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创伤外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创伤外科
浙江创伤外科

刘伟国

双月刊

1009-7147

zjcswk@163.net

0571-87783757

310009

浙江省杭州市解放路88号

浙江创伤外科/Journal Zhejiang Journal of Traumatic Surgery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以创伤医学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性期刊。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 ”、“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等国内外知名检索期刊数据库。本刊宗旨:面向临床、服务临床;面向基层、服务基层。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声结合针刺及冲击波治疗梨状肌综合征临床研究

    严亚红常曦斓赵增趁钮学琴...
    1868-1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肌骨超声针刺环跳结合循经体外冲击波疗法(ESW)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 2023 年1 月至 2024 年 1 月收治的梨状肌综合征患者共计 102 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 51 例.对照组采用循经ESW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环跳治疗,均连续治疗 2 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梨状肌厚度、O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评分、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梨状肌厚度、ODI评分及臀部疼痛、臀部压痛、下肢放射痛、跛行、睡眠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超声诊断配合针刺环跳结合循经ESW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明显,操作简便.

    超声梨状肌综合征体外冲击波疗法针刺疗效

    老年结肠癌患者D3根治术后吻合口瘘因素分析

    缪玲玲张斌斌周燕萍钱银丹...
    1871-1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结肠癌患者D3 根治术后发生术后吻合口瘘(AL)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 2019 年 1 月至 2024 年 1月于本院行D3 根治术的共 150 例老年结肠癌患者的资料,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150 例老年结肠癌患者经D3 根治术,其中 8%(12/150)的患者术后出现AL,经单因素分析手术时间、身体质量指数(BMI)、2002 营养风险筛查评分(NRS2002)、糖尿病史、肿瘤最大径、术前贫血、术前肠梗阻、术后白蛋白与老年结肠癌患者D3 根治术后发生AL有关,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糖尿病史、NRS2002 评分>3 分、肿瘤最大径>5 cm、术前肠梗阻及术后白蛋白≤30(g/L)是影响老年患者结肠癌D3 根治术后发生AL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史、NRS2002 评分偏高、肿瘤体积偏大、术后白蛋白偏低及术前肠梗阻的老年结肠癌患者在D3 根治术后发生AL的风险较高.

    结肠癌D3根治术吻合口瘘危险因素

    踝关节镜下治疗Herscovici B、C型内踝骨折的短期疗效分析

    宣梦洁泮利峰沈萍萍
    1874-18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踝关节镜下治疗Herscovici B、C型内踝骨折的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2 月至 2023 年 11 月本院收治的 126 例Herscovici B和C型内踝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63 例)和对照组(63 例),观察组采取踝关节镜下辅助复位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NRS疼痛评分、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后并发症)和随访指标(术后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 3 d、1 周时NR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但术中透视次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未出现不良反应,而对照组出现 1 例隐神经损伤,2 例伤口浅表感染,3 例大隐静脉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6,P<0.05);观察组术后AOFAS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踝关节镜下手术更有利于Herscovici B和C型内踝骨折愈合,降低隐神经损伤、伤口浅表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短期疗效较佳.

    踝关节镜HerscoviciB型HerscoviciC型内踝骨折AOFAS评分

    手指伸肌腱创伤后继发肌腱粘连危险因素分析

    孙丹斌柳晨希周海波
    1877-1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手指伸肌腱创伤后继发肌腱粘连危险因素及预测效能,旨在为临床防治方案制定及预后改善提供更多参考.方法 回顾性纳入本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收治手指伸肌腱创伤患者共 160 例,根据术后随访 3 个月有无继发肌腱粘连分为未粘连组(138例)和粘连组(22 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法评估手指伸肌腱创伤后继发肌腱粘连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独立危险因素用于继发肌腱粘连风险预测临床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损伤原因、指手指伸肌腱损伤区域、有无合并骨折、损伤指位置、是否合并关节囊损伤及术后有无接受系统功能锻炼均可能与手指伸肌腱创伤后继发肌腱粘连有关(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绞榨伤、指手指伸肌腱Ⅲ区损伤及术后未接受系统功能锻炼均是手指伸肌腱创伤后继发肌腱粘连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损伤原因、指手指伸肌腱损伤区域及术后接受系统功能锻炼情况均可用于手指伸肌腱创伤后继发肌腱粘连风险预测,且三者联合预测效能优于两者联合及单一指标(P<0.05).结论 手指伸肌腱创伤后继发肌腱粘连与损伤原因、指手指伸肌腱损伤区域及术后接受系统功能锻炼情况有关;同时以上三种指标联合在预测早手指伸肌腱创伤后继发肌腱粘连风险方面具有更佳效能.

    手指伸肌腱创伤粘连预测

    老年肺癌晚期患者营养不良影响因素分析

    张影来伟萍王黎红
    1880-1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肺癌晚期患者营养不良影响因素及预防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6 月至 2023 年 3 月本院收治的203 例老年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营养风险筛查 2002 评分分为 61 例无营养不良风险组与 142 例有营养不良风险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指标对营养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 有营养不良风险组年龄>70 岁、体质量指数(BMI)>24 cm/kg2、居住地农村、家庭月收入≤5000 元、无营养管理、肿瘤分期Ⅳ期、同步放化疗率高于无营养不良风险组(P<0.05),有营养不良风险组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前白蛋白(Per-ALB)、血红蛋白(Hb)水平低于无营养不良风险组(P<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显示,BMI、同步放化疗是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营养管理、KPS评分及pre-ALB是营养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BMI、营养管理、同步放化疗、KPS评分、Per-ALB水平对预后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719、0.684、0.670、0.801、0.785.结论 老年晚期肺癌患者营养不良和多种影响因素有关,临床应加强对此类影响因素的关注,制订相关预防策略.

