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陈文兴

双月刊

1673-3851

journal@zstu.edu.cn

0571-86843150,86843152/3151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西区)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浙江理工大学主办的学术性刊物。全国高校自然科学优秀学报。主要内容有纤维与纺织、服装研究与艺术、电子自动化与机械工程、经济研究、基础学科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及研究成果为内容的学术论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带一路"倡议: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当代实践

    何秋娟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是推动区域合作的当代中国方案,用生动的实践全面阐释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作为原创性的区域合作方案,"一带一路"倡议延续了中华文明原生性诞生方式;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当代形态,"一带一路"倡议创新了古丝路精神的内涵与外延;作为"大一统"理念的当代形态,"一带一路"倡议彰显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统一性;作为开放性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倡议延续了中华文明交流互鉴的品格;作为没有暴力掠夺的合作长廊,"一带一路"倡议传承了中华文明的和平基因.基于文明的视角阐述"一带一路"倡议蕴含的中国智慧,有益于我们更深刻地把握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

    "一带一路"倡议中华文明特性当代实践

    "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党独有难题重要论述

    冒王磊许屹山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党独有难题的重要论述通过对党的悠久历史的深刻考量、对党的极大体量的精准研判和对党的领导地位的清醒认知,科学归置出大党独有难题的形成原因.以联系的观点谋划体系健全、以发展的观点明确战略部署、以矛盾的观点分析尺度依止,是辩证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党独有难题破解之道的三重维度.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党独有难题的重要论述指明了 自我革命的前进方向,提高了全党上下的忧患意识,筑牢了民族复兴的坚强保障,彰显出深厚的政治智慧和独特的创新价值.

    习近平重要论述大党独有难题党的建设自我革命从严治党

    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现实诉求、功能定位和实践路径

    靳婷婷魏荣
    1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思想保证和动力之源,也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目标的体现.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筑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思想基础,彰显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立场,是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实诉求.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精神生活主体、精神生活要素、精神生活环节以及精神生活整体发展具有主体驱动、要素扩展、环节畅通及整体超越的功能作用.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强化政治意识明确引领方向,加强文化自觉丰富内在源泉,激发主体创造增强内生动力,培育核心价值达成社会共识.

    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觉

    译者伦理的"四端"说阐释

    张小丽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与译者伦理研究相结合的可能性,以孟子"四端"说为基本的阐释框架,讨论"仁义礼智"与译者伦理建构的内在契合性."仁义礼智"作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共同构成了译者伦理的基本内涵,即:"仁"是译者伦理的依归,"义"是译者伦理的适切,"礼"是译者伦理的显形,"智"是译者伦理的评判."仁义礼智"指向的译者伦理是一个互为解释和补充的关联系统,它们共同构成了译者实施翻译行为的伦理性要求.以"四端"说为阐释框架研究译者伦理问题是一种"返本开新"的思想传承与理念创新,可为译者伦理的思想建构提供独特的分析视角与可供借鉴的研究思路.

    译者伦理"四端"说

    凝视理论视野下"她综艺"中厌女话语建构的反思

    王丽丽叶群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凝视理论,从男性凝视、反凝视下的女性凝视与个体自我凝视三个视角,探究"她综艺"中厌女话语的表达与建构,并进一步探究厌女话语突破的困境,反思了厌女话语造成的负面影响.在男性凝视下显性的厌女表达包含女性的外貌年龄等视觉焦点以及重情感家庭轻事业的凝视视野,同时女性凝视依然被置入传统的男性凝视牢笼,自我凝视中暗含了女性自我偏见与虚假认同.厌女话语突破面临多重困境,既有社会长期规训与厌女潜意识的束缚,又有商业逻辑的影响.这种话语表达会导致媒介中女性的刻板印象更加难以被打破和"她综艺"节目关注视野的狭窄化以及社会性别固化.该研究突破了"她综艺"研究路径,拓展了凝视理论综艺研究的适用性,从厌女叙事角度或视角指出"她综艺"带有浓厚的男性凝视痕迹并对女性形象与社会产生影响,为节目突破开启新视角.

    她综艺性别凝视厌女表达话语建构话语突破

    中共中央机关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宣传:研究述评与展望

    李祺梁大伟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中共中央机关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宣传的研究历来为国内学界所重视.近十年来,随着问题意识的不断增强、研究范式的不断更新,学者们围绕"为何宣传""宣传什么""如何宣传""宣传得怎么样"等问题,对中共中央机关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宣传的缘起、内容、方式、影响展开探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先行研究仍存在内容同质化、史料固化、方法单一化等问题.因此,未来研究需要注重广度拓展与深度突破的同构,具体分析同系统阐释的统一,据理释疑和据史解惑的互补,范式一元向范式多元的转化.

    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机关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宣传研究述评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叙事的特色与经验

    艾丹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榜样因其真实、生动、形象的特点,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建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以及对外弘扬中国价值、彰显中国力量、讲好中国故事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叙事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榜样选树标准突显人民性和时代性的价值取向;榜样典型构建彰显代表性和先进性的双重特质;榜样人物奖励注重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运作机制;榜样文化传播体现传承性与创新性的融合发展.该研究拓宽了榜样文化的研究视域,有助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英雄模范主流意识形态精神谱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

    红色诗词融入"五史"学习教育的价值及路径

    郭呈才刘静瑶
    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诗词伴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走过了百年历史,记录着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勇毅前行的光辉岁月.红色诗词蕴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与丰富的历史资源,在开展"五史"学习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一方面,有助于人民群众增强历史自信、抵制错误思潮,并自觉担当起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历史重任;另一方面,有助于丰富"五史"学习教育的载体,提升"五史"学习教育的效果.在推动红色诗词融入"五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红色诗词的优势力量,从整合现有资源、凝聚育人合力、创新教育方式、拓宽教育平台等方面积极探索红色诗词融入"五史"学习教育的实践路径.

    红色诗词"五史"学习教育革命精神历史自信

    马克思正义观的批判建构与当代意蕴——基于《哥达纲领批判》的分析

    赵凤婷贾中海
    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平正义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价值目标,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批判了拉萨尔分配正义的抽象性、虚妄性,在拨开"铁的工资纪律"和"国家帮助下的生产合作社"迷雾的过程中,消解了拉萨尔抽象正义观的现实路径,逐步建构起历史唯物主义实质正义的理论框架,规制了从按贡献分配到按需分配分层次渐进式发展的科学路线,彰显了全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中国共产党探索出摆脱当前人类生存困境的破解之法,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探索公平正义的现代化道路贡献了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与中国智慧,推动了世界公平正义事业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哥达纲领批判》公平正义历史唯物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

    社区治理方式对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机制及分异效应

    王晓楠曾宪扬
    70-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式,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社区是推动居民垃圾分类和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的关键场域.基于"2019年上海居民垃圾分类行为"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不同社区治理方式对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社会性治理方式对垃圾分类行为产生直接效应,并通过社区参与意愿、网络参与意愿对垃圾分类行为产生间接效应.房价和房龄调节了社会性治理方式对居民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效应,呈现了"熟人社区""陌生人社区"和"半熟人社区"社区分异效应,形塑了"弱动员、强参与""强动员、强参与""强动员、弱参与"的多元主体行动逻辑.该研究能够为构建因地制宜、社区多元共建、共治、共享的垃圾分类实施政策,有效引导社区居民绿色低碳行为,促进社区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提供借鉴和政策参考.

    垃圾分类行为参与意愿行政性治理方式社会性治理方式社区分异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