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创伤外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创伤外科
浙江创伤外科

刘伟国

双月刊

1009-7147

zjcswk@163.net

0571-87783757

310009

浙江省杭州市解放路88号

浙江创伤外科/Journal Zhejiang Journal of Traumatic Surgery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以创伤医学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性期刊。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 ”、“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等国内外知名检索期刊数据库。本刊宗旨:面向临床、服务临床;面向基层、服务基层。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声引导下微波热消融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

    冷福我吴颂杰
    1159-1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微波热消融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10 月至 2023 年 10 月78 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临床资料.对照组 39 例,采用传统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观察组 39 例,采用超声引导下微波热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手术效果和术后疼痛、并发症率.随访 6 个月,记录两组复发率并评价两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临床手术效果,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7.69%,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率的 25.64%,P<0.05.观察组术后 24 h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术后 24 h VAS评分亦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 1 个月、3 个月、6 个月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 6 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92.38±4.78)分,高于对照组(84.79±3.96)分,两组术后 6 个月生活质量评分亦高于术前,P<0.05.结论 相比传统高位结扎剥脱术来说,超声引导下微波热消融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效果更好,且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复发机会少,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超声微波热消融术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疗效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取石在单纯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效果

    丁立峰李建栋
    1162-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取石在单纯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纳入 2019 年 2 月至 2024 年 3月期间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78 例单纯胆总管结石患者资料,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划分为观察组(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取石)和对照组(腹腔镜下胆总管取石术)各 39 例,分析对比其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68.19±8.37)min、住院时间(6.83±1.18)d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14±0.35)h均较对照组[(87.49±10.23)min、(7.62±1.57)d、(3.08±0.41 h)]短,观察组术中出血量(8.03±1.27)mL低于对照组(34.37±5.07)mL,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 6 h、12 h和 24h的NR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AST、DBIL和TBIL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取石作为一种集诊断与治疗于一体的微创技术,在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中展示了明显的优势,未来有望成为更安全、有效的胆道疾病治疗方法.

    ERCP腹腔镜胆总管结石效果

    T2加权成像与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对移行带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金成锋张志刚
    1165-1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T2 加权成像(T2WI)与扩散加权成像技术(DWI)对移行带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1 月至 2023 年 1 月期间在本院接诊的 62 例移行带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PCa患者 40 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 22 例.所有患者均行T2WI和DWI,比较两组患者T2WI图像特征,外周带和移行带表观弥散系数(ADC)值、mp-MRI图像类型,比较T2WI、DWI单独和联合诊断特异度、灵敏度.结果 两组T2WI和DWI图像特征差异明显,外周带ADC值均较移行带更高(P<0.05);PCa组外周带和移行带ADC值分别为(0.51±0.14)、(0.45±0.13),均低于BPH组的(1.12±0.26)、(0.98±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p-MRI图像类型有明显差异(P<0.05);T2WI、DWI及联合诊断PCa和BPH的特异度分别为 90.91%、95.45%和 81.82%,灵敏度分别为 67.50%、75.00%和 95.00%.结论 T2WI与DWI对移行带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结合多参数磁共振成像技术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T2加权成像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鉴别诊断扩散加权成像

    MRI测定交叉韧带周围脂肪垫与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蒋晓凯游显兵冯雨
    1168-1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磁共振成像(MRI)测定的交叉韧带周围脂肪垫(PCFP)的信号与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 年 11 月到 2023 年 11 月接受膝关节MRI检查的 70 例患者,其中男性 29 例,女性 41 例.两名放射科医生评估PCFP分级(分为 0~3 级)和改良Outerbridge分级评估的软骨损伤(分为 0~4 级)的相关性.此外,还评估骨髓病变(BML)、半月板状态、前交叉韧带改变和渗出性滑膜炎等与PCFP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 评价者 1 在 43 例患者中检测到PCFP分级升高,评价者 2 在 46 例患者中检测到PCFP分级升高.PCFP分级升高与股骨内侧髁和内侧间室的软骨损伤、与股骨内侧髁、内侧间室和股骨外侧髁的骨髓病变显著相关(P<0.05).在 14 名 40 岁以下的患者中,两位评价者均发现PCFP分级升高与股骨内侧髁软骨损伤显著相关(P<0.05).此外,软骨损伤和BML的信号变化的评价者间一致性良好.结论 膝关节MRI中PFCP的分级升高可能提示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存在.

    交叉韧带周围脂肪垫软骨损伤MR膝关节

    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应用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戴智涛平文凯赵宇
    1171-1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共 76 例,按照麻醉方式分为对照组(腰硬联合麻醉组)共 38 例和观察组(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共 38 例.记录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及临床指标等.结果 两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下肢运动恢复时间(1.02±0.28 vs.1.36±0.35,h)与术后恢复排尿时间(3.15±0.83 vs.4.97±1.14,h)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VAS评分在T3(2.04±0.18 vs.2.94±0.27,分)、T4(2.29±0.37 vs.3.16±0.35,分)、T5(2.18±0.33 vs.3.01±0.41,分)、T6(1.79±0.25 vs.2.63±0.32,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T2 时观察组APTT(36.98±5.63 vs.31.52±4.84,s)、PT(17.41±1.76 vs.13.75±1.93,s)、TT(24.72±2.95 vs.19.65±3.52,s)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SBP、DBP、HR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1、T2 时观察组SBP、DBP、HR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股神经及坐骨神经阻滞具有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促进术后康复效果、减少手术不良反应等优势,安全性高,麻醉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下肢骨折手术麻醉超声引导股神经阻滞坐骨神经阻滞

