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创伤外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创伤外科
浙江创伤外科

刘伟国

双月刊

1009-7147

zjcswk@163.net

0571-87783757

310009

浙江省杭州市解放路88号

浙江创伤外科/Journal Zhejiang Journal of Traumatic Surgery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以创伤医学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性期刊。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 ”、“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等国内外知名检索期刊数据库。本刊宗旨:面向临床、服务临床;面向基层、服务基层。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腹腔镜下输卵管整形术治疗双侧输卵管重度积水不孕临床效果

    吕旸柳海英
    2323-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双侧输卵管重度积水不孕患者中,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整形术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接诊的52例双侧输卵管重度积水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27例、B组25例.A组采用腹腔镜输卵管整形术治疗,B组采用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基础内分泌: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术后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及妊娠情况.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分别为(18.23±2.84)mL、(38.91±5.17)min,均少/短于B组的(21.47±3.05)mL、(43.82±4.19)min,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A组LH、FSH为(8.08±1.63)U/L、(6.97±1.28)U/L,均低于B组的(9.31±1.52)U/L、(8.34±1.57)U/L,E2为(41.27±3.41)pmol/L,高于B组的(33.69±3.68)pmol/L,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接受IVF-ET治疗的患者为48.15%,明显少于B组的100.00%(P<0.05);两组术后1年复发率、生化妊娠、临床妊娠、异位妊娠及活产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输卵管整形术治疗双侧输卵管重度积水不孕患者的效果较好,术中创伤小,且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

    输卵管重度积水不孕输卵管整形术输卵管切除术性激素

    创伤后感染早期诊断中降钙素原与CRP水平的对比研究

    平超杰
    2326-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创伤后感染早期诊断中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作为两种常用的生物标志物,其水平的变化对于评估感染状态及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意义.方法 筛选110例创伤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收集患者入院后24 h内、72 h及入院5 d内的PCT与CRP检测数据,结合临床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二者对早期感染预测的准确性.结果 入院24 h,感染组患者的PCT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而二组CR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入院72 h及入院5 d感染组患者的PCT和CRP水平较非感染组患者均明显升高,且差异显著(P<0.05).根据患者术后72 h的PCT和CRP检测的阳性结果绘制ROC曲线,结果表明,PCT和CRP对于外科创伤患者早期感染的诊断均有预测价值,但,PCT检测的敏感度(84.67%)、特异度(86.95%)显著高于CRP敏感度(64.04%)、特异度(66.78%).结论 PCT和CRP对于外科创伤患者早期感染均有诊断价值,但PCT在创伤后感染早期诊断中展现出优于C反应蛋白的特异度与敏感度,尤其在感染发生后的早期阶段,其诊断价值更为显著.

    创伤感染PCTCRP早期诊断

    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患者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

    梅垚峰徐台锋叶赣闽卢晓...
    2329-2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患者疗效,并分析影响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为提高治疗效果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到本院接受腕管松解术治疗的98例腕管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疗效进行分组,分为疗效较好组(n=78)及疗效欠佳组(n=20).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手术相关指标及炎症水平,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疗效欠佳组男性、年龄≥50岁、病程≥3年、手工从业者、吸烟及中度或重度腕管卡压等方面占比高于疗效较好组(P<0.05);疗效欠佳组IL-6、CRP及TNF-α水平高于疗效较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偏高、手工从业者、中度或重度腕管卡压及IL-6水平偏高均为影响患者术后疗效欠佳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 男性、手工从业者、年龄≥50岁、中度或重度腕管卡压及IL-6水平偏高可能会增加患者术后疗效欠佳风险,因此需对该类群体予以重视,并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预后质量.

    腕管松解术腕管综合征疗效影响因素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髋部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杨艳黄曙峰潘海燕蔡蒋缘...
    2332-2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发生髋部骨折的危险因素,构建并初步评价PMOP患者髋部骨折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医院收治的205例PMOP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中133例单纯PMOP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72例PMOP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法筛选影响PMOP患者髋部骨折的危险因素.利用R软件基于筛选出的危险因素构建PMOP患者髋部骨折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此模型预测PMOP患者髋部骨折的准确性.结果 PMOP发生率约为35.12%(72/205);对照组、观察组年龄≥60岁比例、糖尿病比例,体质指数(BMI)、骨密度(BMD)、雌二醇(E2)、β-I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I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糖尿病、BMI、β-CTX、PINP、BALP是影响PMOP患者髋部骨折的危险因素.基于年龄、糖尿病、BMI、β-CTX、PINP、BALP建立PMOP患者髋部骨折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显示,该列线图模型预测PMOP患者髋部骨折的敏感度、特异度、AUC分别为88.50%、76.50%、0.887(95%CI:0.747~0.948).结论 年龄、糖尿病、BMI、β-CTX、PINP、BALP是影响PMOP患者髋部骨折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PMOP患者髋部骨折风险列线图模型预测效能较高.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髋部骨折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

    腹腔镜修补术联合替普瑞酮治疗胃溃疡的疗效

    吴淳梅毛善东占小平
    2336-2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修补术联合替普瑞酮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4年3月到本院就诊治疗的80例胃溃疡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修补术及质子泵制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替普瑞酮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炎症、手术指标、胃功能、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住院时间、术后2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表(VAS)评分及胃泌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胃蛋白酶原Ⅰ及胃动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修补术联合替普瑞酮治疗胃溃疡的疗效确切,利于降低患者炎症水平,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助于改善患者胃功能.

    腹腔镜修补术替普瑞酮胃溃疡疗效

    超声引导下针刀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

    张丽徐倩岚杨梅王媛...
    2339-2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肱骨外上髁炎在超声引导下针刀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患者肘关节恢复情况.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东阳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6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冲击波治疗,观察组开展超声引导下针刀疗法.比较治疗前、治疗结束后2周、4周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改良肘关节功能评分(HSS)、伸肌总腱厚度超声指标及局部超声血流信号强度的差异.结果 治疗结束后2周、4周,观察组VAS评分比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结束后2周、4周,观察组HSS评分比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结束后2周、4周,观察组伸肌总腱厚度、局部超声血流信号强度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肱骨外上髁炎行超声引导下针刀疗法治疗的疗效较好,能够缓解关节疼痛,有效改善局部肌腱血流情况,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超声肱骨外上髁炎针刀疗法疼痛肘关节功能超声指标

    右美托咪定联合血液净化对MODS术后患者的影响

    刘淼董科奇杨芳
    2342-2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定联合血液净化治疗对多器官功能障碍术后患者炎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治疗策略.方法 选取本院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接诊收治的60例多器官功能障碍术后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手段,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患者实施血液净化治疗方案;观察组术后患者实施右美托咪定联合血液净化治疗方案.在干预前与干预后第1周末,记录两组术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应激反应指标、临床预后指标.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PCT、CRP、TNF-α、IL-6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肾上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患者的入住时间、器官功能障碍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血液净化治疗对多器官功能障碍术后患者的炎症及应激反应具有积极的调控作用,有助于改善术后患者的临床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与思路.

    右美托咪定血液净化多器官功能障碍炎症应激反应

    磁共振应用于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中诊断价值分析

    包春燕周建芳储关森
    2345-2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磁共振在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中应用效果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疑似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患者80例作为纳入对象,全部患者均行磁共振及X线片检查,并且以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根据病理学结果计算两种检测方式的阳性率,采用Kappa法进行一致性分析,并比较两种检测方式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椎体形态参数及病理学特征.结果 共68例患者患有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阳性率为85.00%;磁共振与病理学检测结果相比,两者一致性较好(Kappa≥0.75,P<0.05),X线片检测与病理学检测结果相比,两者一致性一般(Kappa≥0.4且<0.75,P<0.05),磁共振与X线片检测结果相比,两者一致性一般(Kappa≥0.4且<0.75,P<0.05);磁共振与X线片准确度相比,磁共振较高(P<0.05);磁共振与X线片在骨折椎体形态变化、椎体病灶分布及骨折椎体数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无椎旁肿块方面相比,磁共振诊断价值较高(P<0.05).结论 磁共振相较于X线片检测,其诊断结果与实际病例结果符合程度高,且准确率较高,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磁共振X线片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诊断价值

    胸部CT定量分析对肺实性结节良恶性诊断的价值

    万慧张瑞昕
    2348-2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胸部CT定量分析对肺实性结节良恶性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本院诊断及治疗的219例肺实性结节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胸部CT检测及病理学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胸部CT诊断肺实性结节良恶性的影响因素,ROC曲线评估CT定量分析对肺实性结节良恶性诊断的价值.结果 胸部CT检测肺实性结节良性61例,良性率27.85%,恶性158例,恶性率72.15%;病理学检测肺实性结节良性44例,良性率20.09%,恶性175例,恶性率79.91%,两种检查方法检测肺实性结节良恶性无显著差异,一致性较高.相较于良性组,恶性组患者囊状透亮影、空泡征、密度亚实性、不规则病灶形态占比显著升高(P<0.05).恶性组CT值、边界清晰度评分均低于良性组,分叶指数、毛刺长度及体积均高于良性组(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分叶指数、毛刺长度、密度亚实性、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晰度评分均为影响胸部CT诊断肺实性结节良恶性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诊断效能毛刺长度>分叶指数>低边界清晰度评分>密度亚实性>病灶形态不规则(P<0.05).结论 胸部CT定量分析检测与病理学检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分叶指数、毛刺长度、密度亚实性、病灶形态不规则及边界清晰度评分是判断良恶性的关键因素,对肺实性结节良恶性诊断均具有价值.

    胸部CT肺实性结节良性恶性

    快通道复合麻醉在小儿腹腔镜斜疝手术中的应用

    万凌峰徐锃珺王响林郭鹏...
    2352-2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了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治疗过程中,快通道复合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 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就诊的90例腹腔镜斜疝囊高位结扎术小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选取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快通道组(Q组)采用骶管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常规全身麻醉(G组).对比并记录两组小儿入手术室时(T0)、喉罩置入后(T1)、手术开始腹腔镜穿刺针置入后(T2)、拔出喉罩即刻(T3)各期患儿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手术结束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拔出喉罩时间、麻醉后恢复室(PACU)复苏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如术后疼痛评分采用改良面部表情评分法(FLACC)、躁动、下肢运动功能评分(Bromage评分)和尿潴留的发生率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相HR和M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G组MAP和HR在T2时较Q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与T0比较,Q组MAP和心率在T1和T2时降低,G组MAP和心率在T1时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出喉罩时间及PACU复苏时间均短于G组(P<0.05),两组术后Bromage评分和尿潴留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Q组少于对G组(P<0.05).结论 快通道复合麻醉是小儿腹腔镜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手术的一种理想麻醉方式,可促进患小儿快速苏醒,缩短在PACU复苏时间,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术后疼痛和躁动,减少术后并发症.

    快通道复合麻醉小儿腹腔镜斜疝疝囊高位结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