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创伤外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创伤外科
浙江创伤外科

刘伟国

双月刊

1009-7147

zjcswk@163.net

0571-87783757

310009

浙江省杭州市解放路88号

浙江创伤外科/Journal Zhejiang Journal of Traumatic Surgery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以创伤医学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性期刊。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 ”、“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等国内外知名检索期刊数据库。本刊宗旨:面向临床、服务临床;面向基层、服务基层。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微创缝线桥技术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的疗效分析

    冯立颜茂华
    635-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对于移位肱骨大结节骨折采用微创缝线桥技术与锁定钢板技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吉县人民医院骨科自 2021 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收治的 28 例移位肱骨大结节骨折临床病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B两组,其中A组 12 例采用前外侧肩峰下小切口微创双排锚钉缝线桥技术治疗,B组 16 例采用常规前外侧肌间沟入路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技术治疗,所有病例均术后随访 4月以上,比较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短期疼痛、末次随访肩关节功能以及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 组患者手术时间为(74.77±16.67)min,B 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80.41±24.90)分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患者出血量、术后 2 周,1 月疼痛VAS评分均小于B组患者(P<0.05)、末次随访的ASES评分明显大于 B 组患者(P<0.05),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 经微创锚钉缝线桥技术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及肩关节功能改善明显,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临床优势.

    肱骨大结节骨折缝线桥技术锁定钢板内固定

    硬质神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分析

    洪雷徐朝霞金曙光沈浩员...
    638-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硬质神经内镜辅助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 2016 年 1 月至2022 年 12 月共 76 例分隔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 38 例应用硬质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内镜组),38 例采用常规钻孔引流手术(常规组),术后 24h复查头颅CT评估血肿清除情况,术后随访 6 个月,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术后 6 个月复发率,使用Markwalder CSDH神经功能分级评估术后 12 个月患者神经功能状态.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 12 个月Markwalder CSDH神经功能分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内镜组手术时间比常规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内镜组较常规组血肿清除率高、住院时间短、术后 6 个月复发率低,两组在此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质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血肿清除彻底,安全,复发率低,疗效满意,可缩短住院时间.

    慢性硬膜下血肿分隔型硬质神经内镜钻孔引流术

    70°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疗效分析

    胡铁阳李胜吴红艳
    642-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 70°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NIFRS)临床疗效.方法 将 2019 年 6 月至2022 年 11 月笔者主刀的 60 例NIFRS患者,根据不同角度的鼻内镜治疗划分为对照组(30 例)和观察组(30 例).对照组在 30°鼻内镜下手术治疗NIFRS.观察组在 70°鼻内镜下手术治疗NIFRS.比较两组术中窥清病灶全貌并确认清除病灶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 3 个月的疗效及术后 12 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窥清病灶全貌并确认清除病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量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个月后,观察组治愈率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 12 个月,对照组复发 6 例,观察无复发.结论 70°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术治疗NIFRS是一种能彻底治愈NIFRS的方法,疗效优于 30°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术治疗NIFRS.

    鼻内镜手术上颌窦自然口扩大术,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

    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效果及对应激状况、肛门功能的影响

    赵锐金鑫郑伯安
    645-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效果及对应激状况、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3 月至2023 年 3 月期间在嘉善县第二人民医院和浙江省人民医院接诊的 104 例Ⅲ、Ⅳ度混合痔患者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自动痔疮套扎术,52 例)和对照组(外剥内扎术,52 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便秘评分量表(Wexner)评分;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水平.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均少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Wexner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COR、ACT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3.85%,明显低于对照组(17.31%,P<0.05).结论 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效果显著,可调节患者应激状况,改善肛门功能,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

    混合痔自动痔疮套扎术应激指标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

    口腔种植术患者术后牙齿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李俊樊庄敏丁维斯
    648-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口腔种植术患者术后牙齿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在本院行口腔种植术的 155例患者.记录患者术后 3 个月的牙齿功能总分并根据牙齿功能总分将患者分为牙齿功能良好组(评分≥20 分;n=125)、牙齿功能不良组(评分<20 分;n=30).收集所有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对患者术后牙齿功能状态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牙齿功能良好组和牙齿功能不良组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口腔卫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患牙部位、缺牙原因、饮酒史、种植体直径、种植体长度、高血压史、骨质疏松症史、每天刷牙次数、每次刷牙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大、口腔卫生差均是影响口腔种植术患者术后牙齿功能的危险因素,无吸烟史、无糖尿病史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口腔种植术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牙齿功能,且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口腔卫生与患者术后牙齿功能的恢复息息相关.

    口腔种植术牙齿功能应用效果影响因素

    痛风石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的表达与肾功能标志物相关性研究

    陈电星许彩青孙梦阳王路云...
    651-6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研究痛风石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的表达,与肾功能标志物相关性,为痛风性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早期诊治,提供重要的临床参考.方法 收集本院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7 月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 84 例为分析对象,其中痛风石组 42 例,非痛风石组 42 例,比较尿素氮(BUN)、肌酐(CREA)、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白细胞(WBC)、超敏反应蛋白(CRP)、血沉(ESR)、D-二聚体(D-D)及各临床应用指标水平及相关性.结果 痛风石组血清HCY与CREA、BUN的表达水平(r=0.656,P=0.001;r= 0.506,P=0.001)呈正相关;CRP与ESR的表达水平(r=0.698,P=0.001)呈正相关.非痛风石组血清HCY与CREA、BUN的表达水平(r=0.258,P= 0.099;r=0.267,P=0.087)无相关性;CRP与ESR的表达水平(r=0.561,P=0.001)呈正相关.结论 痛风石组血清中HCY与CREA、BUN、UA的水平表达呈正相关;痛风石组罹患痛风性肾病的风险有相关性.早期监测控制HCY水平,为临床提供参考.

    痛风性肾病肾功能不全同型半胱氨酸肌酐尿素氮

    16例颅内复杂动脉瘤的复合手术治疗

    叶志军陈俊良杨帆
    654-6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临床特点以及术中处理技巧,提高手术疗效.方法 总结分析本院 16 例颅内复杂动脉瘤的复合手术经验.其中瘤颈部夹闭 11 例,夹闭+包裹 1 例,缝合瘤颈 2 例,夹层动脉瘤切除后同时行搭桥术 2 例.手术采用近侧载瘤动脉球囊辅助暂时性阻断、动脉瘤重塑等技术.并予以术中及术后 3 月造影评估瘤颈夹闭情况及动脉血流情况.结果 术后根据改良Rankin评分,所有病人均能生活自理,恢复良好 15 例(93.7%),功能障碍 1 例(6.3%),死亡 0 例(0%).结论 通过术前完善的影像学判断及详细的手术计划,熟悉动脉瘤区域的解剖关系,进行有效的脑保护,融合多种显微技术处理动脉瘤,可明显提高颅内大型和巨大型、夹层动脉瘤等复杂动脉瘤手术治疗效果;复合手术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复合手术复杂动脉瘤显微技术造影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桡动脉急性损伤危险因素研究

    王光友刘昆鹏
    657-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桡动脉急性损伤临床特征并进一步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旨在为早期识别术中桡动脉急性损伤及临床预防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纳入 2021 年 5 月至 2023 年 8 月于本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共 150 例,根据术中是否发生桡动脉急性损伤分为损伤组和未损伤组;比较损伤组和未损伤组临床特征资料,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指标纳入Logistics回归模型,采用多因素法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桡动脉急性损伤独立危险因素,并进一步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桡动脉急性损伤风险预测方面临床效能.结果 本研究纳入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 150 例术中发生桡动脉急性损伤 72 例,发生率为 48.00%.损伤组和未损伤组性别、年龄、动脉鞘管使用规格及穿刺操作工作年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指标纳入Logistics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女性、老年及 6F动脉鞘管使用均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桡动脉急性损伤发生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动脉鞘管规格及术后压迫桡动脉止血时间均可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桡动脉急性损伤发生风险预测,且三种指标联合预测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及特异度均显著优于上述单一指标预测(P<0.05).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桡动脉急性损伤更易发生在女性、老年、使用 6F动脉鞘管使用及术后长时间压迫桡动脉止血人群;而上述指标联合可准确预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桡动脉急性损伤发生风险.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桡动脉急性损伤危险因素预测

    结直肠息肉内镜术后迟发性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丁文陆会飞姚林华
    660-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结直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分析上述因素风险预测效能,旨在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更多参考.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患者共 176 例,根据术后是否出现迟发性出血分为迟发性出血组(16 例)和非迟发型出血组(160 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法评估结直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独立危险因素;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上述独立危险因素用于结直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风险预测临床效能.结果 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低血小板计数水平、息肉单次切除数量多、最大息肉基底直径宽及腺瘤型息肉均是结直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以上独立危险因素均可用于结直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风险预测,且上述指标联合预测效能显著优于单一指标(P<0.05).结论 结直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可能与入院时血小板计数水平、息肉单次切除数量、最大息肉基底直径及息肉病理组织学类型关系密切;而将以上危险因素相结合能够更为准确预测使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风险.

    结直肠息肉内镜黏膜切除迟发性出血危险因素预测

    乳腺癌切除术后复发风险与术前超声造影参数的关系

    樊玲毛媛媛鲍晨曦李吉胜...
    663-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参数与乳腺癌切除术后复发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 2020 年 6 月至 2023 年 6 月在本院接受乳腺癌切除术治疗的 124 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EUS检查.根据术后 21 基因复发风险评分(RS),将患者分为低风险组(n=74)、中风险组(n=30)、高风险组(n=20).比较不同复发风险组的CEUS参数[达峰时间(TIP)、峰值强度(PI)、上升支斜率(WIS)].采用Pearson法分析CEUS参数与RS评分的相关性.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EUS参数对乳腺癌切除术后复发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 低风险、中风险及高风险组的TIP值依次降低,PI、WIS值依次升高(P<0.05).TIP与RS评分呈负相关(P<0.05),PI、WIS与R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IP、PI、WIS单独及三者联合检测预测乳腺癌切除术后复发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 0.734、0.859、0.846、0.938.结论 CEUS参数与乳腺癌切除术后复发风险密切相关,可将其作为辅助手段预测患者术后复发风险.

    超声造影乳腺癌乳腺癌切除术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