).结论 胫骨骨折患者血清miR-378、ADAM10水平升高与术后延迟愈合密切相关,血清miR-378、ADAM10水平联合对其有较高的预测能效.

    胫骨骨折微小RNA-378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0术后延迟愈合预测能效

    补肾化瘀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渠媛康文艳王静管贺...
    77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补肾化瘀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北省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60例,按就诊号随机分成对照组(n=130)和观察组(n=130),对照组采用醋酸曲普瑞林(GnRH)治疗,观察组采用自拟补肾化瘀方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复发率,糖类抗原125(CA125)以及疼痛情况.结果 补肾化瘀方可显著提高患者总有效率,降低患者的疼痛、血清CA125的水平以及复发率.结论 补肾化瘀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借鉴.

    补肾化瘀方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醋酸曲普瑞林糖类抗原125

    超声引导下腰方肌筋膜平面阻滞与腹横肌筋膜平面阻滞在腹腔镜腹股沟疝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价值

    李雪峰
    781-7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超声引导下腰方肌筋膜平面阻滞(QLB)与腹横肌筋膜平面阻滞(TAPB)在腹腔镜腹股沟疝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于安徽省阜南县人民医院84例接受超声引导下QLB与TAPB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QLB组(Q组,n=42)和TAPB组(T组,n=42).Q组行腰方肌筋膜平面阻滞,T组行腹横肌筋膜平面阻滞,均给予注射20 mL浓度为0.375%的罗哌卡因.2组受试者均采用统一的麻醉方案,对比2组不同时间点心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神经阻滞持续时间、48 h内补救镇痛使用情况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进食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时间.结果 2组在麻醉前、手术开始、手术30 min、术后4 h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2组IL-6、TNF-α均有所提高(P<0.05),且Q组低于T组(P<0.05).2组术后4、8、12、24 h VAS评分均有所上升(P<0.05),且T组高于Q组(P<0.05).Q组神经阻滞持续时间高于T组(P<0.05),进食时间、下床时间低于T组(P<0.05);Q组术后补救镇痛率低于T组(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略低于T组(P>0.05).结论 QLB较TAPB镇痛效果更佳,且展现出了更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

    超声引导下腰方肌筋膜平面阻滞腹横肌筋膜平面阻滞腹腔镜腹股沟疝镇痛

    曲马多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及对应激反应和膈肌运动影响的研究

    林志远翁嘉全林昕
    787-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曲马多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并研究其对应激反应指标和膈肌运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接受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0例.A组给予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B组给予曲马多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比2组围检查期应激指标[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膈肌运动指标[膈肌运动幅度(DM)、膈肌厚度变化率(DTF)]、麻醉起效时间、操作时间以及麻醉药物使用情况.记录检查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同时使用Richmond躁动-镇静量表(RASS)评估患者的围检查期镇静情况.结果 麻醉后10、20 min,A、B 2组RA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20、60 min,B组的RASS得分高于A组(P<0.05).麻醉后5 min、术毕5 min,B组血清Cor、Ang-Ⅱ均低于A组(P<0.05).麻醉后5、10 min,B组的DM均大于A组(P<0.05);麻醉后5、10 min和术毕,B组DTF均大于A组(P<0.05).A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组的肠镜操作时间、丙泊酚使用总量以及丙泊酚追加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A组(5.00%vs 16.67%).结论 芬太尼、曲马多分别联合丙泊酚均能满足无痛肠镜检查的静脉麻醉需求.但相较于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曲马多复合丙泊酚方案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和对膈肌运动的影响,可降低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由此可见曲马多与丙泊酚联用可能是一种有前景的无痛结肠镜检查麻醉方案.

    曲马多丙泊酚无痛肠镜检查应激反应膈肌运动

    纳布啡联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黄娅婕彭鸿浩黎慧玲覃英...
    792-7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纳布啡联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4年1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02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1例.2组患者均进行气管插管静脉全麻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于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治疗,观察组术后采取纳布啡联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镇痛治疗.评估2组术后疼痛程度、应激反应指标、炎症因子、免疫功能、治疗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观察组患者活性氧(ROS)、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CD4+、CD3+、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73%(7/51)、9.80%(5/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布啡联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可降低应激反应,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手术创伤对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纳布啡罗哌卡因镇痛效果应激反应炎症因子

    右美托咪定联合股神经阻滞对下肢骨折手术全身麻醉患者止血带反应的影响

    丁冰倩王宗悦徐佳顺王培霖...
    797-800,8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股神经阻滞基础上应用右美托咪定对下肢骨折手术全身麻醉患者止血带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3月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九〇五医院的下肢骨折且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股神经阻滞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股神经阻滞和右美托咪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T6时间点(止血带释放后15 min)SOD较T0时间点(神经阻滞前)降低,MDA较T0时间点升高(P<0.05);试验组T6时间点SOD高于对照组,MDA则低于对照组(P<0.05).2组T2~T5时间点(止血带充气后30~90 min)HR、MAP均逐渐升高,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24、48 h 2组患者VAS评分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试验组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 下肢骨折手术全身麻醉患者在股神经阻滞基础上应用右美托咪定,可有效地缓解止血带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下肢骨折全身麻醉右美托咪定股神经阻滞止血带反应

    达格列净和司美格鲁肽联合应用对肥胖性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闫竹梅赵琴王蕊
    801-8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达格列净与司美格鲁肽联合治疗肥胖性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心脏功能和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在陕西省榆林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肥胖性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司美格鲁肽治疗组)和试验组(司美格鲁肽和达格列净联合治疗组),治疗周期为12周.比较2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血糖、血脂、炎症标志物和心功能指标方面的变化.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24例患者,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2例.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BMI、腰臀比及总胆固醇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心功能指标方面,试验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提高(P<0.01),而左室舒张末内径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 达格列净与司美格鲁肽联合应用在治疗肥胖性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心力衰竭方面显示出优异的疗效,特别是在改善心脏功能和调节血清学指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和视角.

    达格列净司美格鲁肽2型糖尿病心力衰竭心功能

    丁苯酞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IL-18、NLRP3炎性小体的影响

    张亮陈胜会郑丽霞
    806-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丁苯酞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炎性小体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其中40例接受替罗非班治疗,纳入参照组,另外4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丁苯酞治疗,纳入研究组.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血清IL-18、NLRP3、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患者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18、NLRP3、Hcy、CRP水平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可下调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IL-18、NLRP3、Hcy、CRP水平,改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NLRP3神经功能丁苯酞注射液IL-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