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盛颂恩

双月刊

1006-4303

zgdxb@zjut.edu.cn

0571-88320516

310032

杭州市朝晖六区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学报是浙江工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1973年创刊,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理工类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内容包括电子、通信、计算机、自动化、机械、力学、化工、材料、环境、土木、建筑、数学、物理、生物技术等多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学术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温度、水分活度与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相关性研究

    王龑周爱云韩紫怡孟月丽...
    8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湛油75号花生为原料,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花生中黄曲霉毒素、麦角甾醇和杂色曲霉素质量分数,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毒素合成调控基因aflS,aflR,aflO,aflD的表达量,分析不同水分活度的花生在不同储藏温度下黄曲霉及其毒素的污染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当水分活度低于0.88时,不适宜黄曲霉生长和产毒;当储藏温度为37℃,水分活度为0.96时,黄曲霉生长最旺盛;当储藏温度为37℃,水分活度为0.94时,黄曲霉毒素质量浓度最高;28℃低温条件虽促进了黄曲霉产毒基因的表达,但抑制了黄曲霉的生长,导致产毒量不高;37℃虽不利于调控基因aflR的表达,但黄曲霉生长旺盛,促进了毒素的产生;杂色曲霉素与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存在相关性,监测杂色曲霉素的质量浓度对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具有预警作用.研究结果为预防和控制花生中的黄曲霉毒素污染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理论支撑.

    花生温度水分活度黄曲霉毒素基因表达杂色曲霉素

    铁钴金属氧化物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水中苯并噻唑

    丁春生潘宇强雷佳张航天...
    93-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类化学品的大量使用产生了许多新兴污染物,目前如何处理这些新兴污染物已成为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作为一种常用的化工产品,苯并噻唑(BZA)已成为水中新兴的有毒化合物,对水生生态环境和饮用水安全构成了较大的威胁.试验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FeCo2O4纳米材料,利用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HRTEM(高分辨率透射电镜能谱)、SEM(扫描电镜能谱)和XRD(X射线衍射)对BZA进行表征.以水中的BZA为目标物,基于过单硫酸盐(PMS)的高级氧化技术,对FeCo2O4活化PMS降解BZA的效果进行试验,并探讨了影响因素和降解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当加入0.3 g/L的FeCo2O4和3 mmol/L的PMS时,在90 min内能完全降解BZA,同时FeCo2O4在循环使用4次后仍对污染物有76.90%的降解率,FeCo2O4纳米材料活化PMS对水中的BZA降解效果明显.其中自由基SO·-4对降解BZA起着主导作用,水中常见的阴离子HCO-3会促进体系对BZA的降解,而腐殖酸和Cl-起抑制作用.

    铁钴金属氧化物苯并噻唑过单硫酸盐影响因素降解机理

    农田土壤植物体系中硝基多环芳烃的赋存特征及风险评价

    周庆华徐泽冰张安平孙建强...
    104-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农田土壤植物体系中硝基多环芳烃(NPAHs)的赋存特征及健康风险,采集普通农田和道路旁农田以及大棚内外农田中的土壤和植物样品,采用GC-MS测定4种典型NPAHs的质量分数.测定结果表明:道路旁农田土壤和植物中NPAHs的质量分数均高于普通农田(p<0.01),其中交通源1-硝基芘(1-NPyr)为特征化合物;大棚外土壤和植物中NPAHs的质量分数均高于大棚内(p<0.05),其中1-NPyr赋存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植物中NPAHs的富集系数BCF>1,表明植物对土壤中NPAHs具有富集作用.道路旁农田土壤中1-NPyr的毒性质量分数TEQ和终生致癌风险ILCR均高于普通农田,大棚外土壤中1-NPyr的TEQ和ILCR均高于大棚内;各农田环境土壤中1-NPyr的TEQ和ILCR均处于安全水平.

    硝基多环芳烃农田土壤植物终生致癌风险

    空气中邻苯二甲酸酯的研究进展

    徐超陈德真陆燕杨乐...
    11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esters,PAEs)作为增塑剂被大量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消费品中,生产与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释放到空气中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文章重点介绍了空气中PAEs的采样与分析方法、室内外污染水平分析、源解析及人群暴露风险评估,比较了主动采样和被动采样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分析了气质联用分析法和高效液相分析法等监测分析方法的特点及应用,总结了采样方法、室内外污染水平研究中的不足,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系统讨论空气中PAEs的研究现状,以期为空气中PAEs的进一步研究与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与数据支持.

    邻苯二甲酸酯分析方法污染水平源解析暴露风险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封3页