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林建萍

季刊

1674-2346

nfxb@163.com

0574-86329814

315211

浙江省宁波市风华路495号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Textile & Fashion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于2002年8月,主要发表纺织服饰方面的理论、历史、技术、艺术及经贸等学术论文,也发表高职教育、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华中地区女大学生下体比例特征细分研究

    刘铠丽程伟陈雁玲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获得华中地区女大学生的下半身形体比例细分类型,并对应个性化女裤结构比例设计提供参数依据.以156名18~22岁在校女大学生为测量对象,结合照片测量、三维截面重合图测量以及计算项目,共获得27项下半身形态特征参数.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 6项下体形态特征影响因子,累积贡献率达到91.821%.依据载荷系数筛选出4项下体比值特征因子细分指标,分别为前后外包厚度比(FBLOD)、腰长立档比(WLSE)、会阴腰高比(PWH)以及膝高下裆长比(KHPL),对细分指标进行K-means聚类分析,获得A~D4种下体比例特征细分类型,依据各类型样本分布比例确定B类型为典型比例特征类型.采用B类型比例特征参数对裤装基本型比例结构进行优化调整,经Style 3D虚拟试穿舒适性检验,调整后的裤装基本型舒适性得到有效提升.

    照片测量三维截面重合图测量体型分类服装结构虚拟试衣

    基于Style 3D针织运动装虚拟设计与应用

    漆为欢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Style 3D虚拟服装试衣软件,通过对虚拟试衣技术现状的分析,以针织运动装作为虚拟试衣对象,从四个部分进行展开,包含人体建模,版片的三维排布与缝合,运动装面料仿真与试穿效果展示,以及驳样改款与模块组合.借助于三维面料扫描技术获取面料材质纹理和相关辅料配件,进一步丰富针织运动装的装饰效果.3D快速驳样改款和虚拟展示能有效地优化设计过程,针织运动装模块组合模拟应用适应快时尚节奏下改款搭配的需求,根据现有版型快速驳样改款亦是对传统设计与展示模式的一种突破.

    Style3D技术模块组合虚拟设计快速驳样改款

    明代四合如意云纹缎绵裙形制及其制作工艺

    林鹏飞崔宇婷邵思颜陈楚怡...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代江南地区纺织业发达,工艺精湛,留下众多宝贵的服饰遗存.通过对出土实物的复原,再现服饰原貌,展现明代服饰特色,对推动服饰的保护传承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文章选取无锡七房桥钱樟夫妇墓出土四合如意云纹缎绵裙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出土实物资料的搜集整理、数据测量、面料分析、形制阐释及纹样解析对四合如意云纹缎绵裙进行一比一复原.通过相同工艺、结构和质料装饰完成裙装复原,以期再现明代典型马面裙的服饰原貌.

    钱樟夫妇墓四合如意云纹缎绵裙服装形制工艺复原

    再议汉代单综双踏板斜织机织造原理

    金琳罗群
    2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代流行的单综双踏板斜织机是世界上首先用脚踏提综开口的素织机,它的机械原理已有学者进行复原尝试,但在控制经线开口机构、效率性等方面尚需再研究.文章试图通过汉画像石斜织机经面描绘细节和汉代斜织机釉陶模型,结合元代《农书》记载织机,参照目前留存于浙江畲族农村相似类型织机,复原了上下开口单综双踏板斜织机,复原织机分两层经面,其中上层经面张力固定,下层经面通过张力补偿,实现自然和提综开口的高效切换,使用打纬刀引纬和打纬,这种织机可能和采用两层经面张力补偿的斜织机成为汉代单综双踏板斜织机的两类机型.

    单综双踏板斜织机经丝开口经线张力补偿畲族汉代

    从马王堆汉墓出土编织物看湖湘地区秦汉时期编织技艺

    董鲜艳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1972~1974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大量纺织服饰文物,在出土的纺织服饰文物中除了有织造的纱、绢、纹绮、四经绞罗、经锦和锦面有大小绒圈并附有立体效果辅助的绒圈锦,另外还有一大类编织物.这类编织物作为纺织服饰的一部分,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编织技法也比较复杂.通过对马王堆汉墓出土编织物的整理研究,根据编织方法和编织类型的不同,结合文献资料记载将这些编织物分为三大类,在此基础上将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编织物和先秦时期湖湘地区楚墓出土编织物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比结果可推测:在湖湘地区先秦时期的编织种类比汉代编织种类丰富,是因为随着编织技术的发展,斜编结构结合双层、重平、表里换层等方式,衍生出丰富且种类多样的编织技法,满足各种用途;斜绞复合结构沿袭了先秦时期的编织技术,广泛使用在服饰和生活应用中,斜绞复合结构在汉代大量使用的基础上,用于纱冠时对其进行髹漆,保证纱冠透气的同时又满足了形状的要求;绞编结构由于特有的功用在秦汉时期大量使用于鞋履的编织.

