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
中华国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

中华国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月刊

1728-7324

北京2083信箱

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omposite Clinidl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传播临床医学领域的新信息、新方法、新经验、新成果,全国反映临床医学研究成果的发展动向,面向综合临床医学,注重实用,交流学术经验,凝聚医学精华,提高学术水平,促进医学发展,为人类健康作出积极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四吡咯类光敏剂光氧化损伤溶菌酶的机理研究

    郝淑梅张兆霞朱红平赵红卫...
    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论文研究了新合成的三种四吡咯类光敏剂的光动力作用机制,讨论了其在光动力治疗中的意义.四(间氯苯基)卟吩对溶菌酶的光敏损伤是Ⅰ型反应和Ⅱ型反应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以Ⅰ型反应为主.卟啉异丁醚氮芥、Mg-紫红素-18光敏损伤溶菌酶的机制为Ⅱ型反应机制.Mg-紫红素-18相对于卟啉异丁醚氮芥、四(间氯苯基)卟吩在550 nm、700 nm处有两个额外的吸收,在光动力治疗中这或许意味着有更多的光源可以选择.

    溶菌酶活性四吡咯化合物光敏损伤SDS-PAGE抗氧化剂

    膈下逐瘀汤防治肝癌的机理研究

    季幸姝周福生侯丽颖吕志平...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经方膈下逐瘀汤对肝癌Bel-7402细胞和大鼠肝癌组织中丝/苏氨酸激酶(setine threonine kinase,Akt)蛋白的表达的影响,进一步阐明膈下逐瘀汤抗肝癌的可能发生机制.方法 体外实验:将20只正常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正常对照组、顺铂组、膈下逐瘀汤组、联合治疗组;给大鼠灌胃膈下逐瘀汤、顺铂药液7天制备含药血清,培养Bel-7402细胞.采用蛋白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 anaIysis,WB)检测Bel-7402细胞不同时间磷酸化Akt的表达水平,及各治疗组对磷酸化Akt的表达水平的影响.体内实验: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肝癌模型组,顺铂组,膈下逐瘀汤组,联合治疗组.每组7只大鼠.追模参考吴仕九、王锦波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 analysis检测正常组、及不同肝癌组织磷酸化Akt的表达水平.结果 体外实验结果发现:膈下逐瘀汤作用Bel-7402细胞至30min P-Akt蛋白水平降至最低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效果最为显著,次之为膈下逐瘀汤组,最后为顺铂组.体内实验结果发现:用Western Blot 法检测大鼠肝癌组织P-Akt蛋白表达情况:正常组不表达P-Akt蛋白;与肝癌模型组相比,三种治疗组P-Akt蛋白表达均有所降低,联合治疗组效果最为显著.结论 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P-Akt水平的降低可能是膈下逐瘀汤抗肝癌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膈下逐瘀汤与抗肿瘤药顺铂有协同作用.

    膈下逐瘀汤Bel-7402细胞磷酸化AKT

    含地塞米松糊剂控制根管充填后疼痛的疗效观察

    商继仲
    1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添加地塞米松药物的根充糊剂充填根管后的患者疼痛发生情况,评价地塞米松在控制根管充填后疼痛方面的效果.方法 在临床上选取确诊为慢性根尖周炎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碘仿糊剂+牙胶尖,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牙胶尖,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地塞米松+牙胶尖进行根管充填,观察术后1周内的疼痛发生情况.结果 采用碘仿糊剂+牙胶尖组同采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牙胶尖组的疼痛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地塞米松作为添加剂的根充组疼痛发生率显著小于其他2组(P<0.01).结论 传统的根管充填糊荆中加入少量的地塞米松可显著减少根管治疗后疼痛的发生率.

    疼痛地塞米松根管充填材料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罗代胜
    1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早期胃肠道营养支持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治疗中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64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上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在营养支持的前一天及营养支持后测血清白蛋白、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连续四周,每周早期(伤后48小时)持续滴注的鼻饲肠内营养支持方法.胃肠营养以总量1/4量每天递增,不足部分静脉补充.结果 病人较耐受早期胃肠道营养.胃肠功能障碍症状明显减少,营养指标,病人血清白蛋白水平增加,GPT和血糖减低,并发症少,意识状况及神经功能恢复等方面都明显进步.结论 持续滴注的鼻饲胃肠道营养辅以部分肠外补充的方法切实可行,对严重颅脑损伤病人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和有效的,能够提供足够的营养物,对维护伤后胃肠道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都有意义.讨论胃肠道的早期应用有助于降低高代谢率,减少肠源性感染.早期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更能及时有效地补充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营养,降低外伤后应激和高代谢反应.本组死亡8例,均死于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肠道在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早期胃肠营养支持可维持内脏血流的稳定及胃肠道粘膜的完整性,维护肠道屏障功能,防止细菌和内毒素移位,预防感染及MODS的发生.我们体会:只要遵循准备充分、从小到多、从慢到快、严密观察、严格消毒、湿度适宜的原则,早期肠道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