    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伴半月板损伤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比较

    林丽君吕芳滨梁崇柏
    1174-1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与磁共振成像(MRI)用于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伴半月板损伤诊断临床价值差异,旨在为后续影像学诊断工作提供更多信息.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可疑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伴半月板损伤患者78 例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比较MSCT和MRI检查临床诊断效能,并进一步分析不同类型病变诊断结果差异.结果 78 例可疑患者经关节镜手术确诊 68 例,确诊率为 87.18%.MRI检查用于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伴半月板损伤诊断效能及相关损伤类型诊断准确度均显著高于MSCT检查(P<0.05).结论 相较于MSCT,MRI用于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伴半月板损伤诊断可有效提高诊断效能,且在检出半月板损伤、关节腔积液、骨髓水肿及关节面软骨破损病变方面具有优势.

    多层螺旋CT磁共振成像膝关节骨折半月板诊断

    上肢手术应用布托啡诺不同给药途径的麻醉效果

    刘鑫俞国灿俞良
    1176-1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上肢手术中应用布托啡诺不同给药途径的麻醉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3 年 4 月至 2023 年 9 月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66 例上肢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布托啡诺的不同给药途径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各 33 例.对照组在行臂丛神经阻滞时静脉注射布托啡诺 1 mg,实验组在行臂丛神经阻滞时在局部麻醉药物中添加 1mg布托啡诺溶液注射到臂丛神经周围.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神经阻滞效果、血流动力学参数、疼痛状况、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感觉阻滞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 12h及术后24h时,实验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 6h时,实验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托啡诺混入局部麻醉药物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可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延长镇痛时间,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且对患者术后短期内认知功能不产生明显影响,安全性较高.

    布托啡诺臂丛神经阻滞上肢手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THRIVE技术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吴凤笛陈天勇宣琳铮陈雷...
    1179-1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transnasal humidified rapid insufflation ventilatory exchange,THRIVE)技术对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本院收治的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 76 例,根据入院号单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 38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面罩通气,观察组采取THRIVE通气.比较两组的生命体征[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气指标[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胃窦横截面积、胃肠功能、不良事件.结果 T0、T1、T2 时刻,两组的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 时刻,两组的MAP、HR较T0、T1 下降(P<0.05);T1 时刻,两组的HR较T0 升高(P<0.05).T0、T1、T2时刻,两组的SpO2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 时刻,两组的PETCO2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1、T2 时刻,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T0、T1 时刻,两组的胃窦横截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 时刻,观察组的胃窦横截面积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进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13.16%对比对照组34.21%,前者更低(P<0.05).结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身麻醉中采取THRIVE通气方式,能维持较稳定的MAP、HR、SpO2,提高CO2 清除率,减小胃窦横截面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全身麻醉胃肠功能

    股骨骨折术前超声下FICB联合右美托咪定和罗哌卡因的镇痛效果

    蒋道缘田先平方华张亚骏...
    1182-1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术前超声下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联合右美托咪定和罗哌卡因在股骨骨折(FF)手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21 年 3 月至 2023 年 3 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 150 例F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药物的应用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 75 例,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麻醉后 10 min和术后 6h的MAP、HR和SpO2 较与麻醉诱导前降低,观察组在麻醉后10 min和术后 6h时的MAP和SpO2 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 6h和 12h的VAS评分较与麻醉诱导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6h和 12h的OAA/S、1RAVS和PAVS评分较术后 2h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阻滞起效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和总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镇痛泵内舒芬太尼的消耗量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F术前超声下FICB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和罗哌卡因具有良好的镇痛和镇静效果,可缩短麻醉阻滞的起效时间,降低术中镇痛药物的用量,促进术后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股骨骨折髂筋膜间隙阻滞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镇痛效果

    经鼻高流量给氧在可弯曲支气管镜检查静脉麻醉中的应用

    于学来胡晶晶李亚楠周蓉...
    1186-1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经鼻高流量给氧(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在可弯曲支气管镜检查静脉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3 年 1 月至 2023 年 10 月本院收治的均需进行可弯曲支气管检查静脉麻醉的患者 72 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氧疗方式分为 2 组,各 36 例,其中观察组行高流量氧疗HFNC方式,对照组给予双管喉罩连接麻醉机供氧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 2 组患者的麻醉前、手术开始操作后 5 min、术后 10 min等生命体征[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动脉血气变化情况[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束后 1h,同时采用BCS 舒适评分(BCS)比较两组疼痛情况;并全程记录两组患者操作时间及不良反应(SpO2<95%、手术中断、呛咳反应、支气管痉挛、口咽部不适)发生情况.结果 麻醉前,两组生命体征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操作后 5 min两组MAP、HR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 10 min两组各指标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内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动脉血气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操作后 5 min及术后 10 min,观察组SpO2、PaO2 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操作后 5 min、术后 10 min两组PaCO2 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操作时间均短于对照组,BCS舒适度得分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HFNC可有助于减少可弯曲支气管镜检查静脉麻醉中MAP、HR的变异率,保持良好的氧合指数,有助于使操作时间缩短,减少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经鼻高流量给氧静脉麻醉支气管镜检查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