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林建萍

季刊

1674-2346

nfxb@163.com

0574-86329814

315211

浙江省宁波市风华路495号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Textile & Fashion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于2002年8月,主要发表纺织服饰方面的理论、历史、技术、艺术及经贸等学术论文,也发表高职教育、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东周楚国丝织物中植物纹艺术特征探析

    董冰卿王柯
    1-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周楚墓出土的丝织物中植物纹种类丰富,造型生动多变,是楚人民族精神、审美意趣、价值追求的物化体现.以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丝织物上的植物纹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图像分析、二重证据互证等研究方法,对丝织物上植物纹的构成形式、审美特征、成因进行探究.研究表明:早在东周时期楚国丝织物上就存在大量植物纹,楚人的自然智慧与文化交流促成植物纹样造型生动、搭配巧妙、工艺技法灵活.适宜的环境、道家思想的影响,促进了植物纹的产生与发展,上层文化与下层文化的交融使植物纹兼具世俗性与礼仪性.

    楚国丝织物植物纹构成形式艺术特征

    聚乳酸异形纤维熔融纺丝及性能研究

    向奇志张凯文林艳雯万一萱...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聚乳酸(PLA)切片为原料,采用异形喷丝板,通过熔融纺丝、拉伸两步法制得PLA异形截面纤维.通过对PLA切片的DSC热分析确定纤维纺丝成形温度,并用显微镜分析了纤维的截面形态,研究了不同拉伸倍数下PLA纤维性能.结果表明,PLA纤维为类十字形异形截面纤维,相对径向异形度为37%,纤维表面平滑,且有明显的棱状凸起.拉伸倍数越大,断裂强度和取向因子都增大,而断裂伸长率下降.

    聚乳酸熔融纺丝异形纤维截面形态机械性能

    简论中国纺织手工业起源与早期传播

    刘小彦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纺织手工业关系到人类穿衣的根本问题,中国纺织手工业最先发生于淮河下游地区,这里出土了我国最早的纺织工具.原始的纺织手工业产生之后,最先传播至长江下游地区,而后不断发展,出现了我国最早的织布机;后又向西进行扩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集中生产模式.北方地区纺织手工业的出现虽然相对较晚,但纺织业的发展较为普遍,也是我国纺织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纺织业手工业纺织工具

    再次统制:阎锡山对西北毛织厂的接管与复产(1945~1946)

    高璐聂红萍
    1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战胜利后,阎锡山政府抢先南京国民政府一步,迅速从日本手中接管了西北毛织厂,并留用了9名日籍职员和11名中国籍职员作为该厂的管理顾问和技术人才.接收之初,阎锡山提出了"先人后物"的策略,对厂内的人事、组织结构进行了安排与调整.除此之外,阎锡山还要求各厂快速复产,于是西北毛织厂通过改进技术和修购机器来解决原料和器材的问题,推动了生产能力的复原与提升.不到一年的时间,该厂的接管与复产工作顺利完成.

    西北毛织厂接管恢复生产1945~1946年

    基于女性主义视角下民国月份牌中西洋服饰研究

    李惠陈曼玲李斌
    2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民国时期女性西洋服饰的种类、特征及配伍问题,文章基于女性视角,应用图像学、历史文献研究方法对民国月份牌广告中的西洋服饰进行分析,得到西洋服饰促进女装现代化及妇女思想解放的结论.研究表明:在西方思潮与女性主义的影响下,民国女性服装逐渐引入西洋服饰品类并出现在月份牌广告之中,女性服饰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与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伴随着女性思想的进一步解放,月份牌中的洋装女郎通过西洋服饰及生活方式展现出她们追求男女平等、渴望独立自主的心理特征,完成了对近代女性主义的表达与强化.近代女性主义使得月份牌中新女性形象愈加清晰真实,同样月份牌广告也进一步促进了女性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传播.

    民国时期月份牌广告西洋服饰女性主义妇女解放

    在线服装品牌体验对支付溢价的影响

    郭丽娟李沛
    35-4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在线服装品牌体验与支付溢价间的关系,本文提出感官、情感、认知和行为4个影响购买意愿的变量,以及中介变量(感知独特、满意度和信任),并构建概念理论模型.通过调研共收集有效问卷269份,运用SPSS25.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线服装品牌体验对支付溢价有正向影响;在线服装品牌体验在感知独特、满意度和信任中介下对支付溢价有正向影响.

    在线服装品牌体验感知独特满意度支付溢价

    新中式品牌首饰设计策略研究

    王天星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前期调研,在确定了首饰风格构成要素和设计特征的基础上,选择12个案例,运用实证分析之多元回归法,进行了首饰风格构成要素与新中式品牌首饰设计的相关性分析;首饰风格设计特征与新中式品牌首饰设计相关性分析;新中式品牌首饰风格构成要素对首饰风格设计特征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新中式品牌首饰包括了视觉层要素、技术层要素、功能层要素、精神层要素四大风格构成要素与形式表现、款式呈现、审美情趣、互动体验、佩戴场合、控制成本六大设计特征.风格构成各要素均与设计特征呈正相关影响关系,不同风格构成要素对设计特征的影响存在差异.最后,将首饰风格构成要素、设计特征相结合,为新中式品牌首饰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及设计策略.

    新中式品牌首饰传统文化现代审美风格化设计策略

    心电信号在智能服装领域发展应用

    李珍珍李艳梅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心电信号在智能服装领域的应用进展.阐述了心电信号的产生机理、采集以及分析方法.结合心电信号对心理情绪和生理状态的反映,分析了心电信号在智能情绪识别服、智能健康监测服和智能防护服领域的应用.讨论了目前基于心电信号监测的智能服装系统研究的重难点——提高智能心电信号检测设备的采集准确性和洗涤耐用性.最后,总结了心电信号技术在智能服装领域应用现状以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心电信号心率变异性智能情绪识别服智能健康监测服智能防护服

    绣理循画理——论松江画派对明代顾绣的影响

    殷雨蒙
    5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代松江地区的顾绣独具风格,作品深受松江画派文人思想和理论主张的影响.以往一直未能给予"画"与"绣"的关系充分地关注和讨论.文章首先对松江画派成员与明代顾绣重要代表人物的交往进行梳理论证,这是顾绣具有松江画派文人趣味的重要前提;进而在这种关联讨论之后,分析顾绣在松江画派影响之下具有的"师古"与"士气"特征.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顾绣的时代审美活动与审美思想共同凝聚的物质产物.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顾绣的传承与保护也能够提供多一个意义维度的考虑.

    顾绣松江画派画绣结合

    浅析T型帛画中日月同辉之象的意蕴

    何洛冰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帛"即白色丝织品,古人常于帛上作画,通过帛画可探究古人对宇宙人间的认知与追求.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T型帛画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以神龙串联天界、人间、地狱三景.其中帛画的天界部分出现了阳乌与蟾蜍并存的日月同辉之象.这种现象背后的思想渊源主要为"天人合一"观、谶纬神学观以及阴阳五行观.阳乌与蟾蜍形象是汉代社会思想具化而成的人文产物,作为日与月的符号象征共同出现,蕴含了汉代人引魂升天、阴阳和谐的宇宙生死观.

    马王堆一号汉墓T型帛画阳乌蟾蜍日月同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