    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低分子肝素钠和山莨菪碱联合股动脉注射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分析

    马海芝王学锋陈照亮史振军...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二者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经济实惠、疗效快又可靠的治疗作用.方法 98例糖尿病患者经彩色多普勒检查诊断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Ⅰ至Ⅳ级.给予低分子肝素钠2500 mg加生理盐水5 ml和山莨菪碱20 mg加生理盐水5ml股动脉注射,每日一次,1周为一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患者下肢麻木,痛疼或凉感减轻或消失,彩色多普勒复查示血液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下肢动脉的内径增宽、频谱变窄及加速度/减速度比值减小(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钠和山莨菪碱联合股动脉注射通过改善下肢血液流变学以及血流动力学而有效地改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且疗效好,疗程短,所花费用低廉,避免了手术痛苦,是首选治疗方案.

    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低分子肝素钠山茛菪碱治疗

    儿科医生进产房开展新法复苏的体会

    李锦兰
    19页

    倍他乐克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31例

    卫萍
    20-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倍他乐克对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共有病例31倒,男16例,女15例,处龄50~86岁,平均年龄68.2岁.其中扩张型心肌病6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0例,冠心病12例.病程5~40年.心功能按NYHA分级,Ⅳ级19例,Ⅲ级12例.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洋地黄、利尿剂、ACEI等)的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从小剂量开始,6.25mg 2/d,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每1~2周加量1次,逐渐加量至25~50mg 2/d,观察1个月、6个月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显效为心功能改善Ⅱ级,有效为心功能改善Ⅰ级,无效为心功能无改善,恶化为心力衰竭加重或死亡.1月后总有效率93.6%,显效率32.2%,有效率61.4%,无效率6.4%.6个月后总有效率97.8%,显效率42.2%,有效率55.6%,无效率3.2%,无恶化病例.6个月后心率(次/分)由治疗前108.2士12.8降至84.5士10.1,射血分数(%)由治疗前30+5上升至45±5,血压(mmHg)由治疗前148±10/85+7降至130±8/72+6(P<0.01),无不良反应.结论 本组资料显示,倍他乐克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效果明显,治疗1月后的有效率为93.6%,6个月后的有效率为97.8%,射血分数较治疗前显著提高,治疗开始时有少数病例症状略有加重,适当调整剂量后症状缓解,不影响继续治疗.

    倍他乐克心力衰竭

    不合理用药的问题和干预

    张源王泓
    21页

    末梢全血不同时间计数血小板分析

    殷海芳郭忠
    2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保证血小板计数获得准确数据为临床提供可靠参考依据.方法 用KS-800i60秒钟内和60秒钟后计数血小板与许汝和手工法相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0秒钟内和60秒钟后计数血小板与许汝和手工法相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种不同时间计数血小板有显著性差异P<0.05,60秒钟内与许汝和手工法相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60秒钟后计数血小板与许汝和手工法相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 末梢血计数血小板要在60秒钟以后测方可以获得较准确的参考数据,同时要结合血小板直方图,当提示有血小板聚集,大血小板,直方图右移尾部上翘者,要进行油镜下观察血小板形态,同时进行手工法计数血小板.

    血小板时间直方图

    快速CRP检测与WBC计数在呼吸科感染性疾病方面的联合应用

    殷海芳张国栋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RP含量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三者联合检测,在呼吸科感染疾病方面的应用.方法 对确诊的72例细菌性肺炎,50例病毒性肺炎病人治疗前的CRP含量、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教,与5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细菌性肺炎治疗前的CRP含量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高于病毒性肺炎及健康对照者(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病毒性肺炎病人治疗前的CRP含量与5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病毒性肺炎病人治疗前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与健康对照者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结论 在细菌性肺炎的判断上CRP舍量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三者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均表现为增多;在病毒性肺炎的判断上CRP含量较正常参考值变化不大,个别病例轻度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大,而中性粒细胞计数和白细胞表现减少.通过观察认为,快速CRP检测的同时进行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数联合分析,对呼吸科感染性疾病的判断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肺炎中性粒细胞白细胞C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