    马王堆汉墓编织物湖湘地区编织技艺

    涤纶织物染色/吸湿排汗整理一浴法工艺探讨

    关立平施旺洲
    34-38,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涤纶短纤织物吸湿速干整理剂/分散染料一浴法整理工艺的研究,探讨了吸湿快干整理剂用量对织物吸湿快干性及染色性能的影响,优化了一浴法的整理工艺.结果表明,当染浴中加入1.5%~2.0%浓度的HMW8870吸湿快干整理剂时,涤纶织物可以获得较好的吸湿快干性能,并可使织物获得良好的染色深度与耐洗色牢度,最佳整理工艺为:碱减量率为10%左右,HMW8870吸湿排汗整理剂的用量为1.5%~2.0%,染浴pH值为6.0左右,整理保温时间为50~60min.

    涤纶织物吸湿排汗一浴法

    爱国思潮影响下民国女性服装消费变革

    施捷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货运动从民族主义的角度促进了近代纺织业生产制度的变革,也从一定程度上构建了民族主义女性消费观.民国历史语境下女性消费的行为表现和民族主义影响下国货运动,是女性服装变革的内在因素,同时,消费文化多元也促进了旗袍选择转换之间的多样化.国货运动的影响使得民国女性消费文化被赋予民族主义色彩,服饰消费观念在爱国情怀和物美价廉之间游移,旗袍的款式变化由长到短再到长,对于服饰质料的选择由洋货逐渐向国货转变.另外以旗袍为代表的女性服饰消费变得多元,随着需求的增多旗袍的款式更替频繁.民国时期旗袍消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审美标准逐渐由"华洋"之争转变为中西合璧,以此促进了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

    民国时期爱国思潮国货运动旗袍女性消费

    鲁西南地区鲁锦纹样风格研究

    程佳豪古怡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运用文献与历史的研究方法,从纹样构成形式、图案风格、色彩风格3个角度对鲁西南地区的鲁锦纹样风格进行分析.得到鲁锦纹样风格多采用连续式的构图形式,图案与色彩的风格与鲁西南地区民风民俗和当地人们思想文化密不可分的结论.研究表明:一方面,鲁锦纹样的构成形式主要以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为主,有着规律可循的构图形式,由此形成特有的节奏与韵律.另一方面,鲁锦图案与色彩的风格是鲁西南地区长期的地域文化活动和人民思想情感表达共同作用的结果,有着浓重的地域性质,由此成为鲁西南地区的视觉符号.

    鲁锦纹样风格鲁西南

    可持续发展意识对Z世代服装可持续消费行为影响研究

    裘晓雯
    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服装可持续消费作为一种全新的可持续生活和消费方式被年轻消费群体接受.研究基于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对理性行为理论(TRA)进行延伸,分析Z世代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以及可持续发展意识对Z世代服装可持续消费意愿的影响.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以Z世代为研究对象,对375份网络问卷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Z世代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较高,可持续发展意识对服装可持续消费意愿起到积极作用,且服装可持续消费态度和主观规范能更好地推动可持续发展意识较高的Z世代提高服装可持续消费意愿,中介作用显著.政府需从环境、社会和经济三方面全面加强可持续发展宣传,增强消费者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而促进服装可持续消费行为.

    可持续发展意识服装可持续消费意愿服装可持续消费态度Z世代理性行为理论

    服装商家在线评论反馈对消费者忠诚度影响研究

    张翠曲洪建
    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商家反馈、消费者满意度与忠诚度之间的影响机制,从好评与差评两个角度挖掘商家反馈的影响因素,为商家针对性地制定反馈策略提供对策建议.通过文献梳理最终确定了商家反馈的3个维度,构建了商家反馈、消费者满意度、忠诚度之间的关系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收集的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反馈特征、反馈方式、反馈效果3个变量显著正向影响做出差评的消费者的忠诚度,消费者满意度在反馈特征、反馈方式、反馈效果与忠诚度之间存在中介作用;反馈方式、反馈效果2个变量显著正向影响做出好评的消费者的忠诚度,其中消费者满意度在反馈方式、反馈效果与忠诚度之间存在中介作用.

    服装商家商家反馈满意度忠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