    老年晚期肺癌营养不良预防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分析

    张王芳汪立平
    1884-18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 2019 年 2 月至 2024 年 1 月来本院就诊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563 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确诊术后感染的患者 21 例为感染组,未发生感染的患者 542 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相关因素.结果 563 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发生术后感染的患者有21 例,其中切口感染有 12 例,呼吸系统感染的患者有 2 例,泌尿感染有 4 例,压疮感染有 3 例;两组在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骨折类型、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是否入住ICU、留置尿管时间、是否使用类固醇激素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65 岁(OR=1.581)、合并糖尿病(OR=2.643)、开放型骨折(OR=3.108)、手术时长>2 h(OR=0.2.208)、入住ICU(OR=4.802)、留置尿管时间>24 h(OR=4.402)、使用类固醇激素(OR=2.018)是导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年龄>65 岁、合并糖尿病、开放型骨折、手术时长>2 h、入住ICU、留置尿管时间>24 h、使用类固醇激素都是影响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因素.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感染相关因素

    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心率变异性和P波时限指标与早期复发的关系

    贾春芬吕良冬
    1887-1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心率变异性(HRV)和P波时限指标与早期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择 2022 年 1 月至2024 年 1 月诊断的 52 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均行RFCA治疗,术后 3 个月内进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便携式心电图收集患者心率变异性和P波时限等指标,根据有无房颤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结果 复发组患者左房内径显著大于未复发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前HRV、平均心率(Mean HR)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R-R间期的标准差(SDNN)、三角指数、总功率(TP)、低频功率(LF)、最大P波时限(Pmax)和P波离散度(Pd)均显著下降(P均<0.05);消融术后,未复发组患者高频功率(HF)、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均显著低于复发组,复发组患者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的比值(L/H)显著低于未复发组,复发组术前术后的Pmax和Pd均大于未复发组;未复发组ΔPmax和ΔPd均大于复发组(P均<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HF、术后L/H、术前Pmax、术后Pmax、ΔPmax、术前Pd、术后Pd和ΔPd均是房颤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予以RFCA的阵发性房颤患者Pmax、Pd上升以及ΔPmax、ΔPd、术后L/H下降可能与房颤早期复发有关,有一定预测价值,临床可根据患者HRV和P波时限指标针对性预防术后早期复发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心率变异性最大P波时限P波离散度

    三种不同皮瓣修复开放性踝关节骨折脱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对比

    杨帆余利军朱邦顺
    1891-1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皮瓣修复术对开放性踝关节骨折脱位软皮肤组织缺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 2021 年6 月至 2024 年 1 月本院接诊的 92 例开放性踝关节骨折脱位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皮瓣修复术的不同,分为胫后动脉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创面(PAPR)组 32 例、腓动脉穿支-腓肠神经皮瓣修复创面(SNCF)组 30 例、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修复创面(ALTF)组 30 例.比较三组患者围术期情况、美国足踝关节协会踝和后足功能评分(AOFAS)、踝背伸-跖屈活动度(ROM)、供区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VSS)评分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APR组、SNCF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短于/少于ALTF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6 个月,PAPR组、SNCF组踝背伸-跖屈ROM均大于ALTF组(P<0.05),PAPR组、SNCF组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个月、6 个月,PAPR组、ALTF组供区VSS评分均低于SNCF组(P<0.05);三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PR治疗开放性踝关节骨折脱位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效果明显,具有创伤小、术后功能恢复好、瘢痕小等优点.

    开放性踝关节骨折皮瓣修复术疗效并发症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观察

    吴玉莲夏露
    1894-18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应用于卵巢囊肿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3 月至 2024 年 1月 74 例行手术治疗卵巢囊肿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常规腹腔镜辅助治疗者为对照组,37 例;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治疗者为观察组,37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各项指标和炎症应激指标以及卵巢功能变化.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囊肿破裂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疼痛感较对照组均有明显优势,P<0.05.两组术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但对照组升高程度更明显,P<0.05.两组术后卵巢功能各项指标较术前明显改变,P<0.05;术后 3 个月较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组间亦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相比传统腹腔镜辅助来说,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辅助行卵巢囊肿剥除术效果更佳,尤其是能够降低术后炎症应激反应,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但两组对卵巢功能的影响不大.

    卵巢囊肿卵巢功能腹腔镜经脐单孔卵巢囊肿剥除术

    TAPP联合内环缺损缝合术治疗成年女性腹股沟斜疝的效果研究

    徐航杰蒋能
    1897-1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修补术(TAPP)联合内环缺损缝合术治疗成年女性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 年 1 月至 2023 年 3 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腹股沟斜疝成年女性患者 52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参照组(n=26,TAPP治疗)与研究组(n=26,TAPP联合内环缺损缝合术治疗),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展开对比.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对比参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4.21±1.13 d)较参照组(5.54±1.19 d)更短;术后 1d、2d及 3d疼痛评分比参照组的疼痛评分更少;并发症发生率 7.69%较参照组 30.77%更低,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PP联合内环缺损缝合术在治疗成年女性腹股沟斜疝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减轻术后疼痛程度,还可降低并发症,具备良好安全性及可行性.

    TAPP内环缺损缝合术成年女性腹股沟斜疝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