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陈文兴

双月刊

1673-3851

journal@zstu.edu.cn

0571-86843150,86843152/3151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西区)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浙江理工大学主办的学术性刊物。全国高校自然科学优秀学报。主要内容有纤维与纺织、服装研究与艺术、电子自动化与机械工程、经济研究、基础学科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及研究成果为内容的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响应交流永磁伺服系统快速电流环带宽扩展方法

    丁签华纪科辉吴昊熊卫华...
    9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交流永磁伺服控制系统中现有电流采样和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占空比更新的方法延迟时间较长,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电机的电流环带宽和动态特性;针对该问题,建立了电流环闭环系统数学模型,分析了电流环的内部延迟和影响电流环带宽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通过改进电流采样与PWM更新时间的电流环带宽扩展方法.该方法通过提前PWM占空比更新时机来降低电流采样和PWM占空比更新之间的延迟,减小信号传输滞后,从而扩展电流环系统的闭环带宽,提高系统响应速度.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相比现有电流采样方法,采用新方法的交流永磁伺服控制系统的电流环具有更宽的带宽和更高的动态响应能力,从而提高了交流伺服系统的动态响应能力和稳态精度.该方法可为交流伺服系统在机器人、高端智能装备等对响应速度和定位精度要求较高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交流永磁伺服快速电流环电流采样占空比更新电流环带宽扩展

    青菜高密度移栽机植苗机构的设计与试验

    鲍李旭俞高红赵雄王磊...
    100-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国内移栽机尚无成熟的适用于青菜等多行密植蔬菜移栽的植苗机构;针对小株距小行距、高效率的密植移栽要求,设计了一种非圆齿轮行星轮系八行同步植苗机构,并进行了运动学仿真和田间移栽试验.对非圆齿轮行星轮系进行了运动学建模与分析,开发了植苗机构辅助分析与优化设计软件;分析了不同机构参数对植苗轨迹姿态的影响,并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得到一组满足青菜小株距移栽要求的机构参数;建立了八行同步植苗机构的三维模型,利用虚拟样机仿真技术绘制出仿真轨迹,并与理论轨迹进行对比,以验证植苗机构三维设计的正确性;开展了田间移栽试验,以验证该机构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试验结果表明:在作业转速为15 r/min、前进速度为55 mm/s的情况下,八行植苗机构的作业株距和行距均为110 mm,平均植苗成功率为93.9%,移栽密度超过70株/m2,试验移栽效率为240株/min,表明该机构在机械化密植移栽作业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该研究为高密度移栽机植苗机构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和试验依据,促进了密植型蔬菜钵苗机械化移栽的进程,为密植移栽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密植植苗机构行星轮系运动学分析移栽试验

    基于机器视觉的筒子纱线头识别方法

    金鹏翔刘宜胜
    112-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在纺织织造的整经工序中高效吸取筒子纱线头,克服人工和机器寻线工作效率低、装置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筒子纱线头识别方法.首先,对采集的筒子纱图像进行畸变校正,根据透视投影和局部透视变换建立筒子纱校正模型,得到理想的筒子纱侧面展开图像;其次,采用4邻域连通规则对校正后的图像进行连通域标记,得到含曲线部分最多的连通域;最后,计算该连通域的曲折度,达到阈值的即为所需识别的线头.对含线头图像和不含线头图像进行识别,结果表明:局部透视变换的校正方法比重映射速度提升近30%,表现出较高的校正精度;曲折度阈值判别方法能有效滤除非线头图像,提高了线头图像的识别精度.使用机器视觉进行筒子纱线头识别能有效检测出每个筒子纱中的线头部分,减少生产线上的人工干预,为构建高效节能的智能化生产模式提供参考.

    机器视觉筒子纱线头识别校正模型局部透视变换连通域标记

    灵芝miRNA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衰老的作用研究

    余雯斌徐晓渊盛清
    120-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灵芝中miRNA对细胞衰老的干预作用及影响,利用过氧化氢(H2O2)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an skin fibroblasts,HSF)构建了 细胞衰老模型,将灵芝特有的 miRNA Glu-miR-01 和 Glu-miR-03 转染 HSF衰老细胞,分析细胞衰老相关氧化应激指标,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衰老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构建HSF细胞衰老模型的最适条件为H2O2浓度0.8 mmol/L,诱导时间3 h;Glu-miR-01和Glu-miR-03均能促使衰老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水平上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下降,细胞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enescence associated-β-Galactosidase,SA-β-gal)染色阳性率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升高;衰老信号通路中P53、P21和P16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Rb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该结果表明灵芝中Glu-miR-01和Glu-miR-03对HSF衰老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并对衰老相关的p53/p21/Rb信号通路具有调控作用,为阐明灵芝miRNA对细胞衰老的分子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灵芝miRNA过氧化氢氧化应激细胞衰老p53/p21/Rb信号通路

    多能干细胞治疗视网膜退行性疾病:从实验室到临床转化的现状与挑战

    郭艳鲍莉纪猛吴月红...
    130-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ells,RPE)是位于视网膜底部致密的细胞层,其损伤导致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Stargardt 病(Stargardt macular dystrophy,STGD)和色素性视网膜炎(Retinitis pigmentosa,RP)等视网膜疾病,RPE移植已成为治疗RPE损伤性疾病的有效方案.来源于人多能干细胞(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hPSC)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具有与人原代RPE相似的功能和容易制备等优点,已成为RPE移植的最主要细胞来源之一.文章对hPSC-RPE治疗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的临床试验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阐述了目前面临的挑战与风险.

    人多能干细胞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Stargardt病色素性视网膜炎细